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唐代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当时社会相对稳定,为文化学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出现了文化繁荣的鼎盛局面。在这一时期,《史记》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流传更加广泛,研究《史记》的著作大量涌现,是自汉以来《史记》流传、研究的第一次高潮,也是写本最纷繁的时期。但当时的写本今多亡佚,仅有九卷传世:三卷原藏敦煌莫高窟,即《史记集解燕召公世家》残卷、《史记集解管蔡世家》残卷、《史记集解伯夷列传》残卷。此三卷皆被法国人伯希和盗去,现藏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另外六卷唐写本,皆藏于日本,即: 1.《史记集解夏本…  相似文献   

2.
正《中日史记学50年》是日本老一代学者池田英雄的著作,池田英雄一生中以《史记》为自己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史记》资料收集、整理方面极有成就。池田英雄的父亲池田四郎次郎是日本明治到昭和年间著名的《史记》研究学者,一生致力于《史记》的研究,其以自己毕生的精力,编纂了《史记补注》。在父亲的影响下,池田英雄很早对汉学和《史记》就有浓厚的  相似文献   

3.
《史记》战国史料研究[日]藤田胜久著,曹峰、[日]广濑薰雄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众所周知,日本的《史记》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功力,自古以来,大家辈出。最为著名的就是泷川龟太郎的《史记会注考证》,这是《史记》研究界公认的不可忽略、极其权威的著作。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一书对其作了补充(参泷川资盲考证、水泽利忠校补《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其他值得推荐的还有伊藤德男《史记十表见司马迁历史观》(《史记十表所见司马迁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百花文艺出版社编审徐柏容来信:读7期,愿献疑一、二。第13页“香港《史记》出版”条说香港出版了一本写香港历史的书,书名就叫《史记》,我觉得这事未必妥当,《史记》是中国史籍名著,不应再出一本内容迥异的《史记》,不容《史记》出现双包案。否则应属于取书名不当。因此,颇疑“香港《史记》”是否为“《香港史记》”之误,另外,写香港历史的《史记》,似不能如该文所称之为“香港版《史记》”,“香港版《史记》”只能以之称由香港出版之司马迁《史记》。 第11页言书中之序应排于目录之前,甚是。不仅“现代书籍”如是,据我印象,中国古籍似亦大多如是。这种排列次序是合乎逻辑的。但如目录排在序言之前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对北京大学藏日本刊《史记》古活字本的专题考察,力求对其所属的日本刊《史记》古活字本版本系统的刊刻过程、版本特点、底本来源以及版本价值与地位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自成书流传后历代均有学者进行研究。有清一代则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本文综合评价了清人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对《史记》史学价值的肯定”、“对《史记》文学价值之再发掘”、“《史记》编纂学研究的成就”、“《史记》考证方面的成就”及“《史记》版本研究的成就”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作为纪传体通史的鼻祖,《史记》在中国古代史学史和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汉代以来,历代都有不少学者对《史记》进行研究,可以说我们今天的《史记》研究就是在前代研究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但长期以来,学者们大多关注于对《史记》本身的研究,而对《史记》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及不同时期的特点却缺乏足够的重视。本论文试图对《史记》研究的历史作一勾勒,对每一时期的重要成果进行介绍,在比较各阶段《史记》研究不同特点的基础上,把握《史记》学史发展的脉络。由于时间有限,所以本论文只论及自汉至唐的《史记》研究状况,宋至清的《史记》研究史留待日后完成。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社科院汪叔子、王河等提出,中国第一位取译名“马克思”的是上海《万国公报》华文主笔蔡尔康。汪叔子等认为,由李提摩太口述、蔡尔康笔译的《大同学》一书,原是英国进化论者本杰明·颉德,最早在中国提倡马克思理论的一部分,它的译本前四章发表在1899年2月至4月《万国公报》,同年又由广举会结集出版。书中多次提到马克思、恩  相似文献   

9.
南朝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以及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世称《史记》三家注。由于早期的《史记》注相继亡佚,《史记》三家注成了唐及唐代以前仅存的三部《史记》注作。《史记》三家注在集结前人《史记》注释成果的基础上,考释辨正,阐幽发微,从而将古代《史记》注释推向顶峰。在版本形式上,宋时出现了将《史记集解》、《史记索隐》及《史记正义》三家的注解一并散入《史记》正文下的刻本,这种以合注形态刊行于世的《史记》版本,即《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俗称《史记》三家注本。《史记》三家注本也是后世流传最广的《史记》本子。可以说,《史记》三家注在《史记》版本学和注释学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价值是多方面的,其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相似文献   

10.
《史记》自问世以后,历代均有抄写翻刻,但因时代久远,在抄写翻刻过程中,多有衍误脱讹,以至使人产生了“今传《史记》是司马迁原书吗”的疑问。明、清及近代学者对《史记》诸本多有研究,但对西汉末至六朝时期的写本状况甚少涉及,而这一时期对《史记》版本形成至为重要,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史记》的原貌。本文以抄于六朝时期的两卷残本为根据,以相关典籍为佐证,揭示了六朝古本的特点,论证了其与今传本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订正了今本《史记》的讹误。  相似文献   

11.
作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和近代中国维新运动的重要先驱,林则徐是晚清时期中国翻译介绍西方图书馆的第一人。本文全面分析了林则徐在1840年左右组织编译的《四洲志》,以及魏源于1842年重编的《海国图志》翻译介绍西方图书馆,尤其是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历史史实,从而说明了西方图书馆观念最初流入中国的情形。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期,在晚清的两种刊物上先后连载了两部图书馆学著述,一部是王国维翻译的《世界图书馆小史》,另一部是孙毓修著述的《图书馆》,但是这两部著述的学术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揭示。《世界图书馆小史》对外国图书馆历史进行了最早的系统介绍,把中国学习国外图书馆制度的历史提早了一个阶段,是"中国图书馆学术书籍之滥觞"。《图书馆》被视为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结构的著述,被定位为"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图书馆学著述"。  相似文献   

13.
肖东发的新著《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 ,在广泛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中国图书印刷文化做了系统概括和总结 ,理清了中国印刷术发明的脉络 ,进一步论证了是中国人发明了印刷术。该书反映了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研究的最新成就  相似文献   

14.
聂家昱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20(5):81,84-81,84
对《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进行了简要的评价。认为作者合书史、目录学史、图书馆史为一体,论述图书事业随近代史进程发生的巨变是一项创新。全书构架合理,在史料的选择、组织及论述上,表现出系统性、综合性、完整性和慎密性的特点,是学习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的好教材和进行相关研究的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目录中,"诏令"之书曾长期被作为"文集"而著录于集部。然而,从《旧唐书·经籍志》开始,"诏令"开始由集部向史部移动,至《新唐书·艺文志》在史部起居注类附设"诏令一家","诏令"最终成为史部的组成部分。"两唐志"诏令文献类目的调整变动,是唐中期以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在目录编撰上的体现,是宋代档案文献思想进步的产物,对于后世目录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易淑琼 《图书馆论坛》2012,32(5):98-104
华文文学是中国内地30余年来新兴又蓬勃发展的学科。内地学界通过有计划、成规模的选集、丛书、大系等形式组织和留存华文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成果,体现了华文文学文献整理出版的自觉意识。但华文文学文献在内地高校图书馆的公共收藏体系中呈现为散点、随机的自发状态,这影响华文文学的大众与学术传播,制约华文文学学科建设,加强华文文学文献资源建设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并提出构建完善的华文文学文献资源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2020年6月20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对于加强档案宣传教育,尤其是开发利用馆藏档案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进行了专门表述,这为我国世界记忆校园推广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在调研世界记忆校园推广的实践和研究现状后,提出“五微五阵地”建设构想:以世界记忆蕴含的先进思想为指引,将“微课堂”建成思想引领阵地;以世界记忆蕴含的先进理论为指引,将“微教材”建成理论传播阵地;以世界记忆蕴含的工匠精神为指引,将“微实践”建成创新体验阵地;以世界记忆蕴含的爱国精神为指引,将“微故事”建成精神唤醒阵地;以世界记忆蕴含的悠久历史为指引,将“微展览”建成记忆重构阵地。  相似文献   

18.
《The Reference Librarian》2013,54(57):161-166
Abstract

The following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Internet resources relevant to reference work in world history. It also provides URLs to select site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uses of the world wide web in presenting information for the subject of World History.  相似文献   

19.
建设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 开创中华文化光辉的未来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数字图书馆是 2 1世纪全球文化竞争的焦点之一。中国数字图书馆是高科技的大文化工程 ,具有重要社会和经济意义。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将建成中华文化史资源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资源库、中共党史资源库、中国国情资源库、中国教育资源库、中国图书馆馆藏珍品资源库等近2 0个国家级大型资源库 ,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资源库建构。目前 ,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已具备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相关的技术方面的条件 ,经过努力 ,一定会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书目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既是一位文学家和思想家,也是一位学风严谨和成果卓著的学者。他的学术活动主要集中在具有中国学术传统特色的古典文献学领域,内容包括小说文献的辑佚、考证、校雠和整理,并利用这些文献建立内容翔实、体系完整的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中国小说史略》既是中国小说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考辨中国小说文献源流的学术专著,对了解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成就,指导古典小说文献的书目工作和文献资源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