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失实,向来是一件丢脸的事。西方一些新闻机构终于意识到,西方记者在1989年夏中国北京风波的报道中,大大地丢了一次脸。4月2日至12日,澳大利亚“特播电视台”就西方舆论工具去年报道北京“六·四”事件严重失实问题,先后三次组织反思专题讨论。这三次专题讨论的主题是:对北京“六·四”事件的报道为什么失实?西方国家凭错误的情报和失实的报道,匆忙对中国采取制裁措施是否明智?主要责任由谁来负?是否应该对北京“六·四”事件的报道进行反思?有40年驻外工作经验的英国广播公司记者默里·  相似文献   

2.
把好“事实关”这是编辑在修改稿件中的一条重要职责。那么如何把好“事实关”避免失实?我们觉得除了把住出入比较大的失实外,更多更重要的是把住报道事实的程度要恰如其分。有些通讯员在来稿中,为了报道某一事件,往往字里行间自觉不自觉地扩大了报道事实,编辑稍一粗心,就会出现差错,乃至发生失实报道。去年,我们收到了河北省武邑县薛庄乡乡政府一  相似文献   

3.
王德华 《新闻界》2001,(2):45-45
避免失实报道,我们采取了不少措施,但失实事件却时有发生。因为我们注意解决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失实问题,即采写过程中的工作方法问题,长久以来就忽略了另外一种不易察觉却又普遍存在的容易导致失实的问题,那就是记者的主观思想情感倾向问题。记者的感情稍有偏向,就会导致报道失实。笔者从事要闻部编辑工作近10年,处理过不少记者感情倾向有偏颇,可能导致失实的报道,从工作中总结出一条经验:记者除了采访要深入细致,“尊重事实才能尊重真理”(艾丰语)而外,还必须对新闻事件抱有冷静客观的情感态度,要使自己的喜恶不随事件的变化而变化,才能在写…  相似文献   

4.
广大听众和读者对失实报道是深恶痛绝的。我们搞新闻工作的同志,就主观意愿来讲,总想杜绝或少出现失实报道,以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可是,仔细检查起来,失实报道数量还是不少的。下面就我经历的两次失实报道为例,从中引出点教训。去年9月,我们泰顺县广播站编辑部收到了县民政局一位同志写来的《县委领导带领机关干部大扫除》一稿,当时,正值我编发新闻稿。我看后认为,当前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县委领导带头树新风,值得一播。编稿之前,我曾想去县委核实一下情况。但又一想,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我们遇到的失实报道基本上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事实”失实,即报道的事实纯属子虚乌有,完全是凭空捏造的。一九八三年夏我们灌南县广播站播了条某专业户购买万元国库卷的假报道,假象揭穿后,县内舆论大哗,引起了有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报刊上失实的虚假报道给社会和新闻界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为什么这些“病症”久治不“愈”呢?我以为有三个原因:一是现实社会中的“面子风”、“人情风”;二是动乱年代的“虚假根”;三是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差。“杜绝”失实报道并非易事。我感觉较好的如《人民海军》报,发现报道失实或抄袭之作,马上追回稿费,并将作者的真实姓名公布于报端进行批评,停止半年用稿资格。当然,这只是报社方面采取的措施.只是一种对失实的惩罚办法,毕竟是在发现失实之后。那么,如何使作者自觉不搞失实报道,怎样克服这个顽“症”呢?看来很值得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2013年10月,广东新快报记者陈永洲收钱发失实报道的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一事件所引发的效应让外界对新闻工作也产生了巨大的伤害。本文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就新闻失实对新闻事业的伤害以及如何避免类似的事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29日,长安大峪信用社职工不顾个人安危,与歹徒搏斗,保护了国家钱财,一时传为美谈。我和陕西日报一名记者前往了解了事件的详情,随后在陕西日报上报道了这一事件。但在同一时期,西安某报也刊登了这一事件的报道,看后令人惊讶。虽然整个事件本身没有失实,但细节有多处失实,在当地群众中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人们甚至说新闻单位瞎吹牛。我们大略核对一  相似文献   

9.
陈俊妮 《青年记者》2006,(11):76-77
2006年3月8日,两个中国记的博客网突然关闭,西方媒体纷纷以这两个博客网被中国政府关闭为内容进行报道,结果造成新闻失实.在这起引起广泛讨论的所谓的“中国博客门”事件中,西方媒体无疑是自取其辱,然而这个事件折射出的不仅仅是西方媒体的“偏见”和客里空表现,对照这个事件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10.
新闻报道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陆定一语),这是新闻工作者应该懂得的起码的常识。为什么又提出一个“原坯”呢?这是从一些失实报道引出的思考。现在有些报道之所以失实,就是因为我们的记者、通讯  相似文献   

11.
江红 《声屏世界》2014,(2):42-42
2013年12月,一则“老外扶摔倒大妈遭讹”图片新闻,不论是在网上还是在传统媒体都引起广泛关注。报道一出舆论哗然,道德口水迅疾聚焦于“大妈碰瓷”。但是,随着事件细节被不断深挖,特别是有关部门介入后一段现场视频公布,让人看到了事实真相。还有此前广东《新快报》发表针对中联重科的报道,网络、媒体一度沸沸扬扬,可仅隔一天涉事记者承认做了失实报道,结果令人哑然。由此可见,失实报道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一条16名记者遭公安局“封杀”的消息在新闻界引起很大震动:2002年7月26日,一封题为《关于个别记者涉警曝光失实情况的函》从兰州市公安局发出,函中称:“今年以来,个别记者因采访不深入,出现了一些严重失实的报道,这些失实报道既违背了新闻报道客观真实性的原则,也损害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形象,给公安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鉴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和保密性,今后以上记者再不宜到公安机关采访,各分、县局和市局机关各部门将不予接待。”这次“封杀”记者行动共涉及兰州市6家都市类报纸共16名记者。(见2002年8月8日《南方周末》) 据笔者所悉,此事件只是记者遭“封杀”现象的又一个新的例证。某一政府部门或组织拒绝接受某一或某些记者采访的“封杀”记者现象发生已经有一段历  相似文献   

13.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在西昌市建立“彝海结盟纪念碑”的消息,在近两年的时间内,电台和报纸多次报道,多次失实,成了“马拉松”式的失实报道。 1983年,为纪念五十年前红军长征路过凉山,凉山州委准备在西昌市建造一座“彝海结盟纪念碑”。1984年2月中旬,四川日报刊载了一条消息,说雕像已经“落成”。事实上,雕像并没有落成。这条消息  相似文献   

14.
自从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后,在我们的报刊特别是一些地市县小报中,不断出现某某县、某某乡“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到目前为止,已有多少多少个……”的报道,真是令人眼花缭乱。外行人看了这些报道,懵懵懂懂,似是而非,甚至以讹传讹;内行人看了哈哈一笑,说我们报纸是“胡登”,严重影响了报纸的声誉。究其原因,并非我们的记者和通讯员写了失实的假报道,而是对“外向型经济”一词没有真正地理解所致。这些同志错把有出口创汇的企业当成  相似文献   

15.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在西昌市建立“彝海结盟纪念碑”的消息,在近两年的时间内,电台和报纸多次报道,多次失实,成了“马拉松”式的失实报道。1983年,为纪念五十年前红军长征路过凉山,凉山州委准备在西昌市建造一座“彝海结盟纪念碑”。1984年2月中旬,四川日报刊载了一条消息,说雕像已经“落成”。事实上,雕像并没有落成。这条消息  相似文献   

16.
江宇  覃培艺 《青年记者》2017,(29):34-35
近年来,随着医疗需求的迅速增长和医生职业的“去神圣化”及民众维权意识“初醒”,伴随时有发生的各地医疗事故,闹医伤医事件见诸各大媒体,紧张的医患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报道这类医患关系相关的医疗纠纷事件的时候,如果新闻媒体缺乏医学专业知识,滥用新闻自由,就很可能出现“媒介审判”、新闻失实和错误引导等问题.①而《贵州白云“后付费”患者守信履约》《叫出患者名字是医患和谐的良药》《医患和谐有时只要一句问候》等报道,则利于塑造良性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1日,我们电台播出了一封来自新桥乡荣庄村的听众来信,题目是《镇压麦田要因地因苗制宜》。3日,荣庄村来了一位村干部,气呼呼地找到我,说信中提到“荣庄村非让每人镇压一亩小麦不可”是假的。接着他质问:“电台能不能说假话?”我说:“我们绝对不允许搞失实报道!”他一听,拍桌子说:“明天我也写一篇假的,你也得给我播!你说不让搞事实报道,不就是叫说瞎话吗?”原来他不懂我们的新闻术语,误把“失实”当“事实”了。一场误会,使我想到广播新闻,起码有两点要注意:  相似文献   

18.
自新闻诞生之日起,新闻史上就没断了虚假新闻的踪影.(本文中的虚假新闻包含两个概念:完全没有事实依据的“虚假新闻”和部分失实的“失实报道”.)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起,新闻出版总署就不断发出文件,明令各新闻单位要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杜绝虚假新闻;1999年,新闻出版总署出台《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正式对虚假、失实报道提出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9.
在今年4月15日出版的沈阳日报上,引起读者注目的是一组有关失实报道的公布材料,它具体地列举了本报在去年发生的7条失实报道的题目、时间、失实内容和失实原因。这是我们编委会自我批评、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加强新闻的真实性而采取的措施。为了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从1983年起,每年4月15日,在报纸上把前一年度比较突出的失实报道公布于众,求得群众的监督和批评。平时,每当报道中出现失实问题时,我们及时地在报纸上进行更正,并由造成失实的责任者公开署名。读者对个别情节、  相似文献   

20.
坚持新闻真实性,要运用辩证法,力求做到新闻本质的真实,全局的真实、历史的真实。 现实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 现实生活中,有的现象往往给人们以假象,是某一本质的歪曲反映或虚假现象。 某报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某厂建房100间,分房领导不沾边”。一时该厂职工哗然,说这篇新闻是失实的报道。后经调查,该厂建房100间,领导确实没有沾边,原来,书记、厂长都已住上宽敞的住宅楼,不是领导不想要,而是领导不需要。这篇旨在反映书记、厂长高风格的报道当然是失实的了。它告诉我们,有些新闻现象真实,本质未必真实。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确保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