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吴晓东 《编辑之友》2011,(11):18-19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加速了高等教育数字化的进程,同时,传统纸质出版中的教材出版,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信息技术的进步也使教材出版进入数字化时代。所谓数字化出版是指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以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的“上海中小学新科学新技术创新课程”为例,探讨出版单位应立足市场需求,发挥传统教材的出版优势,探索教材改革的转型发展。在详细介绍项目实施过程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教材出版的课程化、服务化、数字化体系的实施路径和应用效果,并进一步阐述转型探索为教材出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
吴琳  杨芳勇 《出版广角》2015,(16):112-113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传统的以印刷为主的纸质出版业带来了巨大挑战,给高职英语教材的数字化出版带来了创新发展的契机。与此同时,高职英语教材数字化出版也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如何保护教材数字化出版的版权,如何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如何改变高校对这方面投入不足的现状。本文以《高职英语视听说教程》为例,分析数字化出版在当前社会的发展现状,从而对高职英语教材数字化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赵君  葛树慧 《出版广角》2016,(14):77-79
我国大学英语数字化教材出版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但在出版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文章在指出大学英语教材数字化出版的必要性和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思路,以应对其发行面临的挑战,为大学英语数字化教材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化时代,电子阅读成为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方式,传统纸制教材的垄断地位将被打破,教材出版数字化成为必然趋势.文章先分析教材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之后探讨教材数字化转型的对策,目的是推动教材出版的有序发展,使数字化教材发挥其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袁丽娜 《出版参考》2012,(24):47-48
随着出版产业数字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各种类型多媒体形态的出版物源源不断出现,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新方式和新选择。其中,教材出版作为出版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数字化的过程中推出新的举措以顺应人们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其中电子教材的出现就是举措之一。近年来,在数字技术发展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为年轻人所喜爱和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已经成为年轻人获取信息,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的重  相似文献   

7.
谭祎哲 《出版广角》2021,(16):83-85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材出版带来深刻变革,高校英语教材的开发应借助相关技术手段寻求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VR/AR技术在内容呈现、情景构建、交互式体验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高校英语教材出版可尝试以传统教材为基础,融合VR/AR技术带来的深度互动和沉浸式体验,为高校英语教材数字化建设探索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大学出版社在数字化时代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一种数字化教材的出版模式。该模式由高校数字资源、出版社数字出版平台、学校科研教学平台等组成,在该模式中,学校的教材出版需求通过校教务处和科研处数字平台反馈至出版社数字出版平台,出版社利用自有资源和学校相关数字资源出版灵活多样的数字化教材。在该模式下,大学出版社与高校的科研机构、教学部门、学生、老师个人之间形成互动,使所出版的数字化教材更加符合教学需求和学生应用实际。  相似文献   

9.
正体育图书的立体化出版,将是体育图书数字化发展的最大趋势。从传播内容上看,人的身体运动性是体育的本质,有效传播这样的特性是体育图书的重要任务。一、体育图书数字化特征体育新闻出版是新闻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闻出版产业整体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下,体育新闻出版没有选择的余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大学教材数字化建设的创新及路径。【方法】从大学教材数字化出版的特征、创新模式、运营管理等角度,探讨高等教育与出版机构高质量发展的途径。【结果】提出大学数字化教材建设创新的路径及发展趋势。【结论】全面构建面向未来和国际化的优质数字化教材资源及平台,实现出版资源的共享、公益、公平和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文章根据数字出版的概念与特征,分析大学出版社的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大学出版社的教材使用现状,了解到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出版与融合发展已经深度融入出版行业,出版社以内容与资源作为基础,通过资源的整合实现高等教育教材的数字化建设。【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查询文献后了解当前高等教育教材数字化出版的有效途径。采用案例分析法,了解数字出版平台的应用要点。【结果】总结教材使用现状,得出产品数量有待增加、出版观念有待更新的研究结果。【结论】应适当增加数字出版产品,加强对高等教育教材内容的优化设计,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字化资源,加强高等教育教材的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建立数字化平台解决大学出版社教材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雷振华 《出版科学》2012,20(6):38-40
以高职文秘专业教材为例,通过调查,分析高职教材的编写现状、存在问题和出版趋势,指出高职教材的编写与出版应该走中高职统筹兼顾、校企合作、数字化立体出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黄娟琴 《出版参考》2013,(19):38+4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因此,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载体——教材,定将面临革命性的变化,数字化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外各大教育出版社都在积极地研究、探索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为支撑的传统教材出版发行转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教材数字化出版和数字化营销。  相似文献   

14.
李冰 《出版广角》2013,(13):16-18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如何有效利用高校资源,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教材出版数字化模式,对于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方来说,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当前,网络阅读已成为留学生主要的阅读方式。数字化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其阅读习惯和阅读观念与传统纸质教材有着本质区别。对外汉语主要是针对留学生开设的,当前,网络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阅读成为留学生学习、生活的主流方式。网络阅读借助计算机和网络,为留学生提供及时、开放的信息资源,并为阅读者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纸数融合的方式,促进技工教育数字化。【方法】通过对技工院校教学资源建设及应用的深入调研,掌握技工院校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及应用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深入分析技工院校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及应用方面的市场需求,并根据需求提出教材出版社深化纸数融合、促进技工教育教学数字化的应对之策。【结果】纸数融合发展突破了传统教材发展的固化模式,打造了融合出版的新形式、新生态,满足了数字化时代技工教育数字化的需求,提高了技工教育教学的效率。【结论】教材出版社通过打造高质量数字化产品,加强纸数融合,可以促进教材出版的发展与创新,扩大出版社的影响力,实现品牌教材在数字化时代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邬洁 《出版广角》2015,(17):165-167
为了满足数字化教育改革需求和适应数字化教材发展趋势,与各医药院校携手推动中国医学教育数字化进程,打造中国首套权威医学数字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启动了中国首套国家级医学数字教材的编写工作。本文以其中的《医学免疫学》数字教材为例,简要分析医学类数字教材的出版流程。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教材出版模式趋于立体化发展,传统纸质教材在多媒体介质的冲击下逐渐失去"垄断"地位。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铸就了知识载体的多元化特征,数字化教材为知识传播提供了广阔的自由度,也促进了教材出版业的革新进程。新形势下纸质教材和数字教材的有机整合是推动教材数字化转型的"风向标",也是实现教材立体化发展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编辑在教材出版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对教材出版全过程的策划和对教材出版各工作环节的组织与协调.本文就《普通高等学校二、三年制体育教育专业教材》(以下简称《高师体专教材》)的出版,从教材建设规律和市场竞争的角度,对编辑在高校教材出版中的策划作用进行分析,以探求置身于教材出版项目负责制下的编辑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栋 《出版广角》2017,(21):75-77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高校外语教材形成了纸质教材和数字教材相结合的立体化出版格局.数字教材具有直观性、即时性、多模态等特征,是当代外语教学的重要资源载体.然而,我国高校外语数字教材的开发与出版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内容、形式、普及性和实用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概述外语教材数字化出版形式与内涵的基础上,指出我国高校外语教材数字化出版现存的问题,并分析其解决的方案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胡立 《出版广角》2015,(10):96-97
在当前网络信息化语境下,立体化教材已成未来出版发行的趋势.如何立足当前数字化发展背景,探索英语教材立体化出版模式已经迫在眉睫.据此,本文基于出版传播视角,首先探讨了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出版及编辑的不足,最后立足于出版社自身,从出版传播视角提出了提升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出版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高校立体化教材出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