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意义]通过对新西兰的数字连续性行动计划的提出背景、行动规划和主要举措进行描述性分析,总结其对我国政府信息管理的有益启示。[方法/过程]以政策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从新西兰政府官网获得的公开政策、报告等作为主要数据来源,对新西兰"数字连续性行动计划"进行梳理性分析与总结。[结果/结论]我国在政府信息管理上,宏观层面应加强顶层设计,自上而下进行推动;中观层面应加强部署,确立主导部门,提升参与部门的协同创新能力;微观层面应整合并利用既有的国内外资源建立一个复杂的、有机的、差异化的综合性环境框架。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针对科学数据开放中的数据质量问题,设计开放科学数据质量提升激励机制,以促进科研人员开放高质量科学数据并积极参与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活动。[方法/过程] 借鉴声誉理论构建博弈模型,提出科学数据质量提升激励机制,利用百度文库对激励机制进行验证。[结果/结论] 基于声誉理论建立科学数据质量提升激励机制需满足4个条件,即博弈是多次重复的、良好的声誉可为科研人员带来利益、科学数据主管机构能及时发现开放低质量科学数据的行为并予以惩罚、完备的声誉传播渠道,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研究建立长期保存系统起源管理框架,通过有效管理起源信息,确保长期保存系统所存档数据的真实可靠可用。[方法/过程] 基于数字对象保存周期进行起源事件定义,基于OAIS保存流程进行起源管理框架设计,以事件为核心进行起源管理功能模型和起源信息模型设计。[结果/结论] 初步完成基于事件的保存系统起源管理框架的设计,既遵循保存领域的相关标准,同时兼顾实践需求,对长期保存系统具有很好的普适性和可行性,但其在有效性和实用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在全球"开放数据"理念日渐流行的背景下,为满足校内科研团队的迫切需求,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校内单位创建并推出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方法/过程] 调研北京大学学者对数据管理服务平台的需求,提出平台的综合定位,并从合作机制、系统选型、元数据方案、唯一标识符方案、本地化功能开发、应用效果方面介绍平台建设内容和应用效果。[结果/结论] 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的构建,将促进研究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出版,带动数据的广泛重用和规范引用,促进跨学科的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5.
钟明  钱庆  吴思竹 《图书情报工作》2022,66(24):128-139
[目的/意义]总结国外医学科学数据隐私保护实践经验,为我国医学科学数据隐私管理提供借鉴和启示。[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对PhysioNet、TCIA、BioLINCC、N3C、SAIL、Brain-CODE 6个典型的医学科学数据仓储进行调研,从数据政策、数据收集、数据保存和数据使用4个方面对其开展的隐私保护措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论]所调查的数据共享仓储根据相关政策法规,采取符合自身特点的医学科学数据隐私保护措施,并不断优化和完善。我国可借鉴国外医学科学数据仓储的隐私保护经验,加快医学科学数据隐私保护政策落地,提高数据去隐私化处理水平,强化数据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完善数据访问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科学数据是科研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判断地方政府关于科学数据管理的政策导向,对档案部门制定科学数据管理与政策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方法/过程] 选取13份我国地方政府发布的科学数据管理实施细则,运用政策工具对其进行量化研究,分析目前我国科学数据管理政策的现状,从档案管理的视角出发提出有利于档案部门科学数据管理政策发展的启示。[结果/结论] 档案部门作为守护信息资源的重要机构,要发挥其在科学数据管理中的优势和特点,积极推动科学数据管理政策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促进科学数据归档政策制定,加强科学数据管理政策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立足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管理的整体效益,以增强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治理能力为目标,调查科学数据与科研档案管理协同的发展现状,探索相关推进策略。[方法/过程] 综合运用实地调查法、网络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收集中、美、英、澳4个国家的科技主管部门、档案主管部门、科研资助机构、科研机构、科学数据管理机构、档案机构及相关国际组织的相关政策文本和实践材料,展开内容分析和后续研究。[结果/结论] 在政策层面,科学数据管理政策中与档案相关的规定集中体现在将档案馆视作存储基础设施及将归档视为科学数据管理活动;科研档案管理政策中与科学数据相关的规定集中体现在承认科学数据的档案属性,并将其纳入归档范围;科研资助机构的政策要求明确科学数据的归档和保存问题。在实践层面,国外在组织、政策、业务、服务等方面形成相对丰富的协同实践,国内的协同实践则刚刚起步。最后,从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协作模式、业务融合、服务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推进管理协同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在应用大数据提升图书馆服务的背景下,为提高借阅推荐的有效性,设计一种基于加权借阅网络的个性化推荐算法。[方法/过程] 引入复杂网络理论的分析方法,以深圳大学城图书馆的实际借阅数据为例,证明借阅网络具有二分图特性和BA无标度网络特性,具备个性化推荐的条件;通过构建读者借阅子网,采用能量传递六步法,实现个性化图书借阅推荐。[结果/结论] 实际借阅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算法是有效且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在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体系中,数据中心是关键利益相关者。对科学数据中心发展的现状、基本政策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过程] 利用re3data.org注册机制,从多角度分析科学数据中心,包括收录数据的类型、数据的获取方式、数据获取的限制条件、使用许可、元数据标准、永久标识符、质量管理、数据中心的认证等内容。[结果/结论] 在分析科学数据中心现有政策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提出相关建议,包括推进科学数据的开放性、合理配置管理成本、有效评估科学数据质量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从科学传播与危机传播的角度,分析影响新冠疫情期间科学信息传播效果相关因素,探索影响危机回应选择的策略机制。[方法/过程]利用Python进行数据挖掘和抓取,将具有代表性的十名医学专家作为科学传播信息来源对象,得到疫情期间科学信息的相关数据。进一步结合内容分析法,使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新冠疫情期间科学信息传播与应对策略选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传播效果与应对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以视频为主的富媒体文本形式对于疫情科学信息传播效果至关重要;内容主题、发布主体、文本形式、内容倾向与科学传播模式都与危机回应策略选择密切相关。基于此,建议在运用科学信息进行危机回应时,要善于运用视频等融媒体形式;在进行危机回应策略的选择时,需要考量文本特征选用不同科学传播模式,避免出现策略选择失当造成应对效果偏差。  相似文献   

11.
何玲  邢琳悦 《山西档案》2021,(2):155-163
近年来,档案数据管理成为档案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关注点。本文从档案数据管理的内涵与对象、面临的困境、应对措施三方面对我国档案数据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认为未来我国档案数据管理研究内容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档案数据管理向档案数据治理的转变、档案数据化的技术体系与推进策略以及档案数据开放相关问题。同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多学科视角与跨领域合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数据管护是数字化时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实践领域,不仅包含数据的归档与保存职能,更强调对数据的复用,结合具体业务情境探讨数据管护的角色定位,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意义。[方法/过程] 结合数据管护、数据治理相关理论和模型,运用个案研究方法描述NSR的科研数据管护过程,基于业务流程抽取数据点、分析数据管护相关角色定位及其关联关系。[结果/结论] 针对企业科研管理具体情境,数据治理利益相关者并非全部参与数据管护。科研数据管护过程中数据主管、数据管家、数据运维人等主体分别扮演不同角色,有必要参照数据管护需求对现有科研经理角色进一步细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存储载体的选择是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的关键问题,磁光电混合存储是一种集磁存储、光存储和电存储的优点于一体的存储方式,探索其在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方法/过程] 通过对当前数字资源和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研究现状的总结,提出载体选择是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中的重要问题;梳理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载体的相关标准、实践应用、常用载体适用性以及性能需求;介绍并分析磁光电混合存储在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中的优势;以中国科学院档案馆的应用为案例,介绍磁光电混合存储在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中的应用探索。[结果/结论] 尽管磁光电混合存储尚存在标准不完善、软硬件仍需改善等不足之处,但其具有绿色节能、总体拥有成本低、存储寿命长、安全可靠、支持多种备份模式等多方面的优势,是符合数字档案资源特性和长期保存需求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国外健康科学数据管理实践实现了健康科学数据的高效利用并促进了开放科学的发展,总结国外实践能为国内健康科学数据管理提供借鉴和启示。[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科学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和健康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健康科学数据管理框架,从健康科学数据的管理计划、采集与评价、组织与保存、共享与再利用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外健康科学数据管理实践。[结论/发现]国外基金委、科研机构和图书馆将健康科学数据管理计划提交设为科研项目的必要环节,数据安全保护是国外健康科学数据管理的重要议题。基于国外成熟经验,本研究从加强基金委与科研机构层面的健康科学数据管理计划制定、完善健康科学数据采集与评价体系、依托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健康科学数据仓储、权衡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利用与数据安全间关系四个方面对国内健康科学数据管理实践给予建议。[创新/价值]将科学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引入健康信息学领域,弥补了图书情报领域对于健康科学数据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顺应国家"十三五"对卫生健康领域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的要求,了解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科学数据管理的现状,为贯彻落实数据全链条管理奠定基础。[方法/过程]从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入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中心和专题服务平台,以问卷调查为主、其他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分析数据管理流程、工具使用、系统建设等方面的现状。[结果/结论]我国卫生健康领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数据全链条管理水平:增强数据全链条管理意识;提升数据管理技术支撑能力;重视数据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数据论文的内容规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国彬  郑霞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22):129-140
[目的/意义] 科学数据的规范化管理、引用和重用已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用于促进科学数据合理使用的数据论文、数据期刊大量涌现。然而,数据论文目前尚未形成统一化、标准化的体例。本研究归纳和提炼当前在数据出版界较为活跃的数据期刊所发表的数据论文的内容框架和核心模块,以期为相关人员或机构在数据论文的撰写、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综合应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依据科学数据使用者查找、获取与重用科学数据的思维模式,基于不同数据期刊发布的投稿指南或写作须知,从主题相关性、数据质量、数据产生及获取方法、应用场景、使用方法、补充说明6个维度剖析数据论文的内容框架和核心模块。[结果/结论] 目前并没有一种数据期刊的数据论文投稿指南或写作须知能够全部涵盖数据论文的所有模块;数据论文内容构成与传统学术论文的内容构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数据论文内容框架的必备模块侧重于描述科学数据的突出特性;当前尚未形成体现科学数据特性的规范化描述框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政务热线是政务服务与公众参与的重要渠道,对其积累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可有效探知公众与企业的需求并解决城市治理问题。对政务热线数据的管理和应用水平进行评估,有利于其在城市治理创新中发挥应有的价值。[研究设计/方法]基于2020年政务热线发展研究报告的问卷调查数据和部分城市政务热线部门的案例分析和深度访谈,对政务热线大数据的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结论/发现]政务热线的数据治理状况总体较好,但是在大数据分析方面与城市治理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大数据的归集、分析、应用和管理都还处于发展初步,需要制定战略、增强能力、加强应用和推动跨部门协同。[创新/价值]从战略管理、能力建设、数据共享与开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推动政务热线大数据在城市治理创新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数据科学作为一个融合诸多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正在快速形成。从数据科学招聘的公告信息中,抽取出相应的实体知识不仅有助于从市场的角度了解数据科学的发展动态,而且有助于改进数据科学教学的内容。[方法/过程]基于各大招聘网站职位招聘公告,结合情报学的数据获取、标注和组织方法,构建数据科学招聘语料库并从中抽取相应的实体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结论]在搜集到的11 000篇经过标注的职位招聘公告语料的基础上,基于Bi-LSTM-CRF、CRF和Bi-LSTM模型,对数据科学招聘实体的抽取任务进行性能的对比,确定最终的数据科学招聘实体自动抽取模型,设计数据科学招聘实体自动抽取平台,并构建数据科学招聘实体网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作为国家信息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传统的档案部门与新兴的数据管理部门的职能关系,加强二者协调合作,是科学推动国家信息资源统筹管理的重要基础,是更好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基本保障。[方法/过程]基于文献与实地调研,系统梳理我国省级档案部门、数据管理部门及两者间职能关系的现状,进而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其关系的政策建议。[结果/结论]发现目前的问题包括:国家层面对两个部门管理对象的法律界定不清,各地区两个部门在管理对象上存在交叉且交叉情况不同,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职责划分不明,职责分工的协商协调机制亟待建立。优化两个部门的职能关系,需要明确档案部门在国家大数据战略中的定位,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法治建设,统筹优化国家信息资源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健全职责分工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