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档工作的现状及手机APP的应用状况,剖析美国StoryCorps口述史项目中手机APP的设计思路,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档APP的基本理念与功能模块,并建议从法律上明确非物质文 化遗产传承人传承项目的公开范围,以宣传、奖励等方式吸引公众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档APP,从而将这一项目推行至更广泛的社会公众.  相似文献   

2.
傈僳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具民族特色,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实地调研发现,傈僳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保护存在针对性政策法规缺位、传承人档案缺失、相关档案部门被边缘化等现实问题。因此,应从政策法规、建档保护机制以及对传承人档案地位的重视等方面解决问题,这对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保护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概述 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是指通过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相关形式,对非遗传承人口述内容的具体记录.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既具有传统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也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有些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如民间文学)本身就是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蕴藏着非遗诸多的信息资源,为非遗项目的认定与逐级申报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是证明非遗项目文化价值大小的凭证和依据.因此,真实、系统、全面地记录非遗传承人的口述内容,卓有成效地开展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工作是当代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事业的创新之举,对传承、延续、挖掘、发展非遗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鄂西土家织锦文化传承人口述档案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土家织锦传承人不断流失,使土家织锦这门古老而珍贵的民间工艺逐渐濒危,因此,为鄂西土家织锦文化传承人建立口述档案刻不容缓。本文就织锦文化传承人口述档案的采集、建立、整理、存档过程进行研究,以期使土家织锦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口述档案保护与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口述档案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概述了口述档案的价值与口述档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位。通过分析图书馆的职能与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提出了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建立专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数据库等手段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口述档案。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档案是一种特殊的有机体,将口述档案相关理念和方法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是一种双赢的行为。本文从建档过程中采访对象的确定,采访设备的选择,采访过程的实施三个环节入手,阐释了从传承人口中获得隐性知识并利用已获得的隐性知识获得新的知识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于非遗传承人定义及特征分析,从非遗本身特点和传承人的现实困境出发论述了为非遗传承人建档的必要性,着重就其建档工作提出若干建设性建议,即积极寻访传承人、做好传承人档案的征集工作;建档要运用新科技和新载体,并力求内容完整;注重对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8.
近期,由《浙江档案》杂志社编著的《传人——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集萃》一书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口述历史的形式,从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8个方面生动地记录了27位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代表的学艺经历、艺术创作和表演历程以及从艺心得等。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愈发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业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研究不断发展,日益丰富。通过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从概念、特征、原则和建档主体、建档客体、建档背景环境和建档路径等研究议题出发,检视了当前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研究的主要进展和现存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视野     
《陕西档案》2012,(2):17-19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核心就是传承人档案资源的建设,目前大部分传承人年事已高,急需档案部门对他们进行立档保护,建立传承人档案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完整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工作的核心就是传承人档案资源的建设,目前大部分传承人年事已高,急需档案部门对他们进行立档保护,建立传承人档案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完整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档案(局)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征集工作的调研,阐述其重要性,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史静 《文化遗产》2016,(4):74-80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常重要的口述主体,让他们开口言说自己的历史,掌握话语权,意味着他们成为历史的主体。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具有极强的集体性,分析传承人记忆与口述的集体性特点,有助于在对中国传承人进行口述史的研究实践中,更好地采集口述资料,并提升出中国传承人口述史集体性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档案(局)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征集工作的调研,阐述其重要性,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马鹿舞传承人是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马鹿舞"的主要承载者,其担负着传承傣族文化及延续傣族社会记忆的重任。为非遗传承人建档是非遗保护的一种有效的抢救性措施。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对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马鹿舞"传承人建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建档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6.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档案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目前大部分传承人年事已高,急需档案部门对他们进行立档保护,建立传承人档案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完整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  相似文献   

17.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的教训都表明,加强传承人档案管理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是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核心和关键.深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的概念、内容、特点、地位、作用及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的定义 目前,传承人的概念得到较多认同的是祁庆富所言,“在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技艺、技能,为社区、群体、族群所公认的有影响力的人物”.  相似文献   

18.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老虎笙"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老虎笙"进行建档保护,对彝族传统文化传承、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丰富档案信息资源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老虎笙"建档保护工作存在的优势,针对"老虎笙"档案信息收集、参与主体和建档途径等提出"老虎笙"建档实践思路,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5月30日—6月7日,省档案局档案征集人员前往红河、元阳、绿春、金平4个县开展哈尼族口述历史档案采集和哈尼族档案征集业务指导工作。此次采集工作对哈尼族历史文化研究掌握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人物以及在哈尼族历史发展中有重大贡献人物的12人进行了口述访谈,这些口述历史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建国后哈尼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在开展口述历史档案采集工作的  相似文献   

20.
傣族剪纸是傣族极具民族特色的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艺术的瑰宝。调研发现,傣族剪纸在建档保护方面存在档案材料分散、传承人档案缺失以及档案保护缺乏数字化支持等问题。文章根据傣族剪纸的自身特点,在收集整理档案、建立传承人专项档案和档案数字化建设与开发等方面给出一些建议,这对傣族剪纸的科学合理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