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写作新闻一方面要报道事实,另一方面又要用事实“说话”,这就要求记者不仅要精心选择事实,讲究角度;必要时,还要对所报道的事实加以评析。《住手!北约》这篇述评,将事实与评论融为一体,既有对新闻事实的叙述,又有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议论,摆事实,讲道理,述评结合,说理透彻,用自己的思索,引导和启发读者的思索,令人信服,令人开窍,令人解渴。用事实说话,力透纸背,是本文写作的特点之一。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打击,第一阶段的4轮轰炸,与后来持续70多天的狂轰乱炸相比,不过是个序曲而已。但就这个作为“序曲”的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2.
联体新闻是指就一个主题同时采写的两篇或两篇以上互为补充的新闻,且具有在同一新闻单位同时传播的特性。联体新闻在目前主要有这样四种形式:一事一评、一问一答、一正一反、一主一辅。一事一评。这是一篇新闻与评述这一新闻事实的一篇言论的结合体。在我们采写的不少新闻中,很多内容具有评论价值,重视言论的配套,方可更有效地开发利用新闻素材。目前,一些新闻工作者往往注重对新闻事实的报道,而忽略了对新闻事实的必要评论。这些稿子发出后,由编辑配发短评、编后的毕竟是少数,但因编辑部人手有限,加上其它因素,大部分本应配发评论的也漏配了。采写一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实践中,一种最轻型、很直接、且简便的评论形式,常常出现在一则新闻的落句或收笔处。这种与新闻事实切然不可分割的评论形式,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思维,用概括性语言,对新闻进行评论,从而加深读者对新闻所包涵的深刻意义的理解和接受。不少同行称这种评论形式是新闻言论中的“短匕首”,笔者姑妄把它定为“报尾评论”。“终篇之一刻,临去秋波那一转,未有不令人消魂欲绝者也。”(清·李渔)。报尾评论,就是在文章结束的那“一刹那”,提纲挈领地表达编者或作者对所要报道事物的一种见地、态度或倾向。它的特点在于:形式不拘一格,长短因文而异,手法匠心各具,效果妙趣纷呈。数一数手头搜集的若干篇例,就其功能分类,既有卒章显义,深化报道主旨的;又有补上一笔,显现事物轮廓的;还有有感而发,评论新闻事实的。卒章显义,深化报道主旨——这是应境而出。一则  相似文献   

4.
采写新闻就是“采写故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这是美国新闻学者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新闻理念。他们认为,一个记者在采访中,如果回答不出“故事在哪里”,那么他就写不出新闻来。新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必须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采写新闻说到底就是“采访说故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故事”当然是事实,但“故事”比“事实”又进了一步,故事更具有新闻性、可读性和传播性。读者需要故事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组织了一次调查,将来自美国18家报社的76位30岁以下的年轻记者分成几个小组,讨论了“年轻人想读什么样的报纸以及为什…  相似文献   

5.
范荣康在《新闻评论学》中认为:“遣词造句,语言修辞,是新闻评论写作中的一个问题。一篇评论的语言好不好,不仅关系到一代人的文风,这是因为新闻评论天天同读者见面,而新闻评论的语言在读者中,特别在青年中有一种无形的示范作用。”看来,能影响“一代人文风”的作者,必当用最好的语言艺术来驾驭新闻评论,以示范于读者了。  相似文献   

6.
类别:新闻采写学编号──新闻的配套开发所谓的“配套式”是把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配套。这是中国新闻工作者的一种创造。在国外的报纸上,新闻报道是有的,新闻评论也是有的。但是,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像我们的报纸上这样配套发表,则是很少的。这种配套的言论,有时是编期看到记者的稿件有一个重要的思想需要单独抽出来加以论述,故而配了一篇评论,与新闻报道同时发表;有时,这种评论则是由记者自己撰写的。运厅这种方式,一般是由于这样几个原因:(一)记者在报道中虽然说了一些话,但是觉得言犹未尽,有单独写一篇评论的必要;(二…  相似文献   

7.
去年第12期《新闻战线》发表了一篇《评论面对的三个挑战》,即:读者的挑战、新闻的挑战和时代的挑战。所谓读者的挑战,是指80年代的读者不盲从而善于独立思考,他们并不轻易认为评论员比自己高明。所谓新闻的挑战,是指新闻(狭义的新闻,即消息、通讯)已不满足于单纯报道事实,还要在新闻中慷慨激昂地发表意见。所谓时代的挑战,是指战乱年代和“文革”那样的混乱时期已经结束,政治气候骤冷骤热、政治风向忽东忽西的时期已经过去,在80年代这个既充满矛盾又安定团结的“盛世”,评论怎么办? 挑战是危机,更是机会。评论面对挑战只有组织  相似文献   

8.
何谓解释性报道?解释性报道是一种背景新闻,是通过大量使用背景材料,揭示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深层意义的一种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在西方很流行,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介也开始较多地使用这一报道形式。解释性报道主要有四个特点:一、在新闻要素“五个W”中,着重点在回答“为什么”,也就是交代新闻事实的背景;二、提供背景性事实,用事实来解释新闻事件,这是与评论的不同2处;三、具有集中、整理的功能,使读者获得完整的信息,满足读者对一详细报道”的需求;四、由于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和说明,因此还具有通俗的特点。在目前清…  相似文献   

9.
一、评论本体属性对独立品格的要求新闻评论的本体属性也对新闻评论者的独立品格提出了要求。要厘清这一问题,有必要掌握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一是新闻评论依赖事实的新闻性。新闻评论,顾名思义就是评论文章中涉及的事实具有新闻性,这也是新闻评论区别于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根本属性。新闻评论所选用的事实需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只有这样针对事实所发的评论才有针对性,才有说服力。选择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实作评论,是写好一篇评论文章不可少的基本前提。新闻评论依赖的事实主要有以下几类:新近产生的事物、新近消亡的事物、新近发现的事物、新近变动的事物、新的经验和新的问题等。二是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性。所谓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篇写得较好的体会文章,既有实践经验的介绍,又有理论方面的概括。作者认为,写好农经报道,关键是寻找并挖掘“兴奋点”———能够引起读者阅读兴趣进而兴奋的新闻事实、与读者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农经报道写作的“通病”往往是把新闻淹没在对工作的叙述中。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作者提出了“拽出来”、“拎起来”、“抽出来”、“分开来”四种方法。这些经验之谈,对改进其它行业的报道,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田柏强 《新闻世界》2009,(11):91-92
什么是新闻?曾经有多种说法,我国基本上认可的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下简称陆氏定义)。但近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另类”新闻,不是报道新事,而是报道旧事;不是报道事实,而是评论事实,这到底算不算是新闻,要说算新闻吧,它不符合新闻定义的要求,要说不算新闻吧,又大量出现在众多媒体上,因此,新闻定义亟待扩大它的涵盖范围。  相似文献   

12.
王庭僚 《新闻知识》2001,(11):23-25
新闻报道是写给读者看的,是让读者获得信息、增长知识的。一般说,一篇报道发布出去就完了,因为信息已经传播出去,“作用”已经发挥了。可有一种报道不同一般,它可以“引出”新的报道,产生连锁反应,引出一连串的新闻事实和故事。我们应该关注这一现象,研究其特点和规律,因为它关系着提高报纸质量、增强报纸的公信力和感召力。连锁反应:由新闻引出的新闻有的新闻报道推出后,又引出一篇或多篇新闻报道。这种由新闻引出的新闻,由报道引出的报道,似乎可以称为新闻衍生物。2000年1月20日,《深圳晚报》在一版通栏发布一条新闻…  相似文献   

13.
一条消息应有新闻诸要素,方能交代清楚报道的事实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满足读者了解新闻事实的欲望,这是消息写作做到规范化的前提。但是,在消息中如何正确和巧妙地运用新闻诸要素又大有讲究。初学新闻写作者一般认为,新闻诸要素运用起来比较简单。写消息时把这些要素凑起来就成了。有时丢掉一两个要素也照样发稿。因此.当前一些消息存在着这样的毛病:运用新闻诸要素有的是照葫芦画瓢.有的丢胳膊少腿,构不成一篇完整的报道。为了克服消息写作中这种种不规范的现象,运用新闻诸要素既要做到准确,又要灵活巧妙,便颇有“学问”了。现…  相似文献   

14.
去年第12期《新闻战线》发表了一篇《评论面对的三个挑战》,即:读者的挑战、新闻的挑战和时代的挑战。所谓读者的挑战,是指80年代的读者不盲从而善于独立思考,他们并不轻易认为评论员比自己高明。所谓新闻的挑战,是指新闻(狭义的新闻,即消息、通讯)已不满足于单纯报道事实,还要在新闻中慷慨激昂地发表意见。所谓时代的挑战,是指战乱年代和“文革”那样的混乱时期已经结束,政治气候骤冷骤  相似文献   

15.
《湖北日报》3月7日头版刊登的《带“铁交椅”开溜,不行!》一稿,是一篇好报道。这篇报道仅用420多字,就把沙市市委、市政府打破企业“铁交椅”的决心和行动交待得清清楚楚。标题引人入胜。主题是“带‘铁交椅’开溜,不行!”副题为“沙市市委市政府将已平调的亏损厂长段子林调回原厂就地免职”。这个标题不仅把新闻事实简要地告诉读者,使人受到震撼;同时起到了评论的作用,编采者由新闻事实引发出来的鲜明观点跃然纸上;使人过目不忘。时效性强,信息量大。这条消息是以电讯形式发的“昨日新闻”。及时选发此稿,可见编采者之匠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两种基本的新闻手段。前者以说理议论为其特征,后者以报道事实为其职责,两者各显其能又互相配合,取长补短,从总体上增强新闻宣传的新闻性和指导性。毛泽东撰写新闻评论,常常打破文体的固有界限,将评论与事实报道这两种新闻手段结合起来。结合的方式,一种是依托报道配写评论,以收画龙点睛之效;另一种是将评论与报道有机糅合成一体,形成一种说理与叙事有机结合进行论述的具有独特风采的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17.
今年第二期《中国记者》的“外国新闻佳作赏析”专栏中刊登了熊昌义同志的文章《“没有什么新闻”的好新闻——介绍美国新闻史上的一篇名作》。“赏析”也好,“介绍”也好,属于评论的范畴应该无疑。然而,先读过被评论的佳作,再来读这篇评论,却使人产生一种憋闷之感,不鸣不快。首先冲到舌尖的话是一个问句——这篇新闻名作的新闻究竟是什么?《“没有什么新闻”的好新闻》,这是一个绝好的题目,然而读到最后,欲从评论中获知“好新闻”内容的读者恐怕会大失所望:这“好新闻”无非是用了巧妙的文学笔法写出的“旧闻”,真真地“没有什么新闻”了。评者(为下面叙述方便,姑以“评者”和“记者”分别称评论的作者和原  相似文献   

18.
数字是对具体事实的高度概括和凝炼,它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而具体的。同时,它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又是枯燥乏味的。新闻评论常常又离不开数字。在新闻评论中如何运甩数字也是—个难点问题,运用过多过滥,难免使一篇评论成为数字的堆砌,影响其可读性。但是,如果在新闻评论中数字运用得当,又能使评论文章增辉增色,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标题中的数字运用 标题是评论的眼睛。眼中有神,眼中有魅力,可以产生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而数字入题,运用得精当巧妙,就可以起到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但仅仅报道事实是不够的。新闻要用事实说话,但决不是就事论事。一篇优秀的新闻,能使读者透过事实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20.
评论是新闻媒介针对各种新闻事实,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一种新闻体裁,被称为新闻媒介的“旗帜”。广播评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不仅具有新闻评论的基本特性,同时又受广播自身规律的影响,具有不同于其它新闻评论的一些特点。通俗化。首先,从广播听众的组成成分来看,广播评论的内容需要通俗。各种不同的报纸,一般都有相应的读者层次,可以根据办报宗旨和对象的不同,选择和确定各自评论的内容。而广播评论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