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冰 1932年出生于中国上海,童年、小学、中学在上海度过,1949年5月,18岁的刘冰随母亲赴台湾,与1947年就被上海世界书局总管理处委派到台湾开设世界书局台湾分局的父亲团圆。初到台湾,18岁的刘冰供职于世界书局,从此开始了半个世纪的出版印刷生涯。1972年刘冰到美国洛杉矶发展,1978年9月在洛杉矶和鹿苑商场开设长青文化公司(EVERGREEN publishing&sta-tionery),担任董事长。目前,公司下设长青联营书店、长青新闻、长青论坛、长青艺文沙龙、长青出版共五个子公司。到1999年,长青书局已经在美国西部各地发展到了10家连锁店,其中面积为6000多平方英尺(约合600多平方米)的总店成为全美最大的中文书店。刘冰先生担任的职务还有:美国海峡两岸关系研讨会顾问、洛杉矶摄影学会荣誉会长、美国刘海粟艺术基金会会长、美国洛杉矶上海人联谊会会长等。著有《中国装订简史》、《我的出版印刷半世纪》。  相似文献   

2.
<正>落脚父辈生活过的地方我1953年在台湾出生,从小在台湾中坜的眷村长大,那里住的都是国民党上校以上的军官,邻居中有好几位是中将。我父亲朱鸿选,曾任国民党伞训处处长。1945至1946年间,曾担任过美军观察组的秘书(查资料好像没有到过上海)。1949年随国民党军队撤退到台湾,从此和大陆的亲人们失去联系。到台湾后任屏东空降团团长,官至特种部队副司令。因为父亲是国民党高级军官,所以眷村的日子  相似文献   

3.
<正>琉璃工房在上海,已经近二十年,我自然也在上海生活近二十年。一个生在台湾的北平人,在上海过了二十年。对这一代的中国人而言,不能不说这是海峡两岸的大变化。琉璃工房为什么在上海?可能连我自己都没有好好想过。我父亲是北平人,但是,1993年之前,我没有到过大陆,更不用说北京。在台湾受教育长大,对于"我是中国人",概念上完全清楚,而且没有疑惑。但是,脑海中的大陆印象里,第一阶段全是"四万万五千万  相似文献   

4.
1993年6月7日,这是我一生中难忘的日子。这天上午,当我来到香港中华旅行社,从一位台湾小姐手中接过“获准入境”的旅行证时,我随本报总编辑丁法章赴台湾考察活动才算真正开始。获此旅行证,实在不易。记得从1992年6月,本报首次与台湾《讲义》杂志合办“我们只有一个中国”儿童环保征文征画活动结束后,我与丁总就填写入台申请表。由于种种原因,半年过去无消息。以后,与我报合作的中时晚报发行人余范英小姐很热心,主动邀请我们  相似文献   

5.
文化理念与出版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美国和台湾归来,我原打算就此为演讲生涯画上一个句号,但是在一次偶然的聚会上,我遇见30年前的朋友杨益萍先生,30年的友谊沉淀为一种无法抵挡的召唤,让我觉得无论如何也要来到这里.而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与我也有着一份特别的渊源,当我还是一个30来岁的年轻人的时候,我的第一部68万字的理论著作<戏剧理论史稿>就是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于我是个非常重要的学术起点,也让我对上海文艺出版社一直感念不尽.  相似文献   

6.
我出生在旧中国,经历了伪满十四年的奴化教育,又经历了几年国民党的那个中国,然后是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我的祖籍在辽西省辽中县,6岁时随父母来到公主岭。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人占领了东北。我8岁时上小学,  相似文献   

7.
<正>1937年,我11岁,家住上海南京西路的静安别墅,就读美国人办的贡萨格学院。这是座名为学院的中学,但规模很小,只有初中两个班,不过学校在美国当地的历史却非常悠久。这年暑假,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照例组织夏令营,爸爸也给我和弟弟报了名。我们高兴极了,因为夏令营位于吴淞海边,而我是一个游泳高手,前些年住青岛时,常常下海,自从年前随在海关工作的爸爸调动  相似文献   

8.
<正>写在前面的话:1974年,在会见美国副总统蒙代尔时,邓小平曾亲切地向外宾们介绍过一位在座的部长,称其是"中国最老的部长"。她,就是钱正英。钱正英(1923~),祖籍浙江海盐,1923年7月出生于上海。从1952年到1988年,从29岁到65岁,钱正英在国家水利部部级领导岗位上,整整奉献了36年。而作为嘉兴钱镠后人,钱正英家庭在传承家学、家风,清芬世守  相似文献   

9.
蔡玲  王岚 《档案与史学》2014,(12):43-45
考进胡佛研究所 1949年,在剧烈变动的时代格局下,我随父亲迁往台湾.读高中时,又跟随家人去日本的东京读书. 高中毕业时,我要求父亲让我去美国读大学.父亲说:好,我托朋友去找于彬主教,代你和妹妹两人申请奖学金.由于我的功课优秀,运气也很好,不久就顺利获得了奖学金,我和妹妹整装奔赴美国了.1950年代的中国旅美学生,在美国任何一个大学里都少得可以用手指头点出来的,多数还是从台湾或者香港去的留学生.自费的学生少,大多数是申请到了奖学金.  相似文献   

10.
一、从上海到陕北参加革命1933年冬,我离开安徽的家乡随全家迁至上海,这年我刚过14岁。到上海后,进了安徽中学学习。在学校中生活的几年。正是国难日深,民族危亡的关头。因此,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爱国主义和民族觉醒的高涨,成为这一阶段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在讲正题之前,我愿意讲几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在上个世纪末这个世纪初,中国科学院在上海建立上海神经研究所,这是大型的前沿的重要研究所,向全世界招聘所长,结果有位外国朋友应聘担任了所长。他是美籍华人,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毕业,后来到美国定居,当了美国耶鲁大学的终身教授,叫蒲慕明。  相似文献   

12.
译者附记:今年2月15日,是我国人民敬重的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先生逝世20周年纪念日。斯诺先生于1928年夏第一次来到中国,原先只打算在中国漫游6个星期,结果却逗留了13年,并从此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如果当年23岁的斯诺不敢做一次“环球旅行”,他也不会来到中国,也不会在8年后写出震撼世界的《西行漫记》。前年,我去美国访问了位于坦萨斯市的美国纪念斯诺基金会,获得了保存在那里的斯诺于1928年2月在“奔向大海”前写给父母和家人的一封信的影印件。此信在美国也从未发表过,现予照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全国新书目》2010,(1):8-8
榜中评 2009年末的人文社科类图书出现了难得一遇的畅销大爆发。《我们台湾这些年》不仅迅速站稳本类图书销量第一名.而且在畅销书总榜上名列前茅,彰显了它的独特魅力。作者廖信忠是一个1977年出生在台湾的年轻人.2007年来到上海工作.发现大陆人并不了解真正的台湾,两岸人完全是在凭空想象对方.于是他从自己出生一年的台湾写到现在,政治大事件和平民小故事连缀其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台湾草根生活史。  相似文献   

14.
《兰台世界》2014,(Z2):18-19
<正>一、个人经历与文革遭遇1.我出生于河北省昌黎县赤洋口庄。当地土地贫瘠,大部分人都来东北经商。我随父亲来到东北。我一岁时坐闷罐(货车)来到开原县。小学是在华商办的私立小学,后考入开原女子国民高等学校,读三年时日本投降。后入私立文理中学又到东北中学第六分校,高二肄业。于1952年5月经同学介绍参加锦县中学做教导干事。锦县中学校址在石山站。校  相似文献   

15.
<正>1991年3月,一个名叫周汉康的年轻人从南通来到北上海的罗店,寻找进入豆制品行业的机会。二十余年过去了,曾经的外地小青年变身上海"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三届宝山区政协委员,当年的豆腐小作坊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汉康"豆制品已是上海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周汉康将一路艰辛甩在身后,终于在上海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在1980年代,曾经有一个机会,我可以接替父亲的职位,来到上海  相似文献   

16.
沈慧瑛 《中国档案》2006,(10):64-65
苏州档案馆馆藏商会档案中,有部分案卷详细记载了一位美国青年为中国抗战献出生命的事迹,他就是早于飞虎队来到上海,参加过淞沪抗战,并在战斗中牺牲于苏州的美国飞行员罗伯特·萧特。罗伯特·萧特(1905-1932),英文名为Robert Short,美国华盛顿州泰科玛人。美国盖尔飞机公司驾驶员。毕业于寇蒂施民用航空学校,后兼习军事航空。1930年来华,在上海从事贸易工作。1931年6月,萧特被国民政府聘为军政部航空学校飞行教官。1932年,萧特牺牲后,被国民政府追授为上尉。1932年,“一·二八”淞沪会战爆发,日本战机轰炸上海,手无寸铁的百姓无辜遭殃,繁华…  相似文献   

17.
她出生在美国,7岁时回到家乡台湾;18岁时,她又到美国一流学府沃顿商学院攻读经济管理;2003年,还在读书的她到秘鲁实习,那里的贫困触动了她.她时常思考:为什么我会有这么好的机会,而那些贫穷的人没有?在一个贫穷的地方,我很容易就可以搭车、搭飞机,但那里的人也许一辈子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女孩从此下定决心将来要自己创业,给贫困的人提供更多的机会,以此改变一些落后地区的经济面貌.  相似文献   

18.
终生事业     
我们这一代人是唱着《一定要解放台湾》这首歌长大的,在部队时更是把解放台湾当成了自己的使命。1966年我从部队的一名新闻干事被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部工作,从此与台湾、与对台广播结下了不解之缘。其间,虽然也有几次变动工作的机会,但都放弃了,因为我找到了值得我一生从事的工作。回首30多年走过的道路,有些事情使我终生受益、终身难忘,这也是促使我不愿离开这一岗位的原因。在我刚刚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时候,正是“文革”风暴席卷之际,社会上批判彭德怀同志,把1958年以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发表的《…  相似文献   

19.
骆之恬 《出版史料》2004,(2):128-128
据毛炳汉主编的《当代湘籍著作家大辞典》介绍:琼瑶,女,原名陈喆,1938年4月生,湖南衡阳人。9岁时在上海《大公报》儿童版发表短文《可怜的小青》。1949年随家去台湾,入台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6年级,后就读台北第二女子中学。16岁时,写小说《云影》在《晨光》杂志发表。  相似文献   

20.
郑骞教授的《辛稼轩与韩侂胄》一文,曾发表于1948年的《再生月刊》上,当是他去台湾之前,任职于上海暨南大学时所作。可惜我于其时未得看到。1991年夏,台湾大学的一位友人从郑先生的《景午丛编》中抽印了这篇文章和《辛稼轩的一首<菩萨蛮>》惠赠与我,我才得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