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记协主办的首届“现场短新闻”评奖,取得了成功,并将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开展这项评奖活动。但是,究竟什么是“现场短新闻”,许多人并不十分清楚。我想是否可以做如下表述:记者(作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捕捉住的一个凝聚信息、富有特征的场面或片断,不枝不蔓,不追前溯后地再现于形象描摹中的纪实性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新闻     
全国记协举办第二届《现场短新闻》评奖活动中国记协近日发出通知,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展第二届“现场短新闻”评奖活动,以鼓励新闻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基层采写第一手现场短新闻作品。参评单位由第一届的首都主要新闻单位扩大到省、部级以上单位主办的新闻机构,包括中央新闻单  相似文献   

3.
1990年,中国新闻界出现一股“短新闻热”。新年伊始,首都10余家大报在开辟不久的专栏里,刊登了大量现场短新闻,响应中国记协发起组织的现场短新闻评奖活动。6月12日,现场短新闻评奖在京揭晓。20多天后,新华出版社推出《现场短新闻——首届评选获奖作品集》。8月13日,由张持坚、蒋耀波、谢金虎选编的《新华社中青年记者短新闻选评》在哈尔滨举行首发式。……短新闻为什么会受到如此青睐?在这个首发式之后举行的新华社短新闻研讨会上,27位出席者带着自己的论文,从诸多角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去年10月,由中国记协组织北京21家新闻、广播、电视单位举行了“现场短新闻”首届评奖活动,今年又确定第二届评奖活动将在更大范围内展开,这给我国新闻、广播、吹来了一股清新可喜之风,受到了广大受众的热烈欢迎。眼下的问题是,我们确有必要对“现场短新闻”的界说及其相关的一些问题,从众说纷纭中求得一个比较科学的解释。现场短新闻是一种值得大力倡导的报道方式应该说,现场短新闻作为一种报道方式并非始于今日,在我国的无产阶级报业史上早就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由毛泽东同志作为主要奠基人的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诞生于激烈的阶级搏斗  相似文献   

5.
首届“现场短新闻”评选获得成功,使我想起了一个思考已久的问题——好新闻评选也应该设“编辑奖”。“现场短新闻”评选活动,确实是提高记者素质的好办法之一。但提高新闻队伍的素质,不光是提高记者的业务能力,也要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如果在新闻评奖活动中设立“编辑奖”,无疑会对编辑业务的提高,起一定的作用。一般说来,优秀新闻的产生,离不开编辑的智慧和心血。“现场短新闻”获奖作者孙毅在谈采写  相似文献   

6.
首届“现场短新闻”评选获得成功,使我想起了一个思考已久的问题——好新闻评选也应该设“编辑奖”。“现场短新闻”评选活动,确实是提高记者素质的好办法之一。但提高新闻队伍的素质,不光是提高记者的业务能力,也要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如果在新闻评奖活动中设立“编辑奖”,无疑会对编辑业务的提高、起一定的作用。一般说来,优秀新闻的产生,离不开编辑的智慧和心血。“现场短新闻”获奖作者孙毅在谈采写  相似文献   

7.
自中国记协倡导开展“现场短新闻”的评奖活动以来,至今已有年余。对于什么是现场短新闻及其相关的一些问题,在新闻界仍众说纷纭,对此,我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一)现场短新闻是不是一种新兴的新闻文体?我认为,现场短新闻不是新兴的新闻文体,而是一种值得大力提倡的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8.
11月15日至17日,被与会者一致认为“见解纷呈、气氛活跃”的现场短新闻研讨会”,在山西大同召开。参加研讨的人员,既有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又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新闻工作者,大家围绕现场短新闻的界定、特征、要素以及提倡现场短新闻的意义、采写现场短新闻的方法,交流了经验和看法。与会者充分肯定了新闻界刚刚掀起了采写、评奖现场短新闻的活动,呼吁更多的记者和编辑们把视线转移到  相似文献   

9.
开展“现场短新闻”评奖活动以来,许多记者在改革和改进新闻写作上有了明显进步。在语言的运用上也能适应“现场短新闻”的高度凝练、掷地有声的要求。语言是记者采写好“现场短新闻”的一个基本功。好的语言要有性格光辉有经验的记者,在语言运用上不是走捷径,拾人牙慧,而是努力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和风格。中央电视台录制的获得二等奖的现场短新闻:《江泽民等节日慰问在岗职工》,运用同期声现场对话,其语言就很有特色: 总书记:广播员就坐在这儿?  相似文献   

10.
中国记协近日发出通知,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展第二届“现场短新闻”评奖活动。参评单位包括中央新闻单位,中央、国务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部委级(或相当于部委级)、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主办的报纸,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参加这届评奖活动的作品应为1990月7月1日到1991年6月30日刊播的优秀现场短新  相似文献   

11.
让消息唱好主角岳凤先正视消息的现状“泥牛入海无消息”。用这句俏语比喻时下新闻载体的消息劣、缺现象,并天戏虐之意。消息的劣、缺,可以从全国高层次的新闻评奖中得到印证。在全国首届“现场短新闻”的评奖中,荣获一等奖的5篇新闻作品,竟没有一篇消息。在第一届“...  相似文献   

12.
现场短新闻是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新闻改革的产物。然而近几年现场短新闻似乎并不为新闻界看好,在一些新闻评奖中亦取消了现场短新闻的奖项。这大概在于现场短新闻自首倡以来没能涌现出大批大家公认的熟文本;再则可能是一些新闻界人士认为现场短新闻与新闻特写在体裁上差别不大,没有必要再自立门户。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觉得尤其需要对现场短新闻从理论建构层面和写作实践层面进行系统的梳理。一、关于现场短新闻的“界说”问题界说是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现场短新闻自诞生起,就界说纷纭,使人莫衷一是。我们对现场短新闻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自1989年10月中央宣传部的领导提出大力倡导采写现场短新闻以来,我国新闻界现场短新闻的采写已蔚然成风,产生了一批有声有色、颇有影响的佳作,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好评。这其中有多种多样的原因,而现场短新闻在写作形式上的独特之处也是引发这种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李瑞环同志在首届“现场短新闻评奖”颁奖大会上指出,现场短新闻具有真、新、活、短四大特点,其中新、活、短三项都涉及到这种体裁的写作形式。这里,我们想探讨一下现场短新闻写作中的一个方面,即现场短新闻的开头与结尾。在这方面,现场短新闻有充分条件摆脱一般消息写作  相似文献   

14.
书讯     
由第二届全国“现场短新闻”评奖办公室推荐、中国记协国内部和人民铁道报社共同编辑的《现场短新闻研讨集萃》,即将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在大同联合召开的现场短新闻研讨会成果的荟萃,其中有专家、学者的精辟论述和分析,也有首届获奖作者的心得结晶。徐惟诚为本书写了前言,邵华泽为本书写了专文。(宗)  相似文献   

15.
短新闻在我国新闻界突然交上了好运: 1989年10月,中国记协发起现场短新闻评奖活动。1990年7月,这一评奖活动又从首都新闻单位扩展到全国。现场短新闻发奖大会之后,新华出版社仅用了20多天就赶排出首届现场短新闻获奖作品集,紧接着,几位年轻记者编辑的《新华社中青年记者短新闻选萃》又举行了首发式。与此同时,许多新闻单位纷纷召开以短新闻为中心议题的新闻研讨会。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促使短新闻繁荣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6.
在1990年八九月间,笔者曾就第一届现场短新闻的评奖实践,在《新闻出版报》上谈到过现场短新闻的界说问题。如今随着对现场短新闻研究的深入,笔者想就新闻界的一些不同看法再谈点个人的认识。有的同志就现场短新闻的三个要素——新闻价值要高、现场感要强、篇幅要短小,提出了一个“现场+短+新闻”的界说。这个界说有可取之处,它简明易懂,而且三个必备要素提得很明确。但作为界说,在内涵上不够完备,不能准确地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试想,有现场感的短新闻能等同于现场短新闻吗?现场短新闻一个必不可少的特性是:新闻事实的主体必须是现场发生的,它的新闻价值与现场事实是融为一体的。有些新闻有新闻价值,篇幅短,也有现场感,但其事实的主体并非作者所目击或并非此时此地的现场发生的,是不能冠此称谓的。因而现场短新闻这个概念的内涵,绝非“现场、短、新闻”三者的机械揉合。像汉语的  相似文献   

17.
自从中国记协主办第一届“现场短新闻”评奖活动以来,现场短新闻已受到许多新闻单位的重视,已成为报纸上常见的新闻报道形式。这一年多来,众多的现场短新闻,为引导正确舆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对推进新闻改革,改进采访作风和新闻文风,锻炼新闻队伍,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些优秀的现场短新闻,不只使读者从中获得思想上的教益,还由于它真实感强,反映迅  相似文献   

18.
简讯     
中国记协发出通知,将在全国更大范围开展第二届“现场短新闻”评奖活动。参评单位由首都主要新闻单位扩大到省、部级以上(包括计划单列市)单位主办的新闻机构。这届将评选1990午7月1  相似文献   

19.
一如春风春雨吹洒而来,现场短新闻的兴起,给新闻改革和实践带来生机,使新闻更加走近实际,群众爱看爱听这些鲜灵灵的新闻。在全国性和地方性的“现场短新闻评奖”中,涌现出不少佳作名篇,篇篇都展现出一个鲜明而生动的世界的片断,令人欣喜。我在一篇文章里说过这样的意思,事物有热有冷,但采写现场短新闻的热乎劲儿不能凉。在这里我再加一句,永远不能凉,要热下去。中国新闻界要风光起来,记者要成为一流记者,必须热衷于抓现场短新闻。  相似文献   

20.
自中国记协倡导开展“现场短新闻”的评奖活动以来,至今已有年余。对于什么是现场短新闻及其相关的一些问题,在新闻界仍众说纷纭,对此,我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现场短新闻是不是一种新兴的新闻文体? 我认为,现场短新闻不是新兴的新闻文体,而是一种值得大力提倡的报道方式。从历史上看,这种报道并不是始于今日,过去早就有了。革命战争年代的战地通讯,就是这类报道。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