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播的最终归宿是传播效果的实现。科技传播承载着知识传播和化传通的双重使命,其终极目的是实现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和科学化的继承。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科技传播效果往往难以实现。本拟针对影响科技传播的诸种障碍因素作出分析,以期解决科技传播实践中所遭遇的种种尴尬和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音乐传播人才作为新世纪的应用型人才,更加注重对实践能力的造就与培养.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并综合对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相关专业的第一手采访素材,从实践教学对音乐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入手,试图探讨目前音乐传播人才培养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初步设想,以便为音乐传播人才的培养实践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3.
科技传播体系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之一的高新知识流通辐射的科技传播体系,担负着知识向经济转化、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的极其重要的使命。为了促进各类科技机构和传播组织在功能分工的基础上实现有效联合,促进国家体系的良性运行,必须建立一种合作互动机制,组成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把国家科技传播体系与创新结合起来,并把创新作为可持续运动状态的核心构成要件,就要处理好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建设过程中与其他构成要件共同运作联系中的自我更新和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构建和国家创新体系同构对应的。与发现发明体系、开发应用体系融接连通、功能互动的传播扩散体系。这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首先必须进行科技传播制度创新、科技传播技术创新、科技传播产业创新。  相似文献   

4.
科普广播是利用广播形式进行的科技传播,它不可避免地处在一系列选择面前。1)科普广播内容选择的片面性与科学精神某些科普广播长期停留在一些局部知识的普及上,缺乏对科普内容的整体把握与选择。科普广播在运作中解释自然现象,报道科技新闻,介绍科技事件,传达科技政策,以及教听众怎样选购生活用品,怎样吃得营养,住得卫生,怎样保护健康,怎样培育良种等等,这些在受众科学文化素养相当薄弱的现状下是非常必需且有针对性的,而且以后  相似文献   

5.
科技以人为本,科技传播以人为本。大众传播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从这一点上说,科技记者是广义的科普人员。本文明确以人为本在科技传播中的定位,以“百姓视角”为切入点,人新闻报道主体与受众主体两上方面,阐述了“百姓视角”是科技的出发点、影响力和宗旨所在。科技报道的百姓视角,强调对人的生命关怀、对人的本质关怀,努力建构报道主体与受众主体之间的新型关系,给现代受众新鲜的新闻体验。实践以人为本的新闻传播理念。  相似文献   

6.
邓洁 《今传媒》2021,29(4):29-32
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以下简称"@人民日报")关于乳腺癌报道的内容分析,考察它在健康传播视阈下对乳腺癌议题的建构。研究发现:此类议题建构中存在报道内容同质性高、表现形式单一、对报道时间的把握不够、语言风格缺乏人文性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构议题内容多元化、丰富创新传播形式、把握传播时间节点、调整语言风格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媒介分析——以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了浙江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传播媒介使用情况,指出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存在内需与内虚并存,核心路径与周边路径错位,媒介供给与农民需求脱节的三个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从多方面提出农业科技传播中媒介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8.
李立广 《新闻通讯》2012,(12):20-22
近年来,媒体的扫黄报道在干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是大量扫黄图像被传播.引起了公众的不满,冲击了新闻伦理道德的底线。本文对扫黄报道的图像传播状况做了一番网络调查.分析了报道中存在的传播伦理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短视频具有可视化、碎片化、移动化等传播优势,在高校宣传中短视频的运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但是针对短视频于高校科技成果宣传中的应用,还存在认知、实践以及平台层面的问题。如何让科技成果报道既有存在感又有流量,开创高校科技报道新境界?本文提出,应组建一支以让受众“看得懂”“喜欢看”为核心创作理念的专业科技短视频创作队伍,培养一大批科技短视频受众,为营造欣欣向荣的科技强国文化氛围贡献出高校力量。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对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响的加深,以及我国政治民主化、信息公开化和媒体市场化的不断发展,新闻事件报道频率在加快,影响力不断增强。那么,这些事件最初是如何被报道的,又是如何进一步传播的,在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哪几种常见的传播模式,而这些传播模式又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本文将以近年来广为人知的典型新闻事件为例,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网络时代科技传播的碎片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传播的碎片化。科技传播要发展,就必须适应这一新的传播环境,实行碎片化传播策略。本文论述了科技传播实行碎片化策略的背景、必要性和具体方法,分析了当前科技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学技术传播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全国各地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开办了众多的农业科技传播类节目,为农业科技发展和涉农政策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农业科技传播与其他对象类节目也有不同之处,如不注意研究这些问题,就会对传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以从业者的角度阐述了一名专业主持人做好农业科普类节目的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尹芊又 《新闻世界》2013,(4):101-103
媒体的健康报道失当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导致受众的错误认知,引发社会恐慌等等。本文从大众传播的视角来分析时下国内媒体在健康报道中暴露出来的三方面问题:未调查而先报道、夸张失实而引发恐慌、专业性不足且轻反馈。着重分析报道失当的原因和危害的产生,并关注这些报道的一些新特点,从媒体与受众的双向传播过程与效果来审视时下国内的健康报道。  相似文献   

14.
钟倩 《新闻爱好者》2007,(10):60-61
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电视和科技的关系密不可分。电视新闻传播手段的变革,电视新闻节目形式的更新,大部分都依靠科技的进步。自本世纪以来,高新科技日新月异,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在科技构架的新高度下,电视新闻报道飞速发展,涌现出一系列新形式、新演变。而促成这些进步的就是卫星传输和数字化技术,是一系列新型新闻采编播手段,诸如数码摄像机、海事卫星设备、便携式电脑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报道中,时政新闻被认为是最难有所突破的报道领域。其存在的宣传味浓、不够"亲民"等问题一直被受众所诟病。本文阐述了地方台的时政新闻在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三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关于科技学术期刊提升新闻报道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海 《编辑学报》2011,23(1):17-19
在人们对科技资讯需求越来越突出,科技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现代社会中,提升新闻报道能力是科技学术期刊履行科技传播责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科技学术期刊从事科技新闻报道面临问题的分析,提出科技学术期刊提升新闻报道能力的相应策略,即:转变办刊理念,增强期刊新闻属性;构筑信息搜集与发布平台,健全新闻报道机制;改进新闻报道形式,打造"平民化"报道风格;加强业务培训,建立科技新闻报道专业队伍。  相似文献   

17.
范龙  张荣 《新闻前哨》2010,(9):43-45
在对德拉吉报道的114个头条进行内容分析后发现,作为自媒体的德拉吉报道展示了网络传播的优势,在整合其他媒体信息资源的过程中,通过搭建个性化的互动平台而凸显了自媒体的"德拉吉效应"。这些传播特征与作为自媒体的德拉吉报道的传播功能分不开。依据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它的显在功能主要表现为用最小化的传播成本彰显公民记者的魅力,但也使得新闻真实难以保障、新闻侵权难以避免;从潜在功能上看,它在打破主流媒体的传播控制的同时充当了社会安全阀的重要角色,并开辟了精英循环的新路径。接下来,德拉吉报道将向何处去?保持链接还是寻求原创?迎合读者还是引导大众?一味"扒粪"还是担当责任?这些都是自媒体在未来发展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5年的中国是充满了“大事件”的一年。而透过对这些重大事件的报道,2005年的中国电视新闻传播领域,也出现了诸多电视新闻报道理念和方式的新演变、新发展。由于中国电视新闻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表达样式,不仅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而且折射出当今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因而对中国电视新闻传播变革的关注与审视,无论是就电视传播层面,还是社会历史层面而言,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金字节奖”获奖作品来源媒体、获奖作品报道内容与获奖作品颁奖词的分析,讨论评奖过程的新型媒体偏向与科技报道的行业标准。研究发现,“金字节奖”对新媒体平台中的科技报道、企业报道与行业报道关注更多;而采访力度、信息价值、传播范围、思想深度与社会价值成为评判科技报道质量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杭春燕 《新闻传播》2005,(10):50-51
所谓科技报道的“亚健康”,是指某些科技报道虽然没有犯大的错误,但在新闻采编上却已经不知不觉地有了不健康的苗头,尤其是在传播终端上已经产生了定的负面舆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