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陆费逵的同业竞争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费逵(1886~1941年),字伯鸿,创办并主政中华书局30年,事无巨细必躬亲之,对中华书局的影响颇大.在与比中华书局早成立10多年的商务印书馆的竞争中,陆费逵不惧困难,锐意进取,显示出无比卓越的智慧.所以研究陆费逵在出版发行方面的同业竞争策略,带有较大的典型性,更具有较为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夏慧夷 《今传媒》2010,(11):29-31
陆费逵在经营中华书局的过程中,充分注重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在危机面前及时采取有效的公关策略,使中华书局得以成为近代出版业的重镇。在应对"民六危机"的过程中,陆费逵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应对措施,并利用人格力量重塑公众信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陆费逵的危机公关策略是中国公关业的历史财富,值得进行充分探讨。  相似文献   

3.
周其厚 《出版史料》2010,(3):120-125
陆费逵(1886~1941),复姓陆费,名逵,字伯鸿,号少沧,浙江桐乡人。我国近代著名的出版家,百年中华书局的创始人。陆费逵在我国出版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于他与中华书局的功业,对我国文化教育发展的贡献,出版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4.
中华书局创始人、杰出的出版家陆费逵先生成长的年代正是中国近代史上风云突变的年代,新旧思潮激烈碰撞。陆费逵在青少年时接受母亲的开明教育,并养成刻苦自修的良好习惯,其坚韧不拔、踏实肯千、勤奋好学的性格特征,向往进步、志向远大的思想倾向已初步形成,其善于经营的商业才干也初露端倪。本文介绍陆费逵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并剖析这种经历对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底,我国绝大多数中央级出版社实行转企改制,出版业整体在形式上完成了市场转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2012年是中华书局百年诞辰,回顾民国出版历史,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形恍如昨日。1912年,中华书局创社之日起就和民国第一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展开竞争并且屡创佳绩,其书刊营销思想值得当前改制后的绝大多数出版社借鉴。而中华书局前30年一直由其创始人陆费逵执掌,可以说陆费逵的营销思想是中华书局早期营销思想的集中体现。然而因种种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研究陆费逵的文章非常稀少,近年来的一些介绍性文章则多半与其教育思想和出版思想有  相似文献   

6.
陈莉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139-140
陆费逵创立的中华书局在中国出版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中华书局之所以能屹立百年正在于陆费逵对于出版业文化的担当认识、实践及后继者对这种文化担当的继承.对其出版业文化担当的主旨、主体等问题的追寻无疑会给当今出版业以启发.  相似文献   

7.
郭平兴 《编辑之友》2018,(8):108-112
民国时期,中华书局在书业竞争背景下,依据自身经营理念,运用其独特的印刷技术,广泛参与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究其原因,与当时中华书局的产品布局、整理国故运动、适应新图书馆运动及陆费逵个人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8.
《教育与出版——陆费逵研究》是专题研究出版家陆费逵的著作。其主要特点与贡献在于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拓展了对中国近现代出版史进行关联与比较研究的宏观视角;从产业竞争有利于出版发展的角度,深化认识中华书局的价值;站在社会进步的高度,真正理解教育与出版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100年前,中华书局的创始人陆费逵坚信清政府必将被推翻,也深信以教育启蒙民众、培育共和国国民是中国必行的出路,由此为理想创建的中华书局第一次在自己出版的教科书中写下了"自由""共和"的字句中华书局的办公楼隐藏在一片半旧的建筑群中。楼内的一面墙上用雅致的红字镌刻着一段话:"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出版》2011,(5):F0002-F0002
陆费逵(1886年9月17日~1941年7月9日),字伯鸿,祖籍浙江桐乡。1908年秋,进入商务印书馆。1912年1月1日,陆费逵与商务同人沈知方、戴克敦等创立中华书局,提出“用教科书革命”和“完全华商自办”两个口号,与商务印书馆展开长期竞争。中华书局奉行“开启民智”的宗旨,以编辑出版各类教科书为主,推行新式教育,出版了《新学制教科书》《新编国民教育教科书》《中华新学制中学教科书》等,既满足了当时教育改革的需要,也为中华书局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书局是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  相似文献   

12.
陆费逵(1886—1941年)复姓陆费,名逵,字伯鸿,号少沧,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1941年病故于香港,享年55岁。陆费逵出身书香,清乾隆时《四库全书》总校官陆费墀的后裔,其母是李鸿章的侄女。他自小由母教读,受当时新书刊的影响,弃读经书,改为自学史地、算术等新书。陆费逵在《我的青年时代》中说:“……知道个人非有学问、有修养不能成事;社会非有教育、有风纪不能有为。后来便努力自修,努力工作。”这两个“努力”的吐露,恐怕是他终身致力教育、追求出版的原因和事业有成的基石。1906年,他入…  相似文献   

13.
1911年10月爆发的武昌起义,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的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时当风华之年的陆费逵毅然脱离商务印书馆,创立中华书局,勇立社会进步的潮头,开启了中华、商务等相互良性竞争的我国近现代出版业一个全盛时期。  相似文献   

14.
中华书局是我国近现代出版史上第二大民营出版社,于1912年元月1日,由陆费逵(伯鸿)、陈寅(协恭)等人在上海创办成立.虽说,中华书局最初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体变更而带来的出版商机,但中华书局能在以后的长期出版岁月中,无论是整体的出版实力,还是每年的出书规模,都稳坐出版界的第二把交椅,则不能不说是中华书局在经营上筹划有道、经营有方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近期,陆续读到中华书局新出不久的四册图书:《中华书局大事纪要》、《中华书局图书目录》(1992-2001)、《我与中华书局——中华书局成立九十周年纪念文集》以及《陆费逵与中华书局》。这是我国古籍出版的重镇——中华书局九十局庆之时推出的系列纪念性、献礼性图书。书目及大事纪要,可以让人简要直接地了解中华书局的贡献及历史;《我与中华书局》,则是同题征文的结集,收录了大量围绕中华书局涉及书、人、情、  相似文献   

16.
中华书局创建伊始,创始人陆费逵先生就将发展教育、开启民智、推进学术文化交流作为自己的办社目标.1912年初,他在《中华书局宣言书》中提出四条创办宗旨,第四条即为“融和国粹欧化”.1915年初,他在《<大中华>宣言书》中又强调了书局办刊“目的有三:一日养成世界智识,二日增进国民人格,三日研究事理真相”,而“欲达第一项目的,故多论述各国大势,绍介最新之学术”.敦煌学被誉为“世界学术之新潮流”,这门新学科的发展历程,与出版工作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社长是出版社的首席执行官.出版社的兴衰存亡,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长的禀赋与才智、勤奋与努力、领导能力与领导艺术.正如张元济、王云五之于民国时期的商务印书馆,陆费逵之于中华书局. 社长必须是一个儒商.他要明白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既是商业的,也是文化的.出版社的产品是特殊商品,它有一般商品的交换属性,又是积累和传播信息的载体.出版社的产品既可以娱人益智,还可以引导世道、敦风化俗.社长虽不说铁肩担道义,个个是时代楷模,但也不能一头钻进钱眼,浑身铜臭,更不能把社长职位当成攫取私利的筹码.出版社的产品虽不能全部传之后世,但也不能祸害今人、浇薄世风.社长应当是一个将文化与商务结合得很好的出版人. 社长必须是一个文化人.出版社是创造文化的单位,作为掌舵人,社长没有文心锦口,何谈文化人.社长可以是学文的,也可以是学工的,但社长的教育背景最好要与所在的出版社专业匹配.社长不仅要有学历背景,还要有文化情怀,是个读书的种子,见书有怜香惜玉之情,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憾.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中的竞争,首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人才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正如海尔得益于张瑞敏,万科得于王石.出版业当然也概莫能外,比如张元济之于商务印书馆,陆费逵之于中华书局.在今天中国出版业全面进入市场经济之际,在出版业这个智力密集型的产业,人才的作用日益凸现,出版业亟待一批懂得出版规律又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脱颖而出,引领中国出版业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中做大做强,赢得出版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19.
今年恰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在出版界,也正是陆费逵先生创办中华书局一百周年。作为一度中华书局的从业人员,不免想起前辈创业维艰,谨表示诚挚的敬意。中华书局从1912年创办到1949年间,出版了许多著名的文化典籍,法国卢梭,英国达尔文、亚当·斯密的著作,还有众口称誉的《辞海》、别出心裁的聚珍仿宋版《四部备要》和被誉为"康熙大百科全书"的影印《古今图书集成》等古籍。  相似文献   

20.
1月12日,中华书局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会,隆重纪念书局创建70周年。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中宣部副部长周扬、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李一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友渔、国家出版局副局长王子野在会上讲了话。 1912年元旦建立的中华书局,是由辛亥革命时期的出版家陆费逵先生创办的。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华书局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也出版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艺术、少儿读物、重要古籍和语文工具等方面的图书。1958年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