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3 毫秒
1.
作为一名晚报记者.总希望自己能抓到重大典型新闻或突发性新闻,一炮打响,获得新闻奖。这是每个有事业心的记者所孜孜以求的。但这又谈何容易,要知道新闻是一个开放的市场,你不可能在第一时间抓到所有轰动新闻。所以,当你抓不到这些新闻时,请别放弃。在这方面,本人有过许多切身经历和感受。  相似文献   

2.
何谓造“神”?就是无中生有,捕风捉影,把道听途说的事,当新闻事实去采写,并堂而皇之地刊发在报纸上。武汉出现“酒变油”的谎言,开始就是两三家媒体炒出来的。这儿我倒钦佩《北京青年报》,他们敢于做开顶风船的角色,刨根追底。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目前,不少记者忘却了这条真理和铁的纪律。他们带着浮躁的心态去写浮躁的人和事,使不少企业家、大阔佬倒在他们的笔下。不是么?闻名全国红得发紫的企业家,改革先锋栽了,有不少变成了阶下囚。江苏建湖有个“黄金灯饰”集团曾名扬海内外,结果空了壳子,人…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一场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先导的思想解放运动的热潮,在神州大地涌现。这场思想解放的热潮影响和深入到思想政治领域的各个方面,它最首要的特点是其热源和动力来自中国政界的最上层,这是人所共知的。我作为一名首都的新闻记者,特别是作为国家通讯社的一名采访中央新闻的政治记者,更加感受到这场运动对新闻界的巨大影响,说具体一些,正是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推动和促进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欣欣向荣。在那段时间的前后十多年时间里,就我自己的记者生涯看,从亲身经历的采访活动中,…  相似文献   

4.
新闻采访中,不少同行每每以“网鱼”做比方,把获取价值大、可读性强的新闻当成捞到了“大鱼”。但数年的新闻采访实践,使我对新闻有了一定的感性触摸和理性认识,我觉得新闻采访的路子与其说是像“网鱼”,倒不如说像猎人打猎更贴切。因此,在新闻从业中,我主张自己能成为一名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灵魂,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自觉追求,笔者作为《嘉兴日报》最年轻的机动采访部实践,谈谈作为一名机动记者如何在采访中体出一种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今天的网络技术使每个人都有了发布、传播新闻的可能性。 2001年7月3日,米洛舍维奇被押往海牙监狱的那一刹那,监狱对面的一名住户在窗前用个人摄像机摄下了这个镜头,随即通过网络成像技术传播出去。虽然没有一个记者被批准进入现场,但米洛舍维奇被警察“推进狱门”的情形,全世界的网民都看到了,诸多报纸、电视也采用了这张“业余记者”的摄影照片。 现在,各类媒体都更加欢迎来自各个角落的人送来的新闻信息和新闻作品,“记者”更加社会化了。 与此同时,“资深记者”这个词渐渐出现在国内媒体上。名记者以“名”为特点,资深…  相似文献   

7.
时下我们媒体一些记者,惯于向大众传达着让人烦闷的所谓的“新闻”,且大有发展之势,其表现形态种种,不妨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8.
夯石 《今传媒》2004,(2):45-46
张骥良,一米五的小个儿(或许更矮),一个眼珠正,一个眼珠歪,看人时总一幅“魂不守舍”的样子,就这么一个乍一看有点滑稽的毫不起眼的人,竟然采访了五六百位社会名流和演艺明星。  相似文献   

9.
记者不应"说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力丹先生的文章《用事实说话 不是新闻写作规律》发表在2002年第4期《采·写·编》杂志上。我基本同意陈先生的观点。 我理解,陈力丹先生的基本主张是,新闻记者是不应该“说话”的,反对记者在采写新闻的时候用自己的文字或语言发表观点。很明显,所谓“用事实说话”,说话者并不是“事实”,而是人  相似文献   

10.
他戏称自己是“闻字”的记。他先后采访了包括杨成武、王光美、邓朴方、巩俐、赵薇、冯巩、桑兰等500多位社会名流和演艺界明星,在全国60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了250多万字的名人访谈和纪实作品。而面对如此传奇的他,朋友们却把他称作“咱北京的袖珍老爷儿们”,他就是建国以来残疾人中采访名人最多的记——张骥良。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报道路上我不断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摸索学习,充实自己,现已在中央级新闻媒体见稿200余篇,多次被上级机关评为优秀报道员。自己从一名门外汉到逐步成熟起来,能够单独上稿,主要体会有四点:  相似文献   

12.
黑枫 《新闻记者》2005,(3):60-61
新闻摄影中的瞬间新闻与文字新闻在采集方面有所不同。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文字新闻可以记述也能追述.而瞬间新闻则不能.它只能在现场抓拍。因此瞬间新闻应该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记者只有到现场去,才能获得,舍此别无他途。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个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的“老家伙”了。随着自己一天天变老,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变化.我发现能摆的“资格”越来越少。于是.我开始留心向“新手”——从事新闻时间较短的记或通讯员学习了。你别说.我还从中获得了不少的益处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身为媒体人,看到媒体在普通百姓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自然感到高兴。但是,从整个社会来说,对于媒体记超越自身角色、“越位”帮忙的现象,还是感到了隐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张新民 《青年记者》2007,(18):69-69
做了十几年跑城建报道的记者,我体会到,要保持新闻"触角"敏感长久不衰,并能不断地抓到"活鱼",吃透"上情",把握好"下情",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关键。在我们国家,新闻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是党的喉舌。既是"喉舌"就要受到"大脑"的支配。因此,作为"喉舌",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听党的话,坚决按照党的方针政策行事,是起码的条件。而要保持新闻"触角"的敏感,并能不断地抓到"活鱼",仅仅做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听党的话是不够的,还需要积极主动地深入学习、研究党的方针政策,领会精神实质,学会把握住时代脉搏的本领,这样的记者才会有敏感的新闻"触角"。  相似文献   

16.
说到新闻的“快”,忽然想到曾经看到的一幅题为《新闻商店》的漫画,内容为——几名顾客在新闻商店门前问道:“有新闻吗?”  相似文献   

17.
一名记要想成为优秀记,需要掌握多种本领。不仅要从小人物、小事情中挖掘新闻,做到以小见大,反映出深刻的立题,而且要懂得从名人身上,特别是老典型身上挖掘新闻,这是一名优秀记不可缺少的本领之一。  相似文献   

18.
吴军 《新闻记者》2006,(11):39-39
今年8月中旬,各大媒体都在报道台风“桑美”袭击我国南部的消息。某日临近傍晚时分,我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视机准备看看相关的新闻。这时,一个画面紧紧抓住我的眼球,至今仍记忆犹新:在狂风暴雨中,一个年轻小伙拼命抓着一根电线杆,正在声嘶力竭地叫喊.他那瘦弱的身躯似乎马上就要被狂风卷走。因为是刚刚打开电视,笔者起初还以为是某一个不幸的人在回家的途中遇上了这场灾难,正在无助地呼救。最后还是呼喊者手中紧握的话筒提醒了人们:他是一个正在现场报道台风的央视记者!一些看过这条新闻的人对此大都表示反感。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9月13日至22日,由人民日报、中新社、中国网、大众日报等7家媒体的8名人员组成的中国新闻代表团,应美国东西方交流中心邀请,对美国旧金山、纽约、华盛顿三城市及美国务院、国会、五角大楼及部分公司、新闻媒体等进行了访问.而同期,美国新闻代表团也对中国进行了访问,随后两国记者在北京进行了会谈交流.笔者作为中国新闻代表团成员之一,全程参加了访美及会谈交流.在此,笔者就访问的部分美国媒体谈一点感受.  相似文献   

20.
陈力丹 《新闻知识》2003,(12):21-22
读了董秦同志与我讨论的文章,我感到讲得很全面,所以再谈几句。此前我的那篇小文章是为一本采访的书写的序言的一部分,重点是谈记者的“显本事”,在采访与写作二者之间衡量,七分采访三分写作的判断应该是不错的。新闻工作与文学创作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所写的东西必须是真实的,而且越来越要求是在第一时间发生的事实,因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确切的当事人、目击者、知情者,并且能够从他们那里获取关于这个事实的有新闻价值的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