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1930年初,武汉的一位大商人在庐山买了一栋别墅.他为这栋别墅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莲花山房.因为这栋别墅门厅的屋顶是个半圆型,又涂以鲜红的颜色,从远处年,犹如绿林之中盛开的一朵莲花.  相似文献   

2.
贺伟 《档案天地》2012,(9):20-25
庐山.不仅以秀丽的风景、宜人的气候闻名中外.那遍布山峦千姿百态的别墅同样令人赏心悦目.成为庐山独特的人文景观,使庐山享有别墅胜地之誉。庐山别墅始建于1895年,现存近干栋,大多是西式风格.分别代表英、美、德、法、俄、瑞典、芬兰、丹麦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特征。  相似文献   

3.
庐山,不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遍布山峦的别墅同样令人赏心悦目,成为庐山独特的人文景观,使庐山享有别墅胜地之美誉。庐山别墅始建于1895年,现存近千栋,大多是西式别墅,分别代表着英、美、德、法、俄、瑞典、芬兰、丹麦等二十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这众多的别墅造型绮丽别致,装饰丰富生动,从中既能欣赏到哥特式建筑的遗风、巴济克式和折衷主义的翻版,也能领略到美、法帝国的豪华,日本传统木结构的精巧和北欧乡舍的野趣。它们或耸立于山峦峭壁,或隐现于密林竹海,或坐落在泉边溪旁,与周围景致融为一体,相互增辉。庐山别墅群建筑是中西文化在…  相似文献   

4.
贺伟 《湖北档案》2008,(1):89-90
"美庐"别墅是蒋介石、宋美龄在庐山居住多年的别墅,毛泽东三上庐山开会,也大多下榻此处。因此,"美庐"成了中国惟一一栋居住过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别墅,成为庐山游人必至的最重要的人文景观,199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5.
贺伟 《湖北档案》2007,(11):42-43
1930年初,武汉的一位大商人在庐山买了一栋别墅。他为这栋别墅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莲花山房,因为这栋别墅门厅的屋顶是个半圆型,又涂以鲜红的颜色,从远处看,犹如绿林之中盛开的一朵莲花。这位儒商将“莲花山房”4个字刻在了别墅前一块大石上。  相似文献   

6.
张学良思想中的抗日情愫及其抗日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退军关内,致使日寇三月内占领东北全境,从此背负"不抵抗将军"的历史骂名.身怀国仇家恨的张学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但在军事上仍坚决奉行着"保持克制,不予抵抗"的对日侵华政策,而另一方面,面对着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抗日救亡运动,张学良却尽己所能,具有很强的民族气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秘密地支援着各地的抗日活动.一、张学良思想中的抗日情愫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接管了东北的军政大权.张学良虽与日本人有血海深仇,有强烈的排日倾向,却没有逞匹夫之勇的条件,他在处理具体问题上是很谨慎的.  相似文献   

7.
王炳毅 《档案时空》2007,(11):12-14
1955年,周总理在全国政协一次会议上说到:"有二个人是我们不能忘记的,一个是张学良将军,一个是张镇将军.他俩都为人民,为我们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张学良联合西北军领导人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一举扣留了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蒋介石,迫其实行联共抗日路线,从此改写了中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1931年9月18日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国耻日,对张学良将军来说1931年9月18日是个殊非一般的大屈之日.九一八事变造成国土沦亡,山河破碎,激起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慨,人们纷纷指责张学良的"不抵抗"行为.这一年,张学良成了千夫所指、万众责骂的"不抵抗将军".舆论界也把"欺诈"、"生活放荡"、"花花公子"之类的恶言秽语,一股脑儿抛向张学良,对张学良大肆讽刺和挖苦.对此,张学良内心十分痛苦,从1931年开始直至去世,张学良每本日记的开始日期都是9月18日,九一八成为他一生不能忘记的伤痛.  相似文献   

9.
庐山一称“匡庐”,相传殷周时有匡姓兄弟结庐隐居于此而得名.山中群峰林立,峦蟑峨峋,林木葱茏,云海弥漫,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父亲一生到过许多名山,庐山可算去得最多,先后共有七次.1929年7月第一次上庐山,住了两个月.1932年6月、7月和9月,三次上庐山.1933、1934、1935年连续三年盛夏都在庐山度过.父亲对庐山留有极好的印象.1932年,我在美国留学没有随父亲上山,其余四次我都在父亲身边,所见所闻,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0.
<正>张学良于1901年6月出生在台安县,并在此度过童年。旧居现存草房四间,并有当年的水井和大枣树等。1990年6月4日,台安县人民政府将旧居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起了张学良将军出生地纪念馆,共设三个展室:第一展室是张学良亲属、旧部及县内外各界人士的题词;第二、三  相似文献   

11.
以发动西安事变震惊世界并改写中国近代历史的张学良,被国民党幽禁了半个世纪,直到蒋介石父子先后死去,经李登辉点头,张学良才得以在1991年3月到美国探亲,这时几个人以东北老乡的名义拜访了张学良.当时很多人都猜想张学良可能利用这次离开台湾的机会顺便到大陆探亲访友.大陆很多人包括官方都热诚期待他回故里探望.有的对张学良说:你应该回大陆看一看,家乡的人盼着你回去.  相似文献   

12.
1084年春末夏初,宋代文豪苏轼由黄州贬谪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顺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雅思,他挥毫写下了十多首赞美庐山的诗.在其《题西林壁》中,有一脍炙人口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思是,看山的方位变了,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了.这是很有哲理的见解,也适用于新闻写作.写新闻,换一个角度,就会有不同的发现.  相似文献   

13.
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因为他一时冲动,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近些年来,广大历史学者通过深入的研究与调查,发现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有诸多原因的.其中,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条. 一、张学良的父亲是被日本人炸死的 张学良,字汉卿,奉天(今辽宁)海城人,人称张少帅.东北讲武堂毕业,历任奉军营、旅、军团长,参加过两次直奉战争.他的父亲张作霖是奉系军阀首领,人称张大帅,曾长期盘踞在东北.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奉系军阀打败直系,张作霖挥师入关,夺得北京政权.  相似文献   

14.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已经过去了70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有关中共与"西安事变"的关系,史学界曾有许多猜测和谜团,其无法廓清的争论焦点是:张学良发动事变究竟是一时的冲动之举,还是有过艰难曲折的思想准备过程?中共在事变发生之前是否得到张学良的"通风报信"?  相似文献   

15.
1990年6月1日,是张学良的九十大寿。祝寿之后,张学良便争取到赴美国探亲的权利。于是,便有了吕正操赴美国探望张学良之秘事。一张学良赴美登机时,吕正操正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1991年4月10日,张学良的侄女张闾蘅又从美国回北京,向吕正操介绍了张学良的近况,并转达张学良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贺伟 《档案天地》2013,(4):28-34,43
1996年7月13日,原中国日报总编辑、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陈砾重返阔别半个世纪的庐山。陈砾凭着依稀的记忆,终于在鳞次栉比的别墅群中,找到了他少年时多次住过的别墅,他最喜欢坐在大门前台阶旁的长条石上往下滑,常把裤子磨破,没少挨母亲的责怪。至于父亲,根本没时间管他,他连父亲的面都很难见  相似文献   

17.
李杰 《大观周刊》2011,(10):99-99
庐山云雾茶因其品质优良广受国内外消费者赞誉,凡庐山之游客大多都会带些回去自品或馈赠。庐山云雾作为庐山最主要的旅游产品,在庐山旅游产业链中举足轻重。如何打好庐山云雾茶这张牌,弘扬庐山云雾茶文化,树立庐山云雾品牌,使之成为庐山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如今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窝堡屯的张学良幼年故居(出生地)被重新修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郭维城是此举的热心倡导者.郭公是张学良将军的机要秘书,当年他不知为汉公填写多少次"1901年6月3日出生台安"字样的履历表.为了印证张学良将军的出生地,郭维城于1987年和1990年曾两次来台安寻觅张将军的佚闻往事.  相似文献   

19.
一笑泯恩仇     
《出版经济》2006,(2):62
1975年4月6日凌晨2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张学良从睡梦中惊醒.电话是时任总统府资政的张群打来的,他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蒋总统已于几个小时之前平静离世了.张学良听罢一愣,睡意全无,在电话中"啊"了一声,便再无言语.  相似文献   

20.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联合发动"西安事变".时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的孔祥熙正在上海,当日下午3时许,军政部长何应钦从南京向他发来告急密电. 何应钦的电报说:西安有兵变,蒋委员长在何处,还未查明,现已派机前往侦察.孔祥熙阅电报后,愕然不知所措.随后,南京他家又给他打来了电话,向他报告张学良给他来电的内容,孔祥熙听后,才了解西安为抗日而发动兵谏的真意.特别使孔祥熙欣慰的是张学良表示对蒋介石的安全负责.深夜,孔复电张学良,请张"审慎"行事.并明确表示,愿为双方和解作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