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缩微     
媒体走向市场 是当前我国传媒 业最大的政治 喻国明在《南方电视学刊》第1期上撰文说,一谈到传媒为什么要进入并有效地占有传播市场,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指向的是经济。然而,对于我国的传媒业而言,这其实更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要求。什么是传播市场?从现代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市场是建立在社会注意力资源的基础上的。传播的竞争,就其本质而言,是传播媒体对社会和资源的分割、吸纳、竞争与维系。因此,失去市场,便意味着失去对社会注意力资源的占有。不言而喻,当一个有着政治追求的媒体在市场上呈现弱势化趋势的时候,其在政治…  相似文献   

2.
论文缩微     
报业集团创新需要 解决的十个问题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陆炳炎在《中国记者》2003年第1期上撰文说,在当前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过程中,联系媒体的实际,我们认为,报业集团改革创新需要解决十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文缩微     
改革新闻内涵和 传播方式将是新一轮新闻改革重点 李良荣、刘晓红在《新闻记者》第5期上撰文说,新一轮新闻改革的重点将是新闻,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以尊重宪法所赋予的公民的知晓权为出发点,坚持新闻和新闻报道“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也就是说,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公民能够通过公开的渠道公平地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通过公开的渠道公正地表达他们的意见。 这要求大大增加新闻报道的信息量。除国家机密之外,凡是涉及到公众利益、涉及到企业决策的重大信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从政府决策到时事,都应该在新闻媒体…  相似文献   

4.
论文缩微     
舆论监督与监督舆论 常歌在《新闻论坛》上撰文论述,舆论监督具备了沟通法律与道德的中介功能。就监督的对象来看,舆论监督直接面对的是各级行政执法部门、经济部门、社会百态;就舆论监督的功能来看,权力阶层的违法行为与社会不法行为正是通过舆论监督昭然于世,或受法律制裁,或受道德谴责。 舆论监督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没有民主的舆论氛围和法律的有力保护,舆论监督的进程注定是漫长而艰难的。舆论监督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把“双刃剑”。舆论监督与监督下的舆论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两种权利与义务。既然是在民主与法…  相似文献   

5.
6.
论文小语     
看一些青年人的文稿,甚或已经发表的作品,总感他们太不讲究语言,对语言的要求仅是刚刚达意而已,差不多把故事说明白而已。他们的语言就总是显得粗糙,草率,叫人看着不舒服。殊不知达意只是对文学语言的起码要求,还应当简洁,生动,有节奏,有韵味。语言的感染力往往仰仗后者,作品的艺术性往往体现在后者,朋友相聚时,常听到些市井  相似文献   

7.
论文缩微     
钱季平在《新闻知识》1998年第11期撰文指出,综合性日报如何既扩版增容,又不增加读者和报纸的经济负担?组合套报是一条可行的思路。首先是报纸板块化,各类报道内容的版面位置大体固定。这既便于报纸安排内容,又便于读者阅读时选择。第二步则是发行中尤其是零售时“化整为零,灵活组合”,一份报纸的几大板块内容由读者在订阅或零买时各取所需。文章最后说,对综合性日报来说,尽可能保证读者以最经济的费用读到最有用、最感兴趣、最可信的报道,这始终是报业竞争求生存、谋发展之道。“多版组合,一报多套”的思路是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  相似文献   

8.
论文缩微     
名人新闻泛滥 损害新闻品质 杨子在《新闻记者》杂志2003年第8期上撰文说,伏明霞和梁锦松恋爱、结婚是新闻吗?张朝阳和王石攀登珠峰是新闻吗?萨达姆的女儿要求去英国避难是新  相似文献   

9.
论文缩微     
近些近些再近些 刘斌在《新闻记者》杂志2003年第12期上撰文说,坚持“三贴近”原则是提高新闻宣传质量与水平的立足点和突破口。“三贴近”应该落实到采访和写作两个环节上,只有先做到了采访上的“三贴近”,才有可能做到写作上的“三贴近”。  相似文献   

10.
论文缩微     
媒体移动化是大趋势2007年第4期《中国记者》发表该刊评论员文章说,观察近期传媒领域诸多变化,梳理诸多新传媒形态,以系统的眼光分析数字技术发展,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判断:媒体移动化是大趋势。它需要主流媒体高度关切,从战略层面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论文缩微     
起标题是一种再创造 迟国维在《新闻三昧》杂志2004年第11期上撰文说,看报看题。标题应成为读者选择新闻信息的向导,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知晓报道的新闻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论文缩微     
怎样提高报纸的影响力周志懿在《今传媒》杂志2005年第6期上撰文说,当前国内报业市场,报纸影响力已潜移默化地成为专业人士衡量报纸生存状态的重要标准。报纸的影响力实际上是指报纸以一种自己的方式左右他人行为的能力,其本质是一种控制力,即报纸对受众在认知、倾向、意见、态度以及行为决策等方面的作用。从根本上认识报纸影响力的决定力量、形成过程及怎样驾驭使影响力转化成有效生产力是当前报人面临的首当其冲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论文缩微     
党报经济新闻 采写的“辩证法” 陈家根在《传媒观察》杂志2004年第4期上撰文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和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方式,不再简单地依靠行政手段,而主要是通过法律的、经济的手段以及信息的引导来  相似文献   

14.
论文缩微     
《新闻前哨》2004,(8):79-79
用新闻的眼光 看新闻摄影 赵力军在《中华新闻报》上撰文说,承认新闻摄影是运用摄影手段作现场纪实的新闻报道形式,却又把它归类到造型艺术的一种摄影艺术,这种观点在新闻摄影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人在进行新闻摄影采访时,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艺术创作的手段,把新闻采访当作了艺术创作。用艺术的眼光看新闻摄影,就能将普通的生活形象转化成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这似乎是新闻摄影记  相似文献   

15.
论文推介     
用可持续发展观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束漫.图书情报工作,质量受控学科信息门户研究.王建涛。胡明玲.图书情报工作,基于智能信息处理的数字图书馆网络资源建设实践.宋丽哲等.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数字出版物技术措施的法律保障研究.杨海平.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用户认知视野中的情报检索.唐宇萍.情报理论与实践,企业危机公关与竞争情报.赵刚等.情报理论与实践,不良短信息污染的处理.宗诚。张孝义.情报科学,虚拟企业盟主动态管理过程中信息活动和信息流分析.林健等.情报科学,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精益创新总体战略框架研究.毕新华。历娜.情报科学,面向空间信息分析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杜慧敏.情报科学。  相似文献   

16.
论文微缩     
死的是纸,活的是报朱夏炎在2007年8月(下)《新闻爱好者》发表文章说,就报纸而言,今后纸媒这种传播形式必定会不断萎缩乃至消亡,可报纸的灵魂——报道,以及报道体现出的思想和观点,肯定会以新的载体来表达。概括地说,就是"死的是纸,活的是报"。作者说,当前我国网民数达到1.62亿人,手机用户突破6亿户。谁能将这些未来"话语权"的拥有者掌握在  相似文献   

17.
论文缩微     
关键是新闻价值观的创新吴小钢在2006年第4期《新闻实践》发表《关键是新闻价值观的创新》一文说,新闻价值观是关于衡量事实能否构成新闻的客观标准的看法和观点, 这是办报的一个核心问题。但新闻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坚持与时俱进,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新闻价值观,改变在文件中寻找观点,在生活中寻找案例,按图索骥式的报道习  相似文献   

18.
论文缩微     
今年8月3日-5日,由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在北京召开,5日出版的《中国新闻出版报》刊登了部分领导与媒体负责人就“全面创新,科学发展观引领报业转型”、“融合发展,多元传播环境中的新技术与新媒体”两大主题发表的演讲,特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9.
论文缩微     
片面强调新闻媒体靠市场生存是不妥的《中华新闻报》第273期刊登岳平的“新闻点评”,文章说,某部委的一家报纸去年 12月 30日在题为《中国报刊面临“下海”》的报道中,发表几位新闻学术研究方面的专家对报刊改革的一些观点。其中有些片面强调新闻媒体靠市场生存的提法是不妥的。例如,报刊业调整是市场化的要求,实际上是个资产重组的过程,应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我国目前对媒体投资有很多限制,不同传播形式的媒体,报刊、广播、电视、出版社等不能进行重组,这不利于媒体产业的发展。从长远看,任何报纸都要靠市场生存和发行,公…  相似文献   

20.
论文缩微     
应对挑战,中国新闻传播业直面 WTO 丁柏铨、胡在第5期《中国记者》上撰文说,传统传媒必须直面中国加入WTO后网络传媒的高速发展。传统传媒应当在内容开发和策划上寻求突破;从传媒发展的新动向上来说,传统传媒走向媒介联盟的可能性正日益加大。在文化层面上,未来传媒的发展趋势大致为:第一,划分受众群,进行分众传播;第二,心理缓释功能将进一步加强;第三,理性地认识外来文化的冲击力,对外来文化保持一份清醒。 树立品牌意识 办好党报专刊 白华、耿嘉在《中华新闻报·编采业务》专版上撰文说,改革开放以来,党报无论从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