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情报视角下的智库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 从情报视角思考智库建设问题, 对“智库热”大背景下的情报理论与实践发展有重要意义, 同时能为新型智库建设提供某些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调研, 以“服务决策”为主线, 主要从机构关系、外在条件、内在机能、学科关联4个方面探讨情报与智库建设。[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①智库与情报机构是合作双赢的关系;②智库以优质的情报资源作为其支撑, 智库的数据支持与情报保障能力尤为重要;③情报失察影响智库的内在机能;④情报学是智库建设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 情报学与“智库学”有紧密联系。总之, 情报服务是新型智库建设整体框架中的重要内容, 为了保障智库产品的质量以及影响力, 智库情报机能问题应引起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参与高校智库建设与服务的优势及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高校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和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机构,图书馆的新型智库服务,如何满足新形势下的需要对其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与实践分析发现,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人力资源、学科服务方面具有参与智库建设与服务的优势。以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为例,对图书馆参与智库建设与服务的路径进行研究。[结果/结论]从宣传智库、开发并利用特色馆藏、提供智库型服务和成为高校智库的信息存储等方面提出建设的思路,为图书馆提高智库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探索情报在智库建设中的功能作用,拓展情报研究发展空间。[方法/过程] 以智库功能与情报功能的区别与联系为逻辑起点,以智库建设中前期、中期和后期对情报的需求为考察对象,开展情报功能定位及其实现研究。[结果/结论] 在情报对于智库建设的功能定位上,探究情报与智库的融合和情报对智库的嵌入;并据此,从前期资源支撑功能、中期分析辅助功能和后期评估保障功能三方面,分析情报功能在智库建设中的实现策略;最后论述在大数据环境下,这些功能的新特征及其实现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通过探究面向科技智库决策咨询研究需求的多元化资源融合与服务路径,提升科技智库的决策咨询水平与课题研究质量,同时推动图情机构的服务创新和深化升级。[方法/过程] 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再通过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科技智库的决策咨询研究需求进行分析,最终提出面向科技智库决策咨询研究需求的多元化资源融合与服务路径,即对多元化资源进行集成后,建立涵盖底层、中层、高层3个层次的多元化资源融合框架,重点阐述预测预警服务、智慧检索服务、精准推荐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智能传播推广服务5类服务路径如何在科技智库的决策咨询研究过程中发挥作用。[结果/结论] 多元化资源融合是图情机构服务创新与深化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图情机构服务应以科技智库的决策咨询研究需求为牵引,以多元化资源融合为切入点,促进科学化与高质量服务实现,以此满足科技智库需求,突显图情机构的关键作用和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意义] 研究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智库型服务,对于发挥资源和人才优势,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在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智库型服务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不足,分析高校管理层、高校科研团队、当地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等的智库型服务需求,构建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结果/结论] 结合一些图书馆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就相应的服务策略展开探讨,并从避免"学术化"、服务队伍建设、服务品牌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对高校图书馆开展智库型服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信息是影响力传导的载体,相比影响力的模糊和隐蔽,信息的传导更为清晰,为此根据智库与政府之间信息传递的框架提出适用于我国的智库评价框架。[方法/过程]分析智库与政府之间信息传递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建立智库与政府信息传递的基本框架,基于对某中央部级机关部分干部的结构化访谈丰富和完善框架中信息传递的细节。[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体制约束对通信链路能力、匹配信息需求能力影响较大,智库公共传播能力对调节信息过滤能力影响较大,数据搜集能力、科学客观的数据分析能力、专家的洞察力构成了智库收集和生产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随着微信在我国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很多新型智库在建设中越来越重视将微信平台作为提高智库影响力和进行智库成果传播的重要媒介,对新型智库微信平台构建效果的生态性评价成为当前智库微信平台建设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方法/过程]基于"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和谐发展的信息生态视角,构建新型智库微信平台生态性评价指标。以我国党政、科研院所和社会机构的10家新型智库机构微信平台为样本,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10家典型新型智库的微信平台生态性进行评价。[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为新型智库微信平台生态性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建立合作联盟是高校智库协同发展的新趋势,成员选择作为高校智库联盟建设的首要环节,对智库合作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高校智库联盟成员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构建高校智库联盟成员选择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SPSS软件对高校智库联盟成员选择的影响因素模型进行检验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 高校智库联盟在开展成员选择时,可以从智库的社会认可度、兼容度、资源优势、能力表现以及协同合作情况五个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数据库建设是智库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调研国内高校智库数据库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相关服务提供现实依据和参考。[方法/过程] 基于中国智库索引平台,通过网站调研,对254所高校智库数据库建设现状进行归类和总结,重点分析37个高校智库数据库的建设情况。[结果/结论] 高校智库数据库建设存在建库比例低、智库知识库缺乏、合作共享少、智库成果开发利用度低、检索功能不强以及更新和维护不及时等问题,高校图书馆可以从加强智库专题库和知识库建设、加强智库知识资源共建共享、加快智库决策信息平台建设、提升智库检索功能以及建立数据库可持续发展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强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建立合作联盟是高校智库协同发展的新趋势,成员选择作为高校智库联盟建设的首要环节,对智库合作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高校智库联盟成员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构建高校智库联盟成员选择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SPSS软件对高校智库联盟成员选择的影响因素模型进行检验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 高校智库联盟在开展成员选择时,可以从智库的社会认可度、兼容度、资源优势、能力表现以及协同合作情况五个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国家战略,图书馆参与智库建设不仅是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的重要战略,本文主要探讨图书馆如何参与智库建设。[方法/过程] 通过分析图书馆与智库之间的关系,探索图书馆支持智库建设的路径,总结图书馆参与智库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逐步明晰图书馆支撑智库建设的机制。[结果/结论] 图书馆与智库具有紧密的关系,也应该在智库建设中应有所作为。图书馆支撑智库建设的路径包括开展智库基础研究、提升智库支撑服务、开展智库专题服务、图书馆自身智库研究。当前的任务是循序渐进地参与智库的研究、建设与服务,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能力提升到智库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探讨高校图书馆服务高校智库建设的主要功能与实现路径,为高校图书馆转型升级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在系统调研国内外5个智库评价项目的基础上,对其评价指标进行编码收敛和聚类分析,提炼出智库发展的核心要素,建立其与高校图书馆主要功能、主要任务之间的关联关系,结合高校图书馆参与智库建设的实践调查提出完善图书馆服务智库建设的具体路径。[结果/结论] 高校图书馆可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深化核心能力建设、加强大数据思维和应用能力建设、促进与智库的协同共享等路径,实现在要素禀赋、组织建设、成果产出和综合影响方面对于本校智库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从图书馆员的视角,研究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智库能力建设,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图表形式,以吉林特色新型智库为例,对高校智库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高校图书馆智库能力的内涵与外延,高校图书馆在参与智库建设中,具备提供、整合、深度挖掘文献资源,撰写信息分析报告,学科评估等能力。[结果/结论]证实高校图书馆有建设智库的能力,同时,在建设中应遵循智库建设原则,讲究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以国内外智库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4种国内外智库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建立和优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影响力评价体系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采用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比较国内外4种智库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归纳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分析评价指标体系背后的理论基础。[结果/结论]每个指标体系各有优劣,明确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针对不同类型智库运行特点设计不同的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建立完善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评价体系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