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高校媒体主要包括校报、校园电视广播、校园BBS、社团刊物等多种媒介形式,随着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高校媒体形式新增了如手机媒体等自媒体形式的传播形式,高校媒体传播的范围和广度也因为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而有了更大的空间,如何利用新媒体实现高校媒体传播发展的新高度成为了学术界越发关注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从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媒体传播现状和问题出发,提出了高校媒体传播方面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吴月红  何莉 《青年记者》2017,(17):28-29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很多学者预言,新媒体时代学术传播领域的传统科技期刊纸本时代终将结束.但综观当下,传统科技期刊在学术传播领域的中心地位并没有受到新媒体过多的冲击,大多数科技期刊生存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3.
2012年9月11日下午,"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奥运新媒体传播效果研讨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召开.来自广电总局、电视媒体、媒介研究、风险投资等多领域专家以及众多高校知名学者应邀出席.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回顾了伦敦奥运会期间CNTV的新媒体传播成果,并对新媒体的发展传播趋势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资深媒体人、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体育新闻部副主任张斌主持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网站建设”等技术类课程在新媒体专业中的必要性 当前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正处于剧烈的变革时期,新媒体的发展壮大打破了传播的原有格局.PC时代门户模式的网络媒体已经转型为移动新媒体模式,传播的主体逐渐由专业媒体转变为大众,传播的途径也由传统媒体发展为移动互联网.大众在互联网使用、信息获取,以及媒体在信息的生产和加工方式上都有了巨大的变革,这些变革给新媒体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岗位要求带来了相应变化,继而影响了高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媒体”日益成为传播学界的研究热点,学者们对于新媒体的争论与探索也在持续升温.本文试通过分析新媒体在电视综艺节目中的运用,剖析综艺节目的新媒体传播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媒体融合国家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和数字出版"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推动引导下,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大步伐迈进,成效突出.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传播的重要阵地,新媒体的跨越式发展推动了学术期刊传播路径的变革.基于河北省高校期刊新媒体发展的调查情况,文章从内容生产和传播发行两方面总结河北省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差异化选择、合作化运营、"线上+线下"服务和协同创新人才的融合模式,以期突破河北省内学术期刊传播的困局,为高校期刊的数字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之下,新媒体的兴起使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多样化、开放式的特征,改变了人们信息收集和信息传播的渠道,对大众舆论尤其是高校网络舆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之,新媒体的发展也快速颠覆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传统媒体的发展也开始努力寻求新的出路,媒体议程设置功能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媒体,已经快速波及到新媒体的发展当中,同时作用于当代高校大学生群体。本文着重分析议程设置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并针对现阶段媒体议程设置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所体现的问题给予对策。  相似文献   

8.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织就起全新的传播环境。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主体的传统媒体日益被新媒体所取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之间具有的耦合性,使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临新的机遇。在传播途径更为多样;传播手段更为灵活;传播内容更为丰富的情况下,高校掌握运用技术的不到位、不充分;新媒体自身存在的弊端以及全球化背景下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恶意渗透都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产生了消极影响。只有立足高校,分析现状问题,制定计划并提出对策,才能促进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在新媒体环境下得到更好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已经成为档案工作者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工作目标。本文就高校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新媒体的特点以及新媒体对高校档案文化传播途径的影响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0.
廖磊 《传媒》2017,(12)
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不断发展,其媒介形态也不断更新.从微博到微信,再到新闻客户端等都成为推动传媒业发展,实现传媒转型的重要工具.但是,在当前的新媒体研究中,学者们大多数以应用型研究为导向,关注新媒体的形态变迁、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和规律,以及新媒体对人与社会的影响等现实性问题,这导致对新媒体本身的研究不足.如何认识新媒体,如何定义新媒体至今众说纷纭.如一些学者认为新媒体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对其认识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外延上都需要不断扩展,加入新的媒体形态,如微博是新媒体,微信、新闻客户端也是新媒体,而今的VR也是新媒体.另一些学者则从新媒体的本质特征如交互性、数字化等方面来理解新媒体,认为新媒体之所以"新"是因为具有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一些特征.还有学者从程度上理解新媒体,如新媒体使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面大大扩宽等类似的认识.当然,还有人从新媒体自身的逻辑出发,认为新媒体之所以"新"是因为以互联网为开端的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发展不具备的新逻辑.由此可见,当前对新媒体的认识多种多样,但是缺少理论建构,更缺少基于新媒体自身而形成的一系列运营模式.理论上难以理顺新媒体,就难以建构新媒体的理论框架和逻辑结构,也就更容易进入误区,影响新媒体实践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具有丰富业界经验和理论素养的暨南大学谭天教授从传媒经济学的角度切入,针对新媒体本身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媒介平台论:新兴媒体的组织形态研究》一书.  相似文献   

11.
裴磊 《传媒》2017,(11)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各个领域都带来了不同的影响,艺术的发展也进入新媒体时代.无论是艺术的创作、传播还是消费,新媒体技术都为其提供了新的呈现方式、传播手段和参与渠道.新媒体的交互性、虚拟性、参与性等特点,为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特点,它有着与传统艺术作品不同的特征,不再局限于有形的空间和固定状态,而更加强调大众参与和公众的体验.在对艺术的消费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分享和多维度交流成为可能,同时虚拟与在场之间的融合性和互动性特征,也成为新媒体艺术的价值体现.由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教授独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的《当代新媒体艺术特征》一书,从新媒体艺术的欣赏方式、传授模式、创作目的、艺术媒介和空间与运作机制等方面,对新媒体艺术进行了全面分析.作者详细解读了新媒体艺术的公共性特征,并结合新媒体艺术的个性体验,对新媒体艺术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把握,为读者提供了认识新媒体艺术的人文视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的高速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之下对城乡网民的新闻传播状况并不平衡.乡村空间的村民文化状况、经济状况以及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都是限制新媒体话语传播的因素.通过建立知识新闻框架和对农知识新闻话语的调整来拓展新媒体乡村空间的大众传播,最终提升乡村空间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发展而不断增多的各种高校信息,对高校建设发展造成了各种不同的影响。良好的网络形象有利于提升高校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从而为其综合实力的提升创造有利环境。本文阐述了高校形象与新媒体网络传播之间的关系,分析新媒体发展对高校形象的影响,总结出高校应对新媒体网络传播对形象影响的不足,并提出高校正确应对新媒体网络传播对形象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5W"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于《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这一论文中提出的,是解释传播现象的经典理论.在新媒体和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的今天,楚楚街等导购类APP应运而生,而其网络传播策略与传统的营销策略有极大不同,从而传播的效果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5.
李静丽 《传媒》2021,(7):44-46
学术期刊作为展示地区学术形象、促进地区科研发展的重要"窗口",为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繁荣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数字出版的发展与新媒体的应用促进了学术信息的实时分享、精准推送和分众传播,在新媒体时代,内蒙古学术期刊在内容生产、传播路径、集群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学术成果的应用转化,以及学科发展,构建了学术传播与知识服务的全媒体出版体系.  相似文献   

16.
施璐 《东南传播》2016,(1):54-56
高等学校是社会运转结构中的重要构件,高校的运行已经随着经济的发展由计划封闭性转向社会融合,高校形象是学校对内对外的总体评价,互联网的普及为高校形象的树立提供了有效渠道,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全新媒介格局的形成,为高校形象传播提供了机遇,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通过阐释新媒体和高校形象的定义,分析新媒体给高校形象带来的问题,进而为如何利用新媒体树立良好的高校形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玮 《东南传播》2013,(5):58-59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传媒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力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全球信息化趋势势不可挡。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种网络应用技术层出不穷,在新媒体的应用普及和影响下,信息传播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高校大学生是新媒体活跃用户群体之一,校报作为高校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新媒体的发展既对校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在新媒体形势下,高校校报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解放思想,推动高校校报创新发展,是当前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传播学者伊尼斯最早提出了传播偏向的理论,认为传播媒介存在偏向.文章依循其研究路径,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偏向,研究发现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偏向观较之以往已发生了变化,同时新媒体时代的时间与空间存在博弈,其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在大学思想政治课堂学习过程中要有效地融合新媒体与微媒体理念,将微传播融入当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当中.但是在新的发展机遇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媒介生态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何利用微传播优势应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已经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需要进一步发挥微传播优势,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20.
学术的本质在于创造,而创造的主体是学者.学术文本蕴涵着学者挑战常识、超越常识的努力和实力,但这种创造与超越是无法在学者的私人空间真正成为一项人类事业的,它必须通过文化媒体的中介作用才能辐射到更为广大的社会空间,成为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共享的思想文化资源.在印刷出版业高度发展和报纸杂志日渐繁荣的现代社会,学术更不可能纯然是学者的自言自语.当学者完成了学术文本的写作,出版社和报纸杂志的编辑便起着决定学术创造命运的作用.这种权威作用绝非仅仅是在单纯的职业便利中形成的,更不是编辑与学者之间的私交或利益关系缔结使然,而是更多的有赖于编辑尊重学术创造的职业良知与学者的独立思考之间所达成的心灵默契,也更多的有赖于编辑辨识学术含金量的眼光和敢于推出有学术震撼力、同时也可能引发争议的学术成果的胆识.于是,学术的创造和超越就不仅仅是学者单方面的努力,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编辑与学者的共构.著名学者王富仁先生在其富有标志性意义的学术努力中与编辑之间的心灵默契是至为感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