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深圳各区总分馆建设是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圳市各区图书馆与街道、社区、企业图书馆之间实行的一种总分馆关系,主要采用行政包办、合作共建、图书流动、业务统筹等4种建设模式.目前,已形成了福田、罗湖、南山、宝安、龙岗5个总分馆服务体系,产生了图书馆覆盖率明显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整体提升、图书馆运营成本明显降低等成效.在“十二五”期间,深圳“图书馆之城”总分馆体系建设应变行政区划布局为服务人口布局、变多元建馆模式为真正意义的总分馆模式、变多平台业务管理为统一业务平台管理,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星光 《图书与情报》2021,(1):26-31,37
文章结合盐田区图书馆实践,提出了“智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模式,主要介绍和分析了盐田区图书馆“智慧+”总分馆服务体系创建的目标思路、体系功能、实施措施和应用效果。研究认为,总分馆制建设的“盐田模式”构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均衡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了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效率。盐田区图书馆一方面实现了智慧技术的普及,为“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提供了新的服务模式和手段;另一方面打造了具有互联、高效等特点的智慧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高质量发展、资源跨界融合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中心化思想是传统图书馆的主导思想,已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迫切需要通过去中心化打破传统思想的局限与禁锢,开拓发展新路。本文介绍了图书馆去中心化的内涵,从社会发展、技术、读者、管理4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去中心化的必要性,探讨了图书馆去中心化的策略,提出了推动图书馆去中心化的建议,以期构建更为公平、和谐、高效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图书馆生态系统的概念、构成和信息组织模式入手,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总分馆系统的组织模式、学术资源生态系统的构成,在回顾北京大学总分馆体系文献与服务发展基础上,尝试构建总分馆学术资源生态系统。文章从顶层设计、体制机构、运行机制、业务整合和一体化建设举措等几个方面,对2020年颁布的《北京大学文献保障与信息服务体系管理办法》进行解读,以期明确总分馆一体化工作思路,为落实图书馆“十四五”规划中建设总分馆管理体系和生态体系的任务,进而为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的目标,作出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2003年深圳建设“图书馆之城”的设想在“文化立市”战略的指导下应运而生。文章梳理“图书馆之城”4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主要成就,勾勒出政府、业界共同筚路蓝缕、锐意创新、建设“图书馆之城”的奋斗历程。实践表明,“图书馆之城”的深圳模式具有普惠均等的价值追求、重视行业法制化建设、图书馆界通力协作、广泛引入社会力量等重要特征;展望未来,应以打造先行示范的“图书馆之城升级版”为目标,全面建设以区馆为总馆的垂直型总分馆体系,高标准修订《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图书馆条例》,打造具有示范性的基层公共图书馆一体化服务体系,全方位推进跨区域、跨系统的资源共知共建共享,构建高质量“图书馆之城”标准化体系和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6.
熊军 《图书馆界》2014,(5):61-64
文章结合深圳“图书馆之城”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与服务实践,分析了目前深圳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存在的不足,对总分馆模式下的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阵地的建设、管理、服务、宣传、考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章自苏州独具的历史文化及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破题,重新发现苏州图书馆的立馆之本和学术追求,再引出“苏州学”的研究与传播、在地文化遗产的保存、梳理和活化、沪苏公共文化服务“双城记”和总分馆服务体系再提升等四个维度,将苏州图书馆未来五年的发展放置于江南文化大时代中研究,抽丝剥茧般建构起城市智库、传承文脉、沪苏同城、市域一体等新时代苏州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论文通过对印度“公共图书馆运动”五个阶段的梳理,了解印度总分馆体系的大体发展历程;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和罗易图书馆基金的设立是推动印度总分馆发展的两个推动因素;按照经费来源,印度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系统有四种形式.以德里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为例分析印度总分馆体系,启示三点:加紧图书馆法的颁布,确定建设主体;大力发展基层图书馆;鼓励民间力量加入图书馆建设.  相似文献   

9.
苏州图书馆总分馆建设起步于2005年,到今年已有十年的历程,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苏州模式”.“苏州模式”早期缘于行业自主创新,后期实现制度化,其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全覆盖主要通过分馆、轨道交通图书馆、集装箱图书馆、网上借阅社区投递和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方式实现.“苏州模式”的特点在于,以“全委托”和“非联盟”的紧密型总分馆为体系架构,以“全覆盖”与“高效益”为建设目标与价值追求,以持续创新为发展动力,以科学研究发现为制度设计依据.而建设主体与管理单元的非同一性、同城效应的非完全性、分馆员工的不稳定性,则是“苏州模式”发展的制约因素,需要在后期发展过程中逐步解决和完善.表1.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以来,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出现了“中部洼地”现象。主要表现是:资源占有与服务人口不相称;发展速度相对趋慢;均等化水平低;可比服务成本上升。实现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中部崛起”,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快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拓展和深化“图书馆+”与“互联网+”;完善评价标准的导向作用;抓住促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历史机遇。表5。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颁布施行的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制订对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旨在为规划编制提出建议。[方法/过程]以规划要素为框架,结合近年来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实践,对“十四五”乃至中长期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战略任务、目标、路径、举措、相关问题等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公共图书馆在新时代尤其是“十四五”时期应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战略任务,战略目标是建立基本覆盖街镇乡的公共图书馆分馆体系,基本路径包括以县区域总分馆体系建设为基本模式,通过中心馆总分馆等模式动员公共图书馆全行业参与;城镇化地区先行、人均GDP指标设定区先行。关键举措与驱动机制包括推动需求可视化、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推动政府履行主体责任、设立国家重大专项推动等,在推动体系建设的同时,处理好与转型发展、提升效能、社会参与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去中心化”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去中心化”概念的阐述为基础,从电视民生新闻发展过程中“去中心化”策略运用出发,集中描述民生新闻节目中选题内容、包装形式的“去中心化”倾向。  相似文献   

13.
介绍山东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创立的“松鼠智佳”图书网借服务模式运营情况,通过分析其用户服务数据,发现该模式具有扩大图书馆服务半径、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提高借阅率、可复制等优势,提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模式应采取多方联动、完善体系、寻求政策扶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3,(20):46-49
本文从实证研究结论出发,指出网络传播依然存在中心;从技术历史的角度探究了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特征,并分析了导致这种特征变异的因素;进一步论证了网络传播存在中心。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互联网去中心化的技术渊源在于其体系结构;因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影响,互联网在现实中表现为去中心化与中心化共存,即信息表达的去中心化与网络传播的中心化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大学图书馆的组织结构美国大学图书馆与中国大学图书馆的情况类似,基本上分成两大类型:集中化型与分散化型.集中化就是整个大学只有一个图书馆,不设分馆(这里不是指空间概念而是指组织概念),分散化就是整个大学有很多分馆,有的甚至没有总馆只有分馆.一般说来历史较长的大学图书馆分散型的居多,例如哈佛大学图书馆、加州理工学院图书馆等,新办的或历史较短的大学图书馆集中化的居多.但不论集中与分散,它们的组织结构都有相似的地方,例如  相似文献   

16.
为真正实现"普遍、均等、全覆盖"的图书馆服务理念,苏州图书馆进行总分馆体系构建。本文就苏州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建设方式、合作模式、管理机制等情况进行分析,对总分馆体系运营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美英高校图书馆总分馆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介绍了美、英两国高校图书馆总分馆管理模式,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提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要实行总分馆模式,应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建立全局化的管理体制、构筑合理的服务资源体系、形成良好的服务机制与手段.  相似文献   

18.
总分馆制是公共图书馆的新型发展模式。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图书馆核心价值理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分馆制是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模式,总分馆制模式对公共服务均等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公共图书馆是公共的"大学",公共图书馆应当成为为所有大众提供均等化服务的场所。  相似文献   

19.
对公共图书馆推行总分馆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图书馆总分馆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由于总分馆制和单馆制相比较,是网状的图书馆形态,具有因地制宜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当地需要配置资源,解决公共图书馆承担多重任务统一管理的矛盾。从古代藏书楼到近代传统型图书馆,从现代开放型图书馆到当代网络型图书馆,总分馆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推行需要完善图书馆立法,改革图书馆领导体制,广泛开展公共图书馆体系中各级分馆的协作活动,并有计划的分期分批进行。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以来的总分馆建设,加快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均等化进程,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2006年),力图解决政府主导、通借通还、技术支撑、统一管理等问题;第二阶段(2007—2010年),部分总分馆通过专业化改造,规模扩大,效益显著,理论研究上揭示了总分馆建设的客观规律;第三阶段(2011年至今),实践上参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活动,学术研究围绕总分馆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因素展开,并直接推动了《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本文针对“指导意见”,围绕总分馆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实际,提出几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一是正确理解和处理因地制宜与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总分馆建设需要寻找绕开体制障碍以使其尽可能符合客观规律的思路和设计;二是回答开展县级总分馆建设的问题;三是提供普遍均等服务,完成公共图书馆使命需要建设实体分馆,新服务形态只能作为总分馆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有效补充;四是开展“图书馆+”服务创新要符合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防止出现服务门槛。表2。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