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
在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复本问题是调节藏书数量和质量关系的关键问题。藏书数量是藏书质量的基础,藏书质量是藏书数量的保证。以数量控制质量是提高馆藏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解决藏书建设中一系列问题的基础。研究藏书建设,必须研究复本问题。本文试从复本的概念入手进行探讨。一、“复本”概念的确立到目前为止,对复本下的定义不下十种。如:《现代汉语辞典》:“同一种书刊的收藏不止一部时,第一部之外的称为复本”。《英汉图书馆学词典》:“图书馆入藏的同一种书籍在两  相似文献   

3.
复本谈原     
  相似文献   

4.
确定复本量是图书馆藏书建设中一项非常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复本量之多少,直接关系到藏书质量,对能否满足读者需求影响很大。一、复本的概念关于复本的概念,目前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国外对复本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复本的基本含义,即不止一本,或者二本,或者二本以上。这一点是被大家公认的。所不同的是一种看法认为,复本是对于第一本而言的,是指第一本之外的图书。正如《现代汉语词典》上说的那样:“同一种书刊收藏不止一部时,第一部之外的称为复本。”  相似文献   

5.
图书复本决策模型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书复本是关系到图书馆馆馆藏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认为图书复本的制定是一种决策过程,必须建立相关的科学决策方法和决策模型。本文通过图书复本的决策问题的提出和决策影响因子的分析,探讨了图书复本的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6.
复本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复本数学模式补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拙稿《复本数学模式初探》(以下简称《初探》)发表以后见(本刊1983年第2期),又一批探讨复本量的文章相继问世,读后深受启发。现在看来,《初探》中有些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说明。一、关于“借阅期限”在正常情况下,复本量与借期总是成正比的,借期越长,图书的周转率就越低;图书的周转率越低,所需要的复本量也就越多。  相似文献   

8.
<正> 覆盖率与复本量是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两项重要的指数,在文献保障率中,它们是一对矛盾体。覆盖率是指某类出版物购进量在该类出版物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它的基本单位是“种”。复本量即某种出版物购进的册(套)数。文献保障率则是对读者文献需求的满足程度。在同一个读者群中,对各类、种出版物的需求是不相等的。在文献采购中,不可能用同一个覆盖比例去要求不同类别图书的采购,也不可能对所有出版物都使用同一复本指数。一般说来,复本指数是根据读者对某一类出版物的大致需求而确定的。它只对文献保障率负责,而  相似文献   

9.
10.
馆际复本交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志宏 《晋图学刊》2001,(3):62-63,69
针对各馆普遍存在的复本积存现象,提出了馆际复本交换的观点,并具体阐述了复本交换的方式、方法、协调机构及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笔者对部分小学图书馆的藏书做了调查,发现复本过多的情况比比皆是。某小学购买五种图书,平均每种有66个复本,支付1025.00元,占该馆全年购书经费的六分之一。某小学购书九种,复本率平均每种有78个复本,用去1361.40元,占该馆全年购书经费的三分  相似文献   

13.
复本数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什么是图书馆藏书中的复本呢?有一种意见认为,“同一书籍的第二部,谓之‘复本’。”这个定义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它把复本的范围限定在“书籍”一种,实际上,书籍以外的期刊和其他出版物也都有一个复本问题。因此,应把“书籍”一词换成“书刊资料”较为妥当,也符合实际。第二,它认为同一书籍的“第二部”才是复本。这似乎不太确切。实际上,在图书馆的藏书中,在大多数情况下,“同一书籍”除了“第二部”之外,尚有第三部、第四部乃至更多部。《现代汉语词典》上说;“同一种书刊收藏不止一部时,第一部之外的称为复本。”这个定义比上一个定义前进了一大步。第一,它的范围从“书籍”扩展到“书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分析等方法对复本定义、复本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复本量的控制等方面的回顾与梳理,进而对低复本馆藏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正> 本文旨在解决大学图书馆教学用书的复本问题.(一)关于复本的定义.有关词典的定义不适用采访工作.应从读者需要的实质认识复本的概念.读者借书是要看内容,不是看形式.形式只有在特种条件下才有意义.从采访角度看,不论形式如何,只要内容一致就算复本.(二)关于复本的原则."种多册少"原则具有普遍意义.大学图书馆的教学参考用书同样要"种多",但现阶段不能"册少".随着现代化服务手段的提高,本原则归根结蒂将全面贯彻.本文赞同北图邵文杰同志提出的"只能攀峰,不能填谷,填  相似文献   

17.
论馆藏图书隐性复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提出了馆藏图书"隐性"复本的概念.在首先确认何为馆藏图书"隐性"复本的基础上,对产生馆藏图书"隐性"复本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隐性"复本对图书馆工作的不良影响以及图书馆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复本理论的原则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正确选择和确定入藏文献的品种与复本量。关于入藏文献的品种的选择,主要依据是文献的主题(或学科)内容必须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主题和学科类别相一致,或者相关联。也就是说,品种的选择决定于文献本身的主题因素。但是关于入藏文献的复本的确定,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以至目前尚未提出较理想的、能普遍适用的复本公式。不过,关于复本的理论业已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复本是指与正本的内容和外在形式特征完全一致的图书,是图书编目意义上的复本,隐性复本是指与正本的内容相同而外在形式特征不同的图书,是读者需求意义上的复本。根据编目工作的确认原理,隐性复本不应该集中著录于同一条书目记录中,而是应该分别建立书目记录,同时应在书目记录之间建立关联,以充分揭示隐性复本,满足读者需求。  相似文献   

20.
复本理论的原则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正确选择和确定入藏文献的品种与复本量。关于入藏文献的品种的选择,主要依据是文献的主题(或学科)内容必须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主题和学科类别相一致,或者相关联。也就是说,品种的选择决定于文献本身的主题因素。但是关于入藏文献的复本的确定,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以致目前尚未提出较理想的、能普遍适用的复本公式。从文献资源建设的全局来看,复本理论既包括整体的入藏文献的册数与种数的比值即平均复本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