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心与人生》是梁漱溟晚年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可以说是标志着梁漱溟文化理论最高峰的一部著作.《人心与人生》不仅耗费了梁漱溟50年的精力,其出版过程也是一波三折.我们回顾这部著作的出版历程,或许可以见证一代哲人的精神风骨.  相似文献   

2.
<正>梁漱溟(1893—1988)是我国现代著名思想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在长期的理论研究与生活实践中,梁漱溟形成了博大精深、特色鲜明的教育思想,主张通过有效得当的德育方式,提高国民的精神素质。一、梁漱溟德育思想的形成过程1893年,梁漱溟出生于北京。10岁时,梁漱溟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居于中等以下的  相似文献   

3.
<正>梁漱溟(1893—1988),著名国学大师、教育教、哲学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和爱国民主人士,有着"中国最后一位儒家"的赞誉。梁漱溟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六岁开始读书,但却不会穿衣裤;一共曾在4所小学就读,学的全是ABCD;仅有中学学历,却受到蔡元培赏识,被邀请到北京大学讲授印度哲学;在城市出生长大,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期,梁漱溟提出了一系列的乡村建设理论,并且在山东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乡村建设工作实践,对于改造我国现代乡村与中国社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1]22.作为乡村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梁漱溟提出的教育思想理论是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汲取西方国家文明的精髓,并且在教育工作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因此具有特殊的个性与多元内涵,对我们现代农村教育改革工作开展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借鉴与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祖籍广西桂林,1893年10月18日出生于北京.梁漱溟作为一代宗师,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仅中学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教印度哲学7年,成为了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在山东7年,梁漱溟成为中国乡村建设的代表人物,是个有个性、有骨气的中国现代文化名人;始终说真话,长年茹素且不蓄发,被人称为"不穿袈裟的和尚".  相似文献   

6.
曹立新 《新闻记者》2004,2(3):60-61
梁漱溟(1893~1988)自称不是学问中人,而是问题中人,他一生思考的中心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人生问题;一个是社会问题。与学问中人不同的是,对于所思考问题的求解,梁漱溟主要通过的是自学方式。①1942年10月,在为《桂林自学月刊》撰写的自述自学经历的文章中,梁漱溟多次提及报刊,“  相似文献   

7.
梁漱溟是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活动的代表人物,他的乡村教育思想注重中西方文化的结合,并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得到真知,因此说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具有丰富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梁漱溟是中国近现代极富个性的大儒,本文关注其对作为构建现代国家必备要素的“法制”的态度。从新中国成立这一时间节点入手,解读建国前和建国后梁漱溟法制思想前消极后积极、前排斥后参与、前悲观后乐观的变化,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说明以国、共执政的巨大反差为外因,以梁的人生目标和自身实践为内因,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使梁漱溟完成了建国前后法治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青年记者》2016,(3):11-12
1918年11月7日,梁巨川出门前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梁巨川说:“能好就好啊.”说罢,就离开了家,为了一个时代远去的背影…… 2015年也正在远去,它的背影如此让人留恋.新常态下的中国和世界一道,在曲折中坚定前行.  相似文献   

10.
李露 《兰台世界》2016,(4):90-92
梁漱溟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时期梁漱溟最重要的文化思想成就是其创建了将西方哲学、佛教哲学与中国儒家哲学相融合的"新孔学",开启了现代新儒家,提出了独到的文化哲学理论和"三个路径样法"的东西文化比较观。今天我们重新反思五四时期梁漱溟的文化思想,对于建构中国现代新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4,(10):68-68
★《梁漱溟先生论儒佛道》 作者:梁漱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3月 定价:19.8元 在一代国学大师梁漱溟看 来,儒、佛、道三家都是关于 人身修养的一种学问,而不仅 仅是哲学思想,其根本精神在“力行实践”。本书收录的文章均强调这一根本精神, 同时也指出了儒家修养实践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广西桂林人,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着,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化救国的代表人物。1931年至1937年他在山东邹平县进行乡村建设试验,与邹平县结下了不解之缘。邹平县档案馆经10余年的努力征集,建立了"梁漱溟与邹平乡村建设运动全宗",计有生平类、论著墨迹类、乡村建设类、实验县类、研讨会类、声像类及其他类等七类档案资料,为研讨梁漱溟及其乡村建设活动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梁漱溟先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为研究对象来追忆近一个世纪前的历史人物梁漱溟和他的思想实践活动,并且尽可能地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运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期,学生狂飙突进,火烧赵家接,荻一片赞扬声,唯梁漱溟告诫:选可能侵犯公民权.上世纪50年代,梁漱溟又因不同意见当面顶撞领导人.他既得罪权力,也得罪群众,不分门派,不站队伍,不分贵贱,谁不对就质疑谁.五四运动宣扬的是民主、科学,激情的学生们依然对民主的最基本层次——公民权,认识模糊.或许,原因之一是当时尚赴启蒙阶段,人们对“公民”二字比较陌生.  相似文献   

15.
梁漱溟(1893-1988)先生原名焕鼎,字寿铭,祖籍广西桂林,出生地为北京.梁氏原为元代宗室贴木尔的后裔,属"世代诗礼仕宦"之家.梁漱溟一生历经清末变法、辛亥革命、国民党统治、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时期,可谓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见证人.梁漱溟一生著作等身,主要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1)、<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1931)、<乡村建设理论>(1936)、<中国文化要义>(1949)、<人心与人生>(1980)等,梁先生思想博大精深,学术颇有建树,对我国学术界影响深远,被世人称为"中国最后的儒家".梁先生且虔诚信佛,自称他一生所忙碌的事业,都是以出世者悲天悯人的心肠,从事入世工作.他积极开展了许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活动,本文仅取部分事件加以述评.  相似文献   

16.
梁漱溟的元配黄靖贤1934年夏天因难产病逝于邹平。他们1921年结婚,共同生活14年,生有两个儿子。按照梁漱溟后来的回忆,他们婚后若干年,关系一般,只是在最后两年,是他们关系最好的时  相似文献   

17.
梁漱溟的"造社会"论断,促进了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梁漱溟创新理念,开辟了一条"自下而上"转变社会结构方式的道路。本文介绍了梁漱溟为近代中国发展道路做出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正>20世纪初期,梁漱溟提出了一系列的乡村建设理论,并且在山东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乡村建设工作实践,对于改造我国现代乡村与中国社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1]22。作为乡村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梁漱溟提出的教育思想理论是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汲取西方国家文明的精髓,并且在教育工作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因此具有特殊的个性与多元内涵,对我们现代农村教育改革工作开展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  相似文献   

19.
1938年1月,在延安,屋外严寒逼人,屋内温暖如春,毛泽东与梁漱溟作彻夜长谈……  相似文献   

20.
吾曹不出如苍生何——梁漱溟晚年口述/梁漱溟、[美]艾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0艾恺教授曾于1980年首次访问梁漱溟先生,访谈录音文字整理稿曾以《这个世界会好吗?》为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