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给科技期刊语义出版的发展及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提供参考,根据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结合语义出版的特点,研究科技期刊语义出版过程中,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实现。在学术不端行为防范方面,语义出版使得科技期刊出版流程主要发生两方面的变化:审稿方面从单一的重复性检测到创新性预测;出版内容方面从单篇论文出版到关联数据出版。由于检测软件的智能化,出版内容的关联化,内容推送的精准化,出版流程的去中心化,科技期刊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功能得以实现。但是科技期刊的语义出版中还存在数据的开放共享与出版商既有利益的冲突,及语义技术与区块链技术联合应用的冲突,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校科技期刊学术不端防范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学术不端行为不断蔓延的形式下,简述了近年来高校学报编辑部在处理稿件中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特征,分析了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增长和蔓延的根本原因.基于高校学报出版工作,针对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提出了若干预防措施,包括自主学习、诚信教育、检测查重、监督投诉、责任追踪、信息公开等机制,结合编审工作相关环节,建立了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体系及其实施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学术期刊出版协议学术不端追责功能源于学术期刊学术不端追责权的民事权利基本法律属性.出版协议可以为学术不端追责权的存在和实施提供合法依据;可以弥补学术不端行为界定的缺失;可以赋予学术期刊调查取证权;可以形成或获取、固化证据;可以约定双方保留证据的责任,预防法律风险.出版协议还可以对学术期刊的追责活动予以限制,防止权利的滥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随机对照试验(RCT)报告中容易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发现RCT报告中涉及的学术不端行为包括剽窃、伪造数据,一稿多投,作者署名问题等,产生原因包括审查、监督、惩罚力度不严及宣传力度不够等.进一步提出,减少RCT报告类文章的学术不端行为的对策包括健全学术不端行为认定和惩罚制度,构建期刊学术不端和伦理审查信息共享平台,严格三审、外审流程,运用网络首发和增强出版等新兴出版模式,充分发挥编辑人员的学术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术出版信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不端行为屡有发生,科研诚信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近年来发生的科学不端案例出发,指出学术研究和科学交流系统存在的信任危机,主要包括出版前作者研究中的诚信危机、出版中同行评议的权威危机以及出版后科学成果评价和学术复证危机.进而结合已有的区块链应用实践案例,分析区块链技术在学术出版信任建设的具体应用和实施策略,从开放研究过程、开展数据自治、优化同行评审等方面提出区块链技术建设学术出版信任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6.
徐石勇  叶靖  康锋  杨一舟 《编辑学报》2019,31(4):411-414
随着现代数字化技术的日益发展,期刊出版过程中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越来越“隐蔽”,给学术期刊的正常出版带来了不少困惑。同时,随着全社会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高度重视及零容忍的态度,在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一些学术不端的新闻往往很快成为舆论的焦点。以学术期刊《丝绸》为例,对近年来《丝绸》杂志遇到的作者学术不端的现象进行汇总、分析,并总结针对这些学术不端现象的防范措施,以期为期刊编辑提供借鉴,进一步纯化学术期刊的出版环境。  相似文献   

7.
黄锋  辛亮  韦轶  黄雅意 《编辑学报》2021,33(3):289-291
针对读者邮件举报2篇文章存在抄袭的学术不端问题展开调查分析,确定文章出版性质.通过文章版面调查发现,两篇文章内容有90%以上的重复率,涉嫌整体剽窃学术不端.其中,一篇投稿时间较早而稿件出版时间稍晚,另一篇投稿时间较晚而稿件出版时间略早,一时没有确凿证据判断2篇文章谁剽窃谁,但从知识产权获得原则上对先出版者更为有利.相关文献调查发现,投稿时间早而出版时间晚的文章存在更早的出版记录,进而确定投稿时间晚而出版时间早的文章存在剽窃学术不端;进一步调查发现,投稿时间早而出版时间晚的稿件出版记录为内部非正式出版,后来该文投到《应用数学和力学》获得正式出版,并拥有相关知识产权.厘清2篇文章的出版性质后,进而提出学术不端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医学期刊责任编辑在防止学术不端论文出版中的作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儒祥  丁茂平 《编辑学报》2010,22(6):519-520
基于对医学期刊"连环抄袭门"事件的反思,认为医学期刊责任编辑在预防和打击学术不端行为的工作中应有以下作为:1)切实做好出版前审查工作,主要是初审工作;2)主动做好出版后"随访"工作;3)正确面对"连环抄袭门",积极处理学术不端事件,认真落实以责任编辑为主体的预防学术不端机制,建立学术不端处理预案,继续为学人作嫁衣.  相似文献   

9.
列举目前存在的几种主要的学术不端行为,论述科技期刊针对这些学术不端行为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科技期刊利用网络数据库、小同行审稿专家和学术界的力量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监管,取得了比较好的监管效果,为科技期刊的顺利出版扫清了障碍.学术不端行为在社会上根深蒂固地存在,要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期刊界和学术界必须联合起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以保证学术论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在学术出版过程中可能遇到抄袭和剽窃、伪造和篡改、一稿多投、不当署名、论文注水等不同的学术不端行为。学术出版机构应制定明确的反对学术不端的政策,并加强对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道德教育,进而针对学术出版中发现的具体的学术不端行为,开展学术道德教育,以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医学期刊修回稿再次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曼 《编辑学报》2013,25(2):146-147
对高文字重合度的刊发文章的初投稿、刊发稿的学术不端检测结果和稿件内容进行比对,对本刊稿件和疑似源文献投稿时间和内容进行比较。结果提示,刊期和编修过程是影响刊发文章学术不端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建议编辑对修回的稿件再次进行刊发前学术不端文献检测。  相似文献   

12.
蒋晓  杨锐  张凌之  田江 《编辑学报》2021,(6):652-656
以2011—2021年《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投稿论文基于AMLC的检测结果为研究对象,对文字复制比、作者信息、文章信息等进行特征分析和讨论。统计结果显示,疑似学术不端的论文占10年总投稿论文的11.7%,且10年来呈现整体递减趋势;在读研究生和副高职称研究人员是学术不端的高发人群;学术不端行为以剽窃文字表述为主,第一作者本人或者团队的前期研究成果是其主要来源,通常不加引注。由此得出:1)文字复制不再是科技论文学术不端的显著特征,学术不端的表现形式越来越隐蔽且多样化,对此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作用有限;2)缺乏针对合理引用的判断标准;3)高校科研诚信和学术出版伦理建设亟待加强。因此,编辑部可分类型依托期刊协会统一制定明晰透明的学术不端判定标准、处置流程和内控制度,以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为基础,加强发文要求和编辑规范,充分发挥专家和学术共同体的作用,协同应对学术不端,共建科研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3.
学术期刊防范学术不端的制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晴 《出版科学》2011,19(3):44-48
学术不端行为已由学术界内部问题演变成国际公共话题,引发各界的忧虑和探讨。作为学术生态系统重要环节之一的学术期刊,认识和防范学术不端行为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学术期刊应当加强编辑出版制度建设,如论文版权确认制度、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文稿撤销制度、论文检测识别制度和信息通报交换制度。  相似文献   

14.
学术出版活动是促进科学知识传播、共享科研成果及推动科学研究的主要形式,而发表科技论文是学术出版活动的主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学术出版活动蓬勃发展,与学术出版活动密切相关的第三方服务也逐渐兴起。学术出版第三方服务为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被国内外学术界广泛接受,但由于其服务范围模糊、界限不分明,往往存在个别学术不端现象。本文基于最新发布的《学术出版第三方服务的边界蓝皮书(2020)》,阐述了其中规定的正当服务及不正当服务,并从管理部门、第三方服务机构、期刊编辑部及科研人员角度提出了学术不端行为防范对策。学术出版活动各个环节要积极参与治理学术不端问题,推动科研诚信及创新性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5.
刘怡辰  沈波 《编辑学报》2013,25(6):560-561
以1个典型案例并结合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的使用实践,指出在科技论文出版前应用AMLC的必要性,并阐述了避免科技论文重复发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区块链在学术出版领域的创新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晓峰  云昭洁 《情报工程》2017,3(2):004-012
区块链被认为是一个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技术,将重新定义世界,改变经济、社会和生活,也将 为学术出版领域带来革命性影响。在系统阐述区块链概念、基本特征和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区块链研 究现状和学术出版领域的现实需求,提出了区块链技术在学术成果版权保护与学术不端行为治理、学 术出版同行评议、出版物影响力评价、科研的可重复性、期刊价值功能改造等方面应用的可行性。最后, 对区块链技术在学术出版领域应用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Trust has traditionally been a cornerstone of traditional science publishing. However, events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retractions and the fortification of the vigilant science movement, coupled with better tools to detect and report or publicize misconduct and/or errors in the literature, has revealed that this pillar of trust has in fact not always been present, or has been severely abused or compromised. Further disintegration in the integrity of academic publishing by no or almost non-existent peer review in so-called “predatory” open access publishers has given reason to increasingly distrust the accuracy of the published academic record. Finally, a topic that tends to invoke mixed reactions, but which we feel adds to the overall level of mistrust and erosion of ethical values in science publishing, is the use of stings, hoaxes and irony academic journals. We focus on six such cases, providing a rationale why such studies undermine trust and integrity and why such bogus publications are best left to blogs or non-academic forms of publishing science-related topics.  相似文献   

18.
出版伦理是出版工作在社会任务和责任方面应遵循的规范和准则.撤稿在学术期刊中较为常见,撤稿原因也较为复杂,既有作者原因,也有编辑和期刊的原因.若在撤稿原因表述、撤稿判定标准、重复发表的处理、重复发表且学术不端的处理方面存在不妥,则容易导致撤稿的出版伦理问题.为有效地解决上述伦理问题,应规范撤稿流程,合理表述撤稿原因,完善撤稿判定标准,做好重复发表的谨慎处理,为营造健康、有序的期刊出版环境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9.
蒋霞 《编辑学报》2019,31(4):372-376
基于发生在权威期刊的几桩典型学术丑闻,探讨同行评审如何系统性地应对学术论文不端行为。回顾性提炼丑闻事件的重要节点,从速度、数量、质量和评价标准4个维度来综合分析同行评审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应在战略和技术层面上重新构建学术出版中的同行评审体系:明确同行评审中的各方责任,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收集并开放数据。一个明确、健全和开放的同行评审体系有助于系统性地防范学术不端,提高同行评审质量。  相似文献   

20.
赵丽莹  张宏 《编辑学报》2012,24(6):529-531
为了维护和促进学术诚信,对科技学术出版中的灰色不端行为进行研究。在界定"灰色不端行为"的基础上,分析一篇论文标注多项基金、论文署名不实、腊肠论文、操纵数据等4种灰色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和危害,提出供科技期刊编辑参考的防范措施。认为科技期刊需要不断了解变化的和新出现的学术行为规范,判断性地思考和使用这些规范来应对学术不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