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渴望成名     
丁爱萍 《湖北档案》2003,(12):30-30
打知事时起,就由衰渴望成名。名气带来许多便利,像一个遮丑镜,即使是很普通的一句话,到了名人的笔下,也变得如哲理名言般精辟。怀揣崇高而遥远的梦想走过春夏秋冬,年届而立仍名不见经传。虽然成  相似文献   

2.
那么这个第三方的咨询团体能够像他们标榜的那样因为客观、公正和中立而深得人心吗?借用一位CIO的话来说,他们是"吃了原告吃被告"!  相似文献   

3.
张建星称干记者是出于一种难以拒绝的诱惑。说这话时他的态度绝对虔诚。于是他那片刻难宁的内心翻腾着无尽的渴望:渴望创造,渴望交流,渴望当一个特色与个性俱佳的名记者。为此他写得极苦。时至1990年之夏,天津日报二版套红加圈、推出个人专栏《今早相会》,天津人又多了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专栏主笔张建星也成了新闻人物。人们很快发现,这个张建星仿佛如影随形地出没于他们生活中间,那一个个推心置腹般的诸多话题以其特有的磁力,侃侃道出了他们的种种隐衷、忧思、呼唤和期待。如同作者在一篇回答读者问询的《相会》文章所说:“记者也好,作家也好;报纸也罢,刊物也罢,只要能和读者对话,并引起——或愉快、或沉重、或忧忧郁郁、或痛快淋漓的感情,就能成为读者的朋友。而只有在朋友的位置上,才能沟通,才能交流,才能共鸣!居高临下,或板起人师的面孔首先失去的是交流的真  相似文献   

4.
全国五千万中学生读者,是一个色彩斑斓,生气勃勃的世界,他们急切渴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以开阔视野,增长才干,陶冶美好的心灵,跟上改革时代的前进步伐。不止不流,不塞不行;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竞争而发展。我们要以知识性、科学性、思想  相似文献   

5.
渴望     
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哪个不盼望着自己成才?然而,同是盼望,有的只是一般的希望,有的则是日想夜盼的渴望。渴望,像久旱的禾苗盼甘霖,像剽悍的战马待出征,像满弓的箭镞将离弦,像高悬的风帆欲破浪,那是怎样的一种积蓄日久而又亟待释放的能量哟,一旦时机成熟,它就会突然暴发,冲破自我,创造奇迹!渴望是成才的力源,是拼搏的序幕。由渴望而产生的饥渴感、危机感和迫切感,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它会使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百折不回;面对艰苦,纵是宵衣旰食,劳其筋骨,也以苦为乐,乐在其中。渴望,使人…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最危险的地方坚守,他们"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主动请缨,他们向着战场"逆行"!岁末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袭武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最危险的地方坚守,他们"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主动请缨,他们向着战场"逆行"!他们的名字叫"白衣天使"。他们不仅是救死扶伤的天使,更是疫情前勇往直前的战士。  相似文献   

7.
点燃时代热情全民参与第二季《中国好声音》在内容上实现了自我超越,去年参加第一季节目的选手大多是年轻人,但在今年舞台上出现了年届六十还怀揣着摇滚之心的Simon钟伟强,人到中年继续在一起唱歌的毅光年组合,还有朱克、阚立文等,都让观众们看到了更加丰富的、表达了更多不同年龄层的中国人的渴望和梦想。他们站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抒发了自己对音乐全部的热爱,所以他们成就了2013年夏季里被世界瞩目的一场轰轰烈烈的中国音乐狂欢。我们应该感谢浙江卫视,感谢四位导师,也感谢所有有梦想的年轻人,他们唤回了人们内心的信仰,唤回  相似文献   

8.
渴望环境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呈现一派勃勃生机。然而,春天也不总是风和日丽,当沙尘扬起的时候,我们便生出一种强烈的渴望,渴望城市周围有一道屏障,阻挡沙尘的侵袭。实在不行,就用作家原野笔下的蒙古族儿童阿斯汗想出的法儿——在城市四周安上无数大型鼓风机,把沙漠刮来的沙尘再吹回原地去——无论如何,就是渴望有一个清明的环境。人对自然环境的渴望是如此强烈,它关系到生存的质量,生活的质量,生命的质量。那么,人对成长环境,成才环境,成功环境不也是异常渴望吗!谁不想遇到一个求才若渴,爱才如命,用才有胆的领导?谁不想走进一个提掖后进,奖掖先进,人…  相似文献   

9.
电子出版,从一亮相就受到了太多的关注。专家学者们研究它.因为他们知道:它将最终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创作和阅读方式;冒险家、实干家们尝试、探索它,因为他们渴望在这里淘到金子;读者们期待它,充满了好奇和想象,因为他们总是想花最少的钱得到最想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渴望科幻文学早日葱郁黄侃对于在七八十年代读中学的中青年来说,《小灵通漫游未来》、《飞向人马座》、《珊瑚岛上的死光》、《星海建设者》等中国作家创作的科幻小说,至今仍在他们的头脑中留有深刻印记。的确,这些争相传阅、风靡一时的科幻作品,在当时不仅大大启迪了...  相似文献   

11.
南京一家报纸前几天有一则几百字的社会新闻,登在并不起眼的角落,说的是,某小区一位李姓居民家里养了一只神奇的鸽子,它能在空中不时地翻出漂亮的筋斗.读者看了,至多一笑而过,并不会去深究:那鸽子到底能不能翻筋斗?它又是怎么翻的?从什么时候开始翻的?一次到底能翻几个?而电视台的记者、编导反应可就不大一样了,因为在他们眼里,这是一只可以吸引眼球的"鸽子"!  相似文献   

12.
雯文 《中国记者》2012,(4):94-95
鹏是国内一所名校新闻系高材生,七年前分到一家省报做记者,如今是总编助理。瑶是他的妻子也是同事,在报社做编辑。在大家眼里,青年才俊的鹏与柔情似水的瑶可谓郎才女貌、天生一对。可是,他们的婚姻如今却陷入不堪的窘境……比这些更可怕的是,鹏和瑶的家庭争端已由"口角"升级到"武力"!每一次"家庭暴力"之后,两个人都身心交瘁。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北京和全国许多地方,一部描写普通人生活的电视连续剧《渴望》,引起上上下下的注意,受到群众欢迎,得到许多观众的共鸣,带来积极的社会效果,令人振奋。这说明,群众对真正反映了他们心声的东西,还是真诚地欢迎的。《渴望》的经验确实给了我们许多启发。《渴望》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新闻,都是些凡人小事。写的是普通人的内心世界,精神风貌,人与人的关系。可这些,就胜过许多说教。我们写新闻也应该是这样,让生活本身感染群众,影响群众,教育群众。现在,我们的许多新闻就差这个:不那么让人喜闻乐见,缺少感人的、让人永  相似文献   

14.
《声屏世界》2015,(4):161-162
广告主:长安福特翼搏核心策略:通过消费者洞察,凤凰网意识到,将FUN和冒险作为品牌标签的长安福特翼搏,其主打的年轻人群恰好是春运的主力人群。从"拼车"出发,凤凰网从两个层面对"拼"进行了洞察和解读,在这一洞察的基础之上,凤凰网将那些怀揣理想在他乡奋斗的春运一族命名为"拼一代"!并为这一族群营造了一次接地气又充满正能量的内容策划项目《长安福特翼搏的"拼一代"》。  相似文献   

15.
廿二年细说从头“你想把你的余生用来卖糖水,还是用来改变世界?”,相信每一个雄心勃勃的人都会为这一句说话而动容,卖糖水与改变世界,你会如何选择?来自百事的总裁为了应付技术上和业务上的高速发展与挑战,乔布斯不能不考虑聘请一名行政人员来处理公司对外的业务。这人必须是年轻人、有冲劲、有经验、有成绩,这类人才当然不易找;纽约的猎头公司推荐了史考利(JohnSculley)。一九八二年,史考利才三十四岁,已是百事可乐的行政总裁,年薪五十万美元。他是天生的行销天才,百事与可乐一役使他迅速人气息开。他从形象方面着手,把百…  相似文献   

16.
和自己较劲     
《档案管理》2002,(1):1
自古成大器的人无不在和自己较劲.较劲是为了改变自己,因为这个世界上真正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世界上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那个老头说:"人可以被打倒,却不可以被打败."从古至今,被打败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  相似文献   

17.
《声屏世界》2013,(10):30
早在20年前,统一在台湾地区食品、饮料行业就已经是无可争议的领军品牌。1994年《福布斯资本家》东亚1000家上市公司中,作为台湾地区最大的上市食品集团,统一名列前100,在食品、饮料行业上位列三甲。然而,就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宝洁和联合利华、耐克和阿迪达斯……自从他们进入到中国内地市场那一刻起,有些对手就已经注定了要狭路相逢!E-bay的悲伤撤退,百思买的铩羽而归,达能的惨淡告别,这些事实都在提醒我们,无论你的背景有多么的优秀和骄傲,当进入到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大陆市场,你总要经历那些水土不服所带来的本土式阵痛。  相似文献   

18.
《声屏世界》2012,(11):24-25
2009年筷子兄弟以微电影《老男孩》在网络上一夜走红,从而也带动了国内微电影营销的发展,各色人马都开始为此精神振奋,各企业也开始纷纷效仿,然而成功的却是寥寥无几。2012年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形势仍不乐观的情况下,百事集团却在春节来临之际把一部时长为八分三十秒的微电影投放在满载归心似箭旅客的列车媒体上。这一选择着实让百事彻彻底底地火了一把,其品牌知名度得到迅速提升,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是什么原因让百事选择了微电影,选择了"回家"的主题?又是什么原因让百事选择了列车媒体作为其重要的营销平台之一?答案将在本期月度大案中一一揭晓!  相似文献   

19.
"9·11"恐怖袭击是个划时代的事件,如果说它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世界,一点都不夸张."基地"组织撞毁美国纽约世贸大楼的冲击波既没有因为这个标志性建筑物的彻底倒塌而结束,也没有因为美国取得了阿富汗战争的基本胜利而告终.  相似文献   

20.
一出《渴望》,万人空巷,过去说“凡有井水处皆咏柳词”,现在是凡有电视机处都议论《渴望》,强大的社会轰动效应,今朝野瞩目。虽说是长篇室内连续剧,国外和港台比我们提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