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从档案所蕴涵的社会价值意识、档案内涵及其形态演变的连续性、档案学研究的理论需要三个方面分析了“电子档案”概念的客观适用性,意在强调当前对电子文件的研究中,应倡导“电子档案”的使用,不能单纯以“电子文件”取代“电子档案”,含“电子档案”而不用。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们在研究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时,经常采用与档案学或计算机科学对比的方法认识、解释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特性,例如,电子文件的修改不留痕迹,纸质文件的修改一见便知,即使对难以建立的概念,也从对比的角度寻找答案。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鉴定研究特点的分析,对我国目前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鉴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1从概念出发看职业院校电子档案和电子档案系统 职业院校中,电子文件归档后形成的以电子形式保存和显现的档案即成为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系统是基于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的电子档案收集、储存、展现、检索、处理与服务系统.其实质是将职业院校各项工作中形成的各类有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的电子文件从档案形成部门移交到档案馆(室),经过编研加工,成为社会化档案资源一部分,传承资源,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5.
从元数据与文件的关系准确认识电子档案的形成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件与档案的形成规律历来是中外档案学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电子文件或电子档案的形成规律同样如此.在我国传统档案学理论中,我们常说,(现行)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现行)文件的归宿,档案是由完成现行使命后的文件经归档转化而来;就单份文件而言,档案与(现行)文件虽然处于不同的运动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形态,但作为客观存在,它们却拥有相同的物质、相同的表象和相同的信息内容.对此,我国档案学界观点基本一致.而在电子档案的形成规律问题上,我国档案学界却有着一定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电子档案与电子文件是有区别的,一是电子档案形成在前.是电子文件的前身,电子文件是电子档案的复制件:二是电子档案是记忆工具,电子文件是办事工具.还认为"前端控制"、"全程管理"、"档案化管理"、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等都有局限,应该在"档案形成在前"的观点下实行电子档案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7.
在论述电子档案概念之前,我们不得不提起与之紧密相关的另外一个名词,即电子文件。在这里我们可以把电子档案作为电子文件的终极归宿,也就是最后归入档案部门管理的那部分电子文件,两者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8.
明确清晰的概念是构建理论大厦的基石,是实践工作的航标,但国际档案界尚未对“文件”和“档案”达成共识,新的名词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接踵而来。电子档案(electronic records)、电子文件(electronic documents)和电子数据(data)这三个词的使用率与人们对其理解的准确度显然是不成比例的,因此有必要对这三个概念进行系统的阐释。本文认为电子档案所具有的原始性和证据性,是和电子文件相区别的主要特征,从而揭示出在一个更广泛的电子档案管理战略的理性框架内如何正确使用电子文件管理工具,实现电子档案的前端控制;作者将数据管理和数据控制从电子文件管理和电子档案管理中区分出来,并试图在电子文件管理战略中重新认识它们。  相似文献   

9.
电子文件元数据研究在档案和电子文件管理领域是最前沿的课题之一.我国档案界关于元数据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初,其标志是2001年由国家档案局邱晓威研究员主持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保证及其法律地位的认定"国家社科项目的正式启动.与国外相比,我国档案界关于元数据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对滞后,目前尚未出台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一、两种概念的比较 电子文件的研究成为档案界关注的一个新的研究焦点.研究电子文件,首先必须明确电子文件的概念.关于电子文件的概念,一般有两种研究思路:一种是就电子文件研究电子文件,另……  相似文献   

11.
明士忱 《兰台世界》2016,(17):19-23
阐述广义档案、狭义档案概念及其与广义文件、狭义文件概念的关系,明确广义档案与广义文件是从不同角度表示同一事物的同一关系概念,为电子档案源头管理提供认识基础和理念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一、电子档案的整理 目前,电子文件归档的类型有磁盘、光盘、磁带,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应按档案种类分别整理组盘.  相似文献   

13.
桂若棣 《档案与建设》2018,(5):17-19,81
论文基于江苏省培训团赴美培训考察的见闻,对中美档案工作作出一定思考,分别就美国在电子文件真实性保障、档案工作源流、文件与档案概念、档案法规遵从及档案工作创新策略五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与观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前的数字档案馆和电子文件中心建设存在缺乏统筹、定位不明等问题.笔者认为二者实为一物,未来理当二而存其一.电子文件中心应是信息时代的新型档案机构概念,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解决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电子文件中心应该在理顺国家整体公文流程的基础之上成为超越我国当前文档管理体制的文档一体化管理机构.本文对该机构的功能、职能...  相似文献   

15.
论电子文件立卷的必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子文件的出现给档案人员带来了很大的福音,因为电子计算机的存在,使电子文件的管理程序变得比纸质档案的管理简单了许多.单单从这一方面来看,传统的文件处理和档案管理办法就不能套用在电子文件身上了,许多环节和步骤就必须发生改变,甚至于取消.比如关于立卷,许多人就认为,电子文件根本没有必要立卷;或者说,只要有计算机在,就没有所谓的立卷了.其实,电子文件还是要立卷的,电子文件的立卷对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6.
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三个条件在电子时代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恒 《档案管理》2005,(5):31-33
电子时代的来临,使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极有可能成为社会文件、档案的主导形态。明确认识电子文件转化为电子档案的条件,就可以辨别二者的重要区别与联系,有利于了解电子档案的形成规律,有助于完整地收集电子档案、科学地鉴定档案价值、自觉做好档案工作。因此,本文尝试性地探讨了电子文件向电子档案转化的条件问题,得出传统的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三个条件在电子时代依然适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办公自动化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走入我们的工作实践。在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的一些模糊和混淆的认识,由此引发了档案界关于电子档案概念适用性的争鸣。电子文件时代,电子档案概念是否有其存在的必要呢?本文拟从文化角度就电子档案概念是否依然具有存在的价值进行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网络时代电子文件产生速度快、数量多、格式多样等特点,并对归档的实质进行了反思,认为电子文件的归档意味着电子文件控制权的转移,意味着电子文件向电子档案的转换,是档案工作真正的开始,为机构共享档案信息打下了基础。对归档中的误区进行了分析,认为逻辑归档不能算作归档,登记和备份也不能代替归档。针对电子文件归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对业务系统数据的归档进行研究、扩大归档范围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来源原则是国际档案界公认的档案专业的基本原则.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它一度遭受冲击;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北美档案界逐步扭转了质疑和批评的态度;90年代伴随"电子文件"概念的普遍采用,国际档案界重新承认了它对电子文件的适用性及在档案专业中的核心地位,形成新的来源原则,在电子文件时代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电子文件收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数字时代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不仅是时代所需,也是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提升档案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国泰君安为例,从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管理、电子档案利用三个方面,对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