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报业全媒体,是报业应对当前新媒体迅速发展、实现自身转型与发展的重要问题.报业全媒体平台的构建,使报业能够在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应对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形态与技术,在新媒体时代实现有效的信息传播与服务. 报业与新媒体融合的三个阶段 总体上来说,包括报业在内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经历了"应对新媒体"、 "利用新媒体"和"新媒体化"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传统报业也从最初与新媒体的竞争博弈发展成为积极寻求融合渠道.因此,在现实意义上,新媒体所代表的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并不是报业的竞争主体,而是报业实现"华丽转身"的舞台,也是报业变革、转型和再造后所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日本报业面临发行量逐渐下降的困境,只有变革才能求得报业的发展。9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报业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在中小学推广新闻教育事业、为吸引中老年读者放大报纸的字体、报社之间实行印刷和发行的合作等。其中报社联合共建网络新闻的尝试促进了日本报业在网络上的融合。日本报业的变革对于中国报业的发展是有利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转型期报业运营六种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曾给中国报业带来勃勃生机,报业通过打造优质内容占领市场,取得了运营效益.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传统报业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重构碰到了瓶颈.相当一部分报业在变革中停留在“以内容传播力拉动广告”的二次销售模式上,无法实现新突破.在新一轮的变革中各报业正在探索多样化的模式,包括在现有模式中引进新的方式的微调式运营、改变传播介质的转型、从大众传播到产品个性化服务、内生型转型与外生型转型相结合、与运营经验丰富的商业门户网站合作、多元经营反哺报业等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变革以及受众的需求,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发展,使得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受到较大冲击,发行量、广告收入等都开始落后于各种新媒体。新媒体的出现以及其惊人的发展速度,使得媒介融合的趋势逐步形成并且不可逆转,因而媒介融合也成将为传统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报业在媒介融合趋势下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同时也会遇到较好的发展机遇。媒介融合趋势下传统报业的困境与挑战当前,网络技术与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媒介环  相似文献   

5.
严俊 《东南传播》2010,(9):37-39
本文从系统论的视角论述金融危机、新媒体、国家产业政策对中国报业的交互影响。金融危机对报业的直接影响集中体现在经济增长的减速减少了报业的广告收入,从而降低了报业发展的动力。新媒体一方面促使了传统报业的读者流失,另一方面也为传统报业提供了变革的契机和条件,为减少金融危机的影响提供了可能。面临金融危机和新媒体双重冲击的中国报业,对产业政策提出了变革要求。而产业政策的正确变革会对金融危机产生制约作用,对新媒体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最终影响报业发展的进退方向。  相似文献   

6.
蒋凌 《新闻传播》2018,(15):116-11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诞生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为了获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成为媒介主要的发展潮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报业展开了一场"自救"活动,不但与新媒体实现技术方面的融合,更是在组织层面进行了"深入骨髓"式的变革,使内容生产到组织结构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塑与改变。基于此,本文将对报业组织变革总趋势进行分析,并对报业组织变革的几种典型模式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在融媒体背景下,传统报业受新媒体的时效性、多样性、共享性等优势冲击而日渐衰落.传统报业转型成为业界共同探讨的话题.文章通过分析报业的转型形式和转型误区,提出了报业转型途径及报业未来融合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之下,传统报业踏上了艰难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在过去的探索中,报业向新媒体的扩张涉及了电子版、新闻网站、论坛等形式,报业生命线也从报纸延伸至电脑以及手机等终端.而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转变为人们最重要的信息接触渠道,报业与移动终端的融合成为其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9.
特色从何而来 在以融合为主基调的媒体变革大潮面前,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明确提出“控体、明路、建端”的媒体融合六字诀,即牢牢抓住载体这一根本,将报纸订户转化为新媒体用户,打造手机客户端,实现报纸和新媒体发展一体化推进,共生共荣,走出大众特色的媒体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10.
目前,基于电脑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迅速发展。与新媒体的及时性、开放性、互动性相比较,传统报业作为最典型的媒体,已经陷入了广告收入降低、发行量下滑和人才出走等多种困境。在媒介融合时代传统报业要想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保持一定的关注度就必须抓住机遇,融入新媒体塑造的媒介生态之中。本文分析了在媒介融合时代传统报业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汪秋萍 《新闻通讯》2012,(12):23-25
随着传统报业受到新媒体挤压趋势的日益明显,媒介融合,成了近年来报业发展热议的话题。但是,从眼下一些实践看,报业的媒介融合,大多走的是跟随路径,报业在新媒体后面模仿跟风、被动依附、无偿奉献,其结果是,报业的自我特色、自我阵地和自我价值日渐模糊、萎缩、消解。要改变这一现状,报业亟需变被动为主动,挖掘自身优势与特色,力求以我为主,将新媒体元素为我所用,在与新媒体的融合中谋求主导路径,发出报业自己的声音,找到属于报业的生存空间和未来。  相似文献   

12.
媒体融合的趋势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报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与同业以及新媒体竞争、读者需求变化、技术发展的大环境下,传统报业正面临着挑战和机遇。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传统报业和新媒体共存并不断融合,报业正积极开创报业主体业务与新兴业务共同发展的新模式。着眼未来的发展,融合是传统报业的发展之道,这种融合首先是报社的内容资源整合共享,再才是报业的纸媒体、互联网、手机报等各种子媒体业务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报业发展与新媒体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慧玲 《新闻世界》2009,(11):50-50
有人预言传统报业的冬天来了,更有甚者.认为传统报业将会被新媒体取代。对此,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报纸发行量的下滑确实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兴起有关,但这并不意味着报纸就没有出路了。吸收、融合新媒体元素,向新媒体靠拢,这将是传统报业在网络时代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4.
王菲 《新闻界》2012,(2):59-61
新媒体时代,报业大国日本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报纸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均大幅下滑,在这种形势下,日本报业采取了加强新闻教育,重塑年轻一代读报习惯,整合发行渠道内容资源,加快数字化建设拓宽收入来源等措施应对.日本报业这些变革对中国报业的发展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传统报业纷纷走上了媒介融合的道路,全媒体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并成为多数媒体发展变革的主攻方向,但大而无当、内容同质化、报业核心竞争力的消解以及多媒体平台之间的磨合问题,也同样是全媒体发展过程中的衍生品,①这些因素无疑是制约我国传媒行业未来发展的掣肘.  相似文献   

16.
有一种论调认为,当前方兴未艾的媒体融合,主要是新媒体“融合”掉纸媒等传统媒体,而纸媒只能日渐式微。事实真的如此吗?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去年为国家公祭日特别推出的“日本寻证”专栏,却以其取得的社会影响力,充分说明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传媒集团完全可以依靠已经初具规模的媒体矩阵,将党报、都市报与网站等新媒体的优势叠加,在聚变中实现从生产方式到传播效果的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报业新媒体传播普遍存在娱乐过度、与用户互动程度不高、用户参与度不高、新媒体技术更新滞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媒体融合环境下用户追求权威品牌、注重个性化以及重视体验与服务等特点,建议报业新媒体强化管理,坚持优质内容生产;提供垂直服务,实现矩阵式传播;加速技术革新,寻求适合自身的跨界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18.
媒介融合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报业的生存格局,给传统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再加上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新旧媒体之间激烈的竞争,传统报业要在竞争中寻找突破,需要内容为王,扬长避短;全面提升,打造品牌;体制创新,适应市场;网罗人才,以人为本;媒介融合,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9.
肖雅 《传媒》2017,(21)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受众的阅读习惯,将受众向用户转变,颠覆了传统媒体的"游戏规则".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冲击,传统报业的广告量呈现"断崖式"下滑,报媒休刊的不在少数.那么,报媒如何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如何更好地融合发展?这是传统媒体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融合实践的研究,探讨了传统报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以期为传统报业的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媒体融合,是新老媒体变革的过程,媒体间的竞争空前激烈。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若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就会被替代。变革中仍有核心价值需要媒体人坚守和光大。如何增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媒体取胜的关键。"公信力"就成为媒体不变的核心竞争力。变革是时代使命,转型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得好可以释放几何倍增的能量。蚌埠日报积极探索报网融合模式,倾力打造全媒体矩阵,延伸报业价值链,"全天候滚动播发,多终端丰富呈现,多介质深度融合",力求自身品牌、运营效益、社会影响等多方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