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为目前中国最具权威之古籍善本书目,对于了解现今所存善本古籍概貌及鉴别、整理善本古籍皆有极高之参考价值。惟因其书所著录之善本古籍数量繁多,编纂者得以实地复核原书者,仅占少数,故难免有疏误之处。本文就《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经部》所著录"《毛诗名物图说》九卷,稿本""《周礼注疏》十八卷,明末张采刻本""《阎红螺说礼》三十三卷,明崇祯九年阎氏二分明月菴刻本"等三书中之问题提出讨论,勘订其误,或有助于其书之更臻完善。三处之误,盖皆由于未细审原书内容所致,由此益显示细审原书内容对书目编纂之重要性,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三、元刻本元代刻书之风盛行全国,但传世的(《柳宗元集》刻本不多。经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有《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三种五部,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集部著录了五种,莫友芝《郘亭知见传本书目》集部亦著录了数部。(一)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四十卷,《别集》二卷,《外集》二卷,唐柳宗元撰,宋童宗说注释,张敦颐音辩,潘纬音义,《年谱》一卷,宋文安礼撰,《附录》一卷,元刻本。十二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同,细黑口,四周双边,北京、吉林市图书馆各藏一部。又一部,十二行二十一字,黑口,左右双边,北京、上海(不全)图书馆藏。  相似文献   

3.
国家现存古籍善本总目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收录有山西大学图书馆藏的古籍善本340余种,其中孤本数种。虽数量不多,却也十分珍贵,此略作介绍,以飨读者。《詹养贞先生文集》《詹养贞先生文集》三卷明詹事讲撰,明万历二十六年詹德象刻本。半叶十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书前有万历二十六年冯梦祯序,后有金陵朱之蕃跋。钤有"太原叔子藏书记"、"耜轩主人藏书印"、"志闲居士"、"张"、"留为之宝"五方藏书印章。  相似文献   

4.
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切韵指掌图》,八行字不等,白口,四周双边,版心镌刻工姓名。此书题司马光撰,《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均未见著录,《四库全书总目》云司马光家集中“惟不载此书,故传本久绝。”此本是《切韵指掌图》现存最早的版本,《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均著录为宋绍定三年(1230)越州读书堂刻本。傅增湘认为系翻刻北宋本,经考定,此本的底本是南宋初绍兴间刻本,读书堂刻本属于二次翻雕本。  相似文献   

5.
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以下简称《丛刊》)第114册中收录了“据明成化十一年郑、郑琥刻本景印”的《麟溪集》,集前署名为“明郑太和辑郑玺续辑”。查阅《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两书在著录《麟溪集》时也一律作“明郑太和辑”。其实,此集最初应为元代的郑文融(一名大和)所辑。《丛刊》本集首为元人程益所作的《麟溪集序》,序曰:“《麟溪集》者,郑君大和之所类也。大和之家,九世同,海左无有之者。朝廷有旨以旌别之。台阁暨公侯及山林文学之士或发于诗,或形于颂赞,或见于…  相似文献   

6.
李俊斌 《档案管理》2023,(4):91-92+95
上海图书馆藏公文纸印本《赵元哲诗集》,保存有最先形成的明万历十年(1582)大造的山东兖州府东平州东阿县赋役黄册以及稍晚形成的《赵元哲诗集》这两种文献,具有重要的史料与文献双重价值。通过黄册档案本身的书写特点及此部古籍的版本信息,可进一步明确纸背中存有的黄册档案性质为东阿县最初攒造的黄册草稿。上海图书馆藏公文纸印本《赵元哲诗集》这一典型实例,具体展现了我国古代公文档案的利用状况,亦可为我国现代的档案制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发现的周作人藏书题识三则,分别为:明万历刻本《尺牍双鱼》题识、明万历刻本《瑶笺》题识、日本庆安三年刻本《五老集》题识,以上手书题识未见录于《知堂书话》《知堂序跋》等周作人文集,亦未见录于现代学者辑补,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8.
李博 《图书馆杂志》2022,(1):122-127
一般以为,《辉县志》自明至清凡修七次,其中明万历、天启二志仅孤本残存。实际上,河南省图书馆藏万历志为补刻本,其补刻至少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后,而所谓天启志并不存在,国家图书馆藏四卷残卷实为万历志之崇祯补刻本,相较前本,其中并有剜改,各方志目录、善本书目的著录均有待订正。从万历《辉县志》两种补刻印本可看到,志书历次重修之间存在诸多小型修补,这些补刻后印本也是方志纂修链条的一环,在编目和利用时应加注意。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籍总目·史部》是最新出版的力图“反映中国古籍流传与存藏状况的最全面、最重要的成果”目录专著,在著录宋刻本《史记》时,存在着失收版本、卷次题跋及著录错误等问题,本文进行了补正并探究了成因.  相似文献   

10.
赵钫,字元方,蒙古族人。世居北京,历职银行界。夙爱古籍,喜收藏,因而与书林王晋卿友谊最厚,故委之代为采集,并相互切磋板本之学,甚得王晋卿臂助。其收藏多宋、金、元、明著名刻本,尤喜收藏明代铜活字印本,主不称意之赝本即散出,因而藏量虽不甚多,但皆精本。藏书室名“无悔斋”。解放后,择其精本,指献给北京图书馆,多是罕传善本。如敦煌出土唐写本《南华真经》,唐写本《老子》,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明弘治间华燧会通馆铜活字印本《容斋五笔》,明弘治间铜活字印本《西庵集》,明正德间兰雪堂铜活字印本《白氏文集》,正德间铜活字印本《庄子(?)斋口义》,明嘉靖间锡山安国铜活字印本《吴中水利通志》,明嘉靖间安氏铜活字印本《颜鲁公文集》、《古今合璧事类备要》残本、《栾城集》,明隆庆间活字印本《凤洲笔记》,五云溪馆铜活字印本《玉台新咏》等皆为活字印本中之精华,极为珍贵。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近来因校注《醒世姻缘传》,在搜索、对比该书的木刻本时,于2004年10月20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意外发现一部未见于著录的本子,上有胡适先生的题记,并有数条批语。这部《醒世姻缘传》列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普通古籍目录中,判为同治庚午(1870)年刻本,24册4函。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大学图书馆中,复旦大学图书馆以近40万册的线装古籍藏量,仅次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排名居于第三。其中所藏古籍善本约6万册、7500种,远非一般大学图书馆可及。1926年起,即有明万历刻本《重刊并音连声韵学集成》等人藏,实为善本收藏之始。此后通过学校归并、  相似文献   

13.
杜泽逊 《图书馆杂志》2003,22(2):77-77,F003
《麻姑山丹霞洞天志》十七卷,上海图书馆藏。题“古燕罗森约斋、南州李明睿太虚裁定,中州狄宗哲鲁修、都梁李正尉豹采鉴订,南城萧韵明彝增补”。半叶九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版心有写工刻工:万洁如写、高见吾刻,万弘声刻。前有罗森序、李明睿序,均无年月。《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地理类寺规之属著录为“清罗森等撰,萧韵补,清康熙刻本”。关于此书的编刻年月,前后源流,前人著录  相似文献   

14.
论证《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以下简称《名录》)中的《天盖楼四书语录》并非天盖楼刻本,探讨此书的版本情况;指出殿本《西清古鉴》应为刻本而非铜版本,论证《名录》中《西清古鉴》实为光绪年间日本铜版本;《名录》中《全唐诗》应以初印本而非后印本为佳;并探讨《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中《古文渊鉴》尚需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八类书类存目二:“《事物考》八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明傅岩撰。岩字野清,义乌人。”按:此书《浙江省第五次曝书亭呈送书目》云“明傅岩著,四本”,《浙江采集遗书总录》云“刊本,明御史义乌傅岩撰”,即《四库总目》所据之本。《安徽省呈送书目》亦著录,唯不记撰人。知当时浙江之外另有安徽呈本。检诸家目录,题傅岩撰之《事物考》八卷未见著录,访之南北各馆,亦未见有藏。唯明代王三聘《事物考》八卷颇见流传,计有:明嘉靖四十二年何起鸣刻本、明隆庆三年王嘉宾刻本、明隆庆四年金陵书林周氏刻本、明万历间钱塘胡文焕刻《格致丛书》本(作  相似文献   

16.
测议本《史记》,《上海图书馆善本书目》(1957年)著录为:《史记》130卷,汉司马迁撰,刘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明徐孚远,陈子龙测议,明万历刻本,清吴熙载跋。笔者认为此书无万历刻本。  相似文献   

17.
《黄氏日抄》又作《慈溪黄氏日抄分类》。《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下称《善目》)第663号著录,曰:"九十七卷,宋黄震撰。宋绍定二年(1229)积德堂刻本。存二卷,二十七至二十八。"藏国家图书馆。第664号又著录一部,曰:"宋绍定二年积德堂刻,元至元重修本。存二十五卷,四至五,十二至十三,十七,十九,二十五至二十六,二十九,三十四至三十八,七十一至七十八,九十四至九十六。"藏山东省博物馆。第665号又著录一部,曰:"元后至元三年刻本。"可见第664号著录的"元至元重修",指的是前至元。据此,《善目》编者确信:出版过宋绍定二年《黄氏日抄》九十七卷本。只是散失严重,仅存残本。  相似文献   

18.
陈鸿亮 《图书馆》2023,(6):99-111
“刻地”是古籍版本著录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历史源流、中外学者论述、古籍编目标准化、学科发展等角度论述了著录“刻地”的必要性,参考四川省11家收藏单位的古籍普查数据和《中国古籍总目》的抽样数据,统计了其中的“刻地”著录比例,了解了当前古籍编目中“刻地”著录的实际状况。文章以清代四川刻本为实例,提出鉴定与考证“刻地”的具体方法,并对考证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因素进行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9.
殷璠是唐代文学家,他辑选盛唐时期广为流传的诗歌,编为《河岳英灵集》,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在书中,殷璠表达了独特的论诗观点,对各诗人的评论也较为中肯。《河岳英灵集》在流传过程中,经历了由二卷本演变为三卷本。介绍并列举了现存于世的宋刻本及明、清刻本等古籍版本,对《河岳英灵集》古籍版本的著录也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三、关于雕版大藏经的几点统计上文我们列举了由宋至清800年间我国雕印的16部汉文大藏经,这里再就新发现的材料做一点补充:1983年11月在山西省宁武县发现了一部从未见著录的明万历版《大藏经》,经比勘和研究,此藏属民间刻印,是《永乐南藏》的复刻本,我们称之为《万历藏》。约在明万历十七年(1589)至清顺治十四年(1657)刻成,与《径山藏》(《嘉兴藏》)几乎同时,全藏678函,1695部。1979年由延圣寺移往宁武县文化馆,经整理后,现存660函,1563部,5997卷,保存基本完好(参见见心《佛教典籍纵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