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赵芷仪 《兰台世界》2016,(24):92-94
宋教仁被誉为宪政之父,是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积极提倡者和践行者,本文追溯宋教仁的革命生涯,以民主宪政的角度剖析宋教仁的一生,纪念这位杰出的革命先行者。  相似文献   

2.
税收法定,首先并不是作为一种先验的政治理念或法律原则而提出来的,而是人类宪政民主政治运动的一项现实诉求。大多数法治民主国家是围绕税收法定原则的确立而扣动自己民主政治历史演进之扳机的  相似文献   

3.
卞昭 《兰台世界》2012,(25):91-92
人类是经过对黑暗封建专制制度长期抗争,逐渐找到长治久安的民主宪政道路的。在中国近现代历史长河中,孙中山顺应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为中国民主宪政建设作出了重大历史功绩。一、孙中山是中国民主宪政理论的倡导者和奠基人19世纪中叶以后,我国少数改良主义思想家就开始宣传宪政思想,提出了宪政主张,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又发动了大规模的宪政运动,但都是主张君主立宪,是改良主义  相似文献   

4.
逻辑上,民主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民主通过宪法而实现现代国家最理想形式,无民主即无宪政,宪政的本意在于主权在民。正如此,宪政法律秩序必然追求民主,民主是宪政法律秩序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中国近现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先行者、启蒙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任公之伟大,使中国的民主宪政之路无论走多远,在它的起点上,总是镌刻着"梁启超"三个字.  相似文献   

6.
民主宪政的前景只要再稍显灰暗,下一次政治地震就会接踵而至。[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张君劢与抗战时期的民主宪政运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君劢是中国现代史上有代表性的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作为中国国家社会党的领袖,他有一套比较完整的以民主宪政理论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这一理论成形较早,但成熟却在三、四十年代,即抗日战争时期。抗战时期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民主宪政运动发展最快的阶段,张君劢的民主宪政思想为他这一时期民主宪政的实践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使他在抗战时期中国民主宪政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本文拟对张君劢民主宪政思想在抗战时期的发展及其对民主宪政运动的作用做一探析。  相似文献   

8.
田野 《大观周刊》2011,(15):30-31
宪法和宪政都是现代国家在依法治国、建设政治文明中举足轻重的重要概念,两者对于法制、人权等领域的的影响力无人质疑。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够了解宪法和宪政的发展历史,更可以获悉宪法和宪政的未来。本文主要谈论宪法和宪政在民主方面的联系。在分别分析宪法与民主的关系、宪政与民主的关系之后,对两者的联系进行对比和总结,以证明完政是宪法的逻辑结论,宪法和宪政之间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主社会党发源于清末之立宪派.民国初期国会时代的进步党、研究系,均与该党主要成员有密切关系.1930年为"再生社".九一八事变后,在张君励、胡石青等的倡导下成立国家社会党,简称国社党,成员多数为教育界人士.后来与民主宪政党合并,改名为民主社会党,简称民社党.1934年正式成立,中央总部设在上海.解放战争时期,民社党作为一在野小党,奉行中间路线,宣扬民主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后来在"伪国大"召开前夕,立场发生变化,在政治上倾向了国民党.  相似文献   

10.
把《历史拐点处的记忆》称之为新时期湖南宪政民主研究的第一部生命著作,是不为过的。作者的研究视点——20世纪20年代的湖南宪政民主运动,是当时中国寻求民主、推行宪政进行得最为深入的,这个活剧的结局虽不尽如人意,但演绎的是一次精彩和悲壮,悲歌之中也不乏阵阵欢歌……该书对于揭示和把握湖南宪政民主运动,将会起到开垦与嬗变的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乔云霞 《新闻界》2003,(6):27-28
新闻舆论监督是公民通过新闻媒介表达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是对社会权力(包括权力机构和个人)、公共政策进行评价与监督。它既是遏制权力腐败的“利剑”,又是保障公民权利免受侵犯的“盾牌”。运用舆论监督权力是现代社会弘扬的一种民主政治理念,同时也是现代法制国家推崇的一种宪政信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全面振兴最重要的政治保证和制度保证。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强调“要着重加强…  相似文献   

12.
沈钧儒,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之一,沈钧儒"一生从事宪政运动",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民主宪治思想,是近代中国宪政运动的旗帜,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之初“别的同志大都忙于军政事务,惟独宋教仁注意民主立法”。从《鄂州约法》,到《临时约法》,宋教仁以三权分立为理论基础,基本勾画出了共和国的制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对民主的民粹主义式理解假借“人民”之名,拒绝政治制度设计中的精英主义成分,蔑视程序原则,是对整个宪政秩序及其性质的根本误解。是当今中国推进民主难防的“暗箭”,更须加以揭穿与防范。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后,中国历史进入到南北短暂的统一时期,人们渴望的民主共和艰难前行,民国政治前途充满不可预知的变数。1913年可谓中华民国政治民主发展史上非常关键的年份,宋教仁案,善后大借款,国民党、国会被解散,宪法难产等问题相互交织、发酵,直接影响了民初政治转型,导致了政治问题由民主协商转为武力解决。  相似文献   

16.
关于宪政 1.宪政的产生与起源.近现代意义上的宪政萌芽于中世纪末兴起的城市自治运动,在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近代民主政治建设中走向成熟,标志性的事件包括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和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的出炉,它以古希腊的契约文化、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基督教文明以及自由主义传统为思想根基,二战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其他国家,是西方文明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政党政治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后民主宪政制度的建立,从17、18世纪起首先在欧美各国开始产生。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向全世界的扩展,封建专制政权一个接一个被民主宪政制度所取代,政党政治也逐渐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到了19世纪末,中国开始出现政党。  相似文献   

18.
公共图书馆与民主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图书馆是民主政治的产物.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个人权利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获得教育的权利"是公民合法的个人权利.公共图书馆是保障公民"获得教育的权利"的必要设施.实施民主政治需要多方面条件.向公民提供信息和教育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之一.公共图书馆是向公民提供信息和接受社会教育机会的公共设施,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之一.我国图书馆界应该重视"公共网书馆与民主政治"关系问题的研究.表1.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19.
“两会”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典型代表和充分体现,而互联网则可以成为中国协商民主进一步发展的试验田。“协商(deliberation)”一直被西方视为“民主”的象征,是民主的“途径”和“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学界重新开始关注“协商”与“民主”,尤其是近年来,一部分学者开辟了“协商民主”研究的新思路,引起了我国不少学者的关注。通过新的“协商民主”理论,我国的民主实践与西方有了对话的语境和渠道,这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民主与西方对话困难的问题,而且为我国自身的民主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清季的"民主革命"("宪政革命")中,被革命的,是专制制度,而革命的,则既包括以孙中山为首的主张民主共和的革命派,也包括主张英式君主立宪的立宪派,还包括主张日式君主立宪的清政府。也就是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不是当时中国"民主革命"(或曰"宪政革命")的唯一推进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