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霁 《今传媒》2011,(11):99-100
随着网络不断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论坛成为集结网民的一种有效方式。从网络维权到网络监督再到公民新闻,论坛促进了舆论的形成与传播,让中国巨大的网民群体从喧嚣逐步走向理性,在意见表达和意见辩论中成长为合格的公民。然而遍布于网络小众化专业论坛却承担起另一种作用——娱乐帮闲,帮助人们丰富娱乐体验,谱写新时代网民的幸福蓝图。本文以柯布手工论坛为例,探究以休闲娱乐为主的小众化论坛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通过对是网民参与BBS的心理因素即包括网民的个体需求而促进其对论坛的了解、BBS赋予网民以虚拟身份带动双方或多方交流、宽松的论坛环境打破网民自身的心理防线、论坛版块内容丰富与信息选择多样、BBS为网民提供一个释放心理压力的平台等方面的探析,凸显BBS可以缓解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压力、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把论坛的友谊发展到现实生活中、BBS拥有自己宽松的语言环境和网民群体"扯平"等优势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帆 《新闻前哨》2012,(1):85-86
网络论坛又称BBS论坛或称虚拟社区,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上交流平台。自从1991年我国出现第一个BBS网站.后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提高,网络论坛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网民借助于网络论坛进行信息的交换等互动活动。  相似文献   

4.
我国网络论坛存在实名与非实名两种进入方式的区分,非实名网络论坛又有注册登录与双重登录两种管理形式,以IP地址、假名和实名3种身份识别标志对网民进行管理.本文以铜须事件为例研究3种不同身份识别管理模式下网民的行为后发现,实名网民理性、客观,而非实名网民表现出非理性、暴力的特点.非实名论坛中的两种身份识别的网民在行为上区别不大.  相似文献   

5.
班跃伟  罗聂 《新闻前哨》2012,(10):106-106
如今,网络论坛已成为网民表达民意、畅通民情、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由于网络信息源头越来越广泛,网民讨论的议题也纷繁复杂,网络论坛中的真假信息越来越难以甄别。还有网民把网络论坛当成发泄不满情绪、攻击诬陷他人、制造谣言取乐,甚至诈骗、贩黄、贩毒等不良不法行为的平台。这些都给当前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隐忧。也对网络论坛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荆楚网东湖社区,是目前湖北最大的综合类门户论坛,拥有庞大的核心用户群体,主题板块涵盖时事、文化、生活、社会、体育、娱乐等各项领域。在此,笔者就以东湖社区的管理为例,浅析如何有效遏制网络论坛中的谣言信息。  相似文献   

6.
田勇 《新闻实践》2004,(11):35-36
基于互联网互动性之上的网络新闻评论,已是当前新闻网站的关注点和生长点--仅仅依靠即时新闻已经不能满足网民的需要,新闻正向专题化评论化的方向发展。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和"人民时评"、新华网的《发展论坛》和"焦点网谈"等,在新闻媒体和网民中已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网络评论中最具互联网特征的无疑是网民的交互性评论,这是新闻网站吸引网民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7.
羿克 《今传媒》2013,(11):29-29
主持人语: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致使网民数量持续增长,网络舆论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网民组织化程度高,虚拟社区逐渐丰富化、多样化,微群、各类论坛、贴吧成为网民发表意见的舆论场。网络舆论焦点很可能就是当今民众热点的话题,网络意见气候终会形成新一轮的舆论。互联网的普及使网络舆论影响到了现实生活并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网络舆论呈现出虚拟性、从众性、组织性与扩散性的特点,鉴于互联网的匿名性,网民有些言论缺乏理性,  相似文献   

8.
殷秦 《网络传播》2010,(9):32-33
网络论坛是以BBS为基础应用,供网民围绕特定话题进行交赢的网上瓦动服务平台。据统计,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约有200万个网络论坛,包括2000万个分论坛版面。2009年,UGC(网民产生的内容)达到11.3亿条,平均每天300多万条,比2008年增长314%。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的诸多网络论坛,能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种民间的真实的口头舆论,而成为许多网民即时发布信息、反应个性、发泄情绪、反映情况、揭露问题的载体。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突破和网民的一次次“胜利”,促使更多的人们把言论诉诸于网络论坛,网上舆论成为最难管理的口头舆论场,因此有的地方不敢办论坛,  相似文献   

10.
作为积极主动的媒介使用者,网民经常为了满足特定需求而参与论坛.本研究通过文献阅读与网络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网民论坛参与动机初始量表,并利用问卷调查所得的实证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初始量表进行优化,最终从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两方面挖掘出网民参与网络论坛的五大主要动机.其中,外在动机包括尊重动机、逃避现实动机和目的性动机,内在动机包括娱乐性动机和匿名性动机.  相似文献   

11.
崔波涛 《新闻世界》2014,(7):166-167
人民网强国论坛是众多网友讨论国计民生,形成网络舆论的重要平台。当下我国已进入风险社会,在鼓励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同时,也要及早发现舆论热点,合理疏通引导,促进网络生态良性发展。本文以强国论坛为例,浅析该论坛舆论引导的经验和策略,为合理引导网络舆论,认识网络舆论的传播规律和引导机制提供更多思考。  相似文献   

12.
林上军  袁园 《今传媒》2009,(11):59-61
近几年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的诸多网络论坛,能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种民间的真实的舆论,而成为许多网民即时发布信息、发泄情绪、反映情况、揭露问题的载体.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突破和网民的积极参与,促使更多的把言论诉诸于网络论坛,网上舆论成为最难管理的口头舆论场,因此有的地方不敢办论坛,网络舆论也被许多人称为"容易脱缰的野马",当然也正是论坛的许多热帖导致的一系列事件,提高了网络媒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林上军  袁园 《新闻实践》2009,(10):69-70
受人关注的诸多网络论坛,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种民间的口头舆论,亦是许多网民即时发布信息、发泄情绪、反映情况、举报问题的载体.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突破和网民舆论的一次次"胜利",越来越多的民间言论诉诸于网络论坛,因而成为最难管理的口头舆论场,被称为"容易脱缰的野马".无怪乎有的地方网站不敢办论坛.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致使网民数量持续增长,网络舆论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网民组织化程度高,虚拟社区逐渐丰富化、多样化,微群、各类论坛、贴吧成为网民发表意见的舆论场。网络舆论焦点很可能就是当今民众热点的话题,网络意见气候终会形成新一轮的舆论。互联网的普及使网络舆论影响到了现实生活并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网络舆论呈现出虚拟性、从众性、组织性与扩散性的特点,鉴于互联网的匿名性,网民有些言论缺乏理性,这就需要媒介本身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舆论监督的职责,另外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网民行为,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安全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5.
兰菲  段闪  金林 《新闻世界》2013,(3):70-71
随着网络技术的革新,社交媒体的活跃,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到媒介内容的生产过程中,同时,一些社会问题也由网络民意引发。鉴于网络民意的巨大影响力,研究网民互动心理和活跃度,对公共事务的处理和公共决策的执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河马论坛作为河北省最大网络媒体——河北新闻网的互动社区,在提供研究数据和帖文内容的遴选上,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对河马论坛用户的研究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河北省网民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在催生数亿网民的同时,也孕育了一批新潮的网络论坛语言。作为一种媒介语言.网络论坛语言形成于网络论坛并应用于网络社交.具备草根性、互动性和裂变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扩大了网络论坛中人际交往的范围,增强了网民间交流的主动性.提高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殷秦 《网络传播》2010,(7):50-51
网络论坛具有自主性、隐蔽性、互动性、开放性、多元性和传播快、覆盖广、影响大等特点,敏感的社会问题一旦在论坛出现,便能迅速形成舆论焦点,引发社会关注。据统计,截至2009年12月,我国内地大约有200万个网络论坛,包括超过2000万个分论坛版面。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1月公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全国4亿多网民中的30.5%用户经常登陆网络论坛.  相似文献   

18.
李军林 《新闻通讯》2008,(12):52-53
联合国互联网管理论坛于2007年11月12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0年来全球上网人数显著增加,网民总数已从1997年底的7000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2亿人。其中,美国是世界上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达到2.1亿人,其次是中国,为1.62亿人。可见,网络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深刻,因此,网络谣言对社会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日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乃至动摇国家政治权力的重要诱因。我们有必要加大对网络谣言的特点、成因、传播机制、社会危害及其治理措施的研究力度,以做到有备无患。  相似文献   

19.
翟彧 《东南传播》2012,(10):19-22
信息技术的兴起与更迭不仅为网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调动网民参与公共议题讨论的积极性,也在与社会互动过程中带来一系列束缚与挑战。本文以"腾讯与360之争"事件过程中凯迪社区猫眼看人论坛与新华网发展论坛的2026条帖子作为切入点,描绘网民对事件的认知态度及行为取向。网民对自身权利与角色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网络言论的状态。本文认为"腾讯与360之争"作为一起极端事件不仅反映了技术行业内的不规范竞争,更暴露出网民在当前技术生态下的主体性危机。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网络时政论坛日益成为政治参与的新形式 (1)网络时政论坛的蓬勃兴起 截至2005年6月底,中国网民超过一亿人。我国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对于我们这个泱泱“网络大国”来说,网络时政论坛的诞生,则是以“强国论坛”的诞生为标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