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翔 《新闻知识》2012,(12):79-81
本文主要分析画面语言和细节处理对电视调查性报道节目叙事的作用。以《新闻调查》为例,意在展现电视语言的画面优势,突出节目制作过程中细节的重要性。将某一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做了纵横延伸的报道,运用了丰富翔实的资料,深入细致地分析事件的全过程。通过对《新闻调查》的事例分析,能使大家更详细地了解电视调查报道的叙事方法,更好了解掌握画面语言,吸取节目制作的长处,运用到新闻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2.
曹丹 《视听界》2006,(5):80-82
1996年5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开播,被誉为中国电视媒体回归新闻本位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之一。《新闻调查》作为中国电视新闻界标志性的调查性报道栏目迄今已走过十年的历程。其节目题材的选择以及报道结构的编排,均体现了有力的议程设置。笔者以近一年来(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新闻调查》栏目所播出的45期节目①为研究对象,剖析其在题材选择、感情基调及报道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议程设置所体现出的特色,进而为当下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建构理性、深入、建设性的品性提供参照。一、题材选择:关注民生“揭黑”曝光类题材通常被认为是调…  相似文献   

3.
《新闻调查》:如何办成“百年老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6年5月17日第一期节目《宏志班》播出至今,《新闻调查》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先后播出节目445期。《新闻调查》的记者秉承真实、客观、公正、平衡、理性的新闻专业理念,以自己优秀的个人素质把《新闻调查》打造成了中国电视调查类栏目的标杆和榜样。《大官村里选村官》、《透视运城渗灌工程》、《派出所里的坠楼事件》等一大批精品节目不仅把一种全新的新闻报道方式带入了中国电视荧屏,也使中国电视深度报道开始走向国际。  相似文献   

4.
孙亭 《东南传播》2012,(9):161-162
在中国电视圈,电视深度报道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常常容易混淆,关于二者的界定说也并不是非常明确。对此,本文试图以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为例,对二者进行辨析以便更好地区分其形态。  相似文献   

5.
王梦琳 《青年记者》2010,(10):63-64
央视《新闻调查》在13年的发展过程中,开创了一种中国式的“电视调查文体”,制作出了一大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节目。《新闻调查》展示的是记者对整个事件进行调查的过程,并且将之作为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核心,现场调查记者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中央电视台的著名节目《新闻调查》和美国经典节目《60分钟》按照其节目内容划分都属于电视调查性报道,通过对他们的节目形态、节目运作、新闻理念、话语空间等各个方面的比较,找出差距,吸取精华;发现问题,揭示本质,进而构建符合国情的电视调查新闻理论,为我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现实发展寻求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杨晓光 《新闻窗》2011,(3):70-70
20世纪40年代,在西方报业掀起了一股深度报道的热潮。随着电视采录设备的更新,广播电视新闻的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播电视与报刊的竞争也将目光投向深度报道。20世纪6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的深度新闻调查节目《60分钟》成为热门节目。从90年代开始,在中国电视荧屏上出现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电视新闻深度调查节目。  相似文献   

8.
《新闻调查》经过几年的磨砺.品质日渐鲜明,一些节目已经达到了记者、节目、栏目品质的完美统一。在颇具个性和深度的调查中,记者的提问像一把亮光四射的解剖刀,将一个个社会问题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观众,为议论提供了现场感强烈的事实依据和论证基础。笔者在此以99年播出的《新闻调查》节目为例,对记者的提问艺术进行分析。一、语言得体,针对性强《新闻调查》的采访对象各种各样,记者能因人而异,使用恰当的语言,“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使采访顺利进行。这个栏目正是靠对话推动调查逐渐深入,开掘节目主题的。记…  相似文献   

9.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继《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之后倾力推出的一个以记者的调查采访为主要形式,对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或现象进行多侧面、多角度、深层次剖析的电视调查节目。走过了7年多的风风雨雨,现在,它已经成为倍受观众欢迎的名牌栏目。《新闻调查》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一些著名的新闻记者和主持人都把如何生动地告诉观众一个吸引人的新闻故事看作是自己毕生的工作和追求。作为调查性电视新闻节目自然也不例外,在调查新闻真相的基础上,如何绘声绘色地讲个故事,也是节目所倡导的。目前,我国电视新闻界比较著名的栏目,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电视调查性新闻报道都借鉴了国外电视新闻报道节目的故事性手法。例如,在《新闻调查》开播初期,有过这样的定位口号:“三性”,即新闻性、故事性和调查性,一个《新闻调查》的选题,应该同时具备这“三性”。正是因为这样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刘捷 《新闻爱好者》2008,(10):114-114
当今在电视界,电视专题节目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表现新闻事件、表现节目主题已经成为众多从业者的共识,如《经济与法》、《今日说法》、《走进科学》等,《新闻调查》明确地要求选题要“有故事、有情节、有冲突”。  相似文献   

12.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继“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之后推出的一个以记者的调查采访为主要形式,对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或现象进行多侧面、多角度、深层次剖析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经过7年发展,“新闻调查”已经成为倍受观众欢迎的名牌栏目。在央视新闻频道开播,新闻节目不断创新的情况下,“新闻调查”的节目形态成了电视深度报道节目发展的一个重要借鉴。 运用调查方式推进深度报道 “新闻调查”的成功,就是在关注“正在发生的历史”和“新闻背后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6,(22)
新媒体语境下,体制之困、用户分流、竞争惨烈、人才流失、盈利困顿等多重挑战正全面困扰电视深度报道。《新闻调查》作为我国电视深度报道的风向标,不仅在内容生产方面有样板意义,更在传媒生态中富有独特的政治意涵和社会价值。以其作为观测的入口,具有显明的样本意义。本文对《新闻调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其价值和贡献,通过剖析节目面临的挑战,冀望寻求电视深度报道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14.
宁波 《东南传播》2013,(3):135-138
谈话节目是当今社会最为流行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通常由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话题展开即兴、双向、平等的交流。在谈话节目当中,主持人以有声语言作为媒介,与受众沟通和交流,媒介的意图、栏目的宗旨,也都是通过有声语言进行传达,并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实现谈话节目的进行。本文将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话》栏目会话文本为实证,解析电视谈话节目的话语结构,解读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话语角色,具体探讨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话语策略以及主持人在谈话过程中所使用的礼貌和合作等语用原则。  相似文献   

15.
何婕 《新闻大学》2000,(1):76-77
《东视广角》是东方电视台的一栏深度报道节目,诞生于东方电视台开播之日。该栏目诞生至今在节目形式上发生过诸多变化,但是最近1999年8月31日的一次改版却体现了电视从业人员对于电视深度报道的思考和探索。 深度报道原来是报纸的强项,而电视深度报道的崛起当首推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和《东方时空》的“时空报道”。这几个栏目充分运  相似文献   

16.
电视这种媒体与广播、报纸相比,它是一种直观性、形象性媒介;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河南电视台《中原焦点》、《周日观察》是深度报道节目。这种节目很大部分是由记者通过现场采访完成的,节目的访谈分量是很重的。这种深度报道由于结构复杂、事实情节较多,很容易走入让观众看不懂或很抽象的怪圈。如何使访谈分量很重的深度报道有一张生动的面孔,完全取决于访谈的效果。所以记者的现场采访必须具象化,发挥电视这一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明白了这一点,记者在采访中才能自觉地运用电视的特征,为新闻信息的传播寻找到形象化的方式,避免虽思想深刻而语言却晦涩、抽象的问题,尽可能多地提供给观众可听可看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丰吉 《新闻世界》2004,(7):23-24
目前,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已被新闻界公认为中国电视调查节目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王志,作为这一节目的记和主持人,其“音容笑貌”早已家喻户晓。其工作效率之高,工作地点变化之变,作为同行,笔是完全可以想象到的。笔对他的采访.几乎是在“断续”中进行完的:今天谈半小时.明天又电话聊二十分钟……在电视  相似文献   

18.
姜依文 《现代传播》2001,(3):125-126
今年5月19日至20日,《新闻调查》开播5周年电视深度报道研讨会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这次研讨会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和北京广播学院《现代传播》主办,清华大学传播系和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协办。全国20多家电视台深度报道栏目的制片人,来自情华、北大、北广、北师大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和在校学生,与《新闻调查》的全体人员一起,就《新闻调查》的探索和电视深度报道的样式、深度、走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举行了以清华大学传播系和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为《新闻调查》教学实践基地的持牌仪式。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口号,以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为目标,以制作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崇尚理性、平衡、深入的报道风格,在屏幕风格上独树一帜,受到业界、学术界和观众的一致赞誉。《新闻调查》节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叙事艺术,本文希望从叙事学及传播学角度对其叙事要素进行研究,尝试探讨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20.
张晓明 《视听界》2011,(6):42-44
说起电视新闻中的调查类节目,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央视名牌栏目《新闻调查》。该栏目自1996年开播以来,对某些新闻热点问题和社会敏感问题进行调查取证、分析和透视,资深的记者队伍,娴熟的电视手法,使其一度成为国内电视新闻调查节目的一面旗帜。不过,电视新闻调查并非只有这一种模式。在日常生活中,社会热点、新闻事件不断出现,需要媒体,特别是城市台、地面频道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快速反应,迅速解读,深挖观众需要的内容,为受众提供“快消品”。相对于央视的《新闻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