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李琪 《今传媒》2011,(9):135-136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必须高举"新闻自由"的旗帜,打到"媒介垄断"此类不公平媒介现象;也并不意味着需要一味强调更加高效地传播客观信息,形成新闻自由的国度,从而抵制政府和企业的"宣传"。网众传播的加入,对受众的媒介素质是一个考量,对从事大众传播的新闻媒介的自身发展也是一个考验。本文挖掘了以上的两对媒介矛盾,用制衡与发展的观点,讨论新媒体时代媒介发展之趋势。  相似文献   

2.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依存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媒介世界而言。任何一种重大媒介技术的形成和发展都意味着相当大程度上媒介利益、媒介关系和传播格局的重构与再造。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成熟。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新媒体带来的传播格局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传统媒体的生存。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作为一把“双刃剑”。新媒体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两者间唇亡齿寒的相互依存局势成了当下的传播现实。本文将全面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3.
丝绸之路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媒介传播技术的发展,丝绸之路也立足新媒体背景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概况,采用文本分析法研究丝绸之路文化创新传播的不足,同时探究新媒体背景下其创新传播策略,从政策完善、内容生产和传播渠道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实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文化交流中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4.
江宾 《今传媒》2023,(1):66-68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以手机为重要媒介的新媒体时代已然来临,这也意味着未来将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新兴媒体平台。在此背景下,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在传播方法及内容上必然会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这也对传统媒体新闻记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不断夯实自身的媒介素养,尽快投入到全新的工作模式中,以此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本文对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媒介素养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传统媒体转型升级提供相应的借鉴,实现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宋双峰 《今传媒》2006,10(11):22-24
媒介和媒介批评,是对共存的孪生胎。媒介的蓬勃壮大,是媒介批评发展的基础。英国是新闻业出现最早的国家,也是争取新闻自由最早的国家。然而,现代意义上的新闻自由,到了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才受到普遍认可和尊重。这之前,并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媒介批评,英国的封建统治者建立了严格的新闻传播管制制度,对新闻业大加钳制。随着新闻自由理念的播撒,新闻事业蓬勃发展,媒介批评也随之展开。报刊鉴定家威廉·科贝特18世纪末辉格党人政论家埃得蒙·伯格将大众传媒称为“第四等级”,认为其作用比贵族、教士、平民三个等级加在一起还重要,这是…  相似文献   

6.
随媒介技术的不断更迭与演进,媒介传播技术的变迁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发展空间.以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技术、博客、IPTV技术、微博等新媒体传播形态层出不穷,加速了社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步伐.尤其是微博的异军突起,建构了—个以“碎片之链”为新形态的“微传播时代”.  相似文献   

7.
哈罗德·英尼斯的“媒介偏向论”和保罗·利文森的“技术补救理论”为传播媒介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技术思维模式,解读了媒介形态的演化机制.媒介形态演化遵循空间性能突破,导致媒介时空失衡、时间性能补救失衡的发展路径.以此理论为基础,媒介可按照不同时代的传播时空性能进行划分,当下的各种新媒体可看做拥有类似时空性能的一个媒介群体,新媒介群实现了对传统电子媒介空间偏向性能的时间平衡补救,从技术上为人类传播系统的时间空间性能平衡提供了可能性.同时,文章提出按照英尼斯和利文森的理论,在狭义相对论的视野下,未来传播媒介难以形成对空间性能的再次突破,这也就意味着当前的媒介系统的技术时空平衡是带有终结性的,这种时间和空间性能的平衡状态将是未来传播媒介的演化基础.  相似文献   

8.
医患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础的人际关系,以病人为本的医患关系是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及网络论坛等参与式媒体正式成为主流媒体的补充,参与式媒体的一大特征——新闻自由也被越来越多人瞩目。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自由得到全新的发展和诠释,本文将概述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自由,重点讨论新媒体时代新闻自由对医患关系的双刃剑作用及如何充分发挥其对医患关系的正效应,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人们对文化、信息的需求也日益提升。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作为传播工具的媒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激变,无论是传播内容还是形式.无论是传播功能还是产业发展,无论是媒介生态还是技术水平,都已千变万化,今非昔比。尤其是新媒体的出现和崛起,更像是媒介的一场“十月革命”,  相似文献   

10.
赵雪芳 《东南传播》2020,(8):105-107
我国媒介发展历史可分为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和泛众传播时代,传统媒体时代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是由少数人掌控的单向传播的时代;新媒体时代是分众、双向、去中心化的传播时代;泛众传播时代是我们正在面临和即将迎来的媒介时代,是沉浸式的传播时代。在媒介发展的历程中,媒介与人的关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从人使用媒介、人与媒介相互作用,到人与媒介共生,本文将基于异化理论探析这三个媒介时代媒介与人的关系变革。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时代、移动终端裹挟着新的话语方式、传播方式带领人们进入"微时代",从而滋生出各种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的新的艺术形式,微电影就是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至今为止,对新媒体的概念界定并不统一,比较常见的说法,如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个界定明显倾向于传播的发起者与接收者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则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而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新媒体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放弃纸媒等传统媒介形式,接受"短、精、碎"的新媒体语境,发着微信、读着微小说、看着微电影.在种种现象的背后,除了信息科技发达恰好迎合了年轻一代时间紧凑、碎片阅读习惯这一显著原因之外,后现代文化时代的悄然来临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后现代语境下考量和重新审视新媒体以及其派生物微电影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2.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使话语权在实时互动的新媒体环境中跨越式发展.新闻媒体的权利也进一步增强,它们不仅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公共领域大众信息传播的全过程,也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了私人空间.当“媒介权利”正向“媒介权力”演变着的时候,新闻媒体对话语权究竟有怎样的影响?本文以郭德纲事件为例,试从传播技术、媒介权利、媒介伦理和传播特点等方面,分析和说明新闻媒体对话语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如今,新媒体媒介"三微一端"(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客户端)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一个新代言词。短(微)视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而生成的新媒体媒介,其不同于传统媒介,短视频的制作和传播门槛低,不需要专业的拍摄技巧,所传播内容符合现代大众吸收信息碎片化的特征,这就是为何当下短视频非常火爆的原因。本文对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和传播特点进行讨论,以抖音app为例,分析新媒体时代下短视频的新趋势、遇到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成为了时代的"新宠儿",与此同时各级广电媒介也在积极推动新媒体的建设,转变传统媒介的发展形势。在新媒体时代,社会舆论监督发生着重要的转变,全新的传播渠道、模式、理念提升着新闻舆论监督的成效力。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介舆论监督的"短板",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全面提升媒介融合的舆论监督力。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两岸关系变化,两岸传媒生态也出现新的变化。各具传播特色与风格的新媒体能够作为物质性基础给两岸新媒体生态提供新鲜血液以建立两岸“一身多形”的传媒矩阵。“看台海”建立的多形式媒介矩阵使两岸用户与媒介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发生改变。用户的情感,行动将纳入新媒体与两岸形象的建立之中。在传播方式上,两岸用户和“看台海”平台的融合逐渐形成双向的互动。新媒体矩阵中拥有多种特色的传播方式,两岸“文化的共同性”在多元的传播方式中举足轻重,也逐渐成为牵动两岸人民最核心的关系纽带。通过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两岸新媒体平台“看台海”的结构形成与用户互动的分析,试图理解当下两岸传播新生态。  相似文献   

16.
张帆 《今传媒》2016,(2):38-39
伴随着媒介技术发展而来的新媒体环境,给予了新闻自由极大的突破空间,同时出现了新闻侵权、媒介逼视、媒介暴力、媒介审判等现象.因此,强调相对自由的重要性,以及将道德与法律、自律与他律有机地相结合起来,规制并完善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自由尤显重要.媒体应恪守新闻专业主义和新闻职业道德,受众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社会规范和制度也应该规范完善.  相似文献   

17.
科学传播一直是活跃的研究领域,而大众媒体一直被视为科学传播的主要渠道,连接着科学与大众。在今天的新媒体时代里,新媒体影响着科学传播的范围、受众及效果,更重要的是,科学传播本身对媒介领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文章从新媒体发展出发,研究新媒体对科学传播的影响和在新媒体影响下产生的当代科学传播对媒介领域的影响,重点研究了当代科学传播带给媒介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微电影诞生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成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已日渐成为大众接收信息、传播文化的最重要的媒介载体和艺术形式之一,并开始逐渐影响社会主流价值观。微电影不仅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新的媒介工具,它在弘扬主流文化和价值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积极的作用。以当代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微电影与文化传播的关系,发挥微电影的媒介影响力和艺术感染力,对“清廉学校”建设及高校廉洁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普及带动了传播媒介形态及传播模式的转型,传统主流媒体与社会化媒体共存是新媒体传播时代的主要特点。媒介内容的生产也从单纯的由专业新闻工作者通过传统传播渠道发布,到现在由每个屏幕后的人在网络上发送信息,引起广泛关注与转发,进而引起传统媒体报道及再次传播。本文从新媒体时代公民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的表现入手,从公民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所担负的各个角色,阐述新媒体时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20.
1、范言直谏:在你眼里,新媒体时代的最本质特点是什么?我们如何才能在新时代时代活下来、活得好?
  左志坚:本质的特点是,自由传播。这种自由有两层含义:
  第一,摆脱了物理媒介的束缚,资讯不需要寄生在报纸和电视台这样的物理媒介中,而是如空气一般在互联网上自由流通,你想报纸的传递多麻烦;第二,没有购买这个环节,购买意味着资讯被“付费墙”围在了一个信息孤岛当中,只有打破这堵墙,才有进入信息世界的汪洋大海之中,抵达需要他的用户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