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文学作品的出版传播,文化质感将成为文学作品展现传播魅力的主要因素,思想内涵、文化传承、艺术欣赏等元素都会在文学作品中更为突显.弗吉尼亚·伍尔夫耗时九年所出版的《远航》,展现了独特的传播魅力和文化质感,小说主要描写了24岁女孩雷切尔·温雷克的成长之旅,其美学笔触、思想内涵、人物建构都使得这部小说独具魅力,让读者融入小说来体验“成长之旅”.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下,注重做好传统中华文化类图书出版工作,能够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积累,体悟先贤思想和智慧的精华,更能以先贤智慧引领当下生活,启迪人生。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中华文化类图书出版的生存发展现状,探讨其出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为有效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供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民生活水平直线上升,国内出现旅游热,正因如此,旅游类图书成为了图书市场的新生力量。旅游图书出版的风格和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已经不再单纯罗列旅游资料和堆砌景点介绍,而是对旅游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进行描写,对旅游地的文化内容进行深入发掘,旨在为旅游者提供详细的介绍和出行资讯。旅游图书精细化出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方向,本文就如何实现旅游图书精细化出版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麟 《编辑学刊》2021,(1):103-107
文物建筑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报告类图书的出版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展示文明大国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当下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报告类图书出版物的编写与出版匮乏,无法满足新时代文物保护主要目标这一问题,文章从组建编写团队、构建图书内容、创新图书出版形式等方面,对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报告类图书出版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类图书在我国图书出版市场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图书品种数还是图书销量,近十几年来都呈现出百家争鸣的良好发展趋势,尤其是2017年以来,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空前重视,更为中国传统文化类图书的出版与繁荣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作为年出版总量世界第一的童书,在传承和创新性发扬中华传统文化重要作用的出版探索过程中,无疑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类童书的创新要素与路径。  相似文献   

6.
唐明星 《出版广角》2021,(11):21-23
新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党史类图书产品在自身红色基因的滋养下,呈现一条独具出版特色的差异化道路.文章指出"红色出版"是三联书店重要的出版文脉,并在这个出版文脉的基础之上,强调从党史出版的大历史观、党史出版的文化视角和党史出版的学术性三个方面,加强对新时代三联书店主题出版特色的建设以及编辑内涵凝练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李金慧 《出版科学》2010,18(4):54-56
当代图书出版对当代社会文化心理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成功、励志类图书的庸俗化出版培植了大众“成功至上”、盲目攀比的社会心理,在客观上使图书出版成为庸俗成功学的始作俑者;生活、健康、养生类图书的泛滥培植了大众扭曲的健康观念开口盲目攀比的生活理念,在客观上成为伪“生命科学”的缔造者;传统文化类图书的过分商业化出版培植了大众追求感官刺激,淡化核心文化、理性精神、哲学意识,以及游戏人生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8.
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以来,全民健身的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太极拳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富有深层文化内涵、具有明显健身效果的优秀传统健身养生和防身运动,也是全民健身计划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推广太极拳运动的过程中,太极文化类图书的出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分析太极拳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地位、太极文化类图书出版对全民健身计划的作用,同时指出这类图书在出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全民身体素质提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导向是命,内容是王。”出版社是内容提供商,没有内容就没有生产,内容生产是出版工作的核心,是出版社发展繁荣的基础。要稳步推进出版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优化内容生产的产品结构.尽快从粗放型、数量型、外延型的内容生产模式向集约型、质量型、内涵型的内容生产模式转变。出版社要优化内容生产的产品结构,就要重视四类图书的策划和出版。这四类图书为:标志性图书、畅销书、常版书、外向型图书(也可称“走出去”图书)。  相似文献   

10.
向着更高更快更强进发——2008生活类图书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的下滑,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将是旅游类图书市场,而大众健康、饮食、体育、美容、宠物、园艺等领域将不会受到经济环境的外部影响,还将会成为2009年生活类图书出版市场的增长点,特别是大众健康和饮食类,将继续保持稳定的销售。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引发普通大众对航天类科普图书的热爱持续升温。文章首先介绍了航天类图书的出版现状,接着深入分析了航天类图书的选题策划问题,并对航天类图书出版选题要强调趣味性、注重典型性、内容深入浅出化进行了细致分析,最后简要探讨了航天类图书出版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传统文化类图书成为很多出版社新的增长点.各家出版社争相出版有关传统文化的图书,有的出版社把古籍进行影印出版,有的出版社组织专家对经典文献进行分类整理,还有的出版社把传统文化中的部分内容按一定体例组织起来,形成供中小学生阅读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与一般图书相比,传统文化类图书涉及的内容广泛,不同学者对其中有些内容的理解不同,不同版本对其中个别字、词的处理不同.为了提高传统文化类图书的编校质量,本文从引文核对、译文推敲、出处核查、地名人名查证、故事梳理等方面对传统文化类书稿的编辑要点进行归纳和整理,以供同行切磋交流.  相似文献   

13.
2020年我国图书销售市场略有下滑,但社科图书出版逆势上扬,成为少有的增长品类.新冠肺炎疫情是影响社科图书出版的最大变量,除了疫情图书成为主要出版内容,更重要的是推动了社科图书出版的融媒化多元形态.内容日渐多元的主题出版,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新知类图书,成为2020年社科图书出版的重要增长引擎.《陈寅恪合集》简体横排与《在路上》的扎堆出版,引起了公版书的讨论.《钱锺书选唐诗》等代表的名家全集模式,彰示着社科图书出版的文化传承意义.整体而言,2020年的社科图书出版交出了抗疫出版的优秀答卷,也为“文化强国”国家战略的推出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范高强 《出版科学》2016,24(4):43-45
古籍整理类图书具有专业性强、学术含量高、文化价值大等特点,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璀璨文明的传承和弘扬,在出版此类图书时不仅要求编辑工作者有较高的文化使命感,而且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古籍编辑的文字功底、文献知识、古文阅读能力和学术心态等,往往影响着古籍整理类图书出版的最终质量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本质和内涵看,众筹模式是解决当前民族出版困境的最佳选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世俗生活中蕴含的深厚“众筹”基因,是民族出版推行众筹模式极为有利的因素;发展少数民族“众筹出版”需要处理好多种关系,达到民族文化传承与众筹出版参与者共赢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在深入分析文物科技类图书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文物科技类图书的出版数量将会持续、稳定增长,逐步成为文博类图书的一个重大分支,并将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文物科技类图书就是记录文物科技工作内容与成果的图书,其内容主要涵盖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科技研究、文物建筑测量与维修等。相关图书的出版情况,可以作为反映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标杆。通过对文物科技类图书出版的整体趋势与具体特点的分析研究,不但有利于把握该行业图书出版的整体情况与未来趋势,而且还可以从侧面了  相似文献   

17.
将农村生态文化类图书出版置于传播学视域中进行研究,并结合"农家书屋"这一新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形式,分别从读者、传播主体、媒介三个层面对农村生态文化类图书出版传播进行剖析,探讨在依托"农家书屋"背景下的生态文化类图书出版传播策略与路径,为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生活类图书在庞杂的读者消费群体中,正在日益凸显它的位置.而随着"博眼看天下·女子七彩厨房"等博客美食图书的相继出版,更是将美味佳肴同美文美字相结合这一生活类图书的发展态势显现出来.由此可见,生活类图书读者群的消费需求曲线,正在由实用向实用 审美过渡,这本身不仅对大众生活质量的提升有好处,同时对生活类图书的出版质量的提升也有好处.所以,在这一领域,将精美的图片、精湛的印刷,精致的文字融人生活书的实用性中,形成具有多层阅读效果的生活指导书、品质生活书,这样会更受读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9.
徽州文化作为徽州地区千百年来引以为傲的文化传承,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徽州人,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在全国大多数城市逐渐走向同一化的趋势之下,更应该重视对于本土文化的保护、运用与传承,文章通过对徽州文化的简要解析,将徽州文化内涵与城市住区的景观设计实践紧密联系,着力探讨在城市住区中可以体现徽州文化内涵的主要景观元素,实现一个从抽象走向具象的实验性的研究,为徽州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在数字化的碰撞与冲击下,传统出版单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一些运营了多年的实体书店也相继关闭,曾有业界人士预测,未来的传统出版产业逐渐萎缩,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末路,纸质书会像最后一只珍稀动物那样消亡。也许,问题的实质不在于传统图书或者新媒体介质的传播形式,它们不过是传播思想和文化的工具,是一种与时代相适应的技术形式,核心所在仍是所传播的思想和文化。人是唯一有理性、会思想的动物,人永远会为新思想和文化经典所牵引、所感动。不论传统媒体抑或新媒体,孵的都是思想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