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两年来,充分市场化的制播分离模式逐渐流行,其特点是由播出方与投资方签定合同,规定双方对于节目收益的分成,然后由投资方负责组织节目生产的整个流程。市场化的制播分离模式特点浙江卫视和灿星制作在制作《中国好声音》时的约定,把这种模式发挥到了极致。在确定了《中国好声音》的节目方案以后,浙江卫视和灿星制作签定了一份后来被称为"对赌协议"的合同,规定,如果节目收视率低于2%,前期的巨额制作费将由灿星制作承担,  相似文献   

2.
李健 《新闻世界》2011,(9):288-289
借助国际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投资,为企业发展解决资金问题,已经日益受到周内企业的重视。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对对赌协议了解不深,常常会导致被投资企业陷入困境,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为此,境内企业在签订对赌协议时,一定要熟悉对赌协议的游戏规则,及时充分了解和把握对赌协议的法律风险,避免陷入对赌的陷阱。  相似文献   

3.
数字出版物呈缴对版权精神权利、财产权利和技术措施权等的保护与行使都造成了影响,使国家、出版商、受缴部门之间的利益平衡关系出现扰动.国外解决数字出版物呈缴版权问题的主要模式包括立法、协议、开放存取等.我国在建设数字出版物呈缴制度中要注重解决版权问题,对策包括:从事呈缴方案试验、健全版权保护立法、鼓励约定化解纠纷、引入呈缴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朱琦锐 《大观周刊》2012,(43):51-52
夫妻财产约定制度是夫妻婚姻关系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夫妻财产约定制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议的方式对他们的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占有、使用、管理、收益、处分等权利加以约定的一种制度。夫妻财产约定制度的确立,有利于夫妻双方在处理财产时有更大的灵活性,也有利于我国国内婚姻制度与国际婚姻制度的接轨。据此本文从约定财产制的涉产范围及方式、内容、效力、立法缺陷以及完善制度等方面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读者权利的自由度及限制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图书馆读者权利的基础上,讨论图书馆读者权利行使的8种自由度。指出读者权利的不正当行使不仅侵害读者群体权利,而且影响图书馆正常管理秩序。界定读者权利限制的基本内涵,分析图书馆读者权利限制的目标,提出图书馆读者权利的内在限制尺度与外在限制尺度。  相似文献   

6.
日本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启示贾永清强调对著作权进行集体管理,是日本著作权法律制度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著作权是一种私人的权利,如果个别、分散地行使,对于著作权人权利的实现和作品使用人正常使用作品都是十分困难的,既不便于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又不利于作品的广...  相似文献   

7.
出版者和著作权人订立出版合同后,应当履行出版合同。出版者在履行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补充合同欠缺条款出版合同生效后,出版者发现有关专有出版权的范围、交稿时间、出版时间、书稿字数、稿酬、包销或资助条款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出版者有权与著作权人达成补充协议。在达成补充协议时,要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根据相关规定和具体情况确定,或者按交易习惯确定。2.行使合同应变权利出版合同成立后,由于某些原因,出版者可以行使合同应变权。出版者可以行使的合同应变权主要分为3种。(1)撤销权。出版合同成立后,出版者认…  相似文献   

8.
偷拍偷录是一定条件下的合法采访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记者》开展偷拍偷录法律问题专题讨论,触及了当前新闻和法学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实践和理论意义深远。从眼前看,这个问题的讨论将有利于新闻工作者正确行使采访权利,更好地履行舆论监督职能;从长远看,能够进一步完善新闻法制理论,推进我国法制建设。我认为,偷拍偷录是新闻工作者在一定条件下应当行使的合法采访权利。以下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一、偷拍输录某些违法行为是合法采访权利新闻工作者偷拍偷录现象,主要是在揭露违法行为报道中发生的。如果法律一概不允许偷拍偷录,受损害最大的莫过于本来就十分脆弱的媒体…  相似文献   

9.
《中国好声音》横空出世,正值选秀节目在中国经历"七年之痒",这档号称只选好声音的节目不仅带动了期期同时段第一的高收视率,同时还引发了关于节目模式引进以及本土改造的思考。而贯穿在《中国好声音》中的对赌协议和产业链条的开发,也值得业内学习和深思。  相似文献   

10.
夏晗 《大观周刊》2012,(34):119-119
本文对“对赌协议”在国外和国内的应用情况进行阐述,较为系统地从实行主体、投资方式、法律层面、信息披露层面和风险层面等对两者进行比较,发现国内对赌协议的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1.
汤啸天 《青年记者》2012,(13):18-19
2007年11月,新闻出版总署在《关于保障新闻采编人员合法采访权利的通知》中确认了记者的"采访权利",并指出"新闻采编人员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受法律保护".尽管采访权利是记者职业权利的基础和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只是记者职业权利的一部分而非全部.从推进新闻法制建设和保护记者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应当进一步明确记者的职务权利,并提请记者重视行使职务权利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力 《编辑之友》2010,(6):82-83
一 前不久,笔者曾写过短文一篇,题目是<编辑的权利>,主要从6个方面谈了编辑在加工整理稿件时应该行使的几种权利.另外,其中有一段写的是引进版权的问题,我这里想再多说几句.在涉及引进和输出图书版权时,我们往往把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进行的图书贸易,也叫做"引进"或"输出",似乎有些不妥.什么叫"引进"?就是把国外的东西引到国内来,这叫"引进";什么叫"输出"?就是把国内的东西卖到国外,这叫"输出".  相似文献   

13.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依法行使执法权利过程中,要依据法律赋予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对档案违法行为的主体作出公正、公平的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14.
刘晓峰 《记者摇篮》2005,(11):40-41
记者的职业地位是被社会公认的.因为人们要通过传媒达到自己获知即了解外部世界的需要,这样。记者的采访权就理应受到社会及相应在机构的准许与保护。因此,当记者在满足人们知情权而行使采访权时,这种采访权也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知情权与公民言论自由权的变相行使与相应延伸。每个人的身体和五官能够接触的外部世界是十分有限的。而传媒是人体的延伸,这样记者的采访权就是一种放大了的公民间自由交谈的权利,但这种权利是为公众而行使的。正因为如此,它是不能被剥夺的。但是记者没有也不应该拥有个人的特权.如果个别记者以采访为特权越出法制界线,他就会被剥夺相应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中国法制的进步,必将是一个公民寻求权利与义务高度平衡的过程。在媒界,更在媒体事业蓬勃发展、市场竟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媒体与记者如何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又如何履行新闻客观、真实、公正、合法原则的义务,这一问题和由此而引起的矛盾似乎日渐突出。轰动全国的"蒋艳萍案",为处理这一辩证统一关系提供了范例:公民任何合法权益必将得到维护,任何不利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必将受到指责。因为任何没有义务的权利,无异于没有权利的义务。社会公众是如此,媒体本身亦如此。  相似文献   

16.
采访权是一种新闻传播主体应该享有而尚未成为法定权利的习惯性权利。采访权源自知情权和言论自由权,既是一种社会权利更是一种政治权利。采访权既是记者开展采访这一职业活动的法律前提,也是报道权、传播权、评论权等其他职业权利的基础,具有公众权利、约定性和广延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作为法律上的权利这一概念,它已不再是虚无的口号,而 成为一种具有物质意义的载体。因此,在权利行使中的权利滥用的 问题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应予关注的问题。 滥用权利的情况多发生在国家机关内掌握权力的工作人员中。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却往往仅把滥用权利的行为看作是工作作风等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在处理上,也往往以批评或自我批评了事,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和做法。 国家为什么要把权利滥用行为认定为一种违法行为?这是因为,首先,法律上的权利所规定的自由不是领导者的任意行为,权力的行使,必须与客观规律相一致。例如,廉洁奉公是现代国家管理必须遵循的准则。美国在1978年颁布了《政府道德法》(廉政法),我国《公务员法》也对廉政问题作了特别的强调。如果为政不能清廉,国家机关运行机制将会名存实亡,必然走  相似文献   

18.
专有出版权是指在合同约定的期间 ,出版者享有独家出版某一作品的权利。出版社通过对图书的出版 ,通过合同约定的形式享有著作权人授予的图书专有出版权 ,即由于图书专有出版权的行使带来的经济利益。这是对出版社在传播图书时进行投入的回报 ,是图书形成商品产生利益在一定时间、地域内 ,在著作权人和出版者之间的利益分配与平衡。他人要经过出版者和著作权人双方的同意才能出版这类版本。E book诞生以后 ,其版权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讨论最多的是有关e book的版权保护问题 ;而实际上 ,e book出现以后 ,对专有出版权的内…  相似文献   

19.
著作权是一种民事权利.有些情况下,著作权人可以自己直接行使权利,比如直接和出版社订立图书出版合同.著作权人直接行使权利有其有利的一面.即可以直接了解作品的使用情况.比如通过订立出版合同,作者能够直接了解到他的作品什么时候出版,印刷多少册,每册的定价多少,和他应得多少报酬.由著作权人直接行使权利是行使著作权的最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20.
羿克 《今传媒》2010,18(9):23-29
收藏杂志社在出版刊物时与作者签订了专有出版合同,该合同约定"作者将除与作者人身不可分的权利保留外,其余著作权均委托收藏杂志社行使"。四川文艺出版社和作者吴某在出版《中外收藏轶闻》一书时,大量抄袭收藏杂志社刊登的文章,收藏杂志社依法诉请"停止侵权、赔偿损失"。该案将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支持了原告的请求。二审经四川省高院审理后予以维持,但两被告仍不服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诉,经最高法院审理依法维持了二审判决。该案关键在于作者将相关著作权委托给收藏杂志社,该社才有权主张权利。该案开创了杂志社维护本社和作者著作权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