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王亮 《今传媒》2016,(3):10-11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对中亚各国的对外传播将由形象传播进入到战略传播的新常态.构建一套有针对性的陕西对中亚地区对外传播战略,是提高陕西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软实力和影响力、加快新丝绸之路建设、实现陕西与中亚各国民心相通的重要保障.在对中亚对外传播中,需要在对外传播理念、传播主体、传播媒介等方面做出积极调整,有效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主席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基础"。如何在"一带一路"新闻报道中,更有效地促进"民心相通",是我国新闻媒体的重要责任。由于不同国家在参与程度、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利益诉求等方面各有不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带一路"核心理念与实践的理解也不同,因而观点和态度也多种多样。怎样客观公正地报道"一带一路"?怎样与持误解、怀疑甚至反对观点的对象讨论"一带一路"的积极内涵?本文以对外传播和跨文化沟通的视角,探讨我国新闻媒体"一带一路"报道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宇 《传媒》2017,(13)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广播影视在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百花纷呈,人们往来频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其中,"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中宣部指导下从2013年开始实施的,旨在发挥广播影视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为广播影视国际传播提供了历史机遇,但中国广播影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和变革国际传播方式等方法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4.
关蕾 《东南传播》2023,(12):93-95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而相比之下,在国际话语权的掌握上却出现了迟滞的情况。我们在国际传播中应创新性地运用共情传播的策略,切实提升国际传播水平和传播效能,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实、全面、可信、可爱的中国形象,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促进民心相通,提高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公共文化是与民众接触最广泛、最贴近民心的文化类型,公共文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在推动文化认同、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明确公共文化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影响与作用机制,是推动文化更好地“走出去”的关键一步。文章运用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半结构性访谈等方法,在转文化传播视角下,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做法、成效与重要贡献。研究表明:文化接近、文化多样与文化间性是公共文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民心相通的关键要素。其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建立海外文化中心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推动海外文化传播阵地布局立体化;提升文化的感召力与吸引力,增强民众参与国际文化合作与交流的可及性;借鉴国际经验,构建中国特色服务体系,不断涌现出具有国际引领意义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发展路线图指出,丝路沿线国家合作的主要内容,应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海外华文媒体作为连接中国与当地民众的重要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一批以新媒体为特征的新生华文媒体集团开始涌现,积极传播中国的形象,更是把民心相通往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7.
多元化视角、全球化表达,讲好中国城市故事;搭建平台、双向互动,以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寻找共情、创新展示,让“借船出海”行稳致远;提高传播艺术,以文化为根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人民网就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际范儿”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不断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塑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提供了启发。  相似文献   

8.
作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唯一一个以“故事”命名的周刊版面,《中国故事》版不断探索创新,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让新闻有温度、有细节,展示思想和精神力量,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努力做民心相通的传播者、人文交流的促进者,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大力倡导"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音乐,尤其是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民乐,可望发挥独特而深远的作用,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坚持民族音乐自身的特性,传播具有包容性和时代性的民乐文化;运用国外受众熟悉的方式进行整合传播,强调意境、情景和氛围的营造;运用现代科技强化效果等,是中国民乐"走出去"的要义.  相似文献   

10.
杨洛琪  陈寅 《青年记者》2017,(26):61-62
央视春晚是全球华人共度除夕的电视“年夜饭”,透过全球化的媒介传播与海外华人的情感推广,逐渐成为海外关注焦点;早在上世纪80年代,春晚便开始邀请外籍演员参与这场深具中国特色的晚会,将强烈的“家国情怀”通过涉外节目的话语生产机制智慧地交融互渗,达成民心相通、精神共鸣.  相似文献   

11.
适应中国加强对外文化传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要求,文化对外传播应走出"依附型"的轨道,积极探索转变传播范式。应立足"全球化的文化大格局""数字化的传播大格局",推进以价值观诉求为核心、以话语创新为支撑、以形象和软实力提升为目标的"对话传播",推进以"互联网+"重构传播要素及模式的"精准传播";应遵循文化对外传播的特殊规律,积极推进以故事为载体的"故事传播",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提升文化对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时代,对外传播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尤其是软实力的重要指标。自中国加入WTO始,更紧密地融入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对外传播承担着"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大使命,任务艰巨。本文分析了我国传媒面临的严峻的国际环境,对外传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以便早日改变西强我弱的舆论和传媒格局。  相似文献   

13.
张娟  卢茹彩  王一丹 《传媒》2021,(22):24-26
"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这是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着重强调的.2020年7月,中国外文局所属今日中国杂志社在法国巴黎创刊《中法对话》法文杂志,是探索中国故事"区域化表达"的先行尝试.《中法对话》是为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中法双方以交流促合作的倡议而创刊,通过推动中法各界深入对话,传递中国声音,促进双方交流,进而推进中法民心相通,拓展各领域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4.
对外传播,关乎国家形象。在媒介全球化的态势下,面对国外传媒巨头对我国传媒市场的迅速扩张,我国媒介在对外传播中怎样占据高地,既让中国在全球传媒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又树立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媒介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期刊登的这组稿件,有对我国媒介在山西"黑砖窑"、重庆"钉子户"等事件报道中由于传播失当产生不良后果的反思,有对我国媒介在香港回归十年报道中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成功解读,也有对我国媒介对外传播中存在问题提出的对策,对我国的对外传播具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李宇 《青年记者》2021,(6):15-17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深入推进,中国媒体在对外传播中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在当前国际政治形势和竞争格局下,中国媒体对外传播的环境更为复杂。为此,中国媒体在对外传播中要重新审视自身发展定位、模式和路径,创造性地构建全新话语体系和话语表达,提升对外传播话语的创新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6.
进入 2 1世纪 ,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是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和中国现代化 ,中国广播电视的对外传播显得尤为重要。中国领导人历来重视广播电视的对外传播 ,中国的广播电视在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方面也作出了成功的实践。但就全球新闻信息市场而言 ,中国的广播电视在对外传播中的弱势显而易见 ,充分认识中国广播电视与世界链接的距离并寻找增强链接的有效途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通过越南在2009年至2013年5年间大规模翻译出版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案例,说明文化接近性是中国文化在东南亚地区成功传播的主要原因。这对"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塑造亚洲命运共同体发展理念,出台专项资金支持"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打造民心相通的文化平台,是整个战略实施的核心与保障。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热度逐渐升温的背景下,一个国家若想在国际社会中长期生存,取得可持续性发展,则需要树立起良好的国家形象,而这就极大依赖于其对外传播工作的好坏。近年来,中国人民通过努力,正使得国家的形象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和确立。"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以及绚丽多彩的世博会让世界了解到中国的前进步伐和经济实力,而这些都与媒体的报道密不可分。的确,对外传播这一课题对于众多中国媒体正变得愈发重要。但是,光是自己的"埋头苦干"恐怕远远不够,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还需要我们的媒体进行宣传,以便将国家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世界面前,从而让全球了解我们、接纳我们,最终实现中华民族融入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目标。可惜,我们的媒体在对外报道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就阻碍了我们的前进历程,也为世界了解我们无形中设置了一道"屏障",这是得不偿失的。因此笔者对中国媒体对外传播进行了一番浅显的探讨。谨以此文,期望对中国未来的对外传播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审视中国的对外出版翻译活动。对外出版翻译活动作为一项跨文化传播的实践活动,应考虑消除文化冲突,可以从文化移情、文化层次和传播渠道三个方面进行组织、引导与实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关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传播问题研究,日益成为新闻学界的热点,从对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的辨析到对外宣传与传播规律的探讨,借助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和传播学理论,提出了不少新见解.如必须“树立全球传播的新观念”、“新闻传媒建构国家形象的策略”、“建设高质量的对外传播体系”等观点,对于推动中国对外传播的实践都提供了理论的支持。但是.对于媒体在对外传播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发展却少有专门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