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兰台是什么?”朋友问我。“好象是古代典藏档案之处。”我回答。“那现代的档案馆、档案工作者为何还要称兰台、兰台人?”朋友疑惑不解。其实,这也是我从档二十年来一直萦回脑际的疑惑。最早听到“兰台”一词,是在刚进档案局馆后的一次业务培训班上。当时感觉这词挺幽雅。后来,“兰台”频频亮相于档案报刊上,“兰台人”、“兰台精神”、“兰台风采”时常跃入眼帘,总感到有那么一种别扭。现在,“兰台”又闯入互联网上驰骋傲游。在搜索网上键入“兰台”两字,查询结果竞有7450项。以“兰台”为名的网站就有不少,如“兰台导航”、“兰…  相似文献   

2.
退休以后     
长期做档案工作的人,可能都对自己的兰台岁月难以忘怀。就象我,在档案部门工作了38年,虽然没有攀登高峰的辉煌,也没有创造奇迹的欢乐,但是退休以后,也常常打开记忆的心扉,回味与咀嚼那兰台岁月的忧欢苦乐。这可能就是我的档案情结吧。我退休以后,多次回到单位,到我工作过的地方寻觅我几十年兰台耕耘的足迹。我30年前收集整理归档的案卷依然排在架上,只是因为岁月的流逝,卷皮纸都已泛黄;卡片柜里,当年我编的那些卡片,也因为翻阅的次数太多,边角已经起毛。主任的桌上,摆着一本我5年前编写的《大事记》,她告诉我,已完成…  相似文献   

3.
胡剑 《中国档案》2007,(6):60-61
兰台,最初是指宫廷里面存放档案的地方。汉代将管理档案的官员叫兰台令史。如今,“兰台”成了档案或档案部门的雅号。我这里所谓的“归隐”,不是指金盆洗手、退隐田园,或遁入空门、逃避现实。我借用“归隐”一词,是想说明自己近年来的一段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4.
刚才,于在海副局长关于2008年《兰台世界》杂志改版暨发行工作的讲话是代表省档案局提出的要求,我完全同意和赞成。下面,我借召开《兰台世界》改版暨发行工作会议,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档案工作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档案,我该怎么描摹你呢?你具象也抽象、单纯也复杂,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没有你,我们很难找到人生的来处与归途。你还有个清新雅韵的别称叫兰台,档案工作者随之被称为兰台人。由于工作需要,我与兰台接触密切,我对兰台认知加深,故事多多,收获满满。难忘的初遇我与兰台初遇,源于家中的“人情簿”。我出生时患有脑瘫,  相似文献   

6.
说起来也挺孤陋寡闻的,我刚刚接触档案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兰台”是什么,只是在有关的档案报刊上看到过这两个字眼,感觉这应该和档案有关吧。后来搜索网络,才弄明白“兰台”是我国汉代修建的专门收藏朝廷中央档案典籍的处所,并设有兰台令史主管兰台的档案工作。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兰台”一词已成为用来泛指档案保管机构和档案人员的代名词,档案工作者也就自称为“兰台人”。这样看起来,自己也可算是个“兰台人”了。而今,自己和兰台相依相伴也快有十年了。  相似文献   

7.
<正>时光的脚步从未停留,掐指算来,我已在兰台工作了近十年。十年的光阴对于老档案工作者来说是那么微不足道,但它却承载了我事业的全部。十年前,我正风华正茂,从未想过这辈子会和档案结缘,也就在临近毕业时的一念之间,我人生的轨迹就发生了改变。从此,档案局(馆)成为我心中依恋的家园,兰台成为我梦想起航的地方。踏入兰台的第一天,我翻阅史料了解究竟什么是档案。"档案"一词从起源到今天,  相似文献   

8.
<正>百年风雨兼程,百年砥砺奋进。在党百岁生日之际,我有幸通过遴选成为一名兰台新兵。初见时,兰台对于我而言是水中月、镜中花;久处后,我发现兰台是一方静土、是一座万千声像的宝库、更是一部部历史的真实记录。我被这静谧的兰台所吸引、所震撼,开启了自己与兰台的亲密接触之旅。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兰台工作的这些日子里,我见到了见证成都解放的特殊红旗、《四川通讯》第一期(1927年)、四川第一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人声》报等一系列红色珍贵档案。通过这些红色档案,  相似文献   

9.
历经二十年的风风雨雨,《西安档案》已由稚嫩走向成熟,她引我走进兰台、并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10.
我是本溪市档案局业务指导处的一名普通档案工作者,18年前被调入到档案局,没想到这一纸调令使我与档案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带着对档案事业的憧憬与渴望,带着对档案工作的执著与追求,在兰台世界里我走过人生的18个春秋寒暑,时至今日,这种挥之不去的档案情结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兰台亮点是一个地方档案事业成就和档案发展水平的折射物,是一个地区或城市兰台的象征和特色。要推进湖南档案事业,要使档案为三湘四水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就必须多挖掘亮点,多创造亮点,多宣传亮点,让兰台亮点在三湘四水闪烁。春天里的一簇新绿,生命里的一次颤动,创业中的一个飞跃……都是亮点。精神振奋,团结协作,和衷共济,这是兰台精神文明的亮点;思想解放,开拓创新,廉洁奉公,这是兰台政治文明建设的亮点;高效优质,功能齐全,设施完善,这是兰台馆库建设的亮点;馆藏丰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是兰台馆藏的亮点;勇于攀登…  相似文献   

12.
一份美丽的档案英坤经年之后的一个夏日,当我在斜阳晚霞的余晖里,凝望着手中那一份厚厚的,铺满密密麻麻的数字、符号的档案时,心潮久久不能平息。这是我青春的档案呵……那时,我刚刚踏上兰台之路,领导派我以见习档案员的身份参加地下矿藏勘测队。至今我仍固执地认为...  相似文献   

13.
《北京档案》2006,(11):44-44
2006年第10期《兰台世界》理论版刊登高永青、张晓霞的章,澄清了档案工作信息化过程中的几种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我是一个刚步入档案行业一年时间的兰台新人,所以现在我想以一个新人的角度结合自身的一些感悟来谈谈我所理解的兰台精神。说起档案,其实我并不陌生,在读研究生期间,为撰写毕业论文曾在成都市档案馆连续枯坐过两三个月,查阅了大量的民国档案。那发黄的纸张,那特殊的气味,还有那温馨的服务,都让我至今难忘。但是那时的  相似文献   

15.
是在正式成为一名档案人之后,才知道了这个诗意的名字:兰台。走进兰台.感到这个名字是这样的贴切。转眼一年过去,回想在兰台的2006年,思绪翩然。  相似文献   

16.
<正>在将要出差前,省档案学会的同志将《兰台新语》文集送到我的手上。闻着墨香,翻开新书,泌人心脾,促使我将它带上飞机读完,感慨万千。欣喜地看到,一群活跃在局馆学术舞台上青年人以美妙的青春谱写了一曲顺应档案事业发展,影响兰台变化  相似文献   

17.
共舞兰台     
记得几年前刚分到单位,当与领导谈到求职意向时,年轻的我曾直白地答道"不想做档案工作".今天在对档案抱有拳拳热忱的档案工作者面前说此话,不免有些唐突,但这确实是我当时真实的想法.我总认为寂静的兰台,无法迈出青春的步伐.当得知我们单位已达到市档案二级标准,并已有一名专职档案员时,心里不禁暗喜,随后,我也被如愿地安排到文秘岗位.  相似文献   

18.
在邮电企业30多年,有20多个春秋是在“兰台”岗位上渡过的。在这惜别岗位的日子里,我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虽然头上没有光环,胸前没有职位符号。但是正是这个极普通的岗位造就了我、锤炼了我,给了我知识的源泉。在这个岗位上,我从一个普通的企业员工,成长为一名新世纪的知识女性,从一个一窍不通档案专业知识的生手,成为一名实实在在的档案馆员,我从内心感谢“兰台”。20多年前,我是一个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女工,组织上把我从生产一线调到档案岗位,从此与档案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记得当时正值“文革”后期,全国…  相似文献   

19.
昌邑区和公主岭市档案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采取积极措施,认真做好《兰台内外》发行工作。在征订中,他们认真做好宣传工作,使广大档案工作者充分认识《兰台内外》杂志对做好档案工作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邢树忠 《兰台世界》2006,(9S):10-10
我们大家都知道《兰台世界》的发行工作是一项很难的工作,不像党报党刊的发行,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层层开动员会下达指令性任务,对完不成任务的还有约束机制。可我们《兰台世界》杂志作为档案专业刊物,只能在档案系统内部开会说一说或者不开会,能订多少就订多少,根本没有什么约束机制和指令性任务,这样就造成了发行工作的难度。《兰台世界》这本杂志对于我们档案部门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指导档案工作、掌握档案工作方方面面的信息是非常有益处的。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兰台世界》这本杂志内容比较单一,清一色的档案内容,缺少新颖性、故事性,有些基层单位不愿意订阅也是事实,特别是乡村、县直一些单位,还有其他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