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现代的许多目录学著作,对于“目录”一词的解释,大体都认为:“目”,是指篇目,“录”是指叙录,篇目和叙录合起来组成“目录”一词,如: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何谓目录?目指篇目.录而合篇目及叙言之也”(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6页). 王重民《普通目录学》:“目是篇目,指书的篇或卷的名称.录是叙录,即书的内容和  相似文献   

2.
中国图书目录之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图书目录起源问题,综合起来有四种说法:①校仇说,即目录起源于汉代刘向等校勘古籍的工作,如章学诚《校仇通义》主张此说。②篇目说,以姚名达为代表,他认为目录起源于“一书目录”,如《尚书》的青丝编目录(见姚著《目录学》)③书序说,就是说目录产生于《尚书》、《诗经》之序,或《易·序卦传》(见余嘉锡《目录学发微》)清人卢文弨也有相同看法。④管理说,此观点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古者史官既司典籍,盖有目录以为纲纪。”近世甲骨文献的发掘,表明史官对龟册的管理过程中可  相似文献   

3.
邓建 《图书馆学刊》2009,31(10):81-83
通过对正史艺文(经籍)志中的“目录之目录”——簿录篇和目录类进行考察,可以窥知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流变。《隋书·经籍志·簿录篇》是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上的首例“目录之目录”,表明中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从《旧唐书·经籍志·目录类》到《清史稿·艺文志·目录类》,“目录之目录”不断发展,渐次兴盛,展现了中国古代目录学逐渐走向鼎盛的轨迹。  相似文献   

4.
一、“目录”、“书目”二者的异同表现在哪里?首先,“目录”与“书目”有着不可分割的“近亲血缘”关系。将“目录”二字结合成一个文献的名词,至迟始于刘向、刘歆父子校书的时候。《文选》任昉《为范始兴求立太宰碑表注》:引《七略》说:“《尚书》有青丝编目录。”可见在刘向之前已有一书的目录了。《汉书叙传》载,“刘向司籍,九流以别。爱著目录,略序洪烈。”东汉的班固已把刘向“辄条篇目,撮其旨意”的文章叫做“目录”了。刘向首开叙录体裁记录图书(即“解题”),这是我国目录学史中的优良传统之一。“目录”一词往往还  相似文献   

5.
程焕 《图书馆》1989,(1):22-25,37
《图书馆》1987年第5期发表了查启森先生的大作《“目录”商释·附称谓辨》一文,细细拜读,收益匪浅,感慨颇多。查先生在文中经过详细论证,否定了解放后目录学界关于“目录”定义的“定论”,即“‘目’的含义是指篇目而言,即一书的篇或卷的名称。‘录’是指的叙录,即将一书的内容,作者的事迹,书的评价,校勘的经过等,写成简明扼要的文字。将二者合起来称为目录,即书目”。继姚名达先生之后再一次提出了“录”“应当作‘次第’讲,所谓‘目录’者,篇目之次第也。”这一较正确的论断。其论证翔实严谨,说服力颇强。笔者曾与查先生讨论过关于“目录”定义的问题,基本上赞同查先生的观点,为了进一步澄清这个问题,特作下列补辨,祈望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目录五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近百余年来出土的简帛文献,提出了五点关于中国古代目录的全新认识:第一刘向之前已有作为二次文献的一书目录,它只有“目”而没有“录”;第二,刘向之前已有置诸书前的一书目录,“古书目录,往往置于末”之说并不准确;第三,目录之“录”不是指刻木为书,其意应训为“次第”;第四,《易传·序卦》并不是“莫古于斯”的最早一书目录;第五,汉代已出现法律专科目录。  相似文献   

7.
作者通过仔细分析相关史料,认为《隋志序》中“故梁有五部目录”之“五部目录”既不是指五种目录书,也不是指《五部目录》这一具体目录书,而是指五部之目录,即分书为五部之目录书。  相似文献   

8.
目录学是研究图书目录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在读书治学中的重要作用,正如清代史学家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所讲:“目录之学,学中第一桩要紧事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然此事必苦学精究,质之良师,未易明也。”中国目录学的起源很早,有人认为起源于《尚书》、《诗经》的序;有人认为最早的目录应是《易经·十翼》中的“叙卦法”;也有人认为《周官》的六典,孔子的六艺就是目录的萌芽,不过目录学成为一门学问,应为刘向、刘歆父子所创始,故我国古典目录学又有“向歆之学”之称。  相似文献   

9.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开元盛世”,其经济、文化事业异常发达,社会的进步促进着图书事业的发展,也必然带来目录事业的繁荣。这一时期,不仅目录的数量、品种、类型繁多,且鸿篇巨制的目录著作不时产生,有影响的目录学家累有出现,目录学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毋(?),便是“当时簿录学家一巨子”。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从事宫廷书目工作,曾加与卷帙浩大的《群书四部录》的编撰,又编撰了《古今书录》和《开元内外经录》,并在目录学理论和方法方面提出了精辟独到的见解,对我国古代目录学作出了不可忽  相似文献   

10.
“尚书有青丝编目录”正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荣贤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21):139-145
认为“尚书有青丝编目录”中的“尚书”不是指儒家经典之一的《尚书》,而是指掌管章奏诏书的官署机构。尚书的“青丝编目录”是汉代诏令目录,证以出土简帛可知,该目录只有“目”而没有“录”,和英文contents相当,而与刘向典校中秘撰写的“叙录”迥别。辨明“尚书有青丝编目录”的确切含义,对于了解我国古代目录的最初体制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古代目录的提要体例,王重民先生曾明确指出,我国古代提要目录有叙录体、传录体和辑录体三种类型。"刘向校书的叙录能够全面的评价一书的内容(包括著者事迹),是我国编写提要、解题的正宗"。"王俭《七志》对撰人‘每立一传’以代替提要,僧佑的《出三藏记集》述列传以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不过,目录学史上,关于传录体的界定还是有着一定的分歧,即被著录之  相似文献   

12.
概念模糊不清,往往会影响一门科学正常发展。目录学既然作为一门科学,就应首先澄清其最基本的概念。在我国目录学研究中,不少同志对目录、目录学、目录工作,这几个概念不清,以至许多推论让人感到难以置信。本文试图对这些基本概念进行阐述,以此来看我国目录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目录”二字在许多先秦古籍和出土文物中,是分开的。“目”是眼睛。在甲骨文中即为一个象形的眼睛。“录”字,在《说文解字》里解为刻本、象形。即象一把刀把要记的事情刻在木头上。甲骨文是先写后刻,叫“书契”,因出土于殷墟,又称“殷  相似文献   

13.
公元五世纪前后,我国古典目录学史上曾一度“百花齐放”,阮孝绪的《七录》勘称为一朵争红斗艳的奇葩。阮孝绪,字士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生于公元四九七年,卒于公元五三六年。《梁书、列传第四十五》说他从小就热爱典籍,“年十三,遍通《五经》”。他自己在《七录序》中也说;“孝绪少爱典籍,长而弗倦”,院孝绪在壮年时期,不求功名、杜绝交游,潜心于目录学之研究。他想通过治目录之学来“成穆穆之功,致荡荡之化”。因此,《七录》乃是院孝绪的刻意之作,也充分地反映了他本人的目录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元行冲生平情况,详细地探讨其领衔编撰《群书四录》蕴含的目录学思想即完全承袭西汉刘向《别录》体例、收录图书资料丰富、首创官修目录辑录体提要之法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录”是若干篇名(书名)及其说明的总称。目录有两类:一类是一书的目录,一类是群书目录。汉代刘向《七略》云:“《尚书》有青丝编目录。”这里“目录”二字便是指《尚书》一书的目录,这也是“目录”二字出现于史册的最早记载。《汉书·叙传》云:“爱著目录,略述洪烈,述艺文志第十。”这里“目录”二字便是指群书目录。本文专谈一书的目录。远古著作没有目录。那时人们写文章,并不是先列篇目,后写正文,只是把个人的见解写完了事。同时,由于简策的书写制度,图书多是单篇流传,也不需要什么目录。后来出现了大部头著作,这些大部头著作是由许多篇集合而成的。这样为了区别各篇,就有了篇名。篇的命名有  相似文献   

16.
道安编撰的《综理众经录》总集名目,标列译人,铨品新旧,开佛典目录学之先河,创后世佛典目录编制之典范,显我国目录学“辩章学术、考镜源流”之精髓。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我国目录学源远流长,有许多传统。依书成目和不囿存书,即为我国目录学史上流传至今的两种不同的做法,两种不同的途径。简而言之,前者要求“目睹”,如清朱记荣《行素草堂目睹书录》;所收之书,“均经目睹并及借钞成帙之书”。后者则为“知见”,如清莫友芝《鄙亭知见传本书目》;所收除其所见存书外,“又采录邵位西年丈懿辰所见经籍笔记益之”。汉代目录事业发端,刘向父子手自校书,以成《七略》。王重民先生指出,此种依书成目的编目方法一直影响着历代封建王朝官修目录的发展。班固本《七略》修《汉志》,删除者,则注“出”;增入者,则注“入”。实未妄加,且亲以原书核对。《夹氏传》一书下,班氏自注“有录无书”四字,当是班固手检兰台藏书的结果。自《汉志》以降,“我国历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认为目录具有传播知识、传播思想、唤起民众的社会作用,主张目录学为社会服务。他编撰的《西学书目表》,是首创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书目分类法。他重视书目的阅读指导功用并把它上升到学者自立和国家自强的高度。他发表《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一文,对研究佛经目录卓有成效。他对近代中国目录学的广泛深入研究及其目录学理论和实践的巨大成就,带动了目录学研究,开一代研究之新风。  相似文献   

19.
佛学经录是在我国目录学史上出现较早的一种专科目录。它在收书范围、编辑体例、图籍分类、使用对象及撰写目的等方面都具有与普通图书目录不同的内容。自从释道安于东晋编撰了第一部佛学经录《综理众经目录》以来,历代德高名重的佛僧在传播佛教、宏扬佛学的活动中,为了保存和有效地查阅、使用佛经资料,编撰了少不著称于佛学界的经录。这些经录就是利用目录学方法编制的佛学专科目录书,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出三藏记集》、《开皇三宝录》(《历  相似文献   

20.
佛经目录在我国目录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古代专科目录中最完善的一种,《开元释教录》则代表了佛教文献学和佛经目录学的最高水平,本文就《开元释教录》所表现出的目录学意义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