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读书人读书成瘾,爱书成癖,日久天长,气场往往与众不同。文雅些说,是书生气;直白点讲,是呆傻气。称泛“书生”,臧否未定;直呼“书呆子”,褒贬自明。好在书呆子不以为忤,反倒乐用张岱语来解嘲:“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话虽这么说,书呆子心里也明白,那些与己有交情者,大多仍属同一类人,毕竟同声方可相应,同气才好相求。  相似文献   

2.
茶是我国特产之一,历来饮茶之风盛行,无论贫富贵贱饮茶不分寒暑,客来送茶视为礼节。在西北西南的少数民族同样嗜茶成癖,由于日常食肉饮酪,视茶与粮是同等必要的,用茶与牦牛油、牛乳混合煮成“酥油茶”,喝酥油茶对藏区人民来说是每天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3.
读书的癖好     
人的癖好五花八门,读书是其中之一..但凡人有了一种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特别的世界。不过,和别的癖好相比,读书的癖好能够使人获得一种更为开阔的眼光,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也许可以据此把人分为有读书癖的人和没有读书癖的人,这两种人生活在很不相同的世界上。  相似文献   

4.
他嗜书成癖,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喜欢逛书店,在书店里呆一两个小时,抱一捆书出来,整个人就多云转晴了。他是个典型的“杂家”。他说,人不能为自己规定只写什么,不写什么,一个作家、学者,应该对各种文体都能驾驭,这样行文才自由。只有内心自由同时表述自由,才有可能得到好文章。  相似文献   

5.
如今媒体对全国人代会的报道,无疑已有巨大进步.对热点话题的各抒己见很大程度上使不同阶层和群体的意见得到表达.但近年来,人代会报道也出现了一些让人费解的"怪象",需要媒体反思与正确应对. 围着明星转 全国人代会期间,众多记者"追星"成癖,其实是一个存在已久的老问题.  相似文献   

6.
书迷王伯祥     
著名学者、编辑家王伯祥是个书迷,他一生爱书如命,嗜书成癖,终日手不释卷,眼不离书。所以叶圣陶在《书巢记》中写道:“书者,伯祥之偏嗜。一旦丧焉,怅惆几无以聊生。  相似文献   

7.
诗圣杜甫说:“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那“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刻苦精神,不知感动了多少写诗和读诗的人,1300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而中唐诗人贾岛的“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故事,更是千古传诵的写诗一绝,一个“敲”字写出了夜静更深老憎归来的声音与形象,比原来的“僧推月下门”不知妙了多少!从此,反复“推”、“敲”便成了写诗的人必备的条件之一。“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的这首名诗中的那个“绿”字,也留下了一段反复修改…  相似文献   

8.
近代著名的文献学家王献唐先生的《藏书十咏》,分咏访书、购书、载书、装书、勘书、曝书、跋书、抄书、借书、读书。由于该诗中运用了诸多典实,给一般读者造成了阅读和理解上的障碍,故详加笺释,以便使今天的图书管理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位文献学家“嗜书成癖”、“爱书如命”的品格。  相似文献   

9.
清人涨潮在<幽梦影>中说:"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如此说来,蝶之于花,泉之于山,苔之于石,藻之于水,藤萝之于乔木,均是不可或缺之物.可见癖好之于人生,实是独特的文化个性的体现.当今读书界中有"书癖"者甚多,"八闽之子"林公武先生便是其一.  相似文献   

10.
编后     
正正好是"4·23"世界读书日,各路媒体充斥着各式各样的阅读推广,让人为难的是,这一年一度的吊命强心剂到底该颓废地理解为应景文章,还是以宽容的心态期待情况会越来越好?喜欢读书的人不用别人提醒,不读的你跪着求他也没用。法制地在中小学开设阅读课胜过所有的苦口婆心。本期特约了两篇宁夏名家的稿子。石舒清以其一贯的平静之下激流涌动的风格,和大家分享了他的私人采访经历。他爱书成癖,若以个人风格和修养为脉络,将来闲暇之时用"石舒清私人藏书目录"加以整合,不失为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从前,江南有个养兔成癖的财主,雇了一名长工为他养兔子;并规定,如果死一只兔子,要扣掉他四分之一的工钱。一天,长工不慎失手将一只兔子的脊骨打伤。他怕财主知道,便偷偷地把伤兔藏进了豆地。事  相似文献   

12.
御宅族是日本acg产业造就的亚文化群体,给社会以自闭、内向、社会适应能力低的刻板印象.本文以后现代主义理论为批判工具,通过分析时下萌系御宅族的考据癖、收藏癖和二次元情结等特点,揭示萌系御宅族群体的种种后现代性状.并指出御宅族群体向萌系的发展是文化工业内爆技术的结果,产业市场的成长与内爆技术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3.
娱乐作为大众化的重要内容,在大众传媒兴起后,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功能之一。娱乐新闻指的是新闻在内容方面报道关于娱乐界的消息,而所谓娱乐新闻泛滥指的是新闻在内容上大肆报道,在形式上,采用渲染煽情甚至哗众取宠的方式来吸引受众眼球,满足其好奇心,甚至窥视癖。在媒介产业化运  相似文献   

14.
从1997年以来,电视直播在我国日益常态化,但不同时期的电视直播观念和形式都具有很大区别.总体而言,早期的电视直播强调提供事实,但在重大报道中,电视直播不仅要提供事实,更是一种媒介仪式.而近几年来,随着电视直播的普及和日常化,直播的仪式功能有所下降,甚至直播成了满足大众好奇心和观看癖的娱乐节目.  相似文献   

15.
《欧也妮·葛朗台》是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家在这部作品里生动地、真实地描绘了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阶级的斗争,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金钱统治所造成的种种罪恶。巴文扎克精心塑造了一个贪婪成性,悭吝成癖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典型人物——老葛朗台。这个吝啬鬼、野心家不择手段地攫取黄金,成为地方上权力的象征和众人膜拜的偶象。由于他不顾一切地醉心于占有黄金,从而玷污了家庭关系,作品形象地展示了资产阶级“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共产党宣言》)  相似文献   

16.
据说在北京的旧货市场上,一件名人的信札手迹,最起码能卖到五六百元,由此可见其行情非同一般。在书林中,名人书札手迹的影印本,也是别具一格,对于那些喜好文史或有些收藏癖却无力收藏真迹的人来说,这种影印本正是他们的赏爱之物。影印本之可贵,自然全是因为书札本身的魅力。关  相似文献   

17.
李群 《新闻传播》2004,(2):64-64
节目主持如何为受众真诚服务?如果把真诚服务比喻成一个人,那么摆正自身位置是人的骨架,知识结构是血肉,高尚的人格魅力则是精气神。  相似文献   

18.
编辑与我     
《今传媒》1996,(3)
编辑与我文/孔明我自小有一癖,见到铅字就眼热,非要读之而后快,读书,也读报,读久了,有两个神秘的字眼深入我心,不知其义,也不懂发音,求教于父亲,他摇头;问前后左右,都说不明白。这样存疑到初中,就想当然:编辑肯定是个大官,有权有势,铁面无情,明镜高悬,...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古代私家藏书的功与过方面的剖析,给出二则对文献管理者的人文启示。一是藏书家对书极为珍视,其原因为:嗜书成癖和5条聚书之苦;二是书得之不易,存之更不易,并列举书之散失的4个原因为:借而不还,子孙散书,流亡海外,用于殉葬。提出既要继承弘扬藏书家爱书、读书、护书的优秀文化传统,谨防散失;又要注重书籍的流传和散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上有一群人闲来无事或忙里偷闲也要坚持在网上写日记,这群人英文叫作Blogger。如果用音译成中文就是“博客”。既然是音译就避免不了五花八门,诸如“搏客”“勃客”、“波客”之类的叫法也还是有,反正没有哪个权威部门来规范这一叫法,不过由于“博客”的称谓用得较多且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于是大家习惯成自然地将Blogger统一成“博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