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建设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信息化时代,文创产品开发已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其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是对图书馆特色文献的充分挖掘、提取相关文化元素、融入审美特征、突显创意创新的整个过程。文化IP的出现,为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带来了更多的创意表达。本文基于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分析了文化IP和文创产品之间的关系,提出当前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文化IP在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中重要作用,论述了文化IP视域下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几点策略,旨在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创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着重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在打造读者服务工作方面的创新理念和实践活动,以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为例,列举了盐田区图书馆近些年在打造读者特色服务,做好读者服务工作中所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旨在提升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工作和读者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李星光 《图书与情报》2021,(1):26-31,37
文章结合盐田区图书馆实践,提出了“智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模式,主要介绍和分析了盐田区图书馆“智慧+”总分馆服务体系创建的目标思路、体系功能、实施措施和应用效果。研究认为,总分馆制建设的“盐田模式”构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均衡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了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效率。盐田区图书馆一方面实现了智慧技术的普及,为“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提供了新的服务模式和手段;另一方面打造了具有互联、高效等特点的智慧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高质量发展、资源跨界融合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我国博物馆、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进行调研,分析了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成功经验和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的不足,提出突出图书馆特色、打造图书馆文创IP,开发数字文创产品,深化文创联盟,推进跨界合作,创新营销模式等策略,以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创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文献调研与案例研究,针对公共图书馆文创开发工作中的问题与经验,借鉴新文创的IP理念,分析总结了文旅融合中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IP构建模式,提出了故事化模式、数字化模式、场景化模式、人格化模式、系统化模式5个模式,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立朝 《图书馆》2021,(2):96-100,113
IP授权凭借其跨界合作带来的低成本、低风险、高流量的优势,已成为当今国内文化文物单位进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立足公共图书馆职能及藏品特点,借鉴商业IP的培育理念,以国家图书馆为例重点探讨了图书馆优质文创IP的主要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从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流量级用户的培育和跨界合作等方面进行优质IP的培育。  相似文献   

7.
孙宗伟 《兰台内外》2023,(26):61-63
现代公共图书馆精细化管理及精准化服务是指在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中,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实现精细化、精准化的管理和服务。临沂市图书馆按照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坚持创新驱动,从建章立制、党建引领、压实责任和绩效考核等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在打造精准化服务方面,通过构建“图书馆+品牌”模式、“互联网+阅读”模式,厚植特色化馆藏资源,推行智能化服务方式,丰富常态化文化活动,显著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管理运行效益和品牌影响力,从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创新发展与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创产业是图书馆深度挖掘优势馆藏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文章总结了国家图书馆文创产品宣传推广的实践经验,构建了“IP”视角下智慧、高效的图书馆文创产品宣传推广机制,以期助力图书馆文创产业的智慧升级。  相似文献   

9.
公共图书馆经费缩减,文创产业对图书馆的造血功能就显得愈发重要。以国家图书馆网店、全国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联盟网店和故宫博物院网店销售状况为缩影,通过SWOT分析方法分析得出公共图书馆文创产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模仿博物馆以文化货物为核心的文创产业道路,并忽视自身文化服务的市场优势。提出在知识付费的时代,图书馆应该革新落后观念,着力打造以有偿文化服务为核心的文创产业;建议文化管理部门以负面清单的形式,从服务类型、收益用途等多方面规范和鼓励图书馆发展有偿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0.
从城区公共图书馆区域信息中心、公共学习和教育中心、社区休闲中心的定位出发,以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为例,讨论城区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和读者活动的目的、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应珂  梁璞 《图书馆界》2023,(6):78-84
图书馆文旅融合不只是挖掘图书馆文旅资源,更要开发新的赋能元素,IP赋能图书馆更能展现图书馆文旅发展特色,为文旅融合发展增添新动力。本文从馆藏资源、阅读推广、文化地标、研学服务、会展资讯、参考咨询、虚拟现实、特色资源、友城书房、文创周边等应用场景全方位剖析图书馆IP开发,深入挖掘文旅服务,探索图书馆IP新业态,提升读者用户的体验,助推图书馆文旅业态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图书馆IP主题建设与创新文旅生态链研究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建设兼具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双重职能的图书馆,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深圳市科技图书馆)是国内较早建设的真正意义上兼具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双重职能的新型图书馆.文章在解读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建设双重职能图书馆的优势及特点的基础上,梳理及分析了其履行双重职能的服务模式构建,期望为国内致力于建设双重职能的图书馆提供借鉴.文章从政策支持、资源平台、专业服务三个层面对双重职能图书馆的深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特色资源建设是体现图书馆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以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为例,剖析该馆在特色资源服务中的创新实践,以期为公共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建设提供一条可行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李超  谢雨 《图书馆建设》2020,(2):111-118
本文在分析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合作开发现状的基础上,以山东省图书馆首届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为契机,介绍了山东省试点图书馆+高校合作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情况,构建图书馆+高校合作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模式化流程,并提出文创开发需要限定主题、创意空间服务文创、争取政策性激励以支持文创合作三点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博物馆积极融入网络化、数字化建设进程。目前正在充分利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为博物馆文旅“降维”,运用视觉美学深耕博物馆文创产品,使用新技术助推数字文物和交互式展馆建设。但是目前博物馆还存在文物叙事场景单一、文创产品创意不足、数字建设进程差异明显等发展瓶颈。因此,今后要充分利用元宇宙及相关技术打造新技术赋能的博物馆特色IP、构建虚实共生的沉浸式叙事场景、探索以数字藏品为代表的文创新形态。  相似文献   

16.
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是以促进阅读推广和文化传播为目的,进行的包含产品设计、制造及营销等环节的一系列组织活动。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能够有效提升馆藏资源利用率,彰显图书馆文化内涵,同时起到优化教育成效、更新教育理念的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当前公共文化服务行业文创产品开发的良好外部环境和发展瓶颈,列举了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创意设计的可选视角,并就如何规范文创开发工作内部管控,强化技术应用,突出产品特色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美国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选取24个图书馆进行调查,从服务对象、文旅资源、文旅活动、文创产品和文旅服务五个方面对其文旅融合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发现美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特点为:重视用户在各旅游阶段的具体需求;重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多方力量达成协作;对接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总结美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五大启示:整合文旅资源,参与到游客旅游活动的全过程;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彰显地方文化旅游资源独特性;在多方合作的基础上丰富活动类型、拓展活动范围;优化图书馆文创商店定位,扩大图书馆文创商品受众面;从用户角度出发进行用户细分,提高用户参与度。  相似文献   

18.
论公共图书馆的新媒体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市场潜力和服务特点,研究公共图书馆如何打造基于新媒体的图书馆服务新业态,分析手机移动图书馆、图书馆微博、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图书馆移动应用程序和数字电视图书馆等新型服务模式的现状,并对公共图书馆开展新媒体服务的服务内容、功能设计及业务特点等进行探究,以促进新时期图书馆的业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以政策法律不完善和开发实践处于起步阶段为前提,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应探索IP产品的方向。公共图书馆IP产品的具体开发策略为内容差异化、产品品牌化、渠道平台化、用户流量化,并且需要注意避免授权争议和坚持品质创新。  相似文献   

20.
郑小平 《档案管理》2023,(5):110-112
本文尝试从郑州园博会档案文创IP背景出发,分析郑州园博会档案文创IP现状,基于满足人民群众档案文化需求,在文创灯光秀、IP打卡地、一园逛九州、主题花园等档案文创服务活动中大胆创新、精耕细作,展示了园博会特色档案文创IP产品开发赋能模式和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的现实成效,为特色档案与当代人们的生产、生活进行有效融合,挖掘数字文旅发展潜力,通过资源的活化利用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