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我国唯一向全世界广播的国家电台。每天日夜用38种外语和汉语普通话以及四种方言,把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经济改革的步伐、人民生活的最新信息,以及对各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传到182个国家和地区。可谓五洲四海遍知音。各国听众朋友赞誉它是“空中大使”、“友谊桥梁”,是“了解中国的窗口”。深受欢迎的节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向世界各国人民介绍中国,主要是通过广播节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听众朋友们好……”每天,从北京播放的中国之声向全世界传递着社会主义中国的各种信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多种语言广播汇成的电波,架起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相互联系的空中彩桥,打开了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窗口。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始创于1947年9月11日。46年来,中国历史的每一重大变迁,中国人民的每一重大成就,世界局势的每一重大转折,都在我们的对外广播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全世界人民通过中国国  相似文献   

3.
知交尽四海 万里有亲朋郭景哲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用38种外国语和汉语普通话以及4种方言日日夜夜向世界各地广播,中国之声飞越高山大洋向地球上的各个角落播种着友谊。今天,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2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听众保持着书信联系,每年收到听众来信几十万件。那...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现在,它每天用38种外语、汉语普通话及四种方言向世界各地广播,节目总计达142.5小时,听众遍及五大洲,152个国家和地区。这个被人们赞誉为“空中友谊使者”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有许多工作人员在为它日夜辛劳,而其中的一位佼佼者——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国际电台主任记者杨淑英,自1961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就在对外广播这块园地上,辛勤耕耘了26个春秋。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一间办公室里,有一张外国女记者的办公桌。每两周一次,她那柔美、清晰的女中音随着无线电波传到世界各地,向地球各个角落的人们介绍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欢乐和苦恼、成就与困难。用她的话来说,她是在用广播这一传播手段“建造一座桥,把中国人民的心和世界人民的心连结起来”  相似文献   

6.
60年前,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直接关怀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对外日语广播开始播音。从此,在我们这个星球的上空,响起了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的声音。战争年代,一道道跨越长空的电波,传出民族救亡,人民解放的正义之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伟大的声音通过我们的广播响彻寰宇,五洲四海的朋友们投以关注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广播以新的形象架起空中彩桥,世界各地的人们从中感受到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来临前,2000年12月25日,江泽民总书记为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其中对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的工作任务也做了明确的定位,指出:“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8.
“这里是北京广播电台!”这操着各种不同语言发出的充满热情友好的声音,日日夜夜伴随着乐曲,飞越长空,把10亿中国人民的声音传播到全世界各个角落。“RADIO PEKING(北京广播电台)”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呼号。今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北美洲和大  相似文献   

9.
论国际广播     
一个国家为供另一个(或另一些)国家收听而进行的广播,称国际广播或对外广播。国际无线电广播能够越过国境,向外国居民直接讲话。因此世界各国对它都十分看重,把它视为争取国际舆论的有效手段。目前,世界上约有80多个国家开办了国际广播,国际广播电台多达160座。中国人民的对外广播事业创建于1947年9月11日。当时只有英语一种语言,每天播音20分钟,发射功率不足1千瓦。如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外呼号:北京电台)用43种语言广播。每天播音累计142.5小时,发射功率1万千瓦,成为语种和播音时间仅次于莫斯科电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对外广播事业就肩负起向境外传播中国之声的神圣使命。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我国对外广播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今天,我国唯一向全世界广播的国家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跃居世界各国际广播电台的前列,并在五大洲听众中享有较高的舆论威信。我对外广播的规模已跃居世界各国际广播电台前列我国对外广播事业的真正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年,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新中国的了解,我国在加强原有的英语和日语广播的基础上,首先开办了对周边的国家越南、印尼、缅甸、泰语和朝鲜语广播,并开始面向东南…  相似文献   

11.
在联邦德国科隆市莱茵河畔,座落着两座对外广播电台。一名《德国之声》,负责对世界各地广播;一名《德意志电台》,负责对欧洲各国广播。两家电台紧挨在一起,被人们称作兄弟电台。前不久,我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代表团访问这两家电台时,不管是它们的台长,还是各部主任,都特意给我们介绍一个叫“伊达”(即“信息处理系统”)的新的电子计算机处理  相似文献   

12.
速览/国内     
《新闻实践》2014,(10):4-6
首届中国应急广播大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广播报9月18日报道: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承办的首届国家应急广播大会——“2014中国应急广播大会”9月16日在北京召开。应急广播是在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时,通过广播向公众传递紧急信息的一种手段。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手段,应急广播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应急广播体系主要由“三制一案一网”构成,即国家应急广播体制、国家应急广播机制、国家应急广播法制、国家应急广播预案和国家应急信息网。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2月3日,是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60周年纪念日。在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们的心情格外激动。60年前,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对外日语广播开始播音。从此,在我们这个星球的上空,响起了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的声音。战争年代,一道道跨越长空的电波,传出民族救亡、人民解放的正义之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伟大的声音响彻寰宇,五洲四海的朋友们投以关注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14.
“这里是 Radio Beijing(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呼号‘北京电台’),中国十亿人民的心声……”一阵阵悠扬的乐曲声,从民族文化宫二楼东展厅中飘出,吸引着成百上千的观众。国庆节前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这里举办展览,庆祝开播40周年。历史从这里起步1947年9月11日是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的诞生之日。展览的第一组框架内,有四张引人注目的黑白  相似文献   

15.
“这里是Radio Beijing(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呼号‘北京电台’),中国十亿人民的心声……”一阵阵悠扬的乐曲声,从民族文化宫二楼东展厅中飘出,吸引着成百上千的观众。国庆节前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这里举办展览,庆祝开播40周年。历史从这里起步1947年9月11日是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的诞生之日。展览的第一组框架内,有四张引人注目的黑白  相似文献   

16.
9月1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创办40周年的的茶话会上,应邀出席的澳大利亚广播电台台长彼得·巴尼特用刚刚学会的中国话说:“祝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今后的努力成功!祝澳大利亚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关系不断发展!”引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前一天晚上,彼得·巴尼特台长尚未洗尽旅途的劳顿,出席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举行的庆祝宴会之后,又在他下榻的燕京饭店,热情接待了本刊记者的访问。  相似文献   

17.
本期导读     
去年12月25日,在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60周年之际,江泽民总书记对广播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江总书记在批示中不仅对广播事业的属性、导向作了深刻阐述,而且对新时期的广播电视工作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明确的目标,这就是:“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我国唯一的对国外广播的国家电台,它与中央和地方的电台、电视台有着许多区别。国际台以国外听众为对象,听众分布在世界各地,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里,有着不同的政治信仰、经济状况、生活境遇,对中国的了解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国际台广播使用的43种语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为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建立六十周年题词中指出,要“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把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这是新世纪党和人民赋予我们广播电视工作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65周年。谨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全国对外广播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