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英美博物馆学传统和新博物馆学的影响下,以欧陆为代表的传统博物馆学体系逐渐势微,作为传统博物馆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博物馆史研究同样处于被人遗忘的尴尬境地。针对此现象,首先,文章通过重回博物馆学体系的方法来界定博物馆史在学科中的位置,以及博物馆史的内涵与外延;其次,罗列西方博物馆史的几种书写,不仅为我们呈现了西方博物馆历史发展的轨迹,而且还为我们提供方法论上的借鉴;最后,文章回到中国语境,直面中国博物馆史与博物馆学体系所面临的困境,从博物馆学的"四对关系"角度来探讨中国博物馆学体系建设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尽管博物馆学研究在中国已有逾百年的历史,但是其研究现状却实在不容乐观,"博物馆学家如果要把博物馆学发展成具有历史学、考古学一样的水准的学科,要走的路还很长"。毋庸置疑,中国博物馆学界对于博物馆学的学科范围、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问题的不同认识,极大地阻碍了中国博物馆学的发展。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我们再次提出藏品研究在博物馆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问题,考察藏品研究在中国博物馆学界的研究现状,反思中国博物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加强藏品研究或者强调以藏品为核心的博物馆学研究倾向,对于构建中国博物馆学学科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括了自1979年至今10年来中国博物馆学研究的基本经验和主要成绩,分析了不足之处及其原因,并对今后博物馆学理论建设的思路和走向,提出了见解。作者认为,过去的10年,中国博物馆学开始进入一个独立思考的时期,确立了建设具有中国特点的研究方向,博物馆学一向闭锁、寂寥的局面有了改观,增强了构建学科基础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影响。文章指出,东西方博物馆学是由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指导的。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南,是中国博物馆学的优势和长处;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博物馆实际紧密结合,是今后博物馆学能否有一个突破性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发生、发展的历史 ,中国博物馆学也不例外。尽管这门学科目前在学术界的声音还比较微弱 ,尽管这门学科是否成立还遭到甚至是业内人士的诟病 ,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都已承认一个不争的事实 :“博物馆学是一门已具有学科基础并正在建设之中的科学学科”。因而 ,对这门学科的历史作一番疏理的构想 ,就不是无的放矢了。试分述之。  一、中国博物馆学史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  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博物馆学史即博物馆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概而言之 ,…  相似文献   

5.
正(2021年)本刊是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博物馆学专业期刊。自1984年创刊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博物馆学科建设,指导各地博物馆实践,培育博物馆学人。2018年被列入中文核心期刊。为更好顺应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新形势、新发展,2021年编委会会议研究确定重新调整栏目设置。欢迎各界专家学者,博物馆同行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6.
张謇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开拓者,他创立了中国近代博物馆学理论,创建了中国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张誊博物馆思想是在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这个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因而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他的博物馆思想具有爱国性、教育性、综合性和长久性。时至今日,张謇的爱国主义思想仍然值得人们学习;宣传教育已成为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之一;综合性博物馆仍然在发展;博物馆的长久性已得到人们普遍赞同。研究张搴博物馆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博物馆史是博物馆学重要的组成关照对象。某种程度上,它犹如一面镜子,是博物馆进行自我反思的载体,其清晰度与景深决定着博物馆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而博物馆学史直接梳理自身的发展演进及其社会关系与脉络、责任使命、理论实践,更能体现一个行业和一门学科的自觉程度。值此国人引进并建设博物馆作为启迪民智和文化教育工具110周年之际,本刊推出一组相关文章。它们有对国人所建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的历史回顾与意义追寻(曹玉星);有对中国博物馆学教育早期发展的梳理和分析(李军);有专门研究遗址博物馆的起源与  相似文献   

8.
《中国博物馆》(Chinese Museum)是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文物报社协办的国家级博物馆学专业期刊。自1984年创刊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博物馆学科建设,指导各地博物馆实践,培育博物馆学人。本刊为双月刊,逢双月出版,2018年被列入中文核心期刊,2021年3月再度入选。为更好顺应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新形势、新发展,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基于刊物自身的资源优势,本刊自2023年第1期起,由黑白印刷改为全彩色印刷,并新增“典藏研究”版块。欢迎各界专家学者,博物馆同行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9.
处在世纪之交的博物馆学,有责任对本世纪中国博物馆学理论发展的现实历程和丰富内容作出深刻的总结和反思,通过总结和反思,按它自身的逻辑、规律不断地向前发展,为中国博物馆学的未来发展探索一条积极可行的道路,依靠这种认识主动去指导博物馆实践,有效地推动博物馆按照自己的逻辑、规律不断地向前发展,并开启博物馆学繁荣的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
现将胡乔木同志在去年二月四日中国博物馆学会迎春座谈会上的讲话刊载于此,供有关的同志们阅读、研究。胡乔木同志对于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布局、改革、提高等问题,都有所评论。他在讲话中着重指出,中国博物馆事业需要逐步地有一个大的发展,范围要扩大,博物馆品种要增多。这是中国人民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四个现代化的需要。博物馆事业是重要的社会教育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是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智力投资。国家把博物馆的建设放到重要的地位,并正式列入第六个五年计划。为了适应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应加强对博物馆学的研究,以提高我国博物馆的管理水平,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博物馆学科体系建设走过"三段式"的发展道路,即:向西方国家学习的社会化道路,向苏联学习的政治化道路和新时期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博物馆体系的文化发展道路,这三段式的发展模式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总结我国博物馆学科体系建设发展历程,增进对博物馆基础理论的关注,从中国博物馆学科建设宏观角度建设中国特色博物馆学科体系,对新时期保护和发展我国的文博事业,捍卫国家的文化安全,助力国家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证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博物馆》2023,(3):129-129
《中国博物馆》(Chinese Museum)是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文物报社协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2018年起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类的核心期刊(俗称“北大核心期刊”)。自1984年创刊以来,本刊始终致力于中国博物馆学科建设,推动博物馆行业发展。作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的会刊,在理论博物馆学、应用博物馆学方面进行了积极和富有成效的探索。本刊栏目设置包括聚焦、理论、实践、国际、青年、资讯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外博物馆学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为出发点,阐述了博物馆学同其他科学一样,来自社会实践并受其检验。现在,应该充分开发它的科学价值。文章提出并论证了博物馆学属于社会技术科学门类,即它既有社会科学属性,又有技术科学属性。由此,进一步论述了它同哲学、史学以及诸多学科的广泛联系和正确处理这些联系的方法,论述了建立中国博物馆学应该具有中国特色,具有我们自己的完整学科知识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后期,狄考文在登州创办登州文会馆和博物馆,教授博物馆学课程,为我国早期教会博物馆以及高等教育学校最早开设的博物馆学课程。张謇在登州文会馆和博物馆观摩、学习,熟悉并掌握博物馆知识,为1905年在南通创办中国人最早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打下了知识基础,开启中国博物馆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1987年写了一篇关于博物馆史的文章《天津考工厂是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发表于《中国博物馆》杂志,它引起博物馆学专家的注意和批评。关于“天津考工厂之争”,其焦点似乎不在于“第一、第二”,而集中于“天津考工厂是不是一个博物馆”。这确实是关系到“近代博物馆概念”的问题。打开文化部文物局主编的《中国博物馆学概论》,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道  相似文献   

16.
在公共文化服务时代,具有"使命型"传统的中国博物馆责无旁贷肩负起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然而,基于中国知网的分析却揭示出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博物馆学研究"显学不显"的境况,主要表现为基础理论研究薄弱、政策研究不充分、专题研究仍未全面展开。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的博物馆学研究是将博物馆学的经典内容置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框架下探讨,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研究、政策研究与专题研究三部分,具有突出的现实导向性和跨学科性,研究内容多元且与时俱进,核心要义是把握好两组"共性-个性"关系。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的博物馆学研究,不仅是当前实践的迫切需求,也是博物馆学实现自身本土化创新发展、完善学科体系与提升学科影响力的关键,有利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和博物馆学。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博物馆》季刊是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文物报社协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自1984年创刊以来,始终致力于中国博物馆学科建设,推动博物馆行业发展。作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的会刊,《中国博物馆》的基本定位是:面向博协全体会员,传播行业发展最新成果;面向全国博物馆行业,聚焦行业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聚焦博物馆核心业务,指导博物馆工作实践;面向博物馆学理论研究前沿,探讨博物馆学领域的基础性关键性问题,服务博物馆学科建设与发展。2018年10月,《中国博物馆》正式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即第8版)之“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类核心期刊。为了顺应当前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新形势、新发展,根据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和《中国博物馆》编委会的部署要求,2020年,《中国博物馆》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四部门《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的有关要求,变革办刊理念,创新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学术质量,为博物馆事业改革发展服务。欢迎各界专家学者,博物馆同行踊跃赐稿。一、栏目设置及文章要求根据刊物定位,刊物内容分为聚焦、理论、实践、资讯四个一级版块:1.聚焦版块:针对博物馆领域热点话题,进行专业解读、学术探讨,推动难题破解、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博物馆学学科属性问题与范广杰同志商榷(范广杰《博物馆学若干问题的思考》,载《中国博物馆》,1988年第3期)。本文以边缘科学、综合科学的特征,形成方式及与博物馆的关系方面论述了博物馆学不属于上述两门学科。范文虽也持此结论,但论据和论证缺乏科学性。范文提出博物馆学属于“社会技术科学”的观点,本文认为,按范文所依理论,博物馆学应属于“社会应用科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博物馆的历史不长,博物馆学理论创建的时间更短。中国博物馆学会作为中国博物馆的学术团体,对于博物馆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博物馆学理论的创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创建十年来,通过召开学术讨论会,通过出版、译介博物馆学的著述,  相似文献   

20.
无可否认,博物馆学的研究,无论是深度和广度,近年都有了飞跃的发展。中国博物馆学会的成立,一些有关学术刊物的创办,全国性及地区性的关于博物馆学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一系列讨论,各种博物馆教材的纷纷出版,把博物馆学的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博物馆学界的各位专家及一大批中青年理论研究者,为振兴和发展博物馆学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