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在古典文学文献中,有一类名曰诗、文、词、曲“纪事”的著作,迄今已有如下若干种: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八十一卷,清厉鹗《宋诗纪事》一百卷,清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一百卷及《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四卷,又有宣古愚、罗以智、屈弹山等的《宋诗纪事》“补遗”、“拾遗”,今人孔凡礼《宋诗纪事续补》三十卷。近人陈衍《辽诗纪事》十二卷、《金诗纪事》十六卷、《元诗纪事》二十四卷。陈田《明诗纪事》一百八十七卷(原有甲——癸共十集,仅刊前八集)。今人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八卷以及钱仲联主编的《清诗纪事》。清陈鸿墀《全唐文纪事》一百二十二卷。清张宗(木肃)《词林纪事》二十二卷。今人唐圭璋《宋词纪事》。王文才《元曲纪事》。  相似文献   

2.
厉鹗(1692-1752),字太鸿、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世称樊榭先生,浙江钱塘人。厉氏毕生嗜学,著述宏富,除学术著作《宋诗纪事》、《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湖船录》、《东城杂记》、《南宋纪事诗》、《绝妙好词笺》外,还有作品集《樊榭山房集》等。迄今为止,收录其作最全的本子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樊榭山房集》整理本。最近,笔者在翻阅“粤雅堂丛书”过程中,意外发现厉鹗一篇词跋,附在《元草堂诗馀》卷末,该篇由五则跋语组成。检上海古籍本,未见,是为佚文,兹录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图书奖”评奖活动整整十周年了。前五年,我知其情,后五年,我与其事,参与了古籍与传统文化类图书的初选审读工作——从这一门类参评和获奖图书看,古籍和传统文化类图书的出版,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好书倍出,成就沛然。有学者集体攻坚的大型工程,如《全宋诗》;有专家个人毕生的学术结晶,如《全明散曲》;有填补空白的专著,如《宋诗纪事》;  相似文献   

4.
《全宋诗》册七卷三八三、三八四收张伯玉诗二卷,与他人重出者凡二十首,其中能确知误收的为十六首。1·误收葛闳诗册七卷三八三页四七三一至四七三四张伯玉《寄睦州朱少卿》至《题新定红蕖阁》共十五首,册五卷二六三页三三五三葛闳名下入“存目”,出《宋诗纪事补遗》卷七引《严陵集》,并有整理者附注:“此诗及以下各诗共十五首,文渊阁四库本《严陵集》题葛闳作。然《提要》罗列作者姓名,不及葛闳。清光绪二十三年刻本及渐西村舍汇刊本《严陵集》,均无葛闳姓名。察其诗意,应上承前列作者,为张伯玉诗。”查页四七三二《题思范轩二首》其二“接…  相似文献   

5.
近代上海藏书纪事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自清末叶鞠裳(昌炽)《藏书纪事诗》问世以来,继之者有伦哲如(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徐信符(绍(啟木))《广东藏书纪事诗》、王謇(佩诤)《续补藏书纪事诗》与吴则虞《续藏书纪事诗》  相似文献   

6.
今存汪藻的《浮溪集》乃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佚而成,故其中有一些失收及误收者。《全宋诗》《全宋文》《全宋诗订补》等书都对汪藻的诗文进行了整理和辑佚,然而却对集中一些误收的诗文未加细考。今就所见者,略作考辨,确认误收者计文两篇,诗四首;疑误者计诗五首。  相似文献   

7.
《江西图书馆学刊》2020,(3):115-121
《四库全书总目》将《唐诗纪事》《宋诗纪事》归入"诗文评"类,并溯源至《本事诗》,认为其广收"无事之诗"有乖体例。这样的观点被后代学者沿用并扩大范围用以批评所有"纪事"作品,颇有不妥。馆臣的观点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编者的编纂意图以及作品与《本事诗》间根本差异。馆臣批评的形成与清代重史的时代思潮有关,同时重史的时代思潮也使清代出现的"纪事"作品史学色彩有所加重。"纪事"作品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自成一体,表现为:记一朝之诗与"事";诗有独立地位,非仅为系事而存在";事"广涉轶事、评论、考证、本事等个多方面。而《清诗纪事初编》在体例与主旨上与他作异趣,不宜算作"纪事体"作品。在性质上,"纪事体"是一种特殊的总集形式。  相似文献   

8.
在清高宗组织编修《四库全书》的影响下,中国私家藏书在乾嘉时期发展到了极盛阶段,而其代表人物则是江苏吴县的黄丕烈。如叶昌炽《藏书纪事诗》指出:“乾嘉以来藏书家,当以先生为一大宗。”陈登原《古今典籍聚散考》亦称:“乾嘉间之藏书史,可谓百宋一廛之时代。”今将其藏书特色述之如下:  相似文献   

9.
《元明清曲》序康金声1997年12月,天地出版社推出一套独具特色的《诗词精品·名家编注》丛书,计有《先秦两汉诗》、《魏晋南北朝诗》、《唐诗》、《唐五代词》、《宋诗》、《宋词》、《元明清诗》、《元明清词》、《元明清曲》、《近现代诗词》10部专书。该丛书...  相似文献   

10.
自从顾炎武提出“八股盛而六经学微”之说后,清代以降的《诗经》研究者,皆对有明一代的《诗经》研究,持贬抑态度。如皮锡瑞的《经学历史》,仅用“季本、郝敬多凭臆说”,“丰坊造《子贡诗传》、《申培诗说》以行世而世莫能辨”二语,将有明一代《诗》学否定得一干二净。胡朴安的《诗经学》,谓明人“在义理一方面言,不如宋人之精;在考证一方面言,不及汉唐之密”。谢无量的峡经研究》,以“无甚精义”四字概括明代精》学。林叶连的帅国历代诗经学》,更举真伪不分的《诗传嫡家》、《诗传阐》、姚允恭《传说合参》三著,以证“明朝学者…  相似文献   

11.
读《六一诗话》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文坛巨率欧阳修以诗、词、文及史学著称于世,而于诗论诗话亦颇有建树。其中尤可道者乃其熙宁四─—五年(1071-1072)间退居汝阴时所作的《六一诗话》。虽然这是一本如著者所自称的“集以资闲谈”的诗话,并非作者特别经意用心之作,但今读此书,甚感于治诗话、诗论及史学颇有助益与启发,尚有可注意与议论者。兹略抒鄙见一二,以就教于同好。我国古代是个以诗闻名的国家,说诗论诗之事早已有之,并非自宋代始。但以“诗话”标明的说诗之著作则始于欧阳修的这部(六一诗话)。受(六一诗话)影响,此后以“诗话”命名的说诗之作纷纷而…  相似文献   

12.
《江西图书馆学刊》2021,(1):114-120
清人黄以周等人从南宋人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中摘录史文,编成《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六十卷。今残本《永乐大典》所收录的《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还残留今本《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所未有的史文,凡计四条;亦有今辑本《续资治通鉴长编》所未能收录的条目两条,共计一千余字。黄以周等人在利用《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辑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时,未能从《永乐大典》里把此部分史文辑出。另外,黄氏亦未把今本《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全部史文摘抄出,还是有所缺漏。经核对两书,发现近有二千五百字左右的遗漏,此部分文字集中于《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五八、卷一二〇,应是黄氏等人之"无心的缺漏"。此部分遗漏的文字,抑或有益于补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  相似文献   

13.
近日,笔者将《水浒》卷首所引的邵雍“纷纷五代乱离间”一诗与《全宋诗·邵雍集》相校,结果发现在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为底本,以1975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等五种刻本为参校本之《全来诗》中,此诗题作《观盛化吟》,字句有不少出入,现录《全宋诗》作正文,而将《水浒》卷首引诗之异文(似为传讹)作夹注附入括弧中,建议今后出版《水浒》时,对此诗之诗题及文字出入作一注释; 《观盛化吟》邵雍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山川(江山)。寻常巷陌犹…  相似文献   

14.
昔司马温公尝言:“少时惟得高氏《小史》读之,自宋讫隋正史,并南北史,或未尝得见,或读之不熟;今因修南、北朝通鉴,方得细观。”章实斋又言:“通鉴为史节之最粗,而纪事本耒又为通鉴之纲纪奴仆。尝以此不足为史学,而止可为史纂、史钞。”由是言之,为学不可不读史,尤不可不读正史。正史汇刻之存于今者,有汲古阁之十七史,有南、北监之二十一史,有武英殿之二十四史。  相似文献   

15.
《宋诗鉴赏辞典》全书以“论宋诗(代序)”为纲领,以二百五十三位诗人及其作品一千二百五十三首的鉴赏为主要内容,配有“诗人小传”、“诗人年表”、“宋诗书目”、“名句索引”等附录,洋洋一百八十九万言,纲举目张,点面结合,可说是一部知识丰富,赏析精详,具  相似文献   

16.
贾岛(779-843)字浪仙,早岁为僧,名无本,幽都(今北京市)人。“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吟成五个字,撚断数茎须。”素有“苦吟诗人”之桂冠;又有“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之锻炼,有“推敲”大师之美称。今存《长江集》十卷,存诗380首,附诗25首又10句。孙  相似文献   

17.
清人叶昌炽《藏书纪事诗》卷帙浩繁,问世以来颇少有人专为统计。传统的说法是,该书收录了五代至清季之间的藏书家一千一百七十五人,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一年版《图书馆学基础》(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合编)及国内绝大多数专业论著均沿此说。但是,据我们的统计,《藏书纪事诗》的收录实不足千人之数。兹考“一千一百七十五人”之说,乃源自近人蔡金重先生的《藏书纪事诗引得序》。略云:  相似文献   

18.
词牌的来历     
词牌出处与取义很多——有摘自诗词里字句的,如《西江月》,即李白《苏台览古》“只今惟有西江月”诗句。用人名、地名的:像《念奴娇》,唐明皇时有个女歌手名“念奴”;《渔歌子》,写渔民生活。由大曲、字数、故事得名的,如《水调歌头》,乃唐大曲《水调歌》首段;《十六字令》,一首词十六字;  相似文献   

19.
古诗编辑张景星张景星编辑了《宋诗别裁集》和《元诗别裁集》,后人将这两个诗集与沈德潜编辑的《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合称为《五朝诗别裁》,这几个诗集比较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唐以后的诗歌发展状况。所以,张景星编的这两个诗集,在我国诗歌史上是有一定地位的。张景星的生平不详,只知道他是江西奉新人,生活在乾隆时代。他是宋代理学家的信徒,很尊崇周敦颐、朱熹,在《宋诗别裁集》中,不仅选了他们许多诗作,提到他们时还称“周子”、“朱子”。一生中,没有作过什么大官,主要是讲学、教书,曾于乾隆十年(1745)举进士,做过河南鲁山县的知县,后来不做官了,便寄居在河南南阳,在衍畴书院集门徒讲学。他编辑的两本诗集,也是在去官之后,在讲学期间进行的。《宋诗别裁集》原名《宋诗百一钞》,选入了  相似文献   

20.
1.《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六十《金陵百咏》提要:“《新亭》云:‘江右于今成乐土,新亭垂泪亦无人。’大抵皆以南渡君臣画江自守、无志中原而作,其寓意颇为深远。”按:曾极《金陵百咏》之《新亭》,原句为“江左于今成乐土”。《宋诗纪事》卷六十七据《方舆胜览》亦引作“江左”。“新亭”既在“金陵”,古属“江左”,不得云“江右”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