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包括了广播强国建设,因为广播文化是主流文化,广播不强,将影响文化强国建设。在新的形势下,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担当起推动广播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责任,努力实现从广播大国到广播强国的跃升,是广播战线最紧迫的任务。一、他山之石:世界广播强国从何而来广播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05年的历程。105年,广播一次又一次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艰难前行,浴火重生,屹立不倒,不但推动了社会进步,而且自身也发展状大,出现了当今全覆盖、全数字化、全民接收,模式丰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时期是广播影视加快转变、加速转型的战略机遇期,由此实现广播影视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也是我国由广播影视大国向广播影视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宏观背景"十一五"时期,在国家提振文化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广播影视产业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正从词语上看,"广播消亡"之说与广播强国建设似乎水火不相容,怎么能组合在一起论述?这是因为,我们在相同或不相同的时间里,既听到了"广播消亡"之说,又听到了"广播强国建设"之说,有必要作一下分析、研判。 "广播消亡"之说站不住脚前两年,在传统媒体面临新兴媒体激烈冲击,报纸和电视呈现下滑态势时,"报纸将消亡""电视将消亡"的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广播影视加快转变、加速转型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由广播影视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地方电视台作为我国四级办电视体制规划中由各省、地、县政府出资兴办、并享受各地财政扶持的地方媒体机构,在承担地方新闻宣传、引导公众舆论以及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三网融合的巨  相似文献   

5.
我国广播影视强国建设的现实差距和总体思路(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岚  张苗苗 《传媒》2011,(9):35-40
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文化形态和主要的文化载体之一,广播影视是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构建核心价值体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是扩大文化输出、应对国际文化竞争的核心资源与主要手段。在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广播影视行业必须承担重要的使命与责任。为深度分析我国广播影视发展同国际广播影视强国的现实差距,并从产业全局出发提出总体建设思路,《传媒》特约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所研究人员撰写了此文,全文共分上、下两个部分分两期刊发。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4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做大做强"对农广播+",是时代赋予广播媒体的新使命,也是地方台转型发展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7.
李岚  张苗苗 《传媒》2011,(10):38-40
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文化形态和主要的文化载体之一,广播影视是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构建核心价值体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是扩大文化输出、应对国际文化竞争的核心资源与主要手段。在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广播影视行业必须承担重要的使命与责任。为深度分析我国广播影视发展同国际广播影视强国的现实差距,并从产业全局出发提出总体建设思路,本刊特约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所研究人员撰写了此文,全文分上、下两篇。第9期已发上篇,此文为下篇。  相似文献   

8.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国广播业应当如何舐砺前行?文章在回顾我国广播业"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广播业要继续高度坚定政治站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通过技术与人文的双轮驱动实现内生性突破式发展,通过深度践行媒体融合实现外生性协同式发展,通过积极参与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释放发展效益,建设社会主义广播强国,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共德 《视听界》2008,(3):61-64
和西方国家比较,我国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要通过发展模式的转变,将我国文化积淀与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产吕,转化为富有商业价值的文化精品,把文化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提高广播影视产业竞争实力,使我们的民族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过渡。  相似文献   

10.
覃信刚 《中国广播》2012,(11):13-15
广播作为主流媒体,其软实力建设直接影响文化强国建设。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和壮大,不但需要硬实力,同样需要软实力来支撑。构建广播智库,也是增强广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途径。由云南云广传媒集团资助的云南大滇广播研究院于2012年7月成立,开启了云南广播学术研究新的平台。研究院将推行"轻启动,重成果;小机构,大智库"的运行机制,在独立软科学事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云南省情的智库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思想武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广播跨越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广播媒体应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播作品要更加贴近群众生活。面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竞争,广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覃榕  覃信刚 《传媒》2018,(2):8-11
中国特色广播的发展步入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思路、新战略,这就是在建设文化强国中建设广播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此,笔者针对新时代如何建设广播强国,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孟威 《传媒观察》2006,(3):31-33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建设,我国目前已有电台、电视台600多家,共开办广播电视节目4200多套;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和电视剧制作机构1000多家,年产剧目1000多部,形成了比较完整、配套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覆盖体系,基本建成多技术、多层次混合覆盖的、现代化的、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广播电视网。从广播影视节目的生产制作量、整体技术水平和规模以及实际覆盖人口来看,我国已经成为广播影视大国,为未来的蓬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朱桂英 《声屏世界》2003,(10):45-45
在我国,大大小小各级学校几乎都设有校园广播,但从目前情况看,校园广播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如果把校园广播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充分挖掘其潜力,不仅可以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对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可起到辐射、示范的作用。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校园广播就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一、规范管理,从根本上革除校园广播松散、随意的运作方式治病寻根,领导不重视、没有严格规范的管理,是造成校园广播在师生心目中可有可无局面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的校园广播一般都由学校宣传部门或团组织兼管,具体工作一般由稍具播音才能的学生兼职…  相似文献   

15.
数据     
我国已跻身广播影视大国行列当前我国已建成了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国内与国外相结合,无线、有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并用的规模庞大的广播影视网络,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广播影视大国。截至去年  相似文献   

16.
杨旭 《新闻世界》2011,(5):68-69
网络广播已成为时下广播发展的趋势,它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的产物,也是广播在网络时代的新探索。本文从网络广播的定义及分类、特点、发展中的问题和瓶颈、未来的方向四个方面分析我国网络广播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赋予了古老海上丝绸之路以新的意义与生命。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地民众宝贵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家园,也是广播影视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广大广播影视创作者应抓住国家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契机,充分发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等优势,积极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广播影视创作工作,有效推动"海洋强国"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中国正在向现代化强国迈进,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也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发展进步。新疆维吾尔族广播事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经过调研活动获得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新疆维吾尔族听众接触广播的现状,并进行经验性总结。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广播影视大国,广电统计工作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制度创新了,硬件变好了,流程更顺了,广电统计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了。但面对十二五广播影视业更为复杂的发展形势,现有的广播影视统计从制度到指标,从硬件到软件都需要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数据,按频率名称及内容分类,截至2013年年底,在所调查的全国33个主要城市中,共有音乐类频率83个,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两个及以上的频率。这一调查足以说明音乐广播在全国各地发展之蓬勃。目前音乐广播已经与新闻广播、交通广播一起,成为我国广播的三大主要频率,是我国广播事业和广播产业的重要力量,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宣传的重要组成。人民广播事业建立以来,我国的音乐广播从广播音乐发展而起,经历了综合化文艺广播、系列化音乐广播、类型化音乐广播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