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几年,"媒介审判"现象成为新闻界热点话题之一,特别是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舆论的迅猛,严重影响着司法案件的审理。本文认为媒介审判是媒体社会责任的异化,并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原因,指出不论政府、媒介还是受众都应正确认识媒体的社会责任,防止责任异化。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8,(6):56-63
网络舆论场是一个复杂系统,媒介、网民、政府等舆情构成要素在不同类型舆情事件中发挥的作用不同。本文基于社会协同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探讨媒介、网民、政府在舆情事件中的参与角色与作用。研究发现,媒介、网民、政府存在不同信息偏好,网络媒介在舆情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网民对不同类型舆情事件的态度倾向存在差异,网络意见领袖主要出现在文化体育、企业财经和教育舆情事件中,网络动员现象在环境、食品安全和文化体育舆情事件中更为普遍;政府对不同类型舆情事件的干预时效、干预方式不同,少有事件能推动政府政策修改。社会现实是舆情事件产生的土壤,社会心态是舆情事件传播的动力,社会管理者应该在把握网民心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媒介特点引导舆论,确保网络舆论场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3.
马婧 《新闻世界》2010,(5):158-159
媒介生态学是探索人与媒介、社会、自然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和规律的学科。近年来,随着网络传媒的影响力增大,网络受众作为信息接受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体现,网络舆论的力量不可小觑。本文从媒介生态学角度,对网络受众的双重身份进行分析总结,探讨网络舆论对社会,对媒介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虽然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受众提供了自由言说的话语平台,使话语权重新回到了受众的手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媒介环境的变化,受众在行使网络话语权上却陷入了"沉默"。本文主要以微博时代的"围观中国"和2016年的"吃瓜群众"为研究对象,分析受众逐渐陷入"沉默"的原因及受众心态的变化,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微博是继博客之后自媒体的典型代表。对于微博热潮,学界多从其与传统媒体的竞合关系、营销模式、舆论生成机制等角度出发进行探讨,本文则从受众角度出发,分析其在受众地位改变、受众话语权扩展、受众使用体验突破以及受众社交网络拓展方面的长处,同时指出微博也存在吞噬受众时间、信息内容深度缺失、信息质量良莠不齐、话语权暗藏不平等负面隐忧。针对上述问题,受众应该加强自身媒介素养,正确认识微博中所展现的转型期社会冲突,共同推进微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颖 《新闻爱好者》2010,(1):101-102
近几年,网络世界的“繁荣”给社会带来重大影响。其中,网络舆论的快速发展最值得我们关注。在网络上揭露的种种重大事件、“瞒报”丑闻使地方政府部门开始意识到“纸是包不住火的”。社会现实不再只是单方面丰富网络舆论的内容.反过来.网络舆论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阵势在网络构筑的公共话语平台上发出自己强有力的声音,并化身为一种可以看得见的力量改变着现实社会。网络舆论与社会现实发生了频繁而具有现实意义的互动。  相似文献   

7.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媒介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媒介与社会现实处于协商、对抗式的关系中,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受众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一个突出表现即是参与式传播。文章通过这一线索的梳理,为我们认识媒介和社会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范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受众的对抗式解码现象一直处于隐蔽状态。跨入新媒体时代,互联网迅速普及,使得这种现象表现由背后走向公开。受众参与言论的门槛被降低,网络平台在提供充分话语权的同时,也成了网民发表批评性意见甚至发泄负面情绪的地方。笔者认为,网民的非理性"对抗"表现与当下媒体报道的引导、网民的草根心态等都有关系。只有科学引导舆论,提升受众媒介素养,才能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传媒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播形式的日益丰富,由此不断催生出与受众沟通、互动的新渠道。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而构建的现代化传播平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模式和交流方式,同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愈加明显,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应用平台的广泛普及,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段充分表达自己对某件事情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在受众意见表达开放化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意见领袖”机制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主导着舆论发展的方向。融合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信息传播特点,组织在进行信息传播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舆论引导偏差的不良现象。研究新传播环境下网络舆论的形成及舆情治理,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对营造健康的网络传播环境、增强网络公信力意义重大。本期“组织传播”栏目立足“微时代”,深刻剖析微博意见领袖在公共事件中的社会影响,阐述了全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网络舆情治理和高校舆情危机的应对机制,同时对现代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媒介形象展开探讨,力争对组织信息提供健康的传播环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网络言论的自由表达,给组织传播学的发展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也让受众对传播学以及网络舆情、舆情研判等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罗玉凤征婚事件为例,从媒体弱智论、受众心态以及社会价值等方面对低俗化炒作作一分析,并指出俗化炒作对媒介生态环境和媒体自身发展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吴会武 《新闻窗》2014,(4):28-29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裂变式发展,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在受众规模、市场份额、话题设置、舆论影响能力等方面带来很大冲击、形成巨大挑战,并对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安全洼带来现实威胁。作为传统媒体小兄弟的地市级党报,在此背景下,面对革新图存的历史关口,如何尽可能发挥自身优势,在特定地域环境中彰显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刘荣 《新闻世界》2016,(1):55-57
"两个舆论场"现象产生于大众传媒主导的传统媒介生态之下。在社会转型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共同作用下,网络社会初步成型。"两个舆论场"被吸收、融合,形成主体多元、场域统一的网络社会舆论场。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多元力量在新舆论场中意图通过改变公众的心理场,即物理事实、社会事实和概念事实来争夺话语权,以占据社会资源分配的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13.
"两个舆论场"现象产生于大众传媒主导的传统媒介生态之下。在社会转型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共同作用下,网络社会初步成型。"两个舆论场"被吸收、融合,形成主体多元、场域统一的网络社会舆论场。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多元力量在新舆论场中意图通过改变公众的心理场,即物理事实、社会事实和概念事实来争夺话语权,以占据社会资源分配的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14.
卢毅刚 《今传媒》2011,(7):11-12
在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公众的公共事务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公共意见表达的数量和途径也在不断提升,这就导致农村社区中产生的舆论意见成为一个不得不关注的话题。此时,大众传媒在农村的舆论生成及舆论引导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怎样发挥好其作用都是值得审慎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受众对政府处理问题态度、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受众对媒介满意程度、民族宗教差异态度等方面,分析了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受众对一些社会问题存在的态度及他们对媒介表达意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的新形势下,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种利益诉求和不断凸显的社会矛盾,如何疏导分流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情绪,占领舆论高地,培育人民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要任务。当前网络社会存在的主要社会情绪  相似文献   

16.
于媚 《新闻通讯》2009,(9):31-32
媒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人们的思想、感情、社会行为等有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之深刻、广泛、复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作者现从三个方面,对媒介对受众社会行为的影响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郭晓真 《传媒》2019,(1):54-57
近年来,网络技术的赋权为媒介生态带来了显著变化,其突出特征之一便是社交型短视频的迅速走红。社交型短视频平台以其“生活化、实时化、社交化、互动化”等特点改变了受众接受信息、传递情感、社交互动的方式。然而,社交型短视频平台所具有的娱乐化、碎片化的文化氛围也催生了媒介依赖度极高的传播生态环境。在这种受众过度依赖媒介的新型传播生态环境中,精英文化的话语权逐渐被瓦解,娱乐性和非理性信息增多,受众的批判意识逐渐消解,受众的媒介素养也迎来了新的挑战,随之而来的便是媒介、受众与社会三方系统的失衡。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政务微平台的职能定位经历了从政务公开的平台到社会治理工具的变迁。2010年以来,研究者从关注自媒体的技术属性转向关注其作为社会群体关系网络的社会属性。研究焦点问题包括政务微平台与政府网络舆论引导的关系研究和政务微平台运作机制研究。但单一的"行政效能"研究视角已经很难进一步从学术角度解释媒介化社会情境下,多元治理主体如何参与社会网络治理的现实问题,包括协同视角在内的更加多元的学科视角将有助于解释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媒介事件马加爵案可以看到:因为网络媒介在现实的传播生态中的特殊地位,议程设置理论并没有因为网络传播的特性而失去作用。相反,在媒介间议程的作用下,网络传播的特性更能强化和体现议程设置的强大效果。这一点证实了网络受众的被动地位,也证实了网络受众和媒介之间的传受关系对比传统媒介和受众之间的传受关系,没有表现出实质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麦奎尔指出":人们认为媒介具有‘伤害’社会(引发冲突和失序)以及对社会有益的可能性(维持秩序和社会整合)。"①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中所营造的媒介环境,有可能引发受众对现实环境的误判。目前有关社会新闻的传播存在着一定的异化现象,引发受众对于媒介过度渲染的社会环境现实化,从而产生媒介恐慌,对社会心理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