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文悼(1856-1918),字俊臣,号小坡、叔问、大鹤山人、冷红词客,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属汉军正黄旗,自言原籍山东高密。近代著名词人,有《大鹤山人词话》、《大鹤山人诗集》等传世。郑文焯,还是近代的文学评点大家,批点过《清真词》、《白石词》、《梦窗词》等。郑文焯也亲手批校过《陶渊明诗集》。《陶渊明诗集》伴随着郑文悼的一生,他曾评点过两种版本的陶渊明诗集。其中评点陶澍《靖节先生集》的文字,曾由日本汉学  相似文献   

2.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0,(2):F0004-F0004
闺秀词话亦称女性词话,其内容主要是记载闺秀词人的身世、闺秀词作的本事,以及对闺秀词作的评析鉴赏。《历代闺秀词话》所收录的词话既有传世的单本词话,也有从笔记、词选、诗话等文献中辑录的词话。本书由南开大学孙克强和杨传庆主编,填补了女性词学批评、女性词史文献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有清二百七十年间,号称词学中兴,词作数量远超前代;以质量而论,则难抗衡前贤。只是词学的理论批评──具体地说,词话的创作,却绝非古人所能范围,大有过之而无不及! 清人的词话,晚出愈精。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况周颐的《蕙风词话》、王国维的《人间词语》尤为知名,称为清末三大词话。其中,《人间词话》将外来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即将西方哲学和美学的新方法带入到中国词学,倡导境界说,产生了重大影响,引起了学术界经久不息的讨论与探讨,促成《人间词话》成为一门显学,一个焦点,为之笔注,为之论述,屡见不一,…  相似文献   

4.
先师唐圭璋(1901—1990)先生,毕生耕耘于词坛,其卓越成就为海内外词学研究者所共仰。本文仅就先生有关词学文献整理研究的方法和贡献作一初步总结,或可为今后的词学研究提供一些启示,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本世纪词学文献整理研究的发展历程。唐先生所整理研究的词学文献,主要包含词作典籍和词论典籍两个方面。一、词作典籍的整理考订唐先生对词作典籍的整理考订,可分五个方面:目录、版  相似文献   

5.
今人对手稿本《人间词话》的性质或有误解,整理词话时所普遍采用的“刊稿、未刊稿,删稿”三分法似是而非。“通行本”曾用以指称徐调孚校注本、王幼安校订本等,但这一概念并不适用于现今的研究,应予舍弃。在理论形态和版本样态上,为《人间词话》或王国维词学寻找“终极”的做法可能会劳而少功,《学报》本与《时报》本都不足以胜任这方面的学术诉求。  相似文献   

6.
晚近以来,北宋词人周邦彦的《清真集》为人瞩目,版本众多。晚清四大词人之一郑文焯(叔问、小坡、大鹤山人)校本《清真集》是周邦彦词集的第一部校刊本。此本以律校词,校订精审,代表了当时清真词校勘的最高水平,也被后世研究清真者看重。然而,由于流传中著录疏于查核,学术界对大鹤山人校本《清真集》刊刻时间的认识尚有谬处。  相似文献   

7.
王国维《人间词话》对李清照不予置评,颇令后人不解。《人间词话》论及词学问题广泛,涉及词人众多,而鉴于李清照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及影响,无论或褒或贬,似乎都应该被纳入《人间词话》加以评论。李清照之被王国维忽略,其间应有值得探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杨柏岭先生"近代上海词人及词籍考略"一文(载《文献》2004年第4期,以下省称杨文),对近代沪上部分词人的生卒年作了考释,此有助于词学研究和文献整理。惟若干词人生卒年份尚可进一步推敲。今撰订补,以求教于作者。  相似文献   

9.
近读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深为先生在填词、评词和词学研究方面的高深造诣而敬羡不已.  相似文献   

10.
潘飞声对本土词学文献的整理研究及其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粤东词钞三编》、《粤词雅》、《论岭南词绝句》是潘飞声整理、研究本土词学文献的主要成果,它们的价值集中表现在直接有助于研讨粤东词学。潘飞声蕴舍在此种学术行为中的学术动机具有深刻的启发作用与持久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1.
戴鸿森先生校点的《金瓶梅词话》(下称《词话》),是目前经过精心整理,并公开向社会出版发行的一个雅俗共赏的洁本。既便于一般读者,也为研究者提供了其他几种版本异文,有较大参考价值。该书的整理出版,无疑倾注了戴先生的大量心血。尤其是许多校勘不乏真知灼见,给人以启迪。当然,智者千虑,偶有一失也在所难免。如白维国《〈金瓶梅词话〉校点商兑》,  相似文献   

12.
介绍晚清名词作家郑焯的三种手稿本《大鹤山人诗稿》、《大鹤山人杂稿》和《比竹余音》。  相似文献   

13.
词学的文化追求──阅读《中国词学大辞典》徐枫早在30年代中期,词学大师夏承焘先生就曾计划写一部“为词学总结”的《词学考》,因抗战爆发而被迫放弃;60年代,又欲请人编写《唐宋词辞典》,亦因动乱骤起而未果。许多年来,夏先生无时不在惦念此事,但直至先生于1...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求学时期,广泛地阅读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爱国大诗人屈原的《离骚》和《楚辞》,汉代的乐府诗,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历代的诗、词、曲、赋,乃至鲁迅先生的诗作。而且还阅读过诗话、词话、章韵、词律以及他的战友朱德、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1877~1927年)先生,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清代秀才,曾留学日本,历任学部图书局编译等职,晚为清华研究院教授。有《观堂集林》、《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等多种传于世。先生为近代著名学术大师,在中国古代史学、古文字学诸领域创获殊丰。早年钻研西方哲理,于康德、叔本华学说特有会心。中岁从事文学研究,所著《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以下简称《词话》)、《宋元戏曲史》皆划时代之作。海宁籍语言文学家吴文祺教授尝为著文曰《文学革命的先驱者———王静安先生》,而《词话》的影响尤为深广。按《词话》之成稿当在1908年秋冬…  相似文献   

16.
景卫红 《兰台世界》2016,(24):157-159
戴亮吉作为郑文焯的女婿,为编写《郑叔问先生年谱》,收集整理并继承了郑文焯的珍贵藏书,在此基础上,戴亮吉通过长期的收藏,形成了自己的藏书特色,并于20世纪50年代全部捐献给了重庆图书馆。  相似文献   

17.
《人间词话》的“人间”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间词》是王国维的词集,《人间词话》则是最集中反映他文学思想的著作。对它们的研究的文章很多,但专门论说“人间”二字的则不多。因发现了一些新的资料,想对此进一步加以探讨。   一  就笔者所见,关于《人间词》、《人间词话》何以用“人间”为名,主要有如下一些说法。  赵万里认为:“盖先生词中‘人间’二字数见,遂以名之。”(见所著《王静安先生年谱》“光绪三十二年”,台湾文华出版公司《王观堂先生全集》第十六册,1968年)他未进一步论说。  对于此说,严迪昌在所著《清词史》中,有所发挥,列举了23个“人间”的…  相似文献   

18.
最近发现天启四年(1624)序刊的《福寿丹书》中有《自乐词》四首,与万历丁巳年(1617)序刊的《金瓶梅词话》卷首的四首词基本相同,因此有学者认为《自乐词》是"直接抄录自《金瓶梅词话》刊本",但也有学者"新证"为《金瓶梅词话》抄了《自乐词》,因而《金瓶梅词话》刻印于"1625—1644年之间"(亦即天启五年至明末间)。本文认为,两书之间可能不存在着谁抄谁的问题;假如是一书抄自另一书的话,那也只能是《福寿丹书》抄了《金瓶梅词话》,后者的"新证"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9.
白维国先生《金瓶梅词典》(中华书局1991年3月出版,以下简称《词典》)和蒋礼鸿先生《金瓶梅词话语词札记》(《文献》1991年第3期),在《金瓶梅》词汇研究上多有创获,颇为学界瞩目。这里仅就《词典》、《札记》若干考释未尽之处,根据河北、  相似文献   

20.
吴克岐除辑著有红学三丛书外,还编著有《词女词抄》、《词女五录》、《清代词女征略》、《雪梅居词样》、《犬窝五代词矩》、《犬窝北宋词矩》、《东坡乐府笺》、《词调异名录》等词学著作,均稿本,其中最有利用价值的当是对明至民国时女词人有关资料的较为系统的整理与研究,以资料性强为特色,为今人研究女词人,尤其是明以来女词人提供了方便,其文献价值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