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春 《档案时空》2007,(11):29-31
传奇将军卫立煌,与当时3位重要人物--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都有非同一般的关系.他是孙中山的卫士,蒋介石的"五虎上将",毛泽东的朋友.他做过八路军的"上司",曾是被中共通辑的"战犯",后来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终其一生,都如同一道道难解之谜.而要解开这一谜团,须从卫立煌与共产党的历史渊源说起……  相似文献   

2.
吕春 《档案天地》2007,(4):32-34
传奇将军卫立煌.与当时3位重要人物———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都有非同一般的关系——他是孙中山的卫士.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与毛泽东是朋友.做过八路军的“上司”.曾是被中共通缉的“战犯”,后来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终其一生.卫立煌都如同一道难解的谜案。其中,辽沈战役时期.卫立煌如何暗中策应中共.葬送了国民党数十万军队,最令人费解。而要解开这一谜团.  相似文献   

3.
[相关链接] 资耀华同志是我国金融界耆宿.一代金融巨子陈光甫说他"才学兼长,服务精勤",蒋介石说他"抗战有功",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与之握手曰:"做了有益的工作,很好,很好."他从1926年开始投身金融界,从业金融近七十年,实践经验丰富,理论造诣高深,在海内外金融界声望很高.解放前他曾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  相似文献   

4.
正当年的他,与大名鼎鼎的廖仲恺被称为孙中山的"左膀右臂",在争取民族独立自强的革命道路上曾经叱咤风云、出生入死;当年的他,被蒋介石以"七哥"相称,荣任"总统府"资政。而他的名字,对于当代人来说却很陌生。这与他的历史贡献和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历史不应该忘记他——丁惟汾。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大政治家,大文豪,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斗士。他一生著述1400万字,融汇中西,出入经史,显示了"百科全书"的气派。他的文章,挟雷生电,恣肆汪洋,当时"一纸风行,海内观听为之一耸",慈禧太后读后愤而痛哭,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击节赞赏。  相似文献   

6.
十月革命后,蒋介石就开始关注苏俄革命,他在研究苏俄革命经验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对苏俄的信任.认为苏俄革命的胜利"是中国革命的福音来临",是"人类的救星"[1]31.1921年3月5日,蒋介石在给孙中山的信中说:"回忆吾党失败之历史,无一次不失败于注重外交者,则外交之不足恃,盖可知矣.近观俄国外交之近状,尤足借证.  相似文献   

7.
肖麦青 《出版参考》2006,(32):26-27
他是珍妃的老师、光绪的重臣、"后清流"的代表、主战派的中坚.他大胆犯上,弹劾李鸿章,组织"强学会",推动"公车上书",被慈禧罢官,永不复用,甚至对他"可就地正法"谕令与通缉孙中山的密折同一天发出.他是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精通玄、经、宋元儒学、文史,有誉"有清元儒,东海先觉".  相似文献   

8.
大情大义,危难中数次助蒋 张静江(字人杰,1877-1950)虽系病残之身,却是那种一言九鼎,为了哥儿们可以粉身碎骨的硬汉.他一生不仅倾其所有,资助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事业,还多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帮助危难中的蒋介石.蒋介石一生曾多次面临政治危机,尤其在1927年北伐战争之前,历经坎坷,屡战屡败,在他的盟兄陈其美(著名革命党人,辛亥革命后任沪军都督)被袁世凯刺杀后,他更需要一个有钱、有义、有实力的人物作后盾,尤其需要一个在孙中山先生身边说得上话的上层人物.这时,他选中了同为浙江人的张静江,与之交换兰谱,结为把兄弟.  相似文献   

9.
冤彬 《云南档案》2012,(6):8-11
<正>何香凝是著名民主人士,曾经长期担任民革领导人。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她和廖仲恺一起,和共产党人亲密合作。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后,何香凝始终坚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和共产党人保持友好关系。抗日战争时期,何香凝积极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战胜利后,何香凝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为建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而奔走,并最终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堪称国共合作的典范。在此,公布何香凝与毛泽东的交往的几封函电,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对孙中山的评论颇有见地,集中地体现在他对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思想的认同上.此外,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如唤起民众、改造军队等,毛泽东也进行了评说,并分析了孙中山的功过.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与蒋介石再没有见过面.但这并不等于说二人之间再没有任何接触,只不过,他们之间的接触是以特殊方式进行,蒋介石在晚年还曾密约毛泽东访台.  相似文献   

12.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原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简单说就是蒋介石侍从室,这个历史名词已尘封半个多世纪,鲜为人知,有简述一下之必要. 蒋介石在20世纪30年代初"剿共"及与军阀打内战时,将紧随他的秘书、副官、参谋等亲信,组建成一个规模并不大的"侍从室",列入南昌行营的编制.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这个"侍从室"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他身边参与绝密决策、秉承他意志办事的最高级的幕僚机构.此时的"侍从室"已成独立编制,内部结构叠床架屋,分为三处一室十组,大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威势.  相似文献   

13.
因工作的原因,笔者接触到柳亚子与孙中山相关的一些史料.1906年,柳亚子在上海吴淞口秘密拜见了孙中山.1909年,柳亚子与陈去病、高天梅创立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并担任社长多年.1912年,柳亚子曾受邀担任临时大总统府骈文秘书.后来他托母病离开南京,到上海《天铎报》工作,发表了大量的反袁檄文.国民党改组后,他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被通缉,流亡日本.  相似文献   

14.
一部<曾文正公家书>曾红火一阵.据说蒋介石酷爱此书,而且青年毛泽东1917年也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读此书,发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8个字原来是此人的语录!此人常诵的格言是"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常求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他函训长子曾纪泽(后来成为能干的外交大臣):"读书乃寒士本色,切不可有官家风味!"函达太太欧阳氏:"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15.
汪精卫早年是孙中山的追随者,1925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改组,汪精卫被推举为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汪精卫仍任国民政府主席.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与汪精卫相对抗,自此他与蒋介石不和. 1938年7月,日本决定撇开蒋介石,诱降一向亲日主和的汪精卫.12月19日,汪精卫率陈璧君、曾仲鸣、周佛海等10余人乘飞机逃离昆明,飞抵越南河内.10天后,汪精卫发表“艳电”,希望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与日和谈.第二天,汪精卫又建议日本对重庆施以致命的轰炸.蒋介石闻之大怒,1939年元旦,他下令军统特务追杀汪精卫.  相似文献   

16.
张静江(1877—1950年),名增澄,又名人杰。在20世纪上半叶中华大地风云变幻、群雄并起的年代,张静江不愧为一个传奇式的人物,被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他在孙中山反清斗争处于危难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仗义疏财,为革命事业居功至伟,被孙中山称为“中华第一奇人”,曾亲题“丹心侠骨”四字相赠。他曾和蒋介石义结金兰,是蒋介石进入国民党权力核心的引路人,被蒋敬称为“革命导师”。  相似文献   

17.
司徒雷登是一位传教士、神学教师,但为什么又成为美联社的特约战地记者,成为第一位见过孙中山并把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独立战争”系统介绍到美国的人?他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张学良、李宗仁等国民党高层人物关系甚笃,但为什么又成为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座上客?年逾古稀之际,他在中美两国舆论的一片赞誉声中出任美国驻华大使,但由于执行了美国政府的扶蒋反共政策而受到毛泽东的谴责。  相似文献   

18.
张晰 《浙江档案》2004,(12):27-27
宋子文是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十分重要的人物,系民国历史上的"两朝国舅",他和他名望家族的历史向来为人们所关注.宋子文,广东文昌人,1894年生于上海.早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入哈佛大学,1915年获硕士学位.从1923年起,在其姐姐宋庆龄的引荐下,宋子文在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任职,其妹妹宋美龄1927年嫁给了蒋介石,所以人们称之为"两朝国舅".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颁行五权宪法,是孙中山毕生的执著追求.到临终前,他仍为"三民、五权之主张"未达到而死不瞑目①.1922年春夏,孙中山曾命国会议员叶夏声起草五权宪法,并拟由国会非常会议制定颁行.这是孙中山生前制定五权宪法的一次重要尝试,所成"五权宪法"草案经孙中山本人过目并获"慰勉",对于研究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黄公略声名显赫,与林彪、伍中豪并称"朱毛"麾下的"三骁将".后来,蒋介石经常用"朱、毛、彭、黄"来指代中央红军.黄公略才华横溢而又英姿潇洒,彭德怀与他结成生死之交,朱德称赞他智勇双全,毛泽东多次把他写入诗词之中,称誉他为"飞将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