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者会注意到,这一期的若干篇文章都是有关“左公柳”的。“左公柳”是当年左宗棠督陕甘时及收复新疆过程中,令当地军民沿陕甘驿道、甘新驿道栽植的柳树、杨树、沙枣树等的通称。在中国的古树名木中,以人物命名的恐怕不多见,这是百姓们对绿化山川、造福一方的地方官的一种褒扬、赞许和肯定。可以想见,在戈壁大漠、黄土高坡上夹道绵延数千里的绿色,是怎样的一种景观。但是,如今“左公柳”已成为一种历史的陈迹,一种逝去的风景,人们呼唤着“寻找‘左公柳’”。好在有关“左公柳”的记载保存在历史档案、地方史志和私人笔记里。这些记载,有些是集中的,有些是散存的,将它们收集拢来,撰写一系列文章,刊载于一期杂志上,进行“专题化”,是本刊的一种尝试。 既是一种尝试,在编排上就采取了既分散又集中的办法,专题中的各篇文章分散在各个栏目里,而在排版上集中在一块儿,期望能给读者一种整体的感觉。 本期的专题是“左公柳”。其实,专题取材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凡是档案史料中有记载的,能从档案文化的角度反映地方特色、文化风貌的事件、人物皆可入专题。本刊打算在今后的几期里再开辟几个相关的专题,也希望有兴趣的读者、作者给本刊出新的专题,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设想,共同办好《档案》杂志。 ——编者  相似文献   

2.
近来,我们几乎每天都能收到读者大量的反馈信息,而越是具体的信息对我们的启发作用也越大。 穆青的文章精彩而深刻 穆青同志的专栏“我的记者生涯”中的系列文章受到大多数读者的喜爱。在反馈信件中,许多读者将当期这个栏目的文章列为自己最喜爱的文章。江苏省盐城市读者顾寿义认为,“我的记者生涯”专栏中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新闻三昧》2008,(1):46-46
为开阔读者理论视野,关注国内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的进展,从本期起,本刊开设一个新的栏目“新闻期刊扫描”,摘编国内各种新闻理论刊物所发文章的新观点、新提法、新论述、新材料、新信息等,力争使其成为读者博览群刊的一个窗口。希望读者喜欢这个栏目,并推荐好文章。  相似文献   

4.
《新周刊》专题策划颇有特色。与其“新锐”的口号相称,《新周刊》所作专题往往将读者感兴趣的话题或一些社会问题的内幕进行深度报道,告诉人们一些有趣的事实或调查的结果,使读者看过文章之后对某一社会现象或问题有一种透彻的了解;或是通过一种新锐、犀利的批判,使某些对时下诸多弊端痛心疾首的读者产生共鸣,并从中获得一种豁然开朗、淋漓尽致的舒畅感。换句话说,《新周刊》的专题能够很好地将一种结论性的东西呈现在读者面前。与以往不同,《新周刊》2002年第9期的专题“寻找中国刀锋(一个不合时宜的问题及调查)”,作了一次打破习惯思维的尝试,使读者真正经历了一次思想的刀锋。《新周刊》这期专题策划的方式相当独特。它首先提出一个寻找“中国刀  相似文献   

5.
今年第8期《青年记者》以集束炸弹的形式对近几年逐渐窜红的时评进行了“全盘否定”。看完全文后我有这样两种感受:时评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却被忽视了,起码没有遭到重点轰炸;这些文章观点不客观,因为它一是出自从不写时评、没有或不屑深入研究时评、对时评一知半解的所谓“专家”之手;二是出自不能写时评而强写时评、时评长期不能被采用而牢骚满腹的“怨妇”之手,而众多读者、时评作者、时评编辑、媒体老总们对其有啥看法,这里几乎不能找到。于是我有了发表一点看法的冲动。我这里只选择“时评公式化”这个题目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对"图书馆员第一"讨论的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书馆员第一”的管理理念提出后,在我国图书馆界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本文按反对者、支持者和部分接受者三种观点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认为部分接受者的观点在讨论中稍占上风,并代表着今后讨论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评论或综述某一次好新闻评奖活动的文章常常见诸报端。但此类文章写得好的不多。杨文增的这篇文章,写法很不一般,他从新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写新闻也可以打破常规,“反弹琵琶”,出奇制胜。读者不妨一读,可能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我看到人民日报经常在第八版(?)刊上,刊登“读者、作者、编(?)”小专栏。最近我又看到上海各(?)像解放日报、上海青年报、劳动(?)等,也都纷纷开辟了类似的小专(?),虽然它们的名目以及所刊登的地位不同,但内容大体都一样。在这些小专栏里,有读者对报上某一报道的表扬或批评,也有的是读者对报纸提出的建议和要求,也有的是读者对某篇报道或文章的读后感、心得和体会,也有的是读者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评论作为一种“观点写作”,正在日益发挥重要的舆论影响力。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0级地震,在灾难发生后,国内的大量新闻媒体,都采取了十分积极的报道措施。各媒体一方面派遣大量记者前往一线,另一方面则开设专题、直播节目或者是号外特刊等形式,同时也有大量的新闻评论见报,数量庞大、涉及面广、话题集中,  相似文献   

10.
《年度评论》──述评性连续出版物娄承肇(河北大学)述评性文献是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由资深专业科技工作者对某学科或某专题所发表的大量原始文献中有价值的内容所作的综述和评论。这类文献在编写过程中广泛收集资料,作者对资料经过仔细研读,分析筛选,提炼浓缩后,...  相似文献   

11.
陈力丹 《当代传播》2000,46(6):54-55
文摘类报刊起源于 19世纪。如同报刊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出现专门向报刊提供新闻稿的通讯社一样,当报刊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也必然会出现从众多报刊中摘录某一专题、某一层次信息的报刊。前者是为了使各种报刊更方便、经济地获得新闻源,后者是为了使读者更方便、更经济地获取自己需要或感兴趣的信息。而驱动通讯社出现、文摘报刊诞生的经济体制则是市场经济。  文摘类报刊得以在世界各地和我国都拥有较为广泛的市场,与日益严重的“信息过载”有直接关系。人们不得不以各种“讯息寻求模式”在信息的海洋里找寻需要的和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2.
姚兰玉 《图书馆论坛》2004,24(2):177-179
试从知识经济条件下图书馆员在图书馆的地位、作用的角度,来分析、阐述“馆员满意”与否对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还就图书馆管理层如何提高馆员在图书馆的满意度,图书馆员自身如何正确看待“馆员满意”。及就翟丽华女士文章中的个别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
刘倩倩 《档案》2014,(6):13-17
20世纪以来,我国各地相继发现了大量地方档案文献遗存,其价值也在抢救、整理、研究的过程中不断被重新认识,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但截至目前,国内学者只是就其中某一种或几种文献进行研究,而国外学者一般是结合研究课题有针对性地利用其为自己的研究服务,迄今尚未见有以我国"地方档案文献遗存"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的研究。因此,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可以为拓展其研究范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图书馆界有学者提出“图书馆员第一”与“读者第一”二个理念存在“虚实关系,从属关系,并行关系”的观点提出质疑,对所谓“虚”概念进行了剖析,对三种“关系”之关系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读者第一”的本亚函义,认灶我论是单纯的取代还是有着何种“关系”的双重理念并存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读者第一”永远是图书馆不可动摇的信条。  相似文献   

15.
本刊自1981年初创刊以来,至1990年底,已经整整10周年了。为了了解读者对本刑的意见,以提高本刊的质量,我们在1990年第2期内,附上了“《历史档案》读者意见表”。在其后的五六个月中,我们陆续收到了许多读者寄回的意见表。由于收到的意见表数量很多,意见各异,难以一一回信作答,谨在此做一综述,作为我们对读者意见的一个总的答复。限于篇幅,我们只能涉及读者提出的主要意见和要求。对于向我们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而本文未能提及的读者,首先,我们希望能得到他们的谅解,其次,我们将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给以足够的重视。从收到的意见来看,读者对本刊既有赞扬,也有批评,总的来说,赞扬多于批评。陕西读者刘长昆说:“我是你刊的新订户,虽则刚刚读了1990年第1、2期,但已经感觉到这是一个好刊物,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许多在别的刊物上看不到的关于近代历史的实际资料。”甘肃读者刘世兴说:“贵刊创办以来,为读史研史提供了大量原始史料,贡献非小。”香港读者高国豪说:“贵刊所载之文章颇有份量,引用大量的档案作例证,而且所载  相似文献   

16.
让“读者至上”从口号变为行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指出:在许多图书馆当中,“读者至上”在许多方面或不少环节上都程度不同地表现为一个口号,因此,必须牢固树立“读者至上”的观点,并且要在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充分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文章受“超女”现象的启示,在考察目前图书馆读者活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读者活动应讲究策划的观点。文章在阐述读者活动策划的注意点和简要流程的同时,还在实践的层面上对读者活动策划作了初探。  相似文献   

18.
"人本管理"与"读者第一"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人本管理”是指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本文阐述图书馆引入“人本管理”思想的意义,还针对有学者在论及图书馆“人本管理”时提出的以“图书馆员第一”取代“读者第一”的观点进行了讨论,并认为“读者第一”的观点永远不能动摇。  相似文献   

19.
杨柳 《新闻世界》2012,(5):181-182
新闻报道框架分析有利于解构新闻媒体在报道某一事件时的思考与处理方式,从而体现出媒体的报道理念。本文以国内重要报纸为研究对象,采用框架分析的方法,从时间与频率、文章体裁、文章主题和报道视角四个方面来看国内重要报纸对“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报道。经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国内重要报纸对“占领华尔街”运动总体呈现了关注事件进展和中立等特点,但是也暴露了在报道此类国际事件时缺乏深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邓拓同志是位卓越的新闻评论家,在评论写作和报纸评论工作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报纸评论理论方面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任何一篇社论都应该有的放矢。它必须针对全体读者或一部分读者的需要,向他们不仅说明某一问题的迫切重要意义,而且解决某一问题的全部或一部。这就决不是漫谈或泛论所能够代替的。”(《关于报纸的社论》)邓拓依据社论不同的内容,把社论分为三种,一是解释性的评论,二是对各项实际问题和部门问题的评论,三是一般政治宣传、节日、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