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弱势群体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帮助、扶助弱势群体渐已成为一种值得倡扬的社会风气。而新闻援助是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是大众传媒人文关怀和服务社会功能的具体体现.媒体越来越成为困难群体选择获取帮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弱势群体就是由于生理或社会原因而使自身陷于社会的边缘或底层的一类群体.新闻媒体从大众传媒的角度报道弱势群体能够有效地呼吁社会对这类群体给予更多关怀和帮助.但是现阶段的弱势群体报道仍存在着缺乏深度、商业化现象严重以及人文关怀缺失等问题.通过正确处理媒体的经济利益和报道的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增强报道的人文关怀、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并建立健全相关的新闻报道监督机制,能够促使弱势群体报道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处于社会边缘和底层的弱势群体,日益成为以追随社会热点和社会责任表达为己任的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对象。但是,新闻媒体对弱势群体的深度报道存在伪人文关怀现象,主要体现在人文关怀表面化、表现形式煽情化、报道姿态俯视化和报道倾向歧视化等方面。究其成因,伪人文关怀的产生与弱势群体话语权缺失、媒体自身因素、利益导向冲突等有关,应从强化人文取向、彰显社会公器的人文本色和恪守深度报道人文本质等方面进行规避。  相似文献   

4.
弱势群体就是由于生理或社会原因而使自身陷于社会的边缘或底层的一类群体。新闻媒体从大众传媒的角度报道弱势群体能够有效地呼吁社会对这类群体给予更多关怀和帮助。但是现阶段的弱势群体报道仍存在着缺乏深度、商业化现象严重以及人文关怀缺失等问题。通过正确处理媒体的经济利益和报道的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增强报道的人文关怀、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并建立健全相关的新闻报道监督机制,能够促使弱势群体报道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注弱势群体、真实全面地反映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并给予弱势群体真诚的人文关怀,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媒体和社会的责任.基于国内弱势群体报道现状,本文以《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为切入点,研究其弱势群体报道模式,为其他媒体更好地发挥职能提出借鉴.  相似文献   

6.
张丽霞 《新闻窗》2009,(4):30-32
近年来,新闻媒体开始注重在报道内容上向弱势群体倾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新闻的人文关怀已经逐步成为媒体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标志,成为媒体品位和格调的一种尺度。人文关怀是人文主义基本内涵的分史睦外延。把“人”作为推动社会产生和发展的主体,关注“人”的生存;并对其基本社会权利、生命、人格和尊严给予应有的尊重,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精髓所在;也是传统人文关怀的内涵核心。人文关怀这一理念被新闻媒体所借鉴和应用,其原因是由于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夏茹 《视听纵横》2007,(1):96-96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新闻媒体应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由于受到客观的历史原因及观念的制约,使得一些广播媒体在理念和实践中背离了人文关怀精神,忽视弱势群体,忽视人的内心感受,缺乏对受众的基本尊重和精神关照。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广播媒体只有重视人文关怀,时刻以"人"为本才能重新提高自身文化品位、塑造媒体良好形象乃至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公信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常立杰 《东南传播》2016,(8):152-153
如何将人文关怀贯彻于对弱势群体采访报道的始终,赢得其信任与配合,圆满完成采访报道任务?这是媒体记者重要的一课。因此,研究怎样端正思维方式,充分尊重弱势群体的感觉和话语权,精心做好报道,对提升报道的社会效果,推进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角色定位、端正视角和人文关怀三个方面入手,探索弱势群体采访报道中的人文关怀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文关怀是媒体进步与成熟的重要标志。一家媒体如果没有人文栏目,就会显得肤浅,没有品位。目前媒体能体现人文关怀的报道对象大多数是乡村教师、农民工、环卫工、残障人群等弱势群体,这固然能体现一定的人文关怀。但是,真正的人文关怀的对象是普通大众,它体现在对每一个人的关怀和尊重,而不是关注某一特定群体或某一类人。况且,大多数媒体在报道弱势群体时,更多表现的是他们落后的生存状态,介绍他们生活的困苦和不幸,而对其人性中真、善、美的挖掘远远不够。因此,可以说,当代媒体对人文关怀的表达并不充分。作为健康类专业报,该如何体现人文关怀?《我的父亲母亲》专栏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用普通老百姓熟悉的语言,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样的视角很好地体现了新闻的人文关怀精神。谁都有父母,每一位父母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与子女的互动更能体现人性中真实、朴素的一面,更能展现人性中的闪光点。作为纸媒,编发稿件的过程,既是对单个的人的关怀过程,也是对以此为代表的这个阶层、这个群体的关怀过程。这种来自媒体的关怀,会让人感到社会的关心,能温暖人心,缓和矛盾,激人奋进。  相似文献   

10.
袁冶 《新闻前哨》2003,(7):67-67
弱势群体的报道越来越受到传媒的重视。可以说,对弱势群体报道的力度在不断加大。表面上看,这是各类传媒顺应受众需求的一个举措。实质上,这也体现了整个社会对弱势人群的人文关怀,成为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1.
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将触角伸向社会各个层面,包括占到全国总人口11%至14%的弱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是日渐“精英化”的都市报不该遗忘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2.
人文关怀是一种社会良知。广播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形式怎样彰显人文关怀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命题。本文论述了人文关怀对塑造广播媒体社会形象的重要意义和广播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实践人文关怀,阐明了注重人文关怀是广播媒体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也是增强其亲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随着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越来越受到重视,新闻报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高度重视人文关怀,这既是媒体的职责,也是新闻报道的重要价值取向,更成为当今新闻传播观念的"亮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闻媒体应当从强化人文关怀出发,将"受众意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新闻界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不仅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而且新闻工作者也在报道过程中更加重视人文关怀,尤其在灾难新闻与民生新闻中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但总体而言,社会新闻报道中仍然存在缺乏人文关怀的现象。本文首先从不尊重个人隐私、未能平等对待弱势群体、对观众缺乏人文关怀等方面,研究了当前我国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现状。并进一步指出在社会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的具体策略,即选题要以人文本、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采用平民化视角等。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新闻传播的改革紧锣密鼓,媒体观念由传播者本位回归到受众本位。弱势群体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受众群体,他们不仅仅是当今媒体重要的新闻来源,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因此要做好对弱势群体的报道,首先就得在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16.
人文关怀是新闻工作者必不可少的一种责任.节目主持人应把人文关怀贯串于新闻宣传的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受众意识"、担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真诚地关爱弱势群体,以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7.
人文关怀虽不为媒体从业人员所独有,但在以大众媒体为最主要诉求手段的社会中,媒体工作者却有更多的机会体现这一情愫。对一些家庭、婚姻生活的素材,媒体多从道义与良知的角度挖掘其新闻价值,以此体现人文关怀。这种倾听和表达婚姻、家庭生活中弱者或受损者“倾诉”话语的普遍理念是应该肯定的。不难理解,生活压力的增加和家庭不稳定因素的增多,需要社会越来越多地提供可以释放被  相似文献   

18.
卢丽婉 《东南传播》2021,(3):108-109
社会的发展,弱势群体不容忽视.整个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本文关注人文视角如何贯穿于弱势群体报道中,通过对弱势群体的报道与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增加他们的福祉,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进步.并进一步就媒体传播中对弱势群体播报的人文价值取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闻界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新闻报道越来越多地渗入了人文关怀的情感因素.尽管对新闻报道人文关怀还有这样或那样的说法甚至是批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注重人文关怀是我国新闻界的一大可喜变化,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已经成了我国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与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共图书馆是保障社会信息服务公平的机构/制度,蕴含了对弱势群体人文关怀的丰富内涵。结合我国目前弱势群体信息化生存状况,文章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对弱势群体实施人文关怀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