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爱娣 《新闻世界》2010,(7):178-179
自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建立以来,其对于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对兰州市民生新闻发布会进行分析,旨在考察政府新闻发布会在关于民生问题的关注与解决民生问题的方面起到的作用,找出其成功和不足之处,从新闻传播研究角度提出建议,使政府新闻发布会成为更好的解决民生问题的方式、方法,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的权利,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举行新闻发布会是中国新闻传播的一种常见和特定形式,发布会实际上就是通知和交流的方式,这两个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发布会最佳效果应该是为新闻发布会的传播有效性制定一个完整的沟通标准以达到最佳效果,对新闻发布会全程进行有效的传播,就必须在会前、会中以及会后等全过程采取精细化管理措施,从而将新闻发布会的作用与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从公共行政的学理基础出发,对政府新闻发言的三个主要概念加以界说,政府新闻发言不是"发言",而是一项公共传播制度;政府新闻发言人不是"人",而是一个公共信息系统;政府新闻发布会不是"会",而是一种公共服务产品.在此基础上对其主要方面进行公共传播意义上的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4.
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人民网“人民现场”专栏是移动传播时代,政务新闻发布会转型的重要尝试。本文基于场景理论,以“人民现场”专栏为研究对象,探析移动传播时代政务新闻发布会的场景呈现、场景连接及场景服务的传播策略,并针对新闻发布会场景建构中的不足,从技术层面、情感层面和社交层面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周莹 《新闻知识》2004,(12):43-45
政府新闻发布会——包括政府记招待会——是由政府公开举行的通过新闻媒介向公众发布信息的新闻传播活动,是政府传播的形式之一。政府传播就是以政府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政府传播包括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政府对内传播是政府对其内部成员内部机构的传播;政府对外传播则是以传播的行为方式实现与外界公众的信息交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引发争议的新闻发布会和新闻发言人层出不穷,可见中国政府发言人的培养_T-作迫在眉睫。本文结合案例,揭示出新闻发言制度困境的深层次制度原因和存在的重要作用,希望历次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的失误教训能最终推动我国新闻发言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7.
曹劲松 《当代传播》2008,(6):99-101
如何在媒体议程的被动状态下,通过新闻传播引导社会舆论、塑造政府的媒体形象,是政府新闻传播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在阐释新闻反馈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政府新闻反馈的主要内容,并从实践的角度提出政府新闻传播应当及时回应社会热点。  相似文献   

8.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曹越 《新闻记者》2003,(7):9-10
近来,一些省市人民政府开始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这对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刊特发一组文章,就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与中外新闻发言人的现状、新闻发布会的舆论监督意义等作一介绍。 ——编者  相似文献   

9.
王瑜 《新闻三昧》2008,(11):30-32
近几年,新闻发布会开始在我国境内逐渐流行。尽管我国从1983年就已着手开始建立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新闻发布会并没有引起各界重视。目前普遍达成共识的时间节点是2003年,这一年的“非典”等突发事件,加速了中国新闻发布制度改革的步伐,之后,我国政府的新闻发布会开始逐渐制度化、规范化和日常化,  相似文献   

10.
2007年4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园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布;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并于11月1日起施行;2008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随着这些条例和法规的实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实现通过记者招待会或新闻发布会及时高效公开政府信息、最大限度满足公众知情权的目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必须努力创新传播模式,进一步优化各种传播策略。本文试分析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冗余信息”策略,探讨运用这种策略应该注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杨路 《中国广播》2011,(7):50-52
新闻发布会是记者获取新闻的重要场所。由于官方的特定表达方式和习惯,一些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往往比较空洞,记者的报道也容易流于形式,缺乏内容。笔者认为,要想在新闻发布会上真正找到新闻,应该从抓实事、抓实质、抓细节、抓变化四个方面着手,去粗取精,从新闻发布会上找到与众不同的视角,从而获得真正的新闻。  相似文献   

12.
郭林  黄鑫 《青年记者》2010,(6):30-31
政府新闻言论是指政府官员在公开场合站在政府立场向公众发布的能够代表政府意志和观点的新闻讯息,包括政要演说、典礼致辞以及在新闻发布会上的答记者问等等。由于媒体关注度不断升级,政府新闻言论逐步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话语方式。本文从政府新闻言论的基本类型出发,结合中西方政府新闻言论的经典范例进行比较,意在探讨中西方政府新闻言论中话语方式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教育部要求各高等院校(以下简称高校)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并设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会作为新闻发布的一种重要形式,指的是“政府、企业或大型社会组织就重大事项向社会公布消息、发表意见并接受记者提问的信息发布活动”,包括例行  相似文献   

14.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07,(23):2-3
新政重庆推出自主新闻发布会重庆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推出自主新闻发布制度的城市。自主新闻发布会与专题新闻发布会相对应,是一种定时、定点、定人、开放式的新闻发布形式。新闻发言人代表政府发布新闻并回答问题,允许记者提及与本次新闻发布会主题无关、但涉及本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危害严重以及种类多样等特点,马航MH370飞机失联作为重大突发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公众的质疑,马来西亚政府召开了一系列新闻发布会,但发布会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本文对马来西亚政府的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及效果进行解析,针对新闻发布会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天钰  王庆 《新闻世界》2011,(10):39-40
近年来,引发争议的新闻发布会和新闻发言人层出不穷,我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政治和社会成本。"7·23"特别重大动车事故后铁道部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将我国饱受争议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又一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显然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要走的路还很长,不仅是站在台前的新闻发言人个体素质需要加强,政府机构和部门的新闻发言制度亟待改革、与之相关的舆论环境、组织环境和政治生态也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7.
汶川大地震。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注定打下深刻的烙印—— 这是一次政府空前开放的应急处理,第一时间发布灾情,媒体24小时直播.不断召开新闻发布会……地震救灾信息的公开透明,堪称有史以来最快、最全面的一次.充分保证和尊重了公众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8.
提到新闻发布,人们经常遇到一些耳熟能详的概念,这就是新闻发布会——政府、企业或大型社会组织就重大事项向社会公布消息、发表意见并接受记提问的信息发布活动。以新闻发言人公布事件和意见为主,称作新闻发布会;以记提问、新闻发言人回答为主要内容的,称作记招待会。对即将举行的活动、会议、各种计划或将要发生的事变提前向记透露某些信息,叫做媒体吹风会或背景吹风会。由国内外高层首脑或杰出知名人士接见记,应邀发表简短讲话、回答记提问,称作媒体见面会。从广义上理解,可把这几种形式通称为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9.
突发事件新闻传播关乎社会稳定,引起了政府、新闻界和业内人士的关注,本文从突发事件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以人为本是突发事件新闻传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发事件中究竟有哪些资源可供媒体传播等方面结合实际进行阐述,以期待大家共同探讨研究,进一步搞好突发事件的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20.
突发事件与政府新闻发言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云 《新闻世界》2009,(7):151-15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因素。政府新闻发言人作为政府的喉舌和代言人,承担着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的重任,是政府危机公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突发事件传播的特点出发,主要探讨政府新闻发言人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如何建立突发事件的新闻发言人应对机制以及建立怎样的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