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延安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和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国家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延安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特殊的政治、区位和资源优势将使延安成为西部大开发的第一阶梯的前沿阵地.那么,在西部大开发的大潮中,我们延安的档案部门将有何作为?我认为,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开发,提供服务.在开发西部的过程中,开发档案工作,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和现代化程度,不断完善自己.  相似文献   

2.
荷兰籍世界纪录片大师尹文思,晚年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记述了这样一段往事: 在离开汉口前,我也想,既然我不能亲去延安,我完全可以把我的摄影机交给中国同志,让他们带到延安去工作.这样,经过中共同志的帮助,决定在某晚,将摄影机交给一辆出租汽车内的中国同志.那是深夜,在汉口的一条街上,我看到了那辆出租汽车.当时,我未能看清这个中国同志的模样.我见到他后,急忙把摄影机交给他,同时,激动地低声对他说:“延安!延安!”这位同志点了点头就走了.  相似文献   

3.
我有幸于1939年9月16日,作为重庆《新民报》的记者,同“中央通讯社”记者刘尊棋、《扫荡报》记者耿坚白一道,在延安访问毛泽东。这在我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中是一件大事。在现代中国新闻史上,也是被记上了一笔的。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党史资料大事记》中,把毛泽东在延安接见我们重庆去的三记者,作为一件大事记录下来,并作了详细的介绍。这是因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多次会见过中外记者。在我们之前,他会见过重庆商务日报赴延安采访的温田丰等,更不用说他还在延安自己的窑洞中,同著名的《大公报》记者范长江作“竟夜之谈,直到天已黎明”。在我们之后,1944年6月12日他在延  相似文献   

4.
韶山见闻録     
建党70周年前夕,编辑部决定采写一组革命根据地的报道。兵分数路,有的去延安、有的去井冈山,我和缪毅容赴湖南韶山。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们在湖南《共产党人》杂志社徐永生的陪同下,驱车前往韶山采防,同行的还有原中共北京市委《支部生活》总编辑老关和夫人。我和小缪都是第一次去韶山。近年来报刊对韶山近况介绍得不多,所以,我们对韶山,特别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对韶山带来些什么变化更是怀着浓浓的兴  相似文献   

5.
胡乔木同志是我国新闻界的一位卓越领导人,也是我素所尊敬的革命前辈和导师。早在延安时期,我刚踏上新闻工作之路,就得到他的指引和教诲。我第一次知道胡乔木这个名字,是在1938年。当时我参加革命不久,在贺龙同志领导的八路军一二○师做宣传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一本叫作《英勇奋斗十五年》的小册子,作者署名乔木,内容是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任务和奋斗历史的。这本薄薄的简明读物,使我受到一次比较系统的党建和党史的教育,也对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直接与乔木同志见面,是在到达延安以后。1940年6月,我从晋西北前线回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42年秋,组织上调我和张铁夫同志去《解放日报》工作。记得刚到报社那天,是“九一”记者节,乔木同志恰好在场。当他知道我们是新分配来的年轻人时,十分高兴,专门找我们两人谈了一次话。在简单地询问了我们的情况以后,乔木同志说:延安的新闻事业,是我国无产阶级新闻的开创性事业,为它献出一生是光荣的。当前党中央要加强新闻工作,加强《解放  相似文献   

6.
王揖同志去世了,近五十年来一直战斗在新闻战线上的老战友就这样匆匆离开我们了。大约在他去世的两个星期之前,他曾经两次到我家里来,和我谈到他最近工作的情况。一次谈到他负责筹备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就是纪念延安时期同在延安城东清凉山工作的《解放日报》,新华社、广播电台和出版局等单位的一个纪念馆。他说这个纪念馆的筹备工作已经快好了,10月就叫以开馆了。他还拿来了他最近写成的两篇文章给我看。一篇是讲延安《新中华报》的创办经过,一篇是讲延安《解放日报》在1942年是怎样进行改革的。他很高兴地告诉我,总算把他在延安工作期间这两件大事写出来了。还有一次是同我谈到筹建新闻中心大楼的问题。他当时很乐观地告诉我,新闻大楼的修建方案已经经国务院和书记处的同志批准了,已经送到北京市政府去了,很快北京市政府就要开会把这个事情敲定了。这两次谈话他心情很愉快、很开朗,回想起来,情景宛如昨日。想不到这竟是我们的诀别谈话,而他的两篇文章竟是最后遗作,那个新闻中心大楼也成了他未竟的遗愿!我知道他犯病人医院是在他入院以后的第二天,  相似文献   

7.
我的伯父张熙嘏先生祖籍陕西乾县,生前曾任县政协委员,多届县、省人大代表, 1970年谢世。   伯父生前曾对我讲述过自己不少的亲身经历,特别是他在 1937年秋赴延安采访一事,让我至今难忘。下面是伯父对当年赴延安采访的回忆:   那年我在西北文化日报社任记者,受社长宋绮云先生,和赵寿山以及十七师的委托,我们一行七人赴延安陕甘宁边区采访。   到达延安的第二天,陕甘宁边区招待站就安排了一个会议,在会上我们七人有幸见到了毛泽东、朱德以及徐特立、董必武、林伯渠等中央高级领导人。毛泽东主席会上讲了话,对我们的来访表…  相似文献   

8.
(一) 我是1942年4月2日到《解放日报》去的。当时,我在中央组织部工作。王鹤寿同志和陈云同志曾先后找我谈话。王鹤寿同志说:《解放日报》要改版,组织上决定派定一同志和你去工作。定一同志做总编辑,帮助博古同志抓好报纸的大政方针问题。你去做党的工作、干部工作和领导总务处的工作,帮助博古同志抓好机关内部的工作,是秘书长的名义。我对王鹤寿同志说:我过去没做过应付这么大局面的工作,而且是在犯过大错误的博古同志领导下工作,我怕干不了,希望组织上另选能胜任的同志去。王说,你顶着延安门市部这方面工作,也比较熟悉了,我们也是不舍得你去的,所以曾选了别的同志,但陈云同志从总的考虑,认为还是从我们组织部挑你去合适,  相似文献   

9.
1945年10月,抗日战争的烽火,随着敌人的投降刚刚熄灭,党中央即从延安抽调大批干部前往东北,其中包括一个由新华社、《解放日报》16人组成的小分队。这个小分队由当时新华社副社长吴文焘率领,是准备去东北建立总分社的,我也是其中的成员之一。10月初,我们从延安步行奔波了三个多  相似文献   

10.
寻XNCR     
1986年3月至10月,我和安徽电台记者彭仁山,骑自行车采访了西北、西藏。4月下旬,我们到达延安。革命圣地延安,对我们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人来说,感到既陌生又亲切。虽说不上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那种激情,但对眼前的一切,也觉得是那样的新鲜:宝塔山、延河水、黄土岭、窑洞、不新不旧不大不小的延安城,都激起了我们强烈的采访欲望,我们采写了一组延安见闻。然后,开始了革命圣地三日游。在参观众多的革命旧址中,最牵心的还是寻我们广播的根——X  相似文献   

11.
去年五月下旬,我和老伴同去西北旅游,在延安逗留了两天.宝塔山上,导游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往事:1957年,周总理曾回过延安,见到延安还很破旧,老百姓还很贫穷,心里非常难过.他愧疚地说,我这个总理没当好,我对不起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延安人民.回京后不久,总理便批示拨出专款,在延河上建造了一座大桥.  相似文献   

12.
今年四月初,我去延安调查研究陕北老区经济发展近况时,一天午前,我漫步登上清凉山,那里的一屋一洞都引起我的怀念。当扶栏拾级而上时,迎面映入眼帘的正是十年前《解放日报》原总编辑陆定一同志在开馆时题写的“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横幅馆牌,虽因风雨侵蚀,金色已剥脱,但字迹依然苍劲、雄健。当我返回西安,参加“重塑延安形象”座谈会时,得悉江泽民总书记的“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与保护革命纪念地的关系”的批示,在座谈会上还聘请陆定一等“老延安”为“重塑延安形象”委员会顾问。返京后正拟转告定一并请示如何重整清凉山纪念馆时,不料传来陆定一逝世的噩耗,激起我对他的深情怀念和难忘的遗憾。 我是在延安时代新闻“摇篮”——《解放日报》社成长的。每当我回想起延安时代时,总是把当年清凉山的生活和《解放日报》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更难以忘怀的是近年我离休后三上清凉山的情景。 1985年9月,我随同原全国记协书记王揖同志等重返故地,登上  相似文献   

13.
王揖同志去世了,近五十年来一直战斗在新闻战线上的老战友就这样匆匆离开我们了。大约在他去世的两个星期之前,他曾经两次到我家里来,和我谈到他最近工作的情况。一次谈到他负责筹备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就是纪念延安时期同在延安城东清凉山工作的《解放日报》,新华社、广播电台和出版局等单位的一个纪念馆。他说这个纪念馆的筹备工作已经快好了,10月就可以开馆了。他还拿来了他最近写成的两篇文章给我看。一篇是讲延安《新中华报》的创办经过,一篇是讲延安《解放  相似文献   

14.
《奔向延安》电视专题片主要记录了7位海宁热血青年在抗日战争时期辗转四方,奔向延安,参加革命的艰辛历程。在这部专题片基本史料的征集、整理过程中,我们根据馆藏资料线索,沿着先辈走过的足迹,先后去西安、延安、北京、上海等地,历经20余天,通过对与之同期参加革命工作的原文化部、全国文联主要领导,以及家属、子女、同事、部下等各  相似文献   

15.
在延安,主要是参观工厂、变工队,看戏剧,看秧歌,还参观参议会,听介绍“三三制”。我得到许多朋友的帮助,单独访问了一些文化人,如丁玲。重庆很关心延安文化人的生活,所以我访问文化人较多。 毛主席和周副主席接见我们,吴老、徐老,都见过面。朱总司令还招待我们吃了一顿饭。 当时延安的生活很苦,但招待我们很好,吃的很丰富。 此行,孔昭凯写的报道比较客观;谢爽秋没有写;金东平写了小册子,观点反动;张文伯可能写,要写就是反动的;艾泼斯坦、福尔曼、斯坦因等外国记者写了。我回到重庆发表文章,出版《延安一月》,靠新华日报,靠党的帮助,发行两三万份。那时发行两三万份,就不得了。后来,《延安一月》日本人翻译了。  相似文献   

16.
几十年来,我一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又从事中国人民广播史的资料收集和编写工作。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央台的前身。为此,我和北京广播学院(现改名中国传媒大学)原副院长赵玉明访问了当年在延安创建广播电台一些老人们,听他们述说当年那艰难和动人的故事。这样,我们认识了王唯真,他为人谦和而又热情,几次访问以后,我们就由相识而深交,成为好友了。他和我是同龄人,不过比我早来到人世几个月,我心中尊之为兄。  相似文献   

17.
忆周总理对邹韬奋的评价杨超伦1944年,我在延安大学行政学院财经系学习。11月某一天,延大组织上派人通知我说:明天上午9点钟,在陕甘宁边区政府窑洞会议室召开延安各界追悼邹韬奋先生逝世大会筹备会,组织上决定你去参加。组织上为什么通知我去参加呢?我想:大...  相似文献   

18.
正文献纪录片《延安延安》于2013年12月21日、22日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黄金时段播映,引起强烈反响与共鸣。中国延安精神研究生会会长李铁映观后特别称赞,认为《延安延安》很好地诠释了"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核心问题,是一部很有现实意义和感染力的优秀作品。究竟是什么样的历史观、国家观和艺术观,决定着作品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又是什么样的神奇故事,牵动着人们魂牵梦萦的烽火记忆?或许,我们可以从《延安延安》影像故事创作始末,探究其中奥秘。  相似文献   

19.
一、经济发展与延安文化产业发展
  延安是一个特殊的地方,特殊在它的地理环境,特殊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特殊在它的精神--延安精神,特殊在它的历史。延安的历史我们不会忘记,尽管它已经过去,但是回忆延安的历史并不是我们当下最重要的任务,对延安来讲,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使延安更快更好地发展。在整个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良好的大背景下,延安人民也在努力建设延安,发展延安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20.
忆兰邨     
去年夏季的一天傍晚,闷热极了。我们一家吃过晚饭正在小院乘凉,突然接到兰邨去世的电报。我瞠目向天,泪水夺眶而出……兰邨长期患病,近几年来,一年比一年加重,经常来信要我们为她求医问药。在她逝世前两天,我重返延安刚回来,接到她的信,我立即回信,说了重返延安的感受……。万万没料到她给我的信竟成了绝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