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河南日报编委会针对新闻工作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加强编采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为目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通讯员评议编辑记者活动”。经过一年的实践,收效显著,新闻队伍的职业道德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偿新闻”得到有效遏制,报纸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对报社的经营管理和  相似文献   

2.
1993年,河南日报编委会针对新闻工作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加强编采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为目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通讯员评议编辑记者活动”.经过一年的实践收效显著,新闻队伍的职业道德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偿新闻”得到有效遏制,报纸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对报社的经营管理和其它各项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有偿新闻”现象的出现,不论是对党的新闻事业,还是对新闻队伍,都产生着极大的不良影响。首先,新闻由此会出现有悖真实、客观、公正原则,久而久之,将会极大地损害新闻事业的信誉。再者,“有偿新闻”的出现,对新闻队伍侵蚀更大。在金钱和物质利益的引诱下,许多人愿意当记者,不愿当编辑;不少记者、编辑忙  相似文献   

4.
今年七月底,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两个月来,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都分别召开座谈会,组织学习讨论,提高思想,统一认识,制订改进和自律措施,并公之于众,欢迎社会各界监督。据反映,目前禁止搞“有偿新闻”和拿“红包”等不正之风已受到遏制,取得初步成效,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新闻单位搞“有偿新闻”,编辑记者拿“红包”或参与拉广告提成等问题,是近几年新闻界出现的一种“怪现象”,是拜金主义在新闻工作中的表现,是社会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在新闻队伍中的反映;它严重违背新闻真实性和客观、公正的原则,损害社会主义新闻事  相似文献   

5.
王长安 《新闻知识》2000,(11):20-21
近年来,我们西安日报社按照中宣部、广电部、新闻出版署、中国记协及省市委宣传部的部署和要求,把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领导、标本兼治,下大力提高新闻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坚决禁止“有偿新闻”,维护党报及党的新闻工作者的形象,促进了“两报”的健康发展。现将近几年来我们在抓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和禁止“有偿新闻”方面的做法汇报如下:一、从思想教育入手,端正办报指导思想,提高抵制有偿新闻的自觉性。邓小平、江泽民同志都曾将我们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赞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是一个很重要的文件,对于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认真学习和贯彻这一通知,禁止“有偿新闻”,是当前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报社编委会一贯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十分珍惜人民日报的声誉,注意维护党报的形象,遵守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7.
据说给编辑、记者规定创收任务,是许多新闻单位近年来采取的一条“搞活经济”的措施。这种做法可取吗?要编辑、记者“创收”,势必影响搞新闻报道的精力,也容易促成“有偿新闻”。我给你写新闻报道,你给我赞助经费。这样“稿钱交易”就难于避免,“出钱就报道,不好也说好”。稿钱交易,还使得一些人以稿谋私,腐蚀新闻队伍,损坏新闻单位形象。  相似文献   

8.
杜绝有偿新闻,是新闻工作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偿新闻的出现,降低了新闻单位的信誉度,腐蚀了新闻队伍,极大地损害了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的形象。因此,在对新闻工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之时,重提反对有偿新闻,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是当前我国新闻战线的一件大事。这个《通知》以防止和杜绝“有偿新闻”为重点对新闻职业道德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抓住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新闻队伍建设的要害,完全符合当前新闻战线的实际。新闻工作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在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是一个很重要的文件,对于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认真学习和贯彻这一通知,禁止“有偿新闻”,是当前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报社编委会一贯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十分珍惜人民日报的声誉,注意维护党报的形象,遵守职业道德,不搞“有偿新闻”之类损害报纸和本人声誉的事情。对此,大家是赞同的,许多同志身体力行,发扬党报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有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是一个很重要的文件,对于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认真学习和贯彻这一通知精神,禁止“有偿新闻”,是当前我们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报社编委会一贯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十分珍惜人民日报的声誉。注意维护党报的形象,遵守职业道德,不搞“有偿新闻”之类损害报纸和本人声誉的事情。对此,大家是赞同的,许多同志身体力行,发扬党报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有  相似文献   

12.
三管齐下狠抓职业道德建设浙江衢州日报副总编辑周小平新闻界近年来一件大事,就是举起利刃向有偿新闻开刀。我们衢州日报结合自身实际,在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上抓了三件事。抓教育,澄清模糊认识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社会反映良好。但是,衢...  相似文献   

13.
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是当前我国新闻战线的一件大事。这个《通知》以防止和杜绝“有偿新闻”为重点对新闻职业道德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抓住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新闻队伍建设的要害,完全符合当前新闻战线的实际。新闻工作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搞好新闻单位自身的党风和廉  相似文献   

14.
郑梦熊(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兼机关党委书记): 《中国记者》的同志问:自从今年8月初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到现在已近4个月了,人民日报的情况怎么样?我的回答是两句话:初见成效,常抓不懈。人民日报各级领导对贯彻落实《通知》有一个共识,就是:“有偿新闻”是新闻界最主要的不正之风,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一定要在严禁“有偿新闻”方面带好头。我们采取了“五抓”措施,即抓动员、抓教育、抓规章、抓监督、抓奖惩,使全报社出现了对“有偿新闻”像“过街老鼠”  相似文献   

15.
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是当前我国新闻战线的一件大事。这个《通知》以防止和杜绝“有偿新闻”为重点对新闻职业道德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抓住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新闻队伍建设的要害,完全符合当前新闻战线的实际。新闻工作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搞好新闻单位自身的党风和廉政建设、进一步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不仅是我们整个党风和廉政建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一些地方不惜重金邀请新闻单位的少数记者,为个人和单位搞舆论宣传。有些记者热衷于搞这种“宣传买卖”,从中渔利。同时,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出卖版面或播映时间,出现了广告与新闻不分的“有偿新闻”。一时间,把新闻业搞得乌烟瘴气。这种花钱“买宣传”的现象,不仅腐蚀了记者队伍,而且已经影响到了党的舆论宣传部门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到了该彻底禁止的时候了。1993年8月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中南海召开的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座谈会上,发出了向“有偿新闻”开战的号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在会上严肃地指出:“有偿新闻”的出现,是拜金主义在新闻工作中的表现,是当  相似文献   

17.
广播电视有偿新闻不仅严重践踏着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腐蚀着新闻队伍,还大大地削弱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危害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不少人曾形象地称之为“有酒味的新闻”。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部、新闻出版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严格禁止有偿新闻、买卖书号、无理索取高额报酬。”为贯彻落实《决议》精神,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维护新闻工作的信誉和新闻队伍的良好形象,树立敬业奉献、清正廉洁的行业新风,根据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布的有关规定,结合新的形势,重申并制定如下规定:一、新闻单位采集、编辑、发表新闻,…  相似文献   

19.
“有偿新闻”现象的出现,不论是对党的新闻事业,还是对新闻队伍,都产生着极大的不良影响。首先,新闻由此会出现有悖真实、客观、公正原则,久而久之,将会极大地损害新闻事业的信誉。再者,“有偿新闻”的出现,对新闻队伍侵蚀更大。在金钱和物质利益的引诱下,许多人愿意当记者,不愿当编辑;不少记者、编辑忙于跑新闻发布会,不关心本职工作,不钻研业务;有的编辑、记者热衷于往富裕的地区和单位跑,不愿到贫困地区或“清水衙门”的单位去;在接待通讯员上,能给自己“好处”的就热情,就给发稿,反之就冷淡,就不给发稿;甚至造成个别记者、编辑唯利是图,胃口越来越大,公开向被采访单位索要钱财,甚至参与非法活动,走向犯罪的道路。其三,对通讯员产生着极大的侵蚀,助长了通讯员中靠拉关系、找门路刊稿的不良风气。其四、还造成记者、编辑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和不正常的猜疑  相似文献   

20.
有偿新闻的成因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抽样调查,社会各界对新闻界不满意的问题中,70%以上是有偿新闻。为了进一步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有必要探讨有偿新闻的成因及其综合治理。 一、有偿新闻的表现、危害及产生的原因 1.有偿新闻的表现 根据社会各界披露的情况和禁止有偿新闻工作实践来看,有偿新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 一是送钱给记者编辑,利用媒体权威,用新闻的形式发布广告,以取得最有效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