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常听到一些通讯员抱怨没有新闻可写,尤其是听完会议报告、与采访单位的领导座谈之后,总觉得还是老一套。其实,许多好新闻并不都是在正式的采访场合得到的。我曾有过这方面的体会。1989年7月中旬,我和一名同事到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耿长锁的家乡衡水地区饶阳县五公村采访,完成采访任务后,在五公村旁的公路边等候着回单位的长途汽车,旁边一位开饭店的吴大嫂看我们是外地来的,搬出了两把椅子让我们坐下等候。出于礼貌,我随意问了几句:“吴大嫂,今年生意如何?”这位吴大嫂是位爽快人,我的一句话,打开了吴大嫂的话匣子,她告诉我说:“俺五公在外  相似文献   

2.
据台湾中央社1993年12月21日电讯,报道我的谈话:“毛泽东热莫明其妙”。我看了这条消息,不禁大吃一惊。 事情是这样:1993年12月17日,一位中央社记者来看我。她第一次来采访是今年上半年,是经过中国人民大学外事处同意的。以后隔几个月她来大陆,知道了我的地址电话,又来看过我两次,不是采访,未见什么报道。最近这一次来,也只说来看看我。先是谈两岸  相似文献   

3.
记得在1993年固始县冬运会上,一位瘦小单薄的山区姑娘何艳红,出人意料地一举夺得了三项赛跑的金牌。大刘、小朱和我三人一起去采访她。大刘的报道没有写小何的片言只语,却写了领队一句话:“我代表全乡人民感谢她1”小朱写的消息中,何艳红是这样说的:“我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与教练严格要求分不开的,”我观察到:这位朴实的山区姑娘不断重复地说着;“俺说不准,也说不好,俺就知道这是为俺乡争光,所以就拼命地  相似文献   

4.
去年5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巩留县广播电视局局长办公室里,一位农民送来一封“感谢信”,并悄悄地说:“赵局长,你帮俺办了录像放映营业执照,达是俺的一点意思,以后还求你多给帮忙。”赵鹏元把“感谢信”拆开一看,里面装着五百元人民币。他马上把它退还这个农民,坚决地说:“你把钱收回去!批营业执照是我的职责,如果不符合国家规定,你送什么我也不批。”但这个农民执意不肯收回,还说“现在办事都兴这个”。赵鹏元反复给他讲道理,并且严肃地告诉他:“你要是不收回,我们要通知工商机关吊销你的营业执照!”农  相似文献   

5.
感激     
自1987年12月5日俺的处女作《大林乡做好报刊发行工作》在县人民广播站播出后,俺就对新闻产生了兴趣。业余时间经常给广播站投稿,王勇和杨广编辑也经常来信鼓励俺,只要《新闻爱好者》一到,准时寄给俺。并约俺到广播站给俺上辅导课,传授写作方法。一年多时间,使俺的写作水平大大提高。在县广播站发表稿件180篇,地区和省级以上报刊发表46篇,连续两年荣获县优秀通讯员称号。广播站也发给了特约通讯员证书。今年开春,由于俺家庭贫穷,妻子和婴儿多病,生活难以维持,王勇编辑打电话与大林乡党委联系,发给俺救济粮80公斤,救济款50元。杨广编辑给俺寄来稿纸、信封和采访本,并勉励俺:艰苦  相似文献   

6.
八月的北京,除了桂花飘香外,还有书香扑面而来,西单图书大厦人山人海,记者好不容易挤进人群中,却听见一位女同学大声说:“请别插队,我们好不容易才排到这里来”,记者边道歉边退出,才知道人群中排着两条长龙是在等候买北京文科状元阎天编著的《高考这样才简单》,这本书由西藏人民出版社策划出版发行,也是今年高考状元出炉的第一本书。  相似文献   

7.
……“梨园春”节目办得好 ,改版前不错 ,改版后更好 ,但就本人而言 ,最喜欢的节目是戏曲擂台赛和名家名段欣赏。因为期期都有新面孔出现 ,不但使戏迷们大饱眼福 ,精神振奋 ,而且对弘扬戏曲艺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南阳市水利局陈明哲……“梨园春”刚开播那阵 ,我们家为争电视差点生大气 ,我爹要看“梨园春” ,我儿子不愿意 ,结果俺爹把电视机一关 ,拿着遥控器走了说 :“不叫我看 ,你们谁也看不成。”气得我们直瞪眼 ,在他的强制下 ,俺全家现在居然都成了“梨园春”的戏迷了 ,不知道这个节目咋这么带劲……———漯河市舞阳县王铁柱…  相似文献   

8.
二抵达帕莱当晚,我们行装未卸就直接摸到(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议会。一位中年女士耐心听完我们此行的采访计划,让我们稍等片刻。她从楼上返回后说:“医生已经说了,你们想看的都可以看。”并告诉我们具体联系人和电话。告别时,老杨问了一句:“医生是谁?”她说:“就是总统卡拉季奇。”过去从医的卡拉季奇现在是国际上的风云人物。去年10月穆斯林和克罗地亚两族占多数的波黑共和国议会宣布波黑为独立国家。波黑的塞族领导人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并于今年1月宣布单独成立“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卡拉季奇成为总统。第一次见到他是在七月底召开的伦敦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会议上。那天会议刚开始一个多小时,卡拉季奇一个人怒气冲冲地从会场里冲出来。我和一大帮记者冲过警察设置的封锁线把他包围起来。一时会场  相似文献   

9.
今年1月份的一天 ,我刚刚走进办公室 ,就发现桌上有封寄自美国的来信 ,带着疑问 ,我打开了信笺 ,里面还夹着一张照片 ,这才使我想起了10多年前的一位同学 ,信是这样写的 :“玉龙友你好 ,现在过得好吗 ?还记得1990年5月份的一天 ,那时我们村里很穷 ,就连一台黑白电视机也买不起 ,为了看电视 ,我们俩跑到七八里以外的村子去看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 ,看的人很多 ,当时收的电视节目很少 ,几乎看不到精彩的节目 ,只有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节目。那时我们还小 ,为了看电视 ,不时被人家嘲笑 ,说我们俩是疯子 ,为了看一个‘烂电视’跑…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初 ,不断有朋友打电话询问我何时调到了中国社科院 ,这“无厘头”消息弄得我如坠五里雾中。我始终在北京市属一家科研单位工作 ,从没有过调动念头 ,这是哪来的消息啊?原来朋友们在《北京日报》2002年2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改革报》等多家报刊见到署名新华社记者邬焕庆的一篇报道《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一位专家眼中的民工》。文中称“老石是中国社科院的一名专家” ,而我的笔名“老石”,圈内尽人皆知 ;文章内容与我的科研项目———三农问题也有关。我找来报纸一看 ,原来是我发表在2000年5月3日的…  相似文献   

11.
李庚辰在为其《李庚辰杂文选》所作的“序言”中说:“严肃的杂文家他的激浊扬清、针砭时弊,他的揭丑显谬,扶正祛邪,都为了我们社会的发展进步,为了我们国家的两个文明建设,无不来自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句话应被看作是杂文家李庚辰几十年来为人为文的一贯追求。作为一位著名军旅杂文家,李庚辰是新时期写作非常勤奋且创作成就较为突出的一位,也是创作个性较为鲜明的一位。他自己也说:我“自 1971年正经八百弄起杂文来,一发不可收拾,接着又专门做起了杂文编辑,一干就是二十多个春秋。”从他十四本计二百多万字的作品看,既有…  相似文献   

12.
学会抓线索     
两年来,我在编辑之余采写了近两百篇稿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偶然间抓的线索。去年8月的一天晚上,我到一位朋友家里玩,他拿出苹果招待我。吃苹果的时候,我顺便问了一句:“这苹果是哪里产的?”他说:“是我老家双沟。”我感到吃惊,“怎么?双沟也产这么好的苹果!”他向我解释说:“那里有4000多亩苹果园,原来产量一直很低,后来在县科委指导下,用三年时间进行了全面改造,今年高产片苹果的亩产量达到了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底俺终于搭上“末班车”来到部队,走入黄河滩头的一座军营。说啥也没想到,新兵结束下连队时,却分配俺干“火头军”,你说这算当的哪门子兵?牢骚归牢骚,工作还得干,“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嘛。为早点进入状态,俺利用节假日跑到地方宾馆拜师学艺,还自己对照食谱琢磨着把连队的萝卜、黄瓜、辣椒等品种腌制成30多样“家常菜”。后来,集团军一位将军检查工作到俺连视察,品尝了俺腌制的小咸菜后,赞不绝口,把连队官兵乐得直冲俺竖大拇指:“建华,你小子行。”“舍得宝来宝换宝,舍得珍珠换玛瑙”。俺在提高炊事技术的同时,还琢磨着发挥爱好“爬格子”的特长。可能是没经过专业培训的原因吧,俺写的文章大多都是“豆腐条”,要么刊在报缝中,要么登在报屁股上,因而大伙儿都昵称俺为“中缝杨”。俺呢,不急不恼,反而乐呵呵地接受了。只是在心里暗下决心要有所突破。这不,前几天一不留神竟然上了大报,《解放军报》发了俺的一篇文章。晚上点名时,连长“狠狠地”表扬了俺一顿:“杨建华同志是咱连有史以来第一个在全军官兵面前‘露脸’的,我们应该向他表示祝贺,大家以后要多向他学习……”当然,俺也有着急的时候。俺高中时的同学——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就是“女朋友”要跟俺“吹...  相似文献   

14.
在上海市青浦县广播站编辑部办公桌上,摆着两封信,一封是凤溪乡一位农民写来的:“近两个月来,我坚持收听有线广播里关于老山英雄的事迹宣传。以前,我只在报纸上,电影、电视里看到英雄,总觉得离我们很远,现在,这样的英雄就在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可信!”一封是县府办公室一名干部的来信:“从广播里听了老山英雄的事迹,真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激人奋进!”这两封信从一个侧面对本站在广播里宣传老山英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肯定。去年4月,我们从民政部门获悉:在老山“1·15”大捷中,有一百十位青浦籍战士参战,四人壮烈牺牲,三人荣立一等功,十二人荣立二等功,十八人荣立三等功。参战人员之多,立功人员之多,这在本县历史上是罕见的。这是青浦人民的光荣,也是青浦人民的骄傲。  相似文献   

15.
“吴春山是全国劳动模范,拿的是五十年代的金牌;我劳动致富,是县政协委员,要夺八十年代的金牌。借着党的农村好政策这股东风,哪个不赶紧招呼!如今,我们可以(?)着蹦地干。多种菜,种细菜,既让吃菜的人方便,自己也多得收入。”“我今年四十一岁,可我觉得自己正好似二十郎当岁,大包干使我年轻了二十年.一九六一年我初中毕业后,心气儿可冲了,想在农村干一番事业.可那些年,有劲使不出。党的  相似文献   

16.
过去,山西阳泉报的评论,题目大,篇幅长,道理说不透,隔靴搔痒。一位煤矿工人曾经来信批评说:“阳泉报的评论太长,俺一见就发愁,没有时间看下去。就是使劲看完了,也觉得议论的事和俺想的隔着一层皮,不过瘾。”  相似文献   

17.
宜兴报复刊六年多来,发行份数逐年上升,现在已达四万二千多份。在当前报纸林立、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宜兴报为什么能得到这样的发展?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经常调查,研究读者;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县报的优势,就在于同广大读者最接近。为了充分利用、发挥这种优势,每年结合发行工作,我们总要派人对读者进行调查,认真听取他们对报纸的意见。今年4月上旬,我们还专门派人作了一次读者抽样调查。记得宜兴报在1980年3月初复刊时,主要是围绕“办给谁看”和“怎样办”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报为媒     
林经翠 《军事记者》2006,(11):67-67
俺都已是“花甲”之年了,还保存着1966年3月17日的《解放军报》。那是俺头一次看到的《解放军报》,也是俺和丈夫从相爱到结婚的见证。你看,报上那篇《寻找规律,保养武器不生锈》的末尾,印着俺丈夫的名字。那时候他当兵,这篇稿子是寄到报社的,当兵不到两年就登报,还登了《解放军报》,真让俺佩服。看来看去,俺就动了爱慕之心。打从收到俺发出的“信号”,他就把印着他名字的报纸不断寄来。《解放军报》就像一根“红线”,牵着俺俩的情和爱。3年后俺们结了婚。俺结婚那时候不兴佩金戴银,他送给俺的“结婚礼物”也是一张《解放军报》,日期是1969的…  相似文献   

19.
俺老伴叫宋一兰,58岁了。你别看她是文盲,可俺的笔耕生涯里还多亏有了她。且不说家里家外的活她全包,就是写作上的事,她也是俺的好帮手。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我朝夕相处,她也知道点新闻报道的门道。  相似文献   

20.
7月19日星期日,上午十点半,我正在家中看报,突然接到小林镇政府办公室的电话:下午两点左右,随州市委宣传部彭明方部长等要来小林看你,请你按时赶到镇政府来。 下午两点,气温高达35度左右,而我心里凉悠悠、甜蜜蜜地,骑上摩托车直奔政府办公室,可部长已来小林一个小时了。 我进门后,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的胡晓锋同志指着我向彭部长介绍:“这位就是后国权。”副部长罗毅接着对我说:“今天,彭部长专门来看你。”“你今年已在《湖北日报)上稿5篇了吧?”“是的,到今天,我今年在各报刊台已上稿200多篇。”我高兴地回答着彭部长的话。当得知我已写稿25年,连我的儿子也有不少稿件被采用,彭部长说:“坚持写稿20多年,能上那么多稿,说明你很爱搞宣传报道,这很好,对子女的影响也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