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闻记者》刚评选出2013年"年度十大假新闻",《新快报》记者陈永洲针对中联重科的大量失实报道等案例赫然在列,这为业界再度敲响了警钟。如何防范虚假新闻,捍卫舆论监督再度引发热议,这里,笔者也略作浅谈。虚假新闻的源头虚假新闻包括"新闻事实"没有真实依据,通过臆造、捏造的假新闻和一定新闻事实"残缺"、"偏离"、"片面"而成的新闻失实。虚假新闻产生的源头概括起来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2.
何村 《新闻记者》2006,(2):30-31
一《新闻记者》连续5年评选年度十大假新闻,提醒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虚假新闻泛滥成灾,已成公害。  相似文献   

3.
孙笑笑 《今传媒》2014,(3):44-46
随着新闻事业突飞猛进地发展,新闻报道中出现了一些虚假报道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大众对新闻事业的信任,甚至给媒介公信力带来了威胁,它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所以当大众看到真实与谎言齐飞,现实与虚构一色的传播景观时,《新闻记者》杂志担负起一个传媒应有的责任,自从2001年起,就前年发生在中国的一些假新闻进行总结,评选出"年度十大假新闻",由于网络评选水平的提高,截至2010年,《新闻记者》杂志不在对其假新闻进行评选,基于此,本文就其这十年评选的一些假新闻进行分析,通过对其进行反思,并总结出媒介公信力缺失的原因以及重建问题。  相似文献   

4.
灵机一动之后竟欲罢不能2001年临近年终的一天,《新闻记者》的编辑们开会讨论研究新一年的办刊思路,商量策划新的选题。议论中,大家感觉到,虚假新闻报道在媒体上多了起来,令人啼笑皆非,也难以容忍。心生一计:评选十大假新闻,以此重申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呼吁新闻业打假。  相似文献   

5.
上海出版的《新闻记者》杂志,从2001年底开始评选当年的十大假新闻,截至2008年底,已经坚持了八年,前后共有八十条假新闻上榜。虽然未能达到评选主持者当初预订的绝杀假新闻的目的.但这项延续八年的工程.时时刻刻警示着那些忙碌的新闻人:“准确比速度更重要”.同时也让我们可以观察到新世纪以来假新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2011年1月,由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记者》杂志举办的"2010年度十大假新闻"评选揭晓,"金庸在香港尖沙咀圣玛丽亚医院去世"、"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西安市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一女生世博排队被强奸怀孕"等去年轰动一时的假新闻榜上有名。《新闻记者》杂志并非全国第一家举起"新闻打假"大旗的杂志。2001年,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中国报刊月报》的年度假新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网络媒体已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工具,网络新闻也成了深受人们欢迎的新闻形式。在人们充分享受网络新闻方便、快捷、信息海量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网上防不胜防的虚假新闻。在《新闻记者》杂志评选出的“2001年十大假新闻”中,竟有六条假新闻的始作俑者是网络媒体,而十大假新闻都无一例外地在网上广为传播。网络媒体的可信度和公信力因此而受到极大的伤害。为何虚假新闻在网上“长盛不衰”呢?究其主要原因有四:  相似文献   

8.
10年前的一个冬天,我从新民晚报新闻编辑部调任<新闻记者>杂志主编之后的第4个年尾,在讨论新一年编辑工作的时候,大家议论起近来的虚假新闻报道愈演愈烈,令人难以容忍.我突然一个激灵,提出是否搞一次"2001年十大假新闻"评选,以示我们捍卫新闻真实性的态度?这个提议获得众人的赞同.  相似文献   

9.
王新 《新闻前哨》2007,(2):14-16
20世纪80年代初,《吉林日报》、《人民日报》上刊登出自吉林省某局一名业余作者之手的假新闻——《钱被风刮跑以后》,当年还被评为全国好新闻,90年代被认定是一篇彻头彻尾的假新闻。2003年12月,知识出版社出版的《新闻采访写作——自学考试指导与题解》中,曾将其作为优秀新闻作品范文收入。2004年,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四年级教材竟然选它作课文。2005年6月8日至9日,中宣部等在京召开了“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7月6日,造假者“顶风作案”,出现了虚假新闻《山西左权县将建“新闻烈士陵园”》。《新闻记者》杂志从2001年起每年评选中国十大假新闻,泼杂志2006年中国十大假新闻新鲜出炉,包括小孩被肢解加上生姜等调料煮熟等等荒诞假闻榜上有名,过去的一年又是一个假新闻的“丰收年”。假新闻满天飞,令人防不胜防,稍不注意,受众就会上当受骗。由此可见:虚假新闻谬传之远。贻害之烈,人们决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0.
2002年伊始,上海《新闻记者》杂志连续推出《2001年十大假新闻》、《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假新闻:腐朽文化的产物》等重头文章,振聋发聩。 从《2001年十大假新闻》一文可以发现,国际假新闻和涉外假新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闻事业突飞猛进地发展,新闻报道中出现了一些虚假报道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大众对新闻事业的信任,甚至给媒介公信力带来了威胁,它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所以当大众看到真实与谎言齐飞,现实与虚构一色的传播景观时,《新闻记者》杂志担负起一个传媒应有的责任,自从2001年起,就前年发生在中国的一些假新闻进行总结,评选出“年度十大假新闻”,由于网络评选水平的提高,截至2010年,《新闻记者》杂志不在对其假新闻进行评选,基于此,本文就其这十年评选的一些假新闻进行分析,通过对其进行反思,并总结出媒介公信力缺失的原因以及重建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闻记者》杂志从2001年起每年都推出十大假新闻盘点,评出来的假新闻不仅受到新闻从业者的关注,也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作为一名普通的新闻工作者,每次  相似文献   

13.
公信力--传媒的立身之本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闻记者》杂志已经连续4年评选年度“十大假新闻”了。揭露、鞭挞假新闻,就是为了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维护新闻传媒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2002年伊始,上海《新闻记者》杂志就连续推出《2001年十大假新闻》、《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等重头文章,振聋发聩,令人敬佩! 从《2001年十大假新闻》一文可以发现,国际假新闻和涉外假新闻就高达50%,除“中国少女改写牛津大学800年校史”外,其它4篇都是新闻翻译作品。对四篇新闻翻译再进行分析,“上海将建300层的摩天大楼”和“汤加出现反华风潮”分别译自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和《新西兰先驱报》,其新闻来源  相似文献   

15.
杨阳 《新闻知识》2006,(2):71-72
如今虚假新闻时有出现,以至于与“有偿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成了“四大公害”。《新闻记者》自2001年起,坚持每年评选“十大虚假新闻”,由此可见虚假新闻泛滥程度滥之严重。  相似文献   

16.
本期聚焦     
《新闻窗》2012,(1):20
在连续十年的"年度虚假新闻评选"的基础上,上海《新闻记者》继续义无反顾地担当揭露和抨击虚假新闻的义务,尽一己之力,推进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全面落实。鉴于上海《新闻记者》的宗旨和定位,拟更多地从理论上分析虚假新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的通知》,定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在全国新闻单位开展为期半年的"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活动,并指定《三项学习教育通讯》、《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记者》、《新闻战线》、《新闻记者》及各地主要新闻期刊组织相关讨论并刊登系列文章。欣慰之余,更感到责任重大,鞭策我们一如既往地评选2010年度十大假新闻。  相似文献   

18.
从"06年十大假新闻"谈记者职业道德与操守的缺失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新年伊始,上海《新闻记者》杂志第1期刊发了《2006年十大假新闻》一文,对06年度国内媒体报道的上百条产生了一定恶劣影响的假新闻进行盘点,评选出年度"十大假新闻".  相似文献   

19.
业界关注     
《新闻窗》2011,(1):14-20
编者按 2010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的通知》,定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在全国新闻单位开展为期半年的“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活动。目前,专项教育活动正在全国新闻战线全面展开。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一贯要求。是广大读者受众的一贯期盼,也是新闻媒体生命之所在。虚假报道败坏新闻队伍声誉,动摇媒体生存根基,削弱舆论引导能力,危及社会和谐稳定,业内有识之士对此早有洞察并为铲除虚假新闻付出了长期坚苫不懈的努力。上海《新闻记者》杂志持续了10年的“新闻打假”——10年来坚持评选“年度十大假新闻”,其胆略令人感佩,其坚持堪称壮举!其中的支撑,诚如《新闻记者》编者按所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作为媒体人,为生命而战,无怨无悔。同为媒体人,同为新闻专业期刊,“新闻打假”我们责无旁贷。《新闻窗》本期全文转载《新闻记者》评选的“2010年度十大假新闻”及其编者按,既是配合中央部署,也是彰显自身态度,还为了表达对《新闻记者》编辑部的敬意。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人们发现新闻的面貌己然改变,新闻与文学、新闻与娱乐、新闻与各类资讯的界限日渐模糊,今天的虚假新闻花样繁多,比过去更凶猛也更具迷惑性,自2001年《新闻记者》发起评选“十大假新闻”以来,已在全国形成很大的影响。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是个再老不过的话题,笔者对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作了不完全统计,学者总结的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媒体成因,媒体市场化进程中过分强调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导致新闻失实,媒体因扩张人员剧增使得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媒体因管理不严导致假新闻出笼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