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陈海燕 《现代传播》2015,(3):156-157
当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发生时,媒体的责任如何体现?2014年3月以来,在昆明、乌鲁木齐、广州连续发生的暴恐事件,不仅一再敲响公共安全的警钟,也给传统媒体如何应对公共危机展开了高难度考卷。以时事评论见长的《直播港澳台》系列节目,就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公共安全事件的报道中,运用好新闻评论这把"利剑"——汇聚舆情、释放情绪,引导危机缓解,提高应对能力。本文尝试分析《直播港澳台》2014年以来对几起"暴恐"事件的报道,力求为传统媒体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2.
保障公共安全是一件安国利民的大事。新闻舆论在保障公共安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可以也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正是因为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舆论力量对于保障公共安全所能发挥的作用,相应地,人们就会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新闻媒介体现出更高的应对水平和系统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突发公共事件是危及人民群众整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可谓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社会关切。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政府如何向社会发布信息是一门艺术和学问。这方面应避免陷入认识和方法上的误区。政府发布与公共事件相关的信息时,应"早说事实、慎说原因、细说道理"。  相似文献   

4.
突发性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我国已进入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期,其原因有二:其一是自然因素,我国地缘辽阔,跨经纬度大,自然现象多变,经常会出现南方洪涝北方旱灾之类的自然灾害.其二是社会因素,转型期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各种矛盾不断碰撞,基尼系数愈加拉大,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愈加活跃,大众迫切期望政治体制改革和阶层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社会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冲突对撞,也导致了突发性公共事件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组织对于利益的过度追求、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执行不得力等原因,这些年我国公共危机事件不断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以及公共安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公共危机事件是指在较广范围内发生的危害公众利益的危机事件,它波及面广、危害性大,具有突发性,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成为媒体重点关注的一个话题。各种媒体都在公共危机事件传播中从不同角度进行报道,促进了公共危机事件的解决与处理。  相似文献   

6.
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特点与完善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锐 《中国档案》2006,(2):12-13
重大突发事件是对危害公共安全的、难以预测突发事件的通称。重大突发事件档案即人们在预防、应对,抗御及善后处置由各种天灾人祸造成的重大突发事件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真实历史记录。深入了解与掌握突发公共安争事件档案的特点与规律,对于形成、积累、管理、利用好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档案,进而探索总结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得失成败与经验教训,增强社会应对处置危险肆虐的莆大突发事件的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公共危机事件,由于事发突然,原因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其变化方向、后果等常常难以准确预测和把握。而一些重大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往往涉及市场、环境、社会道德、法律、公共安全等多个方面,容易引发广泛的讨论并形成舆论焦点,需要及时应对。公益广告是谋求公众利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主要途径。如何发挥公益广告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引导功能,是  相似文献   

8.
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主体具有双重身份,传播的目的趋于多元化,但同时具备着传播内容自我消亡化等特点。政府处置突发性事件时机和方法失当,民众科学文化素养的缺失,新兴媒体语言的传播泛滥,法律法规不完善,打击力度不够是导致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严重的重要原因。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危害公共安全,损害公共利益,误导群众言论,损害政府形象;因此针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应对策,将有利于遏制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公共文化保障是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期间所提供的文化服务,发挥对突发公共事件积极处置对策的保障作用。文章讨论博物馆公共文化保障的意义、任务、原则和措施,分析博物馆承担公共文化保障的优势,指出博物馆公共文化保障能力,包括自我保护能力和博物馆文化项目产出及输送能力。博物馆公共文化保障作用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统筹调度,常态化准备与积累,持续做好能力建设,做好应急资源储备,建设并维护好保障渠道。在突发公共事件结束后,博物馆要有序退出突发公共事件期间的公共文化保障状态,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公共安全问题显露,公共安全事件频发。本文通过论述加强公共安全事件档案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加强公共安全事件档案建设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大观周刊》2013,(1):88-88
公共管理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管理涉及到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而新闻媒体在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理中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一方面让公众第一时间掌握事件的发生过程,政府的处理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因素。另一方面,新闻媒体的报道态度也体现出政府公信力的作为程度。社会的快速发展,使诱发公共危机的因素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2.
王亚楠  温志强 《传媒》2016,(15):89-91
近年来一些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开始进入公众视野,除了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和破坏性等特点,其解决过程还折射出另外一个问题,即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与媒体的互动。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政府和媒体应该保持良性互动,政府应提高对媒体的认识,主动沟通完善法制建设,搭建平台提升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社会经济深度转型,反映民众利益诉求的社会情绪极易在开放性、公共性、匿名性的微博平台上发酵,形成影响全社会的微博公共事件.涉及公共安全的事故灾难类事件几乎是每年舆论的爆点之一.本文梳理了2013—2016年发生的事故灾难类事件,基于新浪微博平台,选择并分析舆情热度较高的事故灾难公共事件传播与社会情绪共振及政府的舆情应对.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阅读心理学、图书馆社会学理论分析了"公共书屋"受追捧现象.提出"公共书屋"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人们为满足精神文化需求而对公共文化产业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图书馆发挥和提高社会化作用和程度的一种手段,是传统阅读文化与快餐文化交流与互动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突发公共事件媒体议题传播与公共领域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多种多样的社会矛盾也随之涌现,尤其是一些非常规的、威胁公共利益的事件的发生更呈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16.
张弛 《今传媒》2011,19(1):109-1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日渐深入,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整个社会也进入了现代化的重要转型期,也进入了"多风险社会",一些影响公共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内,从公共安全文化的角度去构建和谐社会,是保障社会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7.
档案部门建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档案有利于防范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本文通过分析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档案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提出了档案部门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档案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化权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公共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权利是人们通过文化活动获得利益的权利.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基本途径.公共图书馆属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之一,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对保障公民文化权利具有重要意义.公共图书馆属于"价值性产品",若采取市场化方式提供就会出现公平与效率相背离的问题.因此,政府应该成为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责任主体.参考文献13.  相似文献   

19.
刘涛 《当代传播》2012,(2):23-26
视觉性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文化主因,社会争议建构与公共议题再现同样转向图像化表征。综观近三年中国极具影响力的6起指向环境问题的公民权利事件,以风景照片、政治漫画与新闻摄影为修辞方式的图像事件成为环境主义者轮番征用的社会动员途径。环境主义者借助图像事件这一批判性修辞策略构造了人们诠释、想象并重构生态秩序的基本途径,以此唤起通往绿色公共领域的公民行动,并最终完成对"生态中心主义"环境伦理的隐性书写和公共传播,这是视觉文化时代公共议题构造的一种极具后现代特征的公共修辞形式。  相似文献   

20.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从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的释义可以看出,突发公共事件,往往影响公众的安全甚至生存,同时,由于其突发性,政府来不及应对,大众不能及时了解真相,极易引起社会恐慌,因此,媒体的及时报道既是出于追逐新闻的本能,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