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解读徽商(1)     
徽商 ,是指明清时代徽州府籍的商帮集团。明清时期的徽州下辖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 6个县。徽人经商 ,源远流长 ,早在东晋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 ,其后代有所发展 ,但形成一个商帮集团则在明成化、弘治年间 ,明嘉靖以后至清乾隆、嘉庆时期 ,徽商达于极盛。所谓“无黟不成镇 ,无徽不成商” ,便是历史对徽商辉煌岁月的写照。商儒一体徽商走到哪里 ,哪里的文化就繁荣。贾而好儒 ,亦贾亦儒 ,这是安徽商人的传统。历史上徽商中精通儒学 ,擅长诗词文学者不乏其人。他们中间有些是早年习儒 ,以后走上经商道路的 ;有些则是亦贾亦儒 ,…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许多商帮,比较著名的"十大商帮"为晋商、徽商、齐鲁商、江右商、洞庭商、宁波商、龙游商、闽商、粤商、陕商,而晋商位列"十大商帮"之首。"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从明末到清初,山西商人在商界叱咤风云了500多年,足迹遍布全国上  相似文献   

3.
《太平广记》收录的南唐笔记《王中散》,记述了唐末黄巢起义时期翰林待诏王敬傲避乱流落河朔的经历。这篇笔记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唐后期士人入藩镇幕府现象、藩镇对士人的优容等。王敬傲的事迹作为一个典型例子,体现出以伎艺为业的翰林待诏在唐后期逐渐带上了文士色彩,他们与文士交游、得到文士的欣赏,甚至被文士视为同伍和知音。这一现象与翰林待诏的文化素质、唐五代翰林的属性和社会的"文学化"均有关联。  相似文献   

4.
李琳琦 《历史档案》2005,1(2):54-58
明清时期的徽州,不仅以“十室九商”的商贾之乡而名闻遐迩,还以“人文辈出”、学术思想发达而著称于世。徽州是执明清商界之牛耳的徽商的桑梓之邦,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流学术思想——新安理学和徽派朴学的故乡。“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5.
不是如老葛朗台那样的贪婪攫取金钱的悭吝鬼,就是像电影《大腕》中所描述的“只买最贵不买最好”那般炫耀性消费的暴发户,或似“威尼斯商人”夏洛克吸血鬼似的为富不仁,总之。文学和新闻中的商人大多是负面形象。改革开放以来,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社会的急速变迁已经把商人阶层推向了历史舞台的前沿,他们无疑是时代的弄潮儿。  相似文献   

6.
孙炜 《新闻界》2004,(6):93-94
今天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在总体上正从节俭型向消费型转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认识意识增强,出现了出于面子需要和攀比心理所导致的炫耀性消费和奢侈消费的非理性经济人行为。中国“节俭为美”的传统美德逐渐边缘化,信用消费和超前消费成为时尚,中国正在步人类似于美国1920年代的消费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7.
王新田 《图书馆杂志》2002,21(4):73-74,22
本文从徽商独具的“儒商”人格特质出发,探讨了他们对我国明清时期藏书事业的诸多贡献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8.
何健 《新闻世界》2010,(12):192-193
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徽商,不仅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其对文化上的投资和消费也显示了徽商独特的眼光,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徽商中,商业和文化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这是徽商留给当代人的启示,也是徽商精神的现代价值之有力呈现。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徽州商人致富后,曾不惜重金构造了大量的建筑物,包括住宅、调堂、佛寺、道观、园林、牌楼等。这些建筑,在当时全国各地徽商足迹所到之处皆有,而徽商的本土徽州相对比较集中。尽管历经数百年沧海桑田的变迁,至今在徽州仍保存了不少明清时期徽商建造的各类建筑。从文化角度审视这类建筑,可以发现明清徽商的建筑文化具有比较鲜明的特色。一、建筑类型的丰富多彩明清徽商投资的建筑,按其功能划分,类型众多。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当推住宅和别墅。早在明代中期,致富后的徽商就络绎不绝返乡建造住宅和别墅,或颐养天年,或奉养双亲…  相似文献   

10.
中国时尚生活服务类报纸第一品牌《精品购物指南》(以下简称精品),一直将“精致生活,品味时尚”作为办报的理念。创刊13年来,他们坚持以敏锐,独特的视角报道时尚消费动向,倡导积极、健康、高品位的生活方式。在这13年来精品人一直秉承一个信念:“创新才能保持领先!”2005年11月,他们又强势推出《品位》系列专刊,引领了“新奢侈主义”的独特生活态度,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进士登科录是每科进士放榜后,由官府组织编写的用以记载登科者的名册。进士登科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号,即使同一时期的叫法也不同。如在唐代称其为“登科记”,宋代则称之为“小录、进士小录、同年小录、登科小录”等,明清时期的进士登科录又称“殿试录、御试录、廷试录、进士题名录”等。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周晓光、李琳琦合著的《徽商与经营文化》一书,已由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全书约13万5千字,分为十章,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徽商形成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阐述了徽商关于效益、竞争、质量、信誉、信息、人才、途程等方面的观念;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说明了徽商的经营方式、徽商在经营中的心理活动以及徽商对经营环境的营造。介绍了徽商敬业、拼博、进取的“徽骆驼”精神和徽商商业道德等。该书论述紧扣“经营文化”这一主题,从徽商所体现的种种与经营文化相关的内容落笔,并另辟“徽商的生活文化”、“徽商与徽州文化”…  相似文献   

13.
梁雪梅 《报刊之友》2012,(11):149-150
当下消费社会中,奢侈品消费中的身体文化传播研究可从“奢侈”的历史入手。“身体文化”卷入传播领域,成为“最美的消费品”。受人类“好奇”本性推动,人们不断追求“奢侈”,将“身体”进行“自恋式投入”,因此奢侈品得以推陈出新。“身体文化”进入奢侈品消费的过程,好比“红楔刺白”:首先“身体文化”(楔子)在消费文化(蛋白)中不胫而走,成为主导论述话语,再直击核心(蛋黄)——奢侈品消费。结果,“蛋黄”穿破,和“蛋白”融为一体,意味着奢侈品消费充斥、填满了整个消费文化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4.
温子昇、邢邵和魏收是北魏至北齐时期最负盛名的文学大家,世号“三才”.他们年龄相仿,属于同时代人,彼此间有过各具特色的交游活动,在交游中张扬个性、表达见解、实践价值.其中邢邵和魏收交往最为密集,他们共同游学、出行、接待南来文人、探讨学术、撰写新令,彼此还有相互酬唱之作,“邢魏争名”事件也属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这些共同的经历对他们的文学观念和诗文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期导读     
徽商与晋商,是中国明清时期最杰出的商帮巨贾。“徽商,以巨大的物质财富,塑造了明清时期江南城镇的商业品质……卓然独立的徽州文化至今仍薪火不熄”;晋商则以“汇通天下”的金融壮举及其开辟的“茶叶之路”誉响中外。安徽省档案馆馆藏的明代徽州经济类档案,为后人洞悉这一时期徽州文化发展的一些经济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证明;一本《行商遗要》又将晋商“义取四方,正直端方”的经商理念及“为商贾托天理,不瞒老,不欺幼”的行商道德尽展世人。●学术的意义不在于对前人知识量的重复,而在于质的推进。身处日益全球化的时代,中国面临诸多与发达国…  相似文献   

16.
徽商“贾而好儒”的特色早在明中叶就已为人们所确认,当今学者对此也多有高论。然而,仅用“好儒”概括徽商丰富的精神生活显然失之笼统,对此,本文即尝试作新的诠释。只是这里的“儒”不是指单纯的儒家思想学说,而是广义上的对文化生活的总体概括。徽商“好德”的前提明清时期,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相继占据文化土流地位,程朱理学的特质是遵循传统,蹈常袭故;而阳明心学则富于反传统的意味。另一方面,与资本主义萌芽状态相适应,又出现了带有一定反封建色彩的早期启蒙思潮。虽然早期启蒙思想在当时处于非主流的地位,这也正同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7.
熊磊丽 《新闻世界》2012,(6):244-245
消费文化在中国的诞生及其主导地位的形成,极大改变了文学与市场的发展方向。在新形势下,“郭敬明”俨然成为一个把商业写作和消费生活一体化、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消费文化符号。笔者认为,在如今已经被过度娱乐化的市场中,郭敬明的过人之处就在于,非常清楚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作为“明星”、“作家”、“出版人/商人”的符号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允实 《报刊之友》2014,(9):117-119
“文化—经济”时代,文化已经进入了创造经济价值的领域,传媒影响当下社会文化和塑造主体性。政治、经济的变化和传媒技术环境的转变与其影响力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媒体则塑造了跟电视媒体时代不同的大众主体。传媒技术的发展已经实现了将被动的受众或观众转化成为文化生产积极的参与或表达者,即“集体智慧”、“生产——消费者”和“消费/生产者”。他们在网络世界上通过分享和交流的方式来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并创造自己的文化,但另一方面来说,在各种信息和符号的泛滥中,只能以将碎片化了的信息和符号重组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个性。这种“消费资料库”产生了“解离性”。网络究竟是成为资本的工具,还是成为生产新的力量的工具,都取决于网络主体如何发明突破这“解离性”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1月29日, “首届媒体融合发展及投资高峰论坛”作为“第四届全球移动互联网博览会暨创业大赛”分论坛在广州市羊城创意产业园举行.来自媒体、技术、资本、学术、商界等各领域精英的头脑风暴,对媒体融合往何处去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在互联网动辄上亿的用户面前,传统媒体的转型和投资方向应该重在“专注自己细分领域”,找到特色和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媒是崇高的神圣的职业。电视的功能是迅速准确地传播一切有助于社会进步意义的新闻,把纯净质美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广大观众,荧屏广告亦然:当大牌明星周润发用洗发露柔情似水地为叶童“百年润发”的时候;当四大天王之一的黎明手持纯净水,风度翩翩地为“乐百氏”叫好的时候。电视受众早已经对荧屏广告“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力深深领教了———就算躲得开讨债的人也无法躲开无孔不入的电视广告了。它利用尘世间芸芸众生的消费心理特征巧妙地施展出各种魔法伎俩,天衣无缝地掩饰了背地里“暗藏杀机”的商业意图,乱花迷人,绚丽得如梦如诗,令人飘飘欲仙,扑朔迷离间,电视观众已中了荧屏广告的“温柔一刀”。竞奢争贵的广告画面诱人超前消费,把尚俭美德晾在了一边。电视有档“家具与生活”节目,巧妙通过荧屏“广告宣传”向大众推介美式家具:卧房用具雍容华贵,客厅家具奢豪气派,厨房用具高档别致……若仅仅作为一种艺术欣赏,播放给观众理当无可非议,但此节目留给观众的却是明显的商业炒作的煽情,刺激观众攀豪争贵、超前消费,有违于传统美德、尚俭禁奢,请看,一只最小的茶几售价5000元,睡床1万到100万。不难想像,众多囊中羞涩者要“装备”自家,除了“举债”外别无良策。我国现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